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人挤爆三亚” 不失为经济全面复苏的信号

2023-01-04 07:06:50 来源:网络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节日回归了节日,也让消费场所找回了往日的节奏。这是一种消费信心的回归,也是一种消费潜力的释放。

  “以前我们是怕没有单,现在是怕没有车、房和船!”负责三亚酒店游艇等一站式服务项目的周毅感慨,“新十条”发布后,他合作的某别墅度假酒店也在几天内几乎预订一空,“12万一晚的8人间、8万一晚的6人间和七八千的双人间都被订完。”

  新年伊始,一则“阳康人挤爆三亚,酒店房间几乎售罄”的新闻刷屏。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三亚再次进入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当地的旅游业从业者们也迎来了“春天”。

  疫情三年,旅游业无疑是最受影响的行业之一。随着政策的调整,旅游业是最先恢复活力的行业。不只是三亚这样的旅游胜地,在国内的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游客人数最近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热门景区不必多说,即使是一些“冷门景点”,也在这一波出游热潮中变得炙手可热。太多人渴望在追逐诗与远方的过程中找回久违的欢乐。说走就走的丝滑体验,令人欲罢不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内需列为重中之重,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大部署下,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需要在稳定信心和预期上下功夫。旅游市场的迅速升温,无疑是稳定信心和预期的集中体现——正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信心,因此大家更乐于享受当下的生活;正是因为有稳定的预期,因此大家不吝于释放消费的活力。

  时至今日,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虽然旅游业在疫情之下遭受了重重考验,公众深植于心的需求却从未因此减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旅游业迅速复苏的关键,由此强劲释放的消费需求,是稳住消费基本盘、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提质升级的保障。

  人们急于恢复生活日常,忙于踏寻山河风景。在此过程中,“阳康人挤爆三亚”,不失为一种经济全面复苏的信号——丰富的消费场景展现着开拓内需的广阔空间,孕育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赵志疆 【编辑:李岩】 ,“阳康人制动踏板 挤爆三亚” 不失为经济全面复苏的信号

相关:

消防员收到市民神秘礼物  本报讯(记者 张宇)今年元旦当天,户外气温已经降至零度以下,但是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北大地消防救援站全体消防员的心里都暖暖的。当天16时20分,消防站岗亭前突然来了一名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女孩,她将一份“神秘礼物”放在了门口,便匆忙离去。   随后,值班消防员查看了这份“神秘礼物”,发现是女孩亲手制作的蛋挞,里面还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蓝朋友们,新年好呀,这次送点自己烤的蛋挞,祝你们新的一年平安喜..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呼吁市民积极献血  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呼吁市民积极献血   本报讯(记者 孙乐琪)为应对冬季献血淡季,更好地保障本市临床用血需求,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日前发布倡议书,呼吁市民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用爱心拯救更多的生命。   北京是临床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北京用血有着服务全国的特殊性。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每天需要900到1000人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大量罹患血液病、恶性肿瘤以及等待手术的患者亟须输..

96.23%受访青年由衷敬佩坚守岗位的平凡人  坚守,是最温暖的陪伴   96.23%受访青年由衷敬佩坚守岗位的平凡人   在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三四条社区纪委书记陈茜眼中,社区工作,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热气腾腾的日子。一次,一位80多岁的奶奶来社区办公室找陈茜,原因是她楼上那家暖气不热。“那家人有点儿‘社恐’,不好意思来,这位奶奶自告奋勇,来社区找人帮忙。”陈茜接到求助,赶紧上门查看情况,最终帮助那家人解决了暖气问题。   陈茜的手机24小..

感动全网的“冰墩墩”辅警又救人了  “我不行了……快救救我!”被唤醒时,来自河北39岁的王女士脸色惨白、呼吸急促、意识模糊,唯一的希望便是尽快送医治疗。1月2日,四川甘孜州德格县马尼干戈派出所成功救援一名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的外地人员。   1月3日,记者从甘孜州公安局获悉,当日参与救援的是德格公安局辅警拉巴,曾因一张如“冰墩墩”般在风雪中执勤的照片在网上走红,让不少网友感动。   雪地救援:   女子在海拔4000米走失   警方找到时..

“小焊工”:千锤百炼而成的世界冠军  “呲……呲……”他的手中有团“火”:焊条在上千摄氏度的高温中熔化,焊枪口处喷放出一朵朵火花。不一会儿,粗壮的钢筋被牢牢焊接在一起。   把两根钢筋合二为一,看似简单,门道不小。电焊工必须一丝不苟,死死盯住焊接口,头也不能动,以防出现半点误差。这样的动作,对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产线长姜俊臣来说,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见习营(2022年..

私家车自备除颤仪 “行走的救命神器”打开新思路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愿马路上能再多些“行走的救命神器”   1月2日,河北邯郸,网友发现路过的一辆凯迪拉克小车上有AED抢救标志,标志旁写明车内配有AED,可远程开车门,并附上电话号码。目击者见状顿时对车主肃然起敬,“这就是一位行走的救护员呀”。   私家车自带“急救神器”且广而告之,这份公益心确实难能可贵。AED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仪(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挽..

朱有勇院士团队:让科技创新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在党的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上,植物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让大家知道了一项农业技术新成果:“水稻上山”。这是继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一系列新技术之后,朱有勇作为驻村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所取得的又一科技成果。   2015年,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已经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科技特派员,在蒿枝坝村一住就是7年。2017年,澜沧县景迈..

免费赠药该不该担责?  半个月前,我也成了“小阳人”。发起烧来才惊觉,买的退烧药还没到,心里正焦灼时,还没阳的室友送给我一板布洛芬,自己顿时感到踏实又温暖。   平日里,一粒退烧药可能不算什么,但在特殊时期,一粒药能救命,尤其对老弱病幼这些特殊人群来说。   河北的一个小区居民群里,邻里互助让病毒变得没那么可怕。有人说家中有退烧药,如果有人需要,立马给送到楼下;有人说出钱买抗原试剂盒,邻居在群里回复:免费送。社区工..

地铁上年轻的面庞描绘出步履不停的梦想  都说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新年伊始,我们整理好情绪,走上一段崭新的路。这种新让人充满希望,“在路上”的状态,释放出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我也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我喜欢在地铁上“放空自己”,当太阳尚未升起时,一列列灯光明亮的地铁已经加速驶出站台,穿城而过。飞驰的列车满载希望与梦想,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远郊区,每次去天安门都是一场长途跋涉。先要等很久,才能坐上长途大巴车,然后..

村民看病有了“远程会诊”  本报郑州1月3日电(记者崔志坚 通讯员成睿)1月2日上午9点,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谢旗营镇和杨村卫生室执业医师申海峰通过视频连线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安学军,为一位发热村民远程会诊。   申海峰对患者病情以及所开药物进行详细介绍,屏幕那端的安学军边听边记录,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等进一步了解之后,提出了诊疗建议。   据申海峰介绍,近期村民发热情况较多,他会根据病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