首页 > 社会 > 正文

向长jiligame 江投农药18瓶 3名95后毒鱼被判刑


更新日期:2020-01-09 03:22:30来源:网络点击:1530217

近日,江津法院发布消息称,该院审结一起农药毒鱼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田某等3名95后青年因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被责令承担鱼类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责任及在重庆市市级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

农药拌沙土投入江中

2019年5月某日上午,百无聊赖的田某、孙某、杨某相约去巴南区麻柳嘴镇长江边“弄”鱼吃。3人遂在长寿区一农资门市内花72元购买了18瓶“甲氰菊酯”农药。2019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为重庆市的禁渔期,重庆市天然水域为禁渔区。

中午13时左右,3人驾车来到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长江边,将18瓶农药和泥土搅拌,全部抛洒入水中。农药生效后,大量鱼类陆续浮出水面,3人一起捡拾了鲫鱼、白鲢、草鱼等共12.82千克,在准备离开时被巡逻的民警抓获。而后,投药处仍不断有死亡的鱼类浮上水面。

导致幼鱼损失量约为14万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出具的《鉴定报告》认为,3人毒鱼区域位于“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核心区。“甲氰菊酯”属神经性杀虫剂,会导致鱼类呼吸困难、代谢紊乱,不仅影响成鱼,也危害鱼卵、仔鱼。毒鱼危害面广,不分种类和个体大小,对鱼类个体乃至渔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渔获物被捕捞的鱼仅占受有毒物质影响损失量的一部分。根据估算,当天3人非法捕捞造成的成鱼资源潜在损失量约为51.3千克,导致幼鱼损失量约为14万尾。

江津法院审理认为,田某、孙某、杨某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使用禁用的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对3人均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由于毒鱼的行为破坏了渔业生态环境,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判决3人按照鉴定报告的建议投放成鱼51.3千克、幼鱼14万尾,承担因本案产生的鉴定费2000元,并在重庆市市级媒体上向公众赔礼道歉。

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长江流域重庆段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常态化禁捕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非法捕捞犯罪将继续受到严厉打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徐勤


相关:

东周才仁的造耳梦   1月2日,2020年的第2天。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瓦里滩孤儿福利学校的13岁藏族男孩东周才仁来说,是幸福的一天,在吴苏华老先生、江苏省慈善总会、江苏省瑞华慈善基金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多方..

人工心脏技术未来可期   除心脏移植外,人工心脏是终末期或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这是一种利用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机能,来维持全身血液循环的医疗器械。因其研发应用涉及流体力学、电学、材料学、..

上一篇: 从“人质危机”到“袭船战” 读懂伊朗与美国三个危急时刻
下一篇: 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空降兵男孩”成黄继光班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