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侠剧“出师晦气”,何以扭转困局

2022-02-24 09:33:52 来源:网络

  作为2022年开年的首部重磅仙侠剧,李易峰与陈钰琪主演的《镜·双城》2月16日迎来大结局。该剧颓势无可挽回,其网上评分仅较开播时的3.8分回升0.1分。观众批评的火力点,依旧集中在主角表演不到位、乱改原作、道具特效廉价等近年古偶仙侠剧“顽疾”。作为腾讯开年第一个S+级项目,《镜·双城》与去年底同是“鲛人”题材的《斛珠夫人》命运相似,甚至关注度还略逊一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该剧的全网热度已被同平台上线10余天的古偶剧《嫣语赋》反超,位列第八。

  业界原以为仙侠改编屡战屡败已走到尽头,可没想到今年依旧赛道拥挤。据目前已经公布的2022年平台片单中,将有超20部古偶仙侠剧待播。其中肖战搭档任敏的《玉骨遥》故事与《镜·双城》有所关联,算作姊妹篇。杨紫、成毅领衔主演的《沉香如屑》,王鹤棣、虞书欣领衔主演的《苍兰诀》,鞠婧祎与郭俊辰主演的《花戎》等也将陆续播出。对比热度、口碑均大幅提升的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前仆后继的仙侠剧主创或许该反思——观众已经审美疲劳的当下,是复制流水线生产,选择在粉丝圈层“自我陶醉”;还是打开格局、优化内容,拿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作品?

  擅改原作引发不满:纷繁故事线索驾驭不足

  《镜·双城》改编自沧月同名小说。作为仙侠小说的初代作家,沧月这部十多年前出版的小说有着广泛的粉丝基础和8.6分的好口碑。影视改编消息一出,即引发热切关注。加上《镜·双城》是李易峰继《古剑奇谭》《诛仙青云志》后时隔五年再演古偶仙侠剧,该剧被寄予更高期待。

  可一开播,书迷发现剧情与原著相差甚远。首先,原作小说以巴东少女那笙进入云荒大陆后为线索,通过三对分属不同族群的男女主角故事,展现幻想世界中空桑人、冰族、鲛人、翼族等几股势力间的较量。网剧则将故事主线集中在海皇之子苏摹与空桑郡主白璎之间,人物性格也与原作有较大出入。而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李易峰饰演的苏摹。原著中的鲛人最初没有性别,同时因为背负国仇家恨而生性阴郁多疑。然而在剧集中的苏摹出场时天真烂漫、善良阳光。他与白璎之间的情感本该因国家存亡命运的束缚而隐忍克制,然而到剧集中演变成了英雄救美、误打误撞等同题材作品已经用烂的俗套情节。

  如果说只是删繁就简、挑选支线,剧情也完全可以别开生面。可剧集不少桥段的处理,让观众感受到主创的力不从心。就拿剧集第一个戏剧冲突点来说,鲛人一族设计夺取海魂珠的戏份,本可以在交待清几方势力与各自背景的同时,带来紧张刺激的观赏体验。可剧集却因叙事松散而引发观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吐槽,为此选择“弃剧”的不在少数。

  仙侠题材改编困境:庞大世界观最终沦为小情小爱

  近些年,古偶仙侠剧逐渐成为爱情偶像剧的重要方向,与都市甜宠剧并驾齐驱。在平台泛娱乐背景下,其以“大IP+青春偶像”的定向模式持续生产。某种程度上,热衷网文的幻想世界、偏好爱情故事“磕CP”与追捧青春偶像,可以说是当下青少年文娱消费主力“用户画像”的三大核心要素。因而从市场导向看,古偶仙侠可谓是平台制作方踩准要素,面向年轻观众的精准投送。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仙侠题材的更多可能性被这一惯性思维所压制。仙侠小说之所以能够网罗一众拥趸,绝不只因男女之情,更重要的是凭借作者想象力与中国深厚文化底蕴所架构起的庞大奇幻世界。正如沧月起笔时的自述“决定构筑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镜》系列小说中有占卜少女,也有驾驭傀儡的鲛人,甚至还有手持光剑的武士,可谓光怪陆离。有书迷如是总结——一个在云荒大陆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少男少女们逆流而上摒除旧制开创新世界新格局的故事。一众角色都在为了这个时代而战斗,怎么到了影视剧里,拯救苍生就沦为一句口号,连篇累牍讲述的,不过是男女主角的虐恋情深。

  再者,仙侠小说里也有对于中国神话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这绝不只是体现在“四海八荒”“三世六界”这样的极致表达。拿近年在九州世界与镜世界均有出现、又被密集搬上荧屏的鲛人来说,便是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神秘生物,自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北宋的《太平广记》均有记载。人身鱼尾的形象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但泪水能够化为珍珠的传说显然更具有东方浪漫色彩。这也是为什么,每有仙侠剧“出海”,总能收获不俗收视成绩——与其说是海外观众为作品本身买单,不如说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神话历史日益表现出的浓厚兴趣。

  多年前,中国观众曾为《指环王》《权力的游戏》等所构架的西方奇幻世界惊艳不已。多年后的今天,主创能否摆脱依傍“粉丝经济”,转而倾注心力完善仙侠小说中的世界,为中国观众带来有着更庞大格局的影视剧,或许是仙侠剧创作扭转局势的可行路径。

  记者 黄启哲 【编辑:王诗尧】 ,仙侠剧“出师晦气”,何以扭转拥趸怎么读 困局

相关:

收集贺岁喜剧:讲述有温度有激情的合家欢故事  讲述有温度有情感的合家欢故事   继贺岁电影之后,贺岁喜剧的兴起又为中国观众的年味大餐增添了一道美味佳肴。2021年开年,《假日暖洋洋》开创了国产贺岁喜剧的先河,为观众提供了春节假期合家欢的观剧首选。2022年新春,《假日暖洋洋2》接力传递着贺岁喜剧的欢乐能量。系列剧的成功,标志着国产贺岁喜剧的逐渐成形,也让网络贺岁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合家欢与年味,造就贺岁黄金档期   1997年,贺岁片《甲方乙方》..

“有偿实习”成财富链 一些中介传布鼓吹可以“独家内推”  找个实习岗,要花数万元?   “有偿实习”已成产业链,一些中介宣称可以“独家内推”   本报记者潘林青、朱茵、谭一凡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的高峰期。然而,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个地方的知名公司存在“有偿实习”的歪风邪气,有些高校毕业生仅仅为了获取一个实习机会,就需向个人或者中介支付数万元。   多名受访者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财..

医保集采去年节省用药费用近1700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孙秀艳)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前五批国家集采药品和冠脉支架2021年节省用药费用近1700亿元,国家医保谈判药品2021年累计惠及患者1.4亿人次、减负1500亿元。   2020年11月,国家首次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冠脉支架均价从1.3万元左右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达90%以上,这一集采结果自2021年1月1日落地。数据显示,2021年,医疗机构共..

“交友”变“交钱”这些“脱单”App暗藏陷阱   “发每条信息都要钱”“花了10多万元,还拿不到联系方式”   “要线下见面,先得刷个价值1万元的‘一生一世’”……“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自称“快速脱单”“互助脱单”App通过平台规则“下套”,让交友过程异化为步步“交钱”,不少用户成为被“收割”对象,引发了大量涉嫌“诱导消费”“情感欺诈”的纠纷。   “花10多万元没脱单,结果面都没见到”   记者发现,多个运营模式类似的“脱单”App在应..

锻炼后腰痛?专家建议:卧床休息+适当运动   给您提个醒   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之余,若出现腰痛等运动损伤,也需有应对之策。   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陈铮威介绍,运动引起的腰痛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也是急性腰痛的一种,通过卧床休息结合适当运动可以有效缓解。   陈铮威介绍,急性腰痛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因外力作用突受过度牵拉,导致急性损伤或腰部小关节嵌顿而引发的一组病症,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屈伸活动受限,体位变动时..

儿童运动成人化,当心“抢跑”不成反伤身   儿童的身体解剖结构和发育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家长要从儿童的身体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让孩子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锻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李庆雯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   小儿“科”   ◎本报记者 陈 曦   “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寒假,体育培训班十分火爆,许多培训机构都推出了一些成人化的儿童运动项目,如少儿蹦床、少儿..

神经元“修复剂”或可“兼职”治疗不孕症   2月17日,《自然·通讯》发表我国学者清华大学药学院鲁白教授团队的研究,该研究发现一种神经系统的损伤治疗药物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恢复模型动物的生育能力。   鲁白团队一直致力于寻找潜在的治疗神经损伤的药物。他们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入手,希望通过一种特定靶点(TrkB)调控神经元生长、发育、分化,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团队开发了有成药潜力的TrkB激活型抗体,并验证其有望成为治疗包括脑卒中、渐..

参与冰雪运动 63.0%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   随着冰雪运动普及程度的提高,大众对冰雪运动的喜爱也在提升。但当前参与冰雪运动,也面临运动场地不够等问题。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2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冰雪运动,63.0%的受访者担心安全问题,害怕出意外,49.5%的受访者感到技术门槛高,44.9%的受访者觉得周围滑雪、滑冰场地较少阻碍了自己参与。   浙江杭州的林航(化名)说,场地问题是他参与冰雪运动..

老年人肌肉量多重要?建议不能只吃素   一项“肌肉与心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近日在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子刊上发表,令人关注。我国学者对1.5万名中老年人长期追踪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有肌肉明显减少(肌少症)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72%,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3%。   中老年人肌肉明显减少原因——一是营养不良,二是运动不足,主要是锻炼肌肉的运动少了。应引起中老年人的足够认识及重视。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中老年人..

孩子爱吃甜,先看懂这几个问答! 咱们大人都抵挡不住的“甜蜜诱惑”,何况是孩子呢?不过营养的世界凡事都讲一个量,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天究竟能吃多少糖,如何让孩子健康吃“甜”!   Q:什么是添加糖?   A: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到食品中的糖类,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   我们首先来看看权威机构的推荐: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世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