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做错一道题 走上建筑师之路

2022-06-06 05:41:57 来源:网络

  高考做错一道题 走上建筑师之路

  1957年8月13日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在平谷干了两年农活的知青崔愷走上考场。由于做错了一道数学题,他和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却因缘际会考取了心仪的建筑学专业,来到“第二志愿”天津大学读书。

  外研社大楼、首都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2019年世园会中国馆……一座座大家熟悉的建筑,就是从他的笔下诞生。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表示,这些年,他一直没有离开学校建筑教育语境。寄语未来的建筑师时,崔愷希望他们向生活学习,“因为美好的生活就出自你们的笔下”。

  高考恢复前下乡干了三年农活

  新京报:听说你从小喜欢画画,并对建筑产生兴趣,有什么缘由吗?

  崔愷:我1957年出生于北京,从小在母亲单位的机关院里长大。那个大院位于景山东街,是京师大学堂旧址,所以我对古都的历史环境和风貌很有感触。我母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整个机关大院文化氛围很好,我小时候喜欢画画,也是得益于这种氛围。

  那时候我们有少年之家,放学以后,大孩子组织小孩子画画。我自己也很喜欢静,放学后经常到母亲的办公室找一张书桌画画,慢慢养成了习惯。

  新京报:得知恢复高考后,你是如何准备的?

  崔愷:我从小住的人教社大院的家长大多都是知识分子,大概1977年初时就听到了可能恢复高考的消息,家里问我是不是可以回家复习。

  我在平谷大华山插队时所在的村子很小,只有34户人家,知青是重要的劳动力。我在村里干活也一直干得很好,还当了基建民兵的排长,所以不太可能完全放下农活回城复习,我就利用春节时候找了一些复习资料,连同高中课本一起带回农村,边干农活边复习。

  学业已经放下了三年,需要重新温习做题。但我们复习那会儿正赶上夏收、秋收。农忙时,知青只能白天出工,晚上复习。当时村里电力不是很足,我们晚上在油灯下看书,几个同学一起背公式,相互帮助。

  新京报:你还记得参加高考的具体细节吗?

  崔愷:初冬时节,我们在大华山公社参加高考。我们村离公社有8里多地,一大早,大家就带着干粮浩浩荡荡奔赴考场了。当时上过中学的农村青年也一起参加,村里还派了辆拖拉机,拉大家前往考场。

  当时公社党委副书记也是我们景山学校高年级的下乡知青,他在监考时走到我旁边看了看。考完试后,他跟我说,“你考得不错”,我当时很兴奋。

  建筑专业学生要学好专业 也要向生活学习

  新京报:你入学时,大学校园的环境和教学条件是什么样的?

  崔愷: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天津也是重灾区,天津大学的操场上搭满了市民的抗震棚。我们没有操场,在学校的小马路上体育课。但是教学楼的条件挺好的,我所在的校区是上世纪50年代建校,是徐中老先生带着许多青年教师设计的,建筑很有特色,一直被保护和使用得很好。

  在我们77级学生入校之前,已经有1975年和1976年两届工农兵选拔大学生,教学楼一直处于使用状态。我们77级是考试进来的,老师们对我们给予了更多的期望和关注,授课非常用心。那时,我们能看到的国外资料很少,也没有复印机,老师用钢笔画了很多讲义、资料和范图,编辑成册,印成油印本给我们看。能遇到这些老师是我们的荣幸,老师们的倾心付出让我们倍加感动。

  我们需要画大图,每个人面前不是小书桌,而是大图桌。我们班有34个学生,教室里共有五六排大图桌,上设计课时,每一排有一个老师,每个老师负责6个学生,所以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多,他们给学生讲设计的道理,画图的技巧,还上手改图,让我们很钦佩,师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诸如彭一刚先生、童鹤龄先生、张文忠先生等等许多老师,水平都很高,在全国建筑教师中都是很优秀的。我们作为学生真幸运!

  新京报:学建筑专业,你的大学时光是如何度过的?

  崔愷:大学期间,我们的学习风气特别好,大家都很珍惜时间,每天“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晚上教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常常熬夜画图,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

  新京报:你研究生毕业后,为何没有留校任教?而是选择去设计院?

  崔愷:当时曾经指导过我的沈老师已经调到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了,我去她的办公室参观,看到设计院正在设计北京图书馆新馆(现国家图书馆),那些又大又漂亮的效果图深深吸引了我,我当时还看到了一些援外项目的设计方案,心生羡慕。所以下决心要“实战”去当建筑师,不想呆在校园里“坐而论道”了。后来,听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的刘世瑾老院长和石学海老总亲自到学校来要毕业生,使我如愿以偿。

  新京报:对于即将高考的学子,你对他们有何建议?

  崔愷:这些年,我其实一直没有离开学校建筑教育语境。我希望报考建筑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也要向生活学习,因为美好的生活就出自他们的笔下。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刘星辰】 ,高考做错一道题 走上建筑牡丹花语 师之路

相关:

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功效  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昊男)当前,北京市除个别区外,其他各区连续7日以上无社会面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6月6日起,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北京全市其他地区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实施社会面防控措施。   主要调整包括..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 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长期致力于乳腺癌关键技术研究与抗肿瘤新药研发,研究成果写入多部国内外规范和指南。   1977年恢复高考时,19岁的徐兵河是湖北大冶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帮学校食堂师傅挑水、做饭之后,他才能抽出时间准备考试。从湖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徐兵河见证了中国肿瘤..

复商复市 人气渐归  复商复市 人气渐归(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端午小长假,上海各大商圈迎来久违的客流。各商家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商复市脚步,城市的“烟火气”逐渐回归。   6月1日复市后,徐家汇商圈汇联商厦沿街的山林熟食、新雅、五芳斋店铺前每天一早就排起长队,周边居民迫不及待要尝一尝“熟悉的味道”。徐家汇地标之一的美罗城巨型球幕上,滚动播放着红衣少年驾龙舟竞游的视频,为街头增添几分节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艰辛的情形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艰苦的环境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1980年考入北京轻工业学院(1999年,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北京工商大学)。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宝国是香料和食品风味化学专家,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唯一一位专注香料研究的院士。孙宝国说,上大学时,他原本不想搞化学,但舞蹈家陈爱莲到学校做报告,讲了一句话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她说,她..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我的人生就像是跳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我的人生就像是跳远   袁亚湘(后排左)全家照。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受访者供图 袁亚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士、美国数学学会首届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1982年,袁亚湘自湘潭大学计算数学系本科毕业。袁亚..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从拼命念书到死守“造芯”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练矛从拼命读书到坚守“造芯”   材料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碳基电子学领域研究。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2年,彭练矛出生在江西鹰潭。父亲是铁道兵,全家跟着父亲辗转各地。彭练矛11岁时,全家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一个叫虎什哈的镇子,在那里,彭练矛考上北京大学,成为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学生。那是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

两支32块钱!超市里的雪糕为什么越卖越贵了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 因为你很可能“吃不起”超市里的雪糕为什么越卖越贵了   “两支32块钱,没想到会这么贵!”   前几天,北京的张先生和朋友在路过小区附近的一家小超市时,买了两支雪糕,拿的时候并未仔细看价格,等到结账时傻眼了。   张先生说,他当时真想把雪糕再放回冰柜,但由于不想在朋友面前丢面子,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结了账。   有网友精辟地总结道,这些高价雪糕“潜伏在便利店的冰柜里,随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靠“顺应”走过一波三折肄业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靠“适应”走过一波三折求学路   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   魏辅文本来想去看看大海,命运让他进了高中;想学医,又阴差阳错一头撞进生物系……生命中的几次转折,让本来想要做“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少年,一步步攀上科学研究的更高峰。   “..

媒体:“女人不能上龙舟”不是传统 是陋习传统端午节,有一则新闻火了——女人能不能上龙舟?广东佛山九江镇一女子看到河边停泊的龙舟船,就上船拍视频并发上网,没想到遭遇网暴。有网友称:“你准备接受刑事责任,已经破坏了我们广东的传统。”“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龙船给你作废了,态度还这么嚣张。”之后,有新闻媒体致电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龙舟协会,接电话的何先生称:当地有一种传统龙舟,“有这个(妇女不能登船)传统习俗,我们也会加大宣传,避免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

高考钉子户第26次备考方针川大:早几年选文科 应该考上了“我读书的时候,听到某人考上大学,整个人头皮都会发麻。”55岁的梁实提到“考大学”,言语间仍激情澎湃。他是四川眉山人,自1983年以来,总共参加过25次高考。有人称他为“高考钉子户”,有人叫他“中国第一铁脑壳”、“中华第一考王”。据他说,常年备考的茶馆都被他“熬”倒了好几家,但每一次放榜,他都未能如愿。如今,梁实头发已有些花白,仍执拗地参加高考。他告诉九派新闻,今年他准备改考文科,经过一年的备考,他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