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如山——火神山医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记事

2020-03-30 20:23:02 来源:网络

  使命如山——火神山医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记事

  新华社武汉3月17日电 题:使命如山——火神山医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记事

  新华社记者贾启龙、黎云

  2月3日起,1400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开始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一个多月来,他们扛起如山使命,在抗疫一线勇当先锋,成功救治了一个个生命。

  截至3月17日,火神山医院出院患者超过1900人。

  全力收治救治每位患者

  2月13日,火神山医院首批7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这天起,几乎每天都有治愈的确诊患者,从这里走向新生。

  挥手作别时,综合科主任毛青感慨万千。当初,收治这些患者入院的一幕幕在眼前闪现。

  “他们个个愁眉紧锁,或坐于轮椅,或躺在病床上,被医护人员推进了病房。”毛青清楚地记得。

  收治患者当天,毛青身穿三层防护衣在通道入口一连站了5个小时。一位老人没有力气走下车,毛青跨上车去将老人抱了下来。“早一分钟收治进来,他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也是从那时起,一条条牵动人心的消息不断从医院传出:顺利收治首批确诊患者、接收重症患者、收治患者当日最大量500人、超计划收治患者总量超1000人……

  “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全力做好救治。”火神山医院政委原华说,在不影响患者治疗的情况下,各科室适当增加床位,加大收治力度。

  军队专家团队齐聚江城

  一位65岁的患者刚转入医院时,病情已恶化。医护人员给他通上了高流量氧,可还是出现了重度呼吸窘迫症状。

  “从无创到有创呼吸机治疗,救治时间延长,可能会加重老人的心肺负担。”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当即决断,跳过无创呼吸救治环节,直接给予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治疗。

  由于及时加强氧供,老人的心肺功能得以恢复。如今,他已治愈出院。

  在这场支援湖北战“疫”中,军队各医院都派出了以感染、呼吸、重症为主的精干队伍,抽组了各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教授。

  其中,张西京所在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每年收治的严重创伤、严重感染等各类危重患者超过600人,病亡率低于2%。

  “此次抗疫,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发挥好专家团队的核心作用。”火神山医院院长张思兵认为,他们参与拍板决策,提高了诊治率,降低了病亡率,确保了零感染。

  从收治第一批患者起,火神山医院就建立专家会诊机制:首先由科室主任组织医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重症会诊,邀请专家组参与;会诊确定的危重症患者,第一时间转入重症医学科救治。

  为做好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成立了前方专家组。专家组由赴武汉地区支援的5名专家,以及4家军队救治医院中的13名专家共同组成,被称为军队医疗战线的“硬核”团队。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每名治愈的患者在离开火神山医院前,都能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个装着两盒“火神山克冠康复方”中药颗粒冲剂的手提袋。

  在收治患者伊始,火神山医院就中西医协同治疗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部分患者没有上呼吸机,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也达到出院指征。

  小小手提袋,见证了火神山医院科学治疗患者的多种举措。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火神山医院及时成立中医专家组,建立健全中西医协同机制,制订医院中医药治疗规范。以中医专家组会诊形式深入全院各病区,采取轻症、普通型患者协定处方,重症、危重症患者“一人一方”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服药患者症状及检验检查结果明显改善。

  ——探索新药物免疫疗法。瞄准阻断危重症患者炎症风暴因子,增设相关指标检查项目,积极协调筹措药物,广泛投入使用,并及时反馈临床监测指标,确保用药安全。通过治疗,部分人员病情明显改善。

  ——推行恢复期血浆治疗。依托信息化手段与出院患者建立随访机制,向出院患者发放捐献血浆倡议书,鼓励治愈康复者积极捐献血浆;组织专家组研究制订《火神山医院恢复期血浆治疗临床应用方案》。

  ——阻止轻症患者向重症转化。将危重患者呼吸、体温、心率、氧疗、会诊等指标,纳入每日监控统计重点内容,每天组织医院专家进行危重症患者会诊和疑难病亡病例讨论,按照“早识别、早评估、早会诊、早转运”的原则积极救治危重患者。

  ——不少患者在隔离和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忧郁等心理问题,火神山医院专门成立精神心理学专家组,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一次次无畏冲锋,一天天无悔坚守,火神山医院的1400名医疗队员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和健康的铜墙铁壁。 【编辑:朱延静】 ,使命如山—三明市第一医院 —火神山医院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记事

相关:

脱贫攻坚“硬任务”必须如期完成  脱贫攻坚“硬任务”必须如期完成  莺飞草长,一年之计在于春。尽管疫情耽误了一些时间,但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收官之年,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时不我待。   今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既要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又要巩固脱贫..

医生蒋传路:二次逆行 站好最后一班岗  医生蒋传路:二次逆行 站好最后一班岗  随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黑龙江省第四批援助武汉医疗队也即将踏上回家的路途,在离开之前,医务人员依旧坚守岗位,站好最后一班岗。这其中就有一位两次带队逆行坚守岗位的医生蒋传路。  哈医大二院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 蒋传路:掐这儿知道吗?这儿知道吗?俩感觉一样吗? 患者:知道,疼痛感是一样的。   一大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蒋传路带领团队开..

外媒:美国医院拉响警报 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堪重负  外媒:美国医院拉响警报 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堪重负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超过10万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外媒称,迄今病例最集中的地区是纽约州,几乎占全美病例的一半,这令当地的医疗体系不堪重负。   据法新社3月27日报道,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感染。一位呼吸科专家说:“50多岁、40多岁、30多岁的病患都在增加。”   美国根据确诊病例得出的死亡率约..

做好“三化”协调 让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硕果累累  做好“三化”协调 让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硕果累累  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就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出台意见,在强调劳动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要求,为下一步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操作指南和工作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

做一颗战“疫”前线的螺丝钉  做一颗战“疫”前线的螺丝钉   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临行时,院领导的关怀与叮嘱、家人的牵挂与不舍,曾令我对未知的战场有那么一丝忧虑,但想到自己23年的工作经历,看到身边战友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坚定了我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的决心,与战友并肩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迷彩城墙。   战“疫”就是战斗,文职也是战斗员。出征..

战疫故事丨基层片警“杨妈”与3名90后护士的“警医联盟”  战疫故事丨基层片警“杨妈”与3名90后护士的“警医联盟”  【武汉战疫·一线见闻】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   “杨警官,能不能帮帮我”。3月4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神龙派出所民警杨宇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打来电话的是武汉市中医医院医生段海萍。   当时的段海萍正在抗疫一线抢救病人,然而家中92岁的老父亲让她放心不下。杨宇了解得知,段海萍父亲患有前列腺增生,需要定期更换尿..

河北启动“春季整交”行动  中新网石家庄3月30日电 (李洋 于世强)30日,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称,从即日起该省公安交警将开展为期50天的“春季整交”行动,为全省复工复产营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据悉,3月份以来,河北全省道路交通流量保持日均3%的增长幅度,现流量基本恢复到以往的90%,邢台、邯郸、衡水、沧州等地已经超过了以往流量。同时,受目前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影响,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增幅明显,货运流量尤为突出,加之客..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武汉剪影:微光成炬温暖一座城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武汉剪影:微光成炬温暖一座城“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勇敢逆行的身影传递温暖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千万人口的武汉按下了“暂停键”。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不能让疫情影响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  2月23日,“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在武汉启动,全市范围内专项招募“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主要针对小区封闭管理的状..

接力救治  接力救治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按照国家卫健委的整体部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所有的在院患者都将集中到该院中法新城院区,由来自北京的6支国家医疗队和同济医院集中收治。患者的转运工作3月26日正式启动,为期一周。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影报道  ↑3月29日,医务人员将新冠肺炎患者转运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3月29日,医务人员将新冠肺炎患者转运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

一名“90后”所长的坚守  一名“90后”所长的坚守  新华社武汉3月30日电 题:一名“90后”所长的坚守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  “嗯,爸!……”28日7时,湖北孝昌县供电公司大庙供电所“90后”所长周世祺收到了妻子的微信视频邀请。打开后,听到女儿叫爸爸,虽然不是那么清晰,但周世祺瞬间流下眼泪。   这已经是他和刚出生10个月的女儿分开的第66天。  每天一早与家人的视频,是周世祺两个多月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他这些天唯一和女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