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做讲好中国故事的“平话人”

2022-05-13 11:27:13 来源:网络

  做讲好中国故事的“说书人”——访二〇二二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蕾

  在今年来自全国各条战线的966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仅有4名媒体从业者,于蕾是其中之一。

  于蕾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开门大吉》制片人、《国家宝藏》总导演,曾多次担任央视春晚的总撰稿、歌舞类节目导演和总体设计。2022年春,于蕾身兼2022年央视春晚副总导演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文学总撰稿,她以难以想象的工作强度服务于两个国家级项目,并在双轨并行下取得了丰硕成果。

  “春晚和北京冬奥会上,其实有很多和我一样付出艰辛努力的同事和战友,我只是他们中的一分子。”谈及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于蕾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我的团队和所有并肩作战的伙伴、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因为我的创作没有哪一个是能靠一己之力完成的;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在这里工作了整整20年,站在巨人的肩头,才有机会拥有更高的眼界和格局,看到更壮美的风光;更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给了创作者生动丰富的素材和舞台,我们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美好的作品。我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幸甚至哉,与有荣焉!”

  “所有的荣誉和鼓励都是对自身岗位和职责的再一次自我审视和鞭策,会让我更坚定地知道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于蕾说。正所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她把自己定义为“电视文艺工作一线的一名勤劳奋进的普通劳动者”,认为过往的每一次成功、每一个佳作,都是在勤劳奋进中取得的。

  于蕾是谦虚内敛的,但每谈到《国家宝藏》,她的话语中就流露出自豪。“从创意设计到节目落地,历时整整两年半。一开始谁也不知道节目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像在四面荆棘的道路上或茫茫大海上前进,指引我们的是创新的意识、创作的直觉和坚持的信念。”2015年《国家宝藏》的创意产生时,文博行业还基本局限在较少人问津、对大众缺乏吸引力的学术圈层。2017年末《国家宝藏》的开播,对文博节目、传统文化综艺节目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今年4月,《国家宝藏》第一、二、三季和展演季创造了40.9亿视频点击量,覆盖了45亿人次受众。今天,整个文艺创作领域对文博、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及相关作品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景象,是当年的愿景;如今的盛况,是我们初心得偿。”于蕾的欣慰溢于言表。

  作为文学总撰稿,于蕾是最早进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组的少数几个核心主创之一。从零起点到落地,将近3年的时间,一切和文字相关的事,都在她的工作范畴之内。她的电脑里有一个名为“2022大好河山”的文件夹,里面有近600个文档,相当于两万本电子书的容量。从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的“折柳寄情”,从各种汇报方案到会议纪要,从媒体手册到执行脚本……事后回顾,于蕾自己都惊讶于如此庞大的文字工作量。对此,于蕾却觉得自己很幸运地感受到一个创作者最大的幸福。“这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需要辛苦付出。我们的作品不但被大家认知、喜爱,还能更进一步去影响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发展,甚至影响一代人的理想和价值观,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骄傲和满足呢?”

  2018年早春,《国家宝藏》第一季收官时,于蕾曾在媒体撰文说:“无论何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缺少知音和追随者,而是需要能讲中国故事的‘说书人’。”或许从那时起,做一名讲好中国故事的“说书人”,就成为她坚守的使命。作为创作者,如今的于蕾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冬奥会开闭幕式和央视春晚的彰显和挥洒,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说到将来的打算,于蕾表示:“中国从来不缺少故事。我们一定还会把中国故事继续讲下去。”

  本报记者 苗 春 【编辑:刘越】 ,于蕾:做讲好中国故事的“平话融侨锦江 人”

相关:

母亲题材影视剧:老妈也要有新貌  【文化评析】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让很多人忆起去年的热门电影《你好,李焕英》。一年过去,以母亲为题材的影视剧正在全球范围内一展新貌。电影《瀑布》收获多个电影奖项和观众好评,独立电影《瞬息全宇宙》跻身近期票房前列,《亲爱的小孩》等多部剧集让观众在“别人的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   如何在大众艺术中更好地刻画母亲形象,是社会文明发展带来的必然思考。对于中国内地影视剧而言,自新中国成立,母亲形象至..

视听作品“出海”有亮点  视听作品“出海”有亮点(华音环洋)   近年来,越来越多优秀影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走出国门,登陆海外电视台和流媒体。国产视听作品“走出去”,既有制作精良、易与海外观众产生共情的原因,也与日益持续、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分不开。纵观近年来视听作品的“出海”成绩,一些新亮点更是引人注目。   现实题材表现抢眼   长期以来,历史剧一直是国产剧“出海”的一大主力。近年来,随着《山海情》《在一起》《超越..

守住铁路平安,为打赢大上海捍卫战作进献  “电力50203次机车光新路站两道通过,开放信号。”5月9日,铁路上海站学习车站值班员侯傲砥端坐在光新路站行车室的控制台前,一字不落地复述身后车站值班员的命令,稳稳地点下显示屏上代表进出站信号机的图标。   2022年春,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上海,全市陆续进入静态管理,从3月份起就留宿在单位的青年职工侯傲砥第一次感觉到上海离老家徐州是如此遥远。“不过,既然选择留守在车站,我就要把这班岗站好,把安全守住。..

上海:方针是在本月中旬实现社接见会面清零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13日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目前提出的目标是,在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   吴清称,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虽仍有一些小幅波动,但99%以上的阳性感染者在闭环管控中发现,在相关风险人群筛查中的感染者数..

信息化助力上海浦东新区抗疫攻坚  记者日前从上海浦东新区获悉,“浦东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平台”不久前完成升级更新,紧急上线病例管理和流调处置协同系统,打通原有隔离重点人员管理、密接对象管理、核酸检测管理系统,以科技响应迎战病毒传播,跑出坚决落实“攻坚清零”行动的“浦东效率”。   浦东新区一直承担繁重的入境人员保障和疫情防控任务,浦东新区疾控中心与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建设的“浦东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平台”,自2020年5月以..

推进农文旅融合 加利坡村日子美  推进农文旅融合   加利坡村日子美(喜看老区新变化)   记者 周亚军   柠檬香茅、迷迭香、罗勒,还有一碰就会散发香气的碰碰香……走进海南省屯昌县屯城镇加利坡村的梦幻香山芳香文化园,就像进了香的海洋。   “过去加利坡既打不来粮食,也运不出山货,老百姓讨生活很费劲。”在此务工的王秀玉感慨万千。   现在,全域旅游让加利坡这个革命老区村庄旧貌换新颜。“花开四季,全年飘香。”今年60岁的王..

无锡江阴:让青春在战“疫”中绽放灿艳之花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江阴“503”疫情以来,以“80后”“90后”“0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向前、担当奉献,他们同英勇奋战在一线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披甲出征,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战歌。   “00后”出战!   “大宝贝!小心肝!快下来做核酸啦!……”这些天,每天一大早,家住江阴高新区石牌社区的市民们就能听到这样的“呼唤”,他们知道,这是社区那个“00后”大男孩在“叫早”了。这个居民..

无悔逆行小汤山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林苗苗、侠克)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疫情,小汤山在北京战“疫”中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在逆行出征小汤山方舱医院的医护人员中,护士占据着很大比例。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让我们听听这些护士们的故事。   刘月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后备护士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2020年疫情初始,由于还在哺乳期,没能参加援鄂医疗队,刘月的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现在大女儿4岁多,小女..

出格的“出舱”典礼致敬九旬英雄  特别的“出舱”仪式致敬九旬英雄(温情网事)   记者 李贞   最近,一段视频在网上受到关注:一位九旬老人从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出院,医护们向她行军礼以表敬意。这位老人是谁?为何举办这场特别的“出舱”仪式?多家网络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发布文章《94岁奶奶“出舱”!她的另一个身份鲜为人知》。据介绍,这位老人名叫王漫如,今年94岁。4月22日进入上海临港方舱医院后,被定为重点关怀..

拼速度重精度讲温度,攻坚老旧小区“拔点清面”  静安区宝山路街道止园小区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旧小区,共有87个门栋,2100户居民,其中非成套煤卫合用房屋占总户数近七成。社区4200人的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40%。居民交叉感染风险高,疫情防控压力较大,成为当下“拔点清面”攻坚战的重点区域之一。   瞄准拔点攻坚主线,宝山路街道认真落实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要求,在实战中紧扣转运链、消杀链、保障链,通过理清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实现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