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后的碑刻匠人与世家记忆

2017-02-20 13:46:38 来源:网络

华夏经纬网 2017-02-20 13:15:22

陈云亭双钩勒石作品《针砭铜人图》(现藏中医研究院针灸博物馆)

陈云亭双钩勒石作品《针砭铜人图》(现藏中医研究院针灸博物馆)

■张玉瑶

78岁的工厂退休职工陈光铭是个普通人,却有个十分不普通的家族和身世。

1939年11月,陈光铭出生在京城琉璃厂261号的“陈云亭镌碑处”。这琉璃厂的陈家,是赫赫有名的碑刻世家,从他的曾祖父陈仁山,到祖父陈云亭,再到伯父陈志忠、陈志信以及父亲陈志敬,三代人从事了八十年的手工碑刻。

祖辈和父辈早已逝去了,但陈家留给北京的东西依然在——天然顽石,经由巧匠之手,一刀一凿而成为艺术品,铿然散落在这座古城各处,汇入其文化底色,也拓印出它的历史。陶然亭公园的赛金花墓碑(由碑刻名家李月庭转交)、袁崇焕祠的重修墓碑、景山公园的明思宗殉国三百年纪念碑、关岳庙(现西藏驻京办事处)的历代军事家传赞碑、中山公园来今雨轩的行健会碑……这些都是陈家的作品,如大地文章,从磨不灭的字迹和刀锋中,见北京的种种风貌与气色。而最富有时代意义的,当属陈光铭的父亲陈志敬赶在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刻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碑。

可惜如同其他诸种消逝在时光中的老手艺一样,手工碑刻工艺也随着“陈云亭镌碑处”的关张、匠人的故去或转行而湮灭。和机器相比,一刀一凿的手艺显得太“慢”了,但普通人陈光铭也无法扭转和改变这越来越快的时代。然而他希望,至少能让后人知道这个行当曾经存在过、知道那些匠人们曾经是怎样工作的。

退休后,陈光铭一边发挥余热在首都博物馆和恭王府做志愿者,讲述“碑刻世家”的工艺和故事,一边也努力了却一桩心事,就是追寻家族的“碑记”,尤其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碑的下落。这是牵连起这个老人、这个家族和北京城的纽带,不唯是精神的,也是实质的。

琉璃厂有个“陈云亭镌碑处”

在金台北街的家里,陈光铭一角一角地揭开一方黄色绸巾,“图穷匕见”,露出三件令人陌生的工具。每一件都不大,呈玄铁色,拿在手里却都沉甸甸,极有分量。这是父亲陈志敬留给他的刻碑工具。陈光铭认真地在每一件上贴了标签,锋刃呈方头的是“凿子”,呈细头的是“针凿”,通身扁平的是“拍子”。

用来对抗高大而坚硬的石碑的,竟是如此简单质朴的器具,着实令人有些意外。但陈光铭说,这便是全部了,有这三样就足以工作。“是这样的——”他演示起来,左手握着凿子,锋刃朝下,右手则拿着拍子,轻轻敲击凿子的顶端,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凿子和拍子配合着,靠手的力量,沿着一条直线向左行进,仿佛在空气里刻出一个稳稳的横。至于针凿,则是用于刻出最细微的笔画末端。

三样工具被曾经的主人摩挲得光滑,显出一种沧桑。陈家几代人的历史,也这般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陈光铭的曾祖父叫陈仁山,祖籍河北,1874年到北京,落户琉璃厂。琉璃厂,这个如今所称的“古文化街”,当时却是京城乃至全国碑刻艺术的圭臬所在。这一渊源可以溯至清乾隆十二年(1747),当时朝廷为编刻《三希堂法帖》,从全国各地层层选拔来了众多掌握摹、刻、拓工艺的碑刻艺人,来京从事这项巨大的工程。《三希堂法帖》凡刻石495方计9万余字,历时五年,部分碑刻艺人完成任务后,留在了其时文化产业发达的琉璃厂,成了琉璃厂碑刻艺术的渊薮。

陈仁山将手艺传给了儿子陈云亭,陈云亭则青出于蓝,在清末民初之际,于东琉璃厂路南261号挂起了“陈云亭镌碑处”的牌匾,匾上的字还是由清末翰林爱新觉罗·宝熙题写的。陈云亭又把手艺传给了三个儿子、两个内侄和两个徒弟,是这个碑刻世家承上启下的人物。

陈光铭小心地取出一幅名为“针砭铜人图”的石刻拓片,字迹清晰,字体端秀清丽,落款处标明“光绪丁未年(1907)十一月朔 北京陈云亭双钩勒石”的字样。不唯文字,还有人体前后左右四面的穴位图,皆脉络清晰。石碑上有清朝官吏的署名,陈光铭猜想,大概极有可能是为清朝皇家太医院刻的。这是他发现的陈家最早的石刻作品,当时祖父陈云亭才22岁,就已经在京城碑刻业创出名气了。他在一本北京图书馆(现国图)馆藏北京地区拓片目录的精装书里,看到许多页都有祖父陈云亭的名字,感到颇为骄傲。

民国初年,琉璃厂先后有过四家有名的碑刻店铺,除了“陈云亭镌碑处”,还有龙云斋、翰茂斋、文楷斋三家。可惜到了20世纪30年代,受战争影响,其余三家均关门歇业,惟陈家还维持营业。而到了1954年,传了两代、硕果仅存的“陈云亭镌碑处”,也因没有了活源而被迫停业。

“打那以后,现在京城能按传统手工技艺刻碑的人几乎没有了。”陈光铭想起来难免伤感。他曾在琉璃厂261号“陈云亭镌碑处”度过了漫长的童年,也伴随和目睹了它的消失以及一种技艺的萧条与消亡。

,北京城最后的碑刻匠人与世q友乐园 家记忆

相关:

暗访代孕妈妈:我是靠身体赚钱 没成功还会被笑话原标题:暗访代孕妈妈:我是靠身体赚钱 没成功还会被笑话前不久,有人提出,随着生育力的下降,我国可否适当放开代孕这种辅助生殖技术?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明确表示,代孕涉及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违规行为,以保障群众获得安全、规范、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然而,记者最近却不断接到举报,代孕不仅一直存在,还悄悄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地下产业链。代孕信息充斥网络记者调查非法代孕在..

中美贸易战对亚洲冲击有多大?外媒:越菲首当其冲资料图片:美国总统特朗普 新华社记者殷博古摄原标题:中美贸易战对亚洲冲击有多大?外媒:越菲首当其冲参考消息网2月20日报道 外媒称,中美贸易战将给中国带来“需求冲击”,导致增长放缓,失业增加。除中国外,越南和菲律宾面临的风险似乎最大。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20日报道,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对中国的经济威胁并未兑现。这位美国总统曾承诺在上任第一天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他还提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税45%。但特..

合肥男子头塞桥墩缝吓坏过路人 原是醉酒站着睡着了原标题:头塞桥墩缝吓坏过路人 原是醉酒男站着睡着了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一男子中午喝了酒,走在路边竟异想天开,将头塞进立交桥桥墩中,然后还站着睡着了。结果一动不动的样子,让路人看见了还误以为是“死人”,弄得警方也是虚惊一场。据了解,2月18日下午4时许,合肥市民夏先生驾车行驶到上海路与繁华大道交口附近的立交桥时,看见一名身穿蓝色衣服的中年男子,面对着桥墩,把头塞进桥墩中间的缝隙中,站在那一动不动..

美媒:朝鲜或派代表赴美非正式会谈 为近5年首次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原标题:美媒:金正恩上任后或首次派出代表团赴美进行非正式会谈《华盛顿邮报》2月19日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朝鲜政府高级代表可能前往美国与美前官员进行非正式会谈,这或将成为近5年来首次此类会晤。该报称,在平壤进行弹道导弹试验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兄长金正男在马来西亚遇害的背景下,组织双方会谈明显变得复杂起来。但如果此次访问能够成行,将给朝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带来希望。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会谈将属于..

大降温!一股强劲的冷空气即将抵达贵州!你准备好了吗?大降温!一股强劲的冷空气即将抵达贵州!你准备好了吗? 周末两天贵州的天气可是相当好呀!近20度的气温,暖洋洋的太阳高高挂着,太惬意啦!But,发布君不得不提醒各位——有一股实力强劲的冷空气已经在前往贵州的路上,未来几天,贵州即将遭到一场“断崖式”降温的袭击!接受现实,看看下面的天气预报吧!???周一(2月20日)夜间至周三,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省将自东北到西南相继出现强降温天气,中东部部分县市将出现寒潮,各地..

贵州茅台盘中冲破360元/股再创历史新高 白酒股行情继续摘要 【贵州茅台盘中冲破360元/股再创历史新高 白酒股行情继续】A股节后持续出现“喝酒”行情,贵州茅台(600519)股价也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月20日午间收盘,贵州茅台早盘报358元/股,上涨2.12%,盘中最高触及360.06元/股,创历史新高。(证券时报网)   A股节后持续出现“喝酒”行情,贵州茅台(600519)股价也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月20日午间收盘..

十年之间,历史正剧 “黄金时代”难免沦为历史《大明王朝1566》一部十年前播过的剧,如今放到视频网站付费观看,甚至还要重登卫视黄金档。古装历史剧从未有过这种待遇,《大明王朝1566》开了行业先河。有人为此“喜大普奔”,认为此次重播与央视开年接连播出《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两部大剧一样,标志着“历史正剧”正在回暖,即将进入新一轮的“黄金时代”。果真如此?十年以来,“大明王朝”牢牢盘踞在豆瓣版9.5分的高度,国产第一剧的地位从未被动摇。成就这一辉..

《王牌》 喜剧人联手飙演技 沙溢欧弟演绎《无间道》大合影浙江卫视大型原创室内竞技真人秀《王牌对王牌》第二季于2月17日晚播出第五期,当期节目由经典喜剧人和跨界喜剧之星展开一场“笑星”对战,爆笑游戏和经典复刻环节为节目贡献不少温情和笑料,也将节目收视推上本季新高,当晚节目以2.109%的超高收视夺下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之首,交出本季五期以来最好成绩。网络播放量也同样精彩,在四大网络视频版权平台上,五期播放总量已达28亿,全网视频播放量更是达到30亿。重现《喜剧..

董卿:希望唤起大家对文学的认知和记忆董卿首当制作人打造《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的余热还没有消散,央视就又推出一档热力四射的文化节目《朗读者》。著名主持人董卿这次不再仅是主持人的身份,而是首当制片人了。18日晚,扬子晚报记者通过微信群采访了董卿,这位知性美丽的主持人称,“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首当制作人的“初衷”?大时代背景和个人特性的双重产物《朗读者》每期以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

郑州一大爷为孙子亲手打造3辆“兰博基尼”原标题:厉害了!郑州一大爷为孙子亲手打造3辆“兰博基尼”送孙儿上学路上发生小意外,只上了3年小学的老郭萌生了给孩子造车的念头。“剪刀门”、高低速调节杆、一键倒车……老郭的“豪车”每辆花费5000多元,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老郭亲手为孙儿打造的“兰博基尼”跑车。河南商报记者刘鸿翔/摄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捯饬电脑,有人喜欢摆弄家具或手工艺品,而在郑州市郊的侯寨乡,55岁的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