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护士:明天必然是布满但愿的一天

2022-04-20 11:29:42 来源:网络

  明天一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舟山援沪医疗队一名护士的心声

  今天是我来到上海的第17天。此时,夜已深,队友们已进入梦乡,而我却仍无睡意,我想说说心里话。

  我叫张柳,名字普通,工作也很普通,是浙江省舟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一名护士,平常的工作任务就是给患者做血液透析。4月1日,我突然接到医院的通知:张柳,上海急需血透护士支援,你赶紧收拾些日常必需品,紧急出发,支援上海!

  “收到!和我一起去的还有谁?”

  “做血透的护士,舟山就你一位。”

  说实话,我一下子就慌了。不是因为不敢告诉父母,也不是因为不知道跟9岁的女儿说哪一天才能回来,而是各家医院的血透仪器品牌都不一样,操作方法也不一样,万一操作不好,身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啊。

  怀着忐忑与不安,4月2日上午,我与全省另外83名从事血透工作的护士会合,接受了岗前培训后出发前往上海浦东,成为4万多援沪医疗队成员中的一分子。

  与我记忆中的上海完全不一样,这里长龙一般的晚高峰车流没了,熙熙攘攘的人潮也没了。好在,万家灯火还在。这些灯火中,有多少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又有多少在等着我们,来帮助他们启动那延续生命的血透仪器。

  我们住的酒店离浦东医院可真远啊,在马路空荡荡的现在,坐大巴也要70分钟。看着每天两万多新增感染者,我们不敢掉以轻心。防护服、隔离服、口罩、护目镜一样都不能少,橡胶手套要戴三层,虽然不在方舱里,防护措施却与方舱内一样。如果我们不小心感染了,谁来帮助这些可怜的患者呢?穿得太厚,我们仿佛装在壳中的机器人,谁叫我一声张柳,我要慢慢转过头来。

  浦东医院的血液净化机器果然与舟山医院不一样,舟山使用血透机,而浦东医院是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机器,操作方法也不一样。负责培训的护士在机器前给我演示了一遍,我就上手操作了。给患者胳膊静脉的内瘘穿刺,装管路,上机、下机,幸好,还算顺利。晚上回到宾馆,我怕忘记了刚记住的流程,又从网上找来视频教程,看了一遍又一遍,牢牢记住每一个步骤以后,才安心去睡。

  穿防护服作业,是我未曾有过的经历。从中午12:00穿上到晚上8:00多脱掉,说实在的,这滋味真不好受。中途不能喝水,也不能进食,更没法上厕所。我学会了像骆驼一样生活,白天不喝水,晚上回到宾馆喝下一杯又一杯。

  我所负责的病房要同时为四位患者做CRRT。我深知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容易,为了做上这次治疗,不知道已经排队等候了多长时间。

  做一次CRRT治疗要四个多小时,没有家属陪伴在他们身边,能跟他们说说话的只有我。我就尽可能地多和他们聊几句,叮嘱他们哪里不舒服了就告诉我。其实,我也有不舒服的时候。那几天上海的气温到了30多摄氏度,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闷得我实在喘不过气来,挑战着生理极限。这时候,一位做治疗的阿姨说,你看着跟我女儿差不多大,这么长时间没回家,你爸妈一定很想你吧?听到这句话,我转过身去,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

  白天不吃不喝,但有患者在身边,我帮他们把血液中的毒素排出来,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到了下班以后,回到酒店,队友们都忙了一天,各自休息,我尽量不去打扰,这反而是我一天中最孤独的时候。在漫漫长夜里,生出了许多想念,想念我的女儿,想念忙忙碌碌的爱人,看到朋友圈的海鲜馋得直流口水,在梦里也时常会出现舟山的梭子蟹和皮皮虾。

  这些日子,我也时常会收到舟山医院领导和同事的问候与鼓励。每当太阳升起,我的心里又会充满坚强的力量。4月10日,我把微信头像换成了“核酸检测阴性”的标志。我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每一位上海人的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当然,我自己也一定要“阴”着回去,回到我日思夜想的舟山。

  今天早上看到最新的通报,感染人数相较前一天下降不少,但离我回去的日子估计还有一段时间。只要上海的患者还需要我留在这儿,我就不会走。

  明天一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作者:张 柳

  (本报记者曾毅 通讯员徐杰整理) 【编辑:于晓】 ,援沪护士:明天必然是布满但愿的一丝雨 天

相关:

辽宁援沪医疗队接管上海宝山方舱病院 已收治新冠患者649名  4月17日晚八点,辽宁省援沪医疗队接管的上海宝山区方舱医院正式开舱,截至4月18日24时,辽宁省援沪医疗队接管的上海宝山区方舱医院已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649名,其中确诊病例(轻型)303人,确诊病例(普通型)1人,无症状感染者345人,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年长者90岁,中医药治疗人数累计608人。   目前,对于舱内普通患者,辽宁省援沪医疗队根据中医辨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指导下,运用“三方三药”等..

上海奉贤区多部门成立专班机制 保障跨区就医和药品配送  受到上海本轮疫情影响,许多群众一度面临配药、就医等生活问题。在城市封控、管控期间,为协助上海周边的急重症患者顺利前往中心城区就医,保障市民正常配药需求,上海市奉贤区由政法委、卫健委、公安、网信办等多个部门成立专班,探索出一套全链条、多领域的协调服务机制。   针对需要跨区域进行血透、放化疗、产检,以及部分急重症患,专班明确一事一协调工作原则,通过街镇专车、家属自驾车、警车等形式,积极协调公..

上海最细腻舱病院1.2万名康复者出舱回家  19日上午,上海最大方舱医院有1.2万名康复者符合出院标准,带着行李,出舱回家。   上午8点左右,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附近的停车场已停了数百辆大巴车。1.2万名康复者由上海全市各区县分批次接回居住地。   康复者 王女士:昨天(18日)接到通知说,今天(19日)可以出院了,然后就特别开心。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共5万张床位,收治了来自上海市16个区的感染者。在治疗期间,感染者间隔24小时以上2次..

上海徐汇方舱病院——90个小时建成交付  上海徐汇方舱医院——90个小时建成交付(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4月18日,上海徐汇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开始接收感染者。这座拥有1562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原来是一家4S店,从动员建设起,仅用90个小时便建成交付使用。   在接到援建上海徐汇方舱医院的通知后,中建一局一公司党委立即发出了“动员令”。   “早一分钟抢建好方舱医院,早一分钟收治感染者。”中建一局一公司副总经理刘浩立马动身向徐汇方舱医院建设场..

辽宁大连全市通俗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  中新网大连4月20日电 (记者 杨毅)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总指挥部20日发布通告,4月21日(星期四)起,大连全市普通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恢复线下教学。   通告称,大连金普新区待现有封控区、管控区解除管控后,普通高中三年级和初中三年级预计4月29日(星期五)起恢复线下教学。其他学校和年级的返校复学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再行确定。   4月19日0时至24时,大连市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集中隔离点例行核酸检..

那些支援核酸检测尝试室的可爱的人  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抗疫日记 |那些支援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可爱的人   近日,90后的何颖琦,在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党委的领导下,与同事们一起,支援上海市应急核酸检测实验室,进行大批量的核酸检测工作。作为上海科研机构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何颖琦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抗疫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同行的辛勤工作的志愿者们。   以下是何颖琦的抗疫日记↓↓↓   身未动 心已动   最初看到志愿者征..

上海:疫情呈下降趋向 两郊区实现社接见会面清零  (上海战疫录)上海:疫情呈下降趋势 两郊区实现社会面清零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在20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上海的疫情近几天呈下降趋势。单日新增报告100例以上的街镇已连续3日降低,疫情在社区扩散得到有效遏制。   据悉,浦东、闵行、松江、青浦和普陀等5区近3日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奉贤、金山和崇明等3区疫情持续低位,金..

“闯出一条路”来!上海2000余名困境青少年收成辅佐  近日,团市委、市服保办、市青联、市青基会联合发起“青春战疫 希望暖心”困境青少年帮扶行动,已让上海2000余名困境青少年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份爱心还在持续传递中……   为了让爱心物资尽早送到困境青少年手中,青联委员、青基会工作人员、阳光中心工作人员组建了一支10人运输青年突击队。他们和上百名由基层团干部和青少年事务社工组成的配送突击队一起,努力打通帮扶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   志愿..

上海公安机关成立600多支社区帮困先锋队  上海公安机关成立600多支社区帮困先锋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上海浦东公安分局沪东新村派出所民警郑启霞管辖的柳博小区,有4300多名居民,其中1300多名是60岁以上老人,很多患有慢性病。此轮疫情发生后,慢性病人配药成了问题,也成了郑启霞的牵挂。   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召开会议,要求全市公安机关所属各派出所成立社区帮困先锋队,协同做好社区内独居老人、儿童、残疾人、孕..

社交最前排丨十年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谈起这些关头词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21日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这将是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5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10年间,不论是亲赴现场还是通过视频方式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始终立足亚洲、放眼世界,为推动各国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指引方向,为人类共创美好未来凝聚力量。   历次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谈起了哪些主要话题?让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