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花开日 平易近歌正当时

2022-04-12 15:49:32 来源:网络

  春至花开日 民歌正当时——在民歌发展路上创新探索的追梦人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守护民歌】

  灯光下,舞台上,呼麦从歌者的喉咙直抵听众的耳膜,声如苍穹之巅,如瀚海之底,如骏马嘶鸣。90后民歌歌手傲日其愣嗓门一开,把人们带到内蒙古的大草原,而他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一个小小的舞台:在一个家庭聚会上,羞涩的5岁男孩傲日其愣站在众人面前,鼓足勇气唱了一首民歌。热烈掌声里,男孩第一次感受到嗓音的价值,悄悄把民歌梦“像小树苗一样种在了心里”。

  这个梦登上岁月列车,来到“大大的舞台”——湖南卫视《春天花会开》节目。同一舞台,离傲日其愣几米的距离,另一个做着民歌梦的孩子提起话筒。90后青年歌手麦麦提江·麦提喀斯木那高亢的维吾尔族唱腔,与呼麦声击撞开。强烈风格对比下,两种声音在一首歌里毫无违和地融合起来。

  “一首带有欧洲风格的小曲《橄榄树》,让人感受到的竟是中国的草原牧场和戈壁大漠,被年轻人玩出了中国民歌的味道!”观众这样感慨。

  几年里,青年群体中掀起了一场民歌热,一批民歌青年不断探索,尝试让传统民歌与现代音乐相互结合,让原生态的状态灵感与学院派的技术风格相互碰撞。《春天花会开》节目主创人员早早关注到这一现象,他们总结道:“青年人使民歌展现了别样风采,拥有了更丰富的表达方式和更强的传播力。”

  在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胡廷江看来,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民歌一个重要特点是传承,而青年人的创新顺应了民歌的本质,能获得持续而长久的生命力。

  1.民歌没有被遗失在故乡

  几十年里,伴随城市化进程,人们从农村奔向城市。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主要“生长”于农业生产和田园生活土壤的民歌似乎被人们留存在故乡。在傲日其愣和麦麦提江·麦提喀斯木出生的20世纪90年代,流行音乐早已开始占领人们手中的播放器和耳机,民歌逐渐淡出了很多人的视野。

  “从小喜欢,无法割舍,从未改变。”简洁有力的话语里,傲日其愣表达着他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我身边很多一起来到大城市的青年人,从来没有丢下民歌情结。”

  在生养他的内蒙古大草原,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世间的种种经历,都有民歌相伴。“祖辈父辈个个能唱,任何心情都可用歌声表达,自然、纯真、深刻。”傲日其愣少年时便立志走民歌道路,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条人生道路能不能走通。

  这份自信,源自他对民歌生命力的理解,也源自民歌带给他真切的感受——幸福。来到城市发展后,他没忘记“自己身后那片草原”,舞台、地铁、街头,他走过的地方,脑海中始终萦绕的是草原民歌的背景音。他与很多青年一起,守护着传承民歌的愿望。

  他的搭档麦麦提江·麦提喀斯木“投奔”民歌的时间不长,即使在今天,他仍然给自己定位为一名摇滚音乐人,“只不过民歌魅力太大,不可不学”。2011年,在一场国外的音乐节上,来自一支中国乐队的民歌与摇滚结合的歌曲,把他的心给“剜走了”。

  “原来音乐可以这么做!”一心钻研摇滚乐的麦麦提江·麦提喀斯木看到,外国乐迷对这种带有强烈中国色彩的歌曲报以“近乎疯狂的喝彩”。于是,他的“音乐实验”里,开始了各种民族音乐的融合。一边学,一边接触越来越多的人,在整理手机通讯录时,他才发现,钻研民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的同仁,“翻了好几页也翻不完”。

  在《春天花会开》节目里,两个人还共同选择了蒙古族民歌《天堂》,一个用蒙古族唱腔,一个用维吾尔族唱腔,抒发着共同的愿望:“告诉所有出门在外的年轻人,正如民歌并没有被遗失在故乡,我们的乡愁也不会迷失在城市生活里。”

  2.同一部作品,歌者赋予它不同的时代烙印

  青年职业歌手龚爽如今在中国音乐学院攻读声乐专业博士研究生,过去的十多年里,她在演唱中,用心寻找着中国声乐表达方式和细节处理的更多路径,“搜集”着一种唱法、一首歌曲中能够汇聚的最大“情感交集”。

  “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都如一滴水,一群人的情感便可聚成一朵浪花,无数人的情感在一起,便有了江、有了河,有了中华儿女共通的心。”出生于湖北、成长在长江边的龚爽,把自己的歌声看作是长江的一滴水,她希望穿过河流,穿过湖泊,去往更远的地方,激荡更多人的耳朵;也希望在歌唱生涯中,始终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在殷秀梅等歌唱家的歌声中,《长江之歌》到了副歌部分,便如巨浪般澎湃汹涌、波澜壮阔。而成长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代下的龚爽,对副歌使用了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平稳缓和如涓涓细流。

  “像孩子躺在母亲的怀里,向母亲呢喃着轻声耳语。”龚爽说,“我们生活的年代稳定而幸福,我平时看到的母亲河就是这个样子。”如同她那关于一滴水成长的感悟,整首歌缓缓而进,情感逐渐浓厚,“涓涓细流不断汇集”,直至结尾处情感喷发、“抵达大海”。这便是长江边长大的女孩用歌声诉说的长江。

  类似的尝试,龚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那时,我在一次演出中演唱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龚爽回忆,过去,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是进行曲节奏,因为要表现硝烟战火和战斗场景,所以是昂扬的、激情的。

  龚爽将之改编成一个抒情段落,并且用一种“舒展长线条”的演唱方式来演唱。“歌词中‘美丽的祖国’‘强大的祖国’早已成为现实,我们当代青年人是用从容自信的姿态步入新时代的。所以我想用歌声表达我们真实感受的祖国。”龚爽说,同一部作品,歌者能赋予它不同的时代烙印。

  而这样的探索并非易事。在各国文化激烈碰撞交融的今天,很多像龚爽一样的青年歌者,都希望有更多持这种想法的人参与进来,一起思索,一起尝试,“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中国声乐、中国民歌更多的发展路径”。

  3.尊重来自真实生活的每一个音符

  青年音乐制作人郭曲最近也加入了“民歌大家庭”。“对民歌有两种情感,一是喜欢,二是敬畏。”有机会涉猎民歌,尝试民歌元素与电子音乐、流行音乐的融合,郭曲没有丝毫犹豫。

  “在我接触到的青年群体里,对于民歌是存在审美断层的。”郭曲介绍,在他的一些作品里,《茉莉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歌曲的元素能唤醒很多父辈人的记忆,可一些年轻人却难以产生共鸣。

  一些学者也强调同样的问题,相较于流行歌曲,民歌的传播渠道较为局限,原本来自民间的民歌逐渐“曲高和寡”。

  “也许自己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一点点事情”。郭曲很快发现,民歌与各种音乐的融合,不是一个“包装”的过程,没有听众会为“简单嫁接”的作品买单。要解决审美断层问题,让民歌被更多年轻人接受,不可一蹴而就。

  “最大困难是如何准确地把握尺度,让作品既保留经典音乐的精神内核,又具备恰当的音乐语言。”郭曲视之为最大挑战,他说,“我们要有谨慎克制的原则,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急着创新。”

  在改编《乌苏里船歌》时,郭曲几乎完整地保持了整首歌的音乐样貌。“实际上在气质等方面也没有做太大改变。原作品对人们的自在快乐展现得淋漓尽致,完全不必做‘画蛇添足’的改变。”郭曲认真地践行着自己“谨慎克制”的原则,也注重了解民歌的诞生背景,注重去实地采风。

  这样的观点被胡廷江赞同,在他看来,民歌不光是旋律上的呈现,更是一种生活的再现。青年人要传承和发扬民歌,就要扎根在民间的土壤,深入人们的生活,去体验、挖掘、凝练。“互联网越便利,我们搜索一段旋律越容易,就越要尊重来自真实生活的每一个音符。”胡廷江说。

  “不刻意,要自然而然。”在《春天花会开》舞台上,郭曲得意于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一段平和而温暖的小号声。郭曲说:“没有特意拟定的意境,没有专门预设的情感。就让音符本身去和观众交流吧,让它成为一个台子,让观众把自己想要的真实情感放上去。”

  (本报记者 彭景晖 李丹阳) 【编辑:王诗尧】 ,春至花开日 平易天弘沪深300 近歌正当时

相关:

青年推广平易近歌是一次寻根之旅  【观察者】   最近,一场民歌热潮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很多关注的朋友都问我“您是什么感受?”我想,在这样一个生活节奏快、审美多元化的时代,能有更多舞台面向民歌开放,对于从业者而言是十分欣喜和感动的。一些节目中呈现的歌曲不完全是我们讲的“传统民歌”,是民歌在当下的一种演变和创作新方向,但是,许多青年人能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不同的音乐手段与民歌进行结合,把自己对民歌的理解和思考带到..

濮存昕联袂朱杰 新同伴为《简·爱》带来新魅力  4月11日晚,由喻荣军编剧、王晓鹰导演的国家大剧院话剧《简·爱》在熟悉的钢琴声中拉开序幕,迎来第17轮演出。备受大家期待的“新搭档”朱杰、濮存昕,以深情的舞台表演为这部经典之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大幕开启,寂静的钢琴、尘封的旅行箱、穿着灰色长裙的简·爱,构成了静物画般的舞台。这位站在桑菲尔德庄园门外的女子,不仅触动了桑菲尔德府庄园中所有人的命运引擎,也将观众带回到十九世纪的英国。   缓缓旋转..

上海做好方舱病院出院返家居平易近健康打点  4月11日,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南杨园居民区,记者见到前一天刚刚从连亮路方舱医院回到家中的18岁姑娘。   “4月1日住进去,待了不到10天,每天都吃得挺好”,她从确诊阳性开始,除了嗓子有点疼,并没什么症状。但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直到连续核酸检测阴性、走出方舱医院才放下来,“总算出院啦,接下来就好好居家健康监测。”   刚刚回到社区,她就收到曹杨新村街道精心准备的暖心礼包,装有米、面、粮、油等生..

边治疗边守护!这些差人入方舱犯起了“职业病”  4月1日,长春市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5号舱陆续收治了7名特殊的患者,说他们特殊,是因为几人曾身着一袭警察蓝。守护在每个大街小巷,来到方舱医院后,他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守护起5号方舱的平安。   这7名民警是4月1日和2日,陆续来到会展中心方舱医院5号方舱接受治疗的。他们刚来到方舱医院时,医护人员也有些惊讶。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赵银龙:他们当时来的时候也是身着警服,其实他们来的时候,..

杨家埠木版年画传人杨付涛: 刀起刀落,刻下对糊口的期许  相传,木版年画自明代洪武年间由川入鲁,机缘巧合在潍坊的杨家埠落地生根。当年的先辈们,农忙时拿起锄头下地干活,农闲时拿起刻刀、刷子,刻木版、印年画。经过650多年的传承发展,这项外来的手艺竟成了潍坊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近日,潍坊市木版年画第二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付涛向记者讲述这项老手艺的前世今生,也讲述一代代年画艺人们如何用刀刻下对生活的期许。   19岁接过父亲衣钵   经历了世事变迁   ..

疫情下,这些事儿很暖心               记者:刘颖、谢剑飞、唐铁富、季春鹏、金立旺、周义 【编辑:刘湃】

守望“高原精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守望“高原精灵”   新华社拉萨4月11日电 题:守望“高原精灵”   新华社记者格桑朗杰、王泽昊   4月的傍晚,金色的霞光洒落在绵延的草原上。远处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时而低头进食,时而迈步奔跑。   这里是被称为人类“生命禁区”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也是独特而顽强的“高原精灵”生长的乐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专属收集面试间”助力高校结业生求职  新华社北京4月12日电 题:“专属网络面试间”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  新华社记者  受疫情影响,“云面试”成为用人单位招聘、考研复试的重要方式。记者近日在福建、湖南、四川等地了解到,许多高校积极挖掘资源,打造“专属网络面试间”,解决毕业生“云面试”的后顾之忧。  面试间破解毕业生“燃眉之急”   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首次突破千万人,由此带来庞大的面试需求。“你负责面试,其余工作交给我们。”中..

医疗队、防疫物资、糊口物资 全国多地齐心守“沪”不竭歇  央视网消息:最近,湖北、云南、福建等地医疗队赶往上海,增援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   4月11日上午,由66名队员组成的湖北援沪中医医疗队启程增援上海。这一批医疗队员来自湖北省各地43家中医医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和中医防治新冠经验。目前,队员们已经全部进入方舱,投入现场的调理和诊疗工作。   4月11日中午,云南省援沪医疗队第二批队员从昆明长水机场出发前往上海。据云南省卫健委介绍,援沪医疗队第二..

江苏援沪应急采样队第四次抵沪  江苏援沪应急采样队第四次抵沪  4月12日上午8时左右,江苏援沪应急采样队队员抵达上海,随即投入核酸采样工作。江苏援沪应急采样队11日晚11时第四次接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通知,要求派出4500名队员支援12日上海大规模核酸采样,同时做好13日、14日连续出动准备。此前,江苏援沪应急采样队已三次赴上海执行核酸采样任务,分别完成采样251.12万、236.81万、292.4万人次。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