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然笔记》悄然走红 寻踪参百年的神奇动植物

2022-10-22 06:37:10 来源:网络

  随着绿道骑行、登龙泉山观鸟、遥望雪山成为成都市民和游客的新玩法,大自然中一些新奇的动植物,也勾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好奇心。10月20日,一本描绘成都多样化自然生态的科普读物——《成都自然笔记》在成都人的“朋友圈”中悄然走红,有许多人从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也对生活在成都的各种动植物,以及一些平时没有留意的物种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成都自然笔记》科普读物的作者中,既有专精于动植物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各种动植物爱好者协会的成员,甚至有很多平时喜欢做野外观察的中小学生。书中穿插着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分为花、鸟、虫三大类,包括一些天牛、蚕、萤火虫、桂花、腊梅、青头潜鸭等,同时还有既专业又“接地气”的介绍。

  该读物主编——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博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该书的出版,主要得益于成都自然观察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成都人的热情参与,“书的创作来源,根植于成都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也离不开众多专家和普通市民构筑的自然观察活动体系。”

  书籍作者 既有科研人员也有中小学生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野外遇见一种野生动物,叫不出它的名字,只能拍下照片网上求助;到近郊露营或徒步时,看见一些稀奇古怪的动植物,总感觉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时,你是否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荒漠”?于是,普及博物学知识,成了当下比较新鲜且迫切的事情。

  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此前提供的数据显示:成都现记录有4459种植物,占全省植物总数的40.86%;野生鸟类共530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2.7%;共记录有陆生野生动物70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9种;昆虫的最新记录达6334种。

  “部分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走到野外或乡村田园,对五谷和一些动植物都不认识,因此就会有疑问。”为《成都自然笔记》作序及担任总顾问的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副主席兼博物专委会主席刘乾坤说,该书是由一群喜欢自然的作者共同撰写,既有小学生,也有植物学家、鸟类专家,大家因共同的志趣爱好走在一起,在成都和周边的山区识花观鸟、倾听虫鸣,而它的读者,也没有划定范围,只要是爱好自然、对自然生态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关注。

  刘乾坤说,博物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美学,“广大的青少年需要提升美学素养,在内心深处,植下诗与远方的种子,让加入到博物领域的爱好者们的内心日渐丰盈,能以积极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生活。”他说,这种生活美学,从小处说,关乎日常生活的情趣、品味,从大处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爱和热爱。

  书籍记录 既有自然生态也有城市变迁

  在《成都自然笔记》中,出现了很多成都地标性的建筑以及比较常见的动植物,比如,浣花溪畔的野迎春、拐枣树街的拐枣树、望江楼公园的芙蓉花、人民公园的银杏树、三圣花乡的腊梅以及龙泉山上、青龙湖边观察到的鵟、白尾海雕等各类猛禽。这本书中,既有关于成都本土的美食和人文风采,也有一些记录和观察成都市区变迁和自然生态的文字。

  其中动植物介绍分为花、鸟、虫三大类,花介绍了从公园、原野到深山里的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腊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鸊鷉、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常见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该书历时两年筹备,是成都首本自然笔记书籍,由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博物专业委员会出品。

  解读

  为什么要创作《成都自然笔记》

  ?

  10月20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沈尤表示,该书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自然爱好者,“通过他们的细致观察与描写,能感受到各种生命在成都的生生不息,也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对城市、对生活的热爱。”

  沈尤说,自然笔记作为当事人观察自然、学习自然、记录自然的重要方式,是一种生态、文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产品,对传播自然知识、展示自然之美和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当观鸟、赏花、寻虫、听风、看山、问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参与,其实也能证明自然爱好有了文化性。”他说。

  沈尤还分享了一个故事:书中一位作者,记录了自己小学时养蚕的经历,后来他不仅对蚕的身体构造以及生活习性有了更多了解,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自己的养蚕感悟写了下来。“对于童年阶段来说,好比是一把钥匙,观察自然生态,贴近自然,走近动植物并了解它们,是很有好处的。”

  书中不少昆虫、植物的介绍都有中英文标注,并注释了学名、分类等。对于这部分专业的介绍内容,沈尤说,他们对所有作者的记录统一整理后,交由编委会把关和审核,对一些不够完善或需要补充的内容,还会根据一些专业书籍进行查证,并和作者商量、核对,“这本自然笔记,更多的是体现一种非专业性的自然观察视角,里面有文学也有论文等,内容经得起专业考证,体现的是一种轻松、益智的阅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宋潇杨涛 【编辑:叶攀】 ,《成都自然笔拜访的意思 记》悄然走红 寻踪参百年的神奇动植物

相关:

穆虹、黄守宏、尹艳林等,权威解读二十大报告央视《焦点访谈》10月20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那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为何以此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又该如何落实呢?继续邀请相关人士,共同聚焦“新时代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自动播放视频来源:央视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

加拿大总理:冻结手枪销售、购买和转让当地时间21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推特上发文称,加拿大境内将不再允许购买、出售或转让手枪,加全国已经禁止了1500多种攻击式枪支。国家手枪冻结是加拿大政府解决枪支暴力综合计划的一部分。2022年5月,加拿大首次宣布了国家手枪冻结,同时还宣布了40多年来最强的枪支管制措施C-21。C-21法案建议采取进一步措施,防止枪支落入坏人之手,例如吊销参与家庭暴力或刑事骚扰行为者的枪支许可证,继续打击枪支走私和贩运,以及为执法..

立足使命任务 官兵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热潮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引起热烈反响,官兵们立足使命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陆军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官兵们发挥自身特长,将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故事、工艺品、合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助力官兵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练兵备战中去。陆军第75集团军某特战旅政委 胡忠国:“作为新质作战力量,我们一定从练兵备战上谋求新突破,在转型强能上开创新局面。”在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

欧盟领导人妄评中共二十大和中国政策 中方回应问:在21日欧盟峰会后的记者会上,欧方领导人评论中共二十大和中国政策,称中国正在强化强硬和自主路线,在东亚建立主导地位并扩大全球影响;中欧关系趋于紧张,中欧制度完全不同,欧盟清楚对手性质;欧盟要高度警惕对华依赖,通过一系列工具做出战略回应。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够阻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你提到的有关言论..

美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向特朗普发出传票当地时间21日,美国负责调查“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骚乱事件”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向前总统特朗普发出传票。(央视记者 许弢)

老坛酸菜多项 行业标准近期出炉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酸菜行业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正在加紧推进“老坛酸菜”的规范化工作。  据悉,在行业组织的牵头下,涉及老坛酸菜的两项标准近期陆续公布——上个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起草的《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并发布,填补了老坛酸菜食品标准规范的行业空白;本周,中国调味品协会也公示了团体标准《老坛酸菜》征求意见稿,其中涉及老坛酸菜的术语..

大学生自发组织公益活动 十年为农村家庭拍摄万张全家福  2012年,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学生自发组织为贵州农村家庭拍摄全家福的公益活动。10年来,一代代学生接力传承,走进近7000户农村家庭,拍下了万余张照片,定格乡村美好生活,也见证了10年间乡村的改变。   团队负责人周嘉璐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团队走进乡村的脚步不会停,未来将更好地记录贵州乡村发展、乡村振兴。   周嘉璐是2020级摄影专业学生,现为“1家1”全家福拍摄团的负责人。周嘉璐介绍,10年..

保持生猪正常出栏 维护猪肉价格稳定  谭浩俊  据报道,针对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加强与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沟通协调,建议大型养殖企业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促进生猪价格稳定和市场平稳运行。同时,要求企业不得故意压栏抬价,更不得串通涨价。  市场经济下,价格出现波动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前提是,在没有发生严重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只能是小幅波动,而不能出现严重震荡。如果出现严重震荡,就需要有形..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黑龙江怎么办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了5场集体采访,共有34位新闻发言人出席。作为老工业基地、粮食大省,又地处祖国最东最北的黑龙江,与辽宁、吉林一样,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确实相对缓慢。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的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省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这是记者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黑龙江怎么办?在第二场集体采访中,黑龙江代表团推出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沈莹作为..

二十大代表孙金龙:铆在战位做“钢钉” 我有打赢的底气了不起的中国军人二十大代表孙金龙:铆在战位做“钢钉”,我有打赢的底气■中国军网记者张家铭 于雅倩孙金龙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上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面对未来战场、面对使命任务,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劲对手。”这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连长孙金龙亮相“党代表通道”,用洪亮的声音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