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压力愈发激烈 “逆向考研”引发关注

2022-11-23 05:50:16 来源:网络

  在愈发激烈的竞争压力下,“逆向考研”引发关注——

  求学深造,真的存在“逆向”吗?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举行。相比2021年的377万人、2022年的457万人,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在愈发激烈的考研竞争下,“逆向考研”成为近期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词汇。

  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非“双一流”高校(简称“双非”高校)研究生的现象。

  武汉科技大学159名硕士研究生新生来自“双一流”高校;96名浙江大学本科生考研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研究生新生中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同学……一些“双非”高校披露的2022级研究生新生信息显示,学校吸引了不少“双一流”高校的生源。

  “‘逆向考研’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考生权衡后的主动选择,对部分考生而言,可能还包含些许无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解释道,之所以会出现“逆向考研”现象,一方面与愈加激烈的考研竞争密不可分,高等教育普及化后,更多本科毕业生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教育优势,叠加疫情影响,近年来考研人数激增;另一方面,一些“双非”高校同样有优势专业和优质师资,受到社会认可;此外,也不乏“双一流”高校考生为“上岸”调剂至“双非”高校的可能。

  “‘逆向考研’这种说法本身就有待商榷,因为个人成长发展是曲线而非直线的过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本科阶段,不同学生本来的天性和能力能够更加充分地显现,作为新一次的筛选环节,考研在宏观上拉长了个体选择的时段。再次选择后,个人将天性、优势潜能和社会需求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好的发展。

  不仅是考研,“逆向升学”也存在于求学深造的其他阶段。“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科就读于“双一流”高校的樊宗鉴在考取博士研究生时选择了新疆师范大学。樊宗鉴告诉记者,相比于学校,自己更看重学科的专业实力和导师的科研水平。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学上很有特色。而且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不仅在招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为博士生提供了校际交流的机会,毕业留校也能获得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樊宗鉴表示,他正是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才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从评价高校整体实力到同时注重高校学科评估,强化专业的价值,是我国统筹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积极成果。薛海平介绍,对于一些“双非”高校来说,在“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办学理念下,同样会产生一些优秀的专业。当更优质的生源因为考研流动到“双非”高校后,有助于吸引教育资源向“双非”高校的优化配置,带动专业和学校实力的提升。

  “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三千所高校,其中只有百余所是‘双一流’高校。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更要发挥‘双非’高校的自主性和各自的优势。研究生双向跨越层级的报考,使得研究生教育空间在更高程度上相互打通,形成更为广阔的适合研究生就读的扁平空间。这个空间越大,流动性越强,高等教育的优质体量也会增大。”储朝晖说。

  “逆向考研”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唯名校论的社会观念,那么所反映出的热衷考研背后的唯学历论,又该如何看待?薛海平认为,对学历的重视和目前的就业环境密切相关,不少岗位将研究生学历当成了准入门槛,或因为竞争激烈人为抬高了招聘条件。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过高学历可能远超岗位所需,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不利于工作的稳定性。他建议,用人单位应转变招录观念,从唯学历论到注重能力和岗位相匹配。

  薛海平进一步强调,这并非是真的“逆向”,“个体应该从更长的时间维度衡量,用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来证明自己,奔赴‘正向’的人生”。

  时斓娜 【编辑:陈文韬】 ,竞hiberfil 争压力愈发激烈 “逆向考研”引发关注

相关:

教育智能硬件内置游戏,是否会让儿童沉迷?  “看我一枪突突了你!”在和7岁儿子游戏时,孩子突然的一句俏皮话让刘女士哭笑不得。追问下,儿子一脸坏笑地举起电话手表的屏幕,指了指,这句话是好友通过手表发给他的表情包文字。孩子们的群聊对话框里还有一排花花绿绿的动图。   下楼玩之前先打个电话邀约一下,戴同款手表的小朋友见面“碰一碰”加个好友,学习时用智能台灯打视频电话“云”做作业,坐车时打开手表玩游戏、听故事……  如今,以手表、台灯等为代表的..

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打通实训“最后一公里”?  数字技术正在影响并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打通实训“最后一公里”?  阅读提示  近几年,VR/AR/MR/XR等数字技术凭借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体验等独特优势,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要实现其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须坚持应用为王,“让师生感到数字化资源确实能用、真的好用、随时爱用”,由此倒逼教育教学改革。   “后舱R2门洗手间失火,我来灭火,你去报告,你来辅助……”近日,在北京市昌平..

社评:防止用工方“甩锅”,回归工伤认定的本质  用工就会有风险,这是工伤保险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保障受伤、患病职工获得医疗救济、经济补偿,同时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近年来,诸如业务外包、层层转包以及强迫从业者注册个体工商户等做法,实际上是某些平台、企业试图淡化、模糊劳动关系进而免于承担工伤风险的歪招儿。   据11月17日《工人日报》报道,一位外卖小哥在深夜的北京送餐,接了四单的他在送完第一单后突发疾病倒在路边身亡。家属认为小哥服务..

她用沙画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式浪漫 想将人工智能引入沙画  用沙画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式浪漫  女博士作品被华春莹汪文斌点赞,目前正研究人工智能辅助沙画创作  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沙画师何素丹发布了最新一期的“二十四节气”沙画作品,画作中浓浓的中国风将这一节气的特点和美感充分呈现出来。此前,她的沙画作品被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汪文斌及多位我国驻外大使转发,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何素丹今年34岁,曾是一名军旅沙画师,多次参加央视等媒体举办的大型演出。目前,她..

培训“好爸爸”的“男德班”将重启 依然面临诸多争议  培训“好爸爸”  性别学者方刚发布招募信息,准备重启“男德班”,希望推动男性参与承担家庭、职场等触及性别平等领域的责任  在第二个孩子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之前,40岁的杨勇决定去上“男德班”。  第一次听到“男德”俩字的时候,杨勇的感受是——“特别反感”。“以前有一个女德班,对女性的言行举止提出要求,我想男德班是不是教导男性要阳刚,一定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杨勇小时候经历的教育方式是“男孩子不..

防近视、防蓝光 教育智能硬件真的护眼吗随着线上教学需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生视力负担增加。一些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学习平板、智能台灯、学习机时,会优先购买标有“预防近视”“低蓝光”“无蓝光危害”等效果的教育智能硬件。  蓝光是否对视力有害?“防蓝光”是否具有预防近视的效果?多大尺寸的屏幕适合孩子学习和上网课?儿童青少年如何保证用眼卫生?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根本原因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付晶指出,近些年,..

144秒女声哼唱刷屏朋友圈 主创:一个“啊”字录了一天  144秒女声哼唱配乐刷屏朋友圈,本报记者对话主创:  一个“啊”字录了整整一天  一段旋律,一声感叹,赞美山河,泛起乡愁。近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热播,带火了一段只有一个字的144秒女声哼唱配乐,在朋友圈刷屏。21日,记者联系到作曲家王备,以及演唱者中国交响乐团女高音声部长霍元圆,请他们分享大美中国“声入人心”的创作幕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作曲家说——  ..

活人被“祭奠”6年多,网祭平台岂能当“甩手掌柜”?  据11月21日红星新闻报道,近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的朋友偶然发现,某网络祭奠平台上竟然有一个属于璐璐的“纪念馆”。在这个本应为逝者设立的虚拟纪念馆中,璐璐被人祭奠了6年多的时间,累计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由于未实行实名注册,是谁设置的这一纪念馆已无法得知,法院判决该网络祭奠平台承担侵权责任。   近年来,各地都在倡导生态殡葬、网络祭扫,加之时间、空间限制等因素,..

河南安阳火灾事故:89名群众先后从火场成功逃生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超庆 摄中新网安阳11月23日电 (王宇 李超庆 程航)11月22日晚间,河南安阳举办“11·21”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安阳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吕军通报称,接到报警后,消防救援力量立即抵达现场开辟外部救生通道,组织人员疏散,89名群众先后从火场成功逃生。吕军介绍,21日16时22分,接到报警后,安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3个消防站前往现场处置,后续调派10个消防救援站前往增援,并第一时间向安阳市委..

美3名治安官办公室雇员因殴打非裔人员被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地时间11月22日报道,美国佐治亚州卡姆登县治安官办公室的三名雇员因涉嫌殴打一名被关押的非洲裔男子而被捕。据报道,殴打事件发生在9月,在相关视频被公布后,律师呼吁对涉事雇员进行刑事调查,目前涉事雇员已被停职。(总台记者 赵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