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大凉山村民走出自己的致富路

2020-09-13 15:23:16 来源:网络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盛利 林莉君

  从山脚下出发到达6.8公里之外、海拔2100米的山上,吉补次哈需要开车一个多小时,期间经历无数急转弯,但是他却拒绝将普格县旺吉旺种植合作社搬到山下。

  吉补次哈的固执是有理由的,因为山顶上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水果的生长。

  得益于科技特派员的帮助,吉补次哈种起魔芋、黄精、半夏得心应手,而果木新品种的引入更提高了利润率。

  固守山顶,吉补次哈的致富之路并不孤单。得益于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他种起魔芋、黄精、半夏得心应手,而果木新品种的引入更提高了利润率,并解决了50名贫困建档立卡户的务工问题。

  在凉山采访,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乐观情绪随处可见,而与旺吉旺类似的合作社出力不少。

  脱贫攻坚,需要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力量,这是凉山各地的共识。在采访中,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在实践中,该州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探索出不同的扶贫模式,但有一点共性是鲜明的——科技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科技成重要角色

  一口咬下去,红彤彤的“5G苹果”酸甜可口,好吃极了。在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人们利用最新的5G+物联网技术对果园土壤、气象、虫害等实施24小时监控,同时,手机远程操控滴灌等设备进行浇水、施肥,一系列操作成就了当地人眼中的“5G苹果”。

  在越西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人们利用最新的5G+物联网技术对果园土壤、气象、虫害等实施24小时监控。

  “5G苹果”也是脱贫苹果。该园区直接受益贫困户4133户18532人,可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

  “坐在家里,赚遍全国。”放在以前,喜德县基打村村民连想也不敢想,包村干部阿苦伍沙莫到来后,将乡亲们闻所未闻的“互联网+”引入当地,这使得全村20万斤乌洋芋的销路不愁。

  “以前,想要将这些质优、味美、营养丰富的农产品运出去,全靠大家背和担。现在,神奇的网络给大家解了围。”阿苦伍沙莫告诉记者,以前的偏远农产品“躲在深山无人识”,现在成了电商平台上的热门。老百姓不出远门就能将特色农产品送到全国各地。

  科技元素的植入,催化着脱贫攻坚的进程。在全民脱贫即将实现的历史性时刻,更多的人正在思考: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谋求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办?

  “写好脱贫攻坚的下半篇文章,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是两个重要方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普格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郭吕刚表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提前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

  他认为,写好下半篇文章的根本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而科技将扮演重要角色。

  凉山摘帽有“法宝”

  振兴尚需“送一程”

  在喜德县小山村,何定洪曾说了一句“大话”,“以前我给别人打工,现在我自己要当老板。”如今,大话落地,成了实话。

  这里是四川省第一个“农民夜校”,而农民点菜,教师下厨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发挥了农户的主体作用。

  改变在四年前,这里创办了四川省第一个“农民夜校”,而农民点菜,教师下厨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发挥了农户的主体作用。农民需要什么,夜校就教什么——通过夜校,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掌握农业技术,越来越多的何定洪走上了致富路。

  党委领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是当下凉山州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17.8万贫困群众脱贫任务的重要法宝。但四条经验之后,榜样的作用也凸显出来。

  大凉山深处的普格县文倡村,一排排的大棚里面,农户们正忙着制作菌棒、种植菌种,这里是“80后”何显芬夫妇的创业舞台——东方菌业家庭农场。从第一年亏损5万到三年后年盈利25万,这对返乡创业夫妻历经磨难,最终玩转高科技在穷山沟里闯出了名堂。

  那一片片层峦叠嶂的大山像一个个褶皱,挡住了贫困户的出路。

  从飞机上看凉山,那一片片层峦叠嶂的大山像一个个褶皱,挡住了贫困户的出路。而现在,科技将“熨平”这些褶皱,改变一批人的命运。

  喜德县新联村人高云早年做家电生意,后来经营超市,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能人。赚了钱之后,他总觉得该给乡亲们做点什么。种植大棚树椒致富的念头,不仅仅是灵光一闪。他将想法落地,又请来了“左膀右臂”——有了“老农技”杨跃辉的辅佐,还得了什邡市农业局技术员余明军等援彝干部的“真传”。

  从第一年亏损5万到三年后年盈利25万,何显芬历经磨难,最终玩转高科技在穷山沟里闯出了名堂。

  科技不仅好看,更好用。如何用,这里面有学问。何显芬、高云等致富能人,活学活用高科技,最终带动了一批扶贫户走上了致富路。

  从“刀耕火种”一步跨入现代农业,从贫困跨到小康,面对未来,凉山群众还需更多“扶上马,送一程”。

  这种扶与送,是人才相助,是项目支持,是政策落地,更是科技助力。他们的努力,它们的协力,必将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均由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摄 【编辑:房家梁】 ,阿牛定投 科技助力,大凉山村民走出自己的致富路

相关:

美媒煽风点火:这是澳大利亚对华外交“核武器”【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五眼联盟”中的澳大利亚近期国内反华表演不断,而美媒也趁机“煽风点火”。9月12日,彭博社刊登题为《澳大利亚在对华外交决策上有‘核选项’》的评论员文章,鼓吹澳大利亚在对华外交决策上将铁矿石用作“末日武器”。文章将中国近年来增加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渲染成“对澳依赖”,并且声称中国在疫情后的经济增长“极度依赖基建”,因此澳大利亚可以通过“限制铁矿石出口”的方式来针对中国经济。不过,..

靠近西藏!印度空军拟在边境增建防空雷达据印媒12日报道, 印度空军计划在北阿坎德邦的3个边境地区建立防空雷达,并修建一个用作加油、装卸弹药的预着陆场。此外,印度空军还要求该邦为扩建机场提供土地支持。印度北阿坎德邦位于印度北部,与中国西藏及尼泊尔接壤。央视军事微博截图《印度快报》称,这三个地区包括杰莫利、比托拉格尔以及乌德尔格希。印度空军还提议在该邦发展一个新的预着陆场,以执行其在北阿坎德邦山区的活动。《印度快报》:印度空军计划在北阿坎..

华语影史最大遗憾,是他没翻拍成张爱玲我们从电影里来,再回电影里去。总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不好翻拍。导演许鞍华就一次次用自己稍显“失败”的经历证明,的确如此。从最早的《倾城之恋》,到如今被吐槽成《第一炉钢》的《第一炉香》,许鞍华翻拍张爱玲,说来说去,总存在两点问题:一在选角上摔跟头,二抓不准原作的氛围意蕴。再努力的许鞍华,或许也注定拍不好张爱玲。而在一众华语片大导演中,对着张爱玲传世之作搓手欲试的,又不在少数。谁才是翻拍张爱玲的最佳..

四川凉山:合力奋战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走进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一排排颇具彝族特色的新房引人注目,村民们在这里过上了新的生活。   而就在两年前,村里的贫困户还住在破旧的土坯房,人畜混居,村民们靠种土豆、荞麦维持生计,全村351户,贫困户就有将近一半。和它一样,凉山州还没有摘帽的300个贫困村都集中在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支撑的高寒山区,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牵挂凉山州,多次了解悬崖村等地贫困群众脱贫进..

中国到底有多少房子?最高20%的家庭拥有约40%的住房从人口普查统计的家庭户人均使用住房面积分布推测,当前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的不平衡程度较为严重,最低20%的城镇家庭户或拥有约6%的住房,而最高20%的家庭户拥有约40%的住房。来源:泽平宏观(ID:zepinghongguan)文: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熊柴 白学松导读中国城镇有多少住房,是供给不足、供需平衡、还是供给过剩?对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仅关系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如何发展,也关系到住房政策应如何调整。我们在业内提出了广为流..

长泽雅美被曝恋上56岁大叔?酒吧夜会笑声不停据台媒报道,9月12日,有媒体爆料33岁长泽雅美恋上56岁大叔中川雅也,疑似发展忘年恋,近日两人再次被拍到悄悄约会。长泽雅美夜会56岁男星中川雅也据媒体称,约会当天,长泽雅美打扮朴素,戴着黑色口罩现身闹市。之后她与中川雅也进入一间高级餐厅,风趣的中川雅也(笔名Lily Franky)在约会中把长泽雅美逗得乐呵呵,娇俏笑声不时回荡在餐厅包厢。接着2人转场到附近的酒吧继续喝酒谈心,据悉这是Lily Franky常光顾的店,招待女..

“江湖老大”郑伊健的劲爆情史一、1985年,18岁的郑伊健看到苏永康在第4届新秀歌唱大赛中喜提亚军,跳起来指着电视机说:“咁样都得?我也去!”第二年,他真的报名参加了“新秀大赛”,可惜,事情并没有他想得那么简单,艰难挺进了前100名就惨遭淘汰。就在他感到沮丧不已时,却意外接到了TVB的试镜邀请,然后,莫名奇妙就进了武术训练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命运再次调戏了他一把。3个月后,因为生性散漫平和,不爱进击,也不爱说话,成绩太差的他,再次惨遭..

俞飞鸿的人设,还能立多久?对于俞飞鸿,美只是顺便, 她从来不会让自己的美成为一种特权。 她的骨相里,给人一种 低调的美感,这种美感在某种程度被认为是高级的。因为高级,从来都不会失衡,而强烈也从某种程度就意味着粗糙。俞飞鸿是一个“秩序感”明确的人,却从未按照“传统秩序”的人生轨迹去活着,那是家庭熏陶和岁月淬炼的结果。她与这个无序的世界有序地相处着,看似毫不相干又相安无事。近期,俞飞鸿和姜武、杨乃文等一众演技派共同主演的《爱..

健康长寿首次有了“官方定义”:活得久≠健康长寿北京日报客户端9月13日消息,今天上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京发布《写给中国人的健康百岁书:健康长寿专家共识》,首次从老年学、老年生理学等九大学科视角对“健康长寿”进行了科学审视,提出健康长寿的核心标志是“高寿+自理能力”。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当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亿,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超过4000万。除了慢性病之外,老年人随着年事渐长,免疫力下降,受..

女子剁猪骨时划伤手指,竟患上罕见病,全球仅450例许多人都喜欢自己处理猪肉。然而,55岁的闭女士万万没想到,她在处理猪肉之后,竟得了一种罕见病!全球仅有450例,严重会导致死亡……1女子患上猪链球菌脑膜炎近日,家住广西崇左市天等县的闭女士突然感到身体不适,高烧不退,感觉“头像要爆炸一样”。在家人的陪伴下,闭女士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闭女士得了猪链球菌脑膜炎,她的脑脊液中蛋白值为正常人上限的1000倍,再发展下去可能会危及生命。据悉,从1968年至今,猪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