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而终,只为描绘生命——记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

2018-10-22 13:26:17 来源:网络

  从一而终,只为描绘生命——记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

  新华社昆明10月22日电 题:从一而终,只为描绘生命——记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周磊

  有人把曾孝濂称为“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他自己却不同意。

  “在画家面前,我懂点植物;在植物学家面前,我就是个画画的。”79岁的曾老爷子笑起来像个孩子。

  曾孝濂不喜欢“画家”或“植物学家”的称呼,他说自己只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名老职工,一辈子只会从一而终——中学毕业后只进了一家单位,一直干到退休;多年来坚持干一件事,为植物画画。要说有点成绩,那就是参与了《中国植物志》的绘图工作,又在退休后为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创作了《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

  在采访中,曾老不是在思考就是在微笑,聊起植物聊至兴奋,他会手舞足蹈,眼睛里有专注也有天真。

  小画种的使命

  曾孝濂是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师、工程师,是位植物科学画家。他画的三七,连叶脉走向都有讲究;他画的杓兰,连上下半段的绒毛数量都有不同。

  “植物科学画就像植物的‘身份证’,它是美术跟科学之间比较小的一个分支。它以科学的手法描绘植物,甚至比文字描述更精准。”曾孝濂打了个比方。

  7月的一天,曾老到昆明植物园写生,他特意交代记者说话要轻,不要打扰到面前的“模特”。“地涌金莲是中国特有种,它的叶似芭蕉,花像金莲,金灿灿的包片茁壮丰满。”他对每种植物的特征都稔熟于心。

  作为植物学家,曾孝濂的画作经得住业界考验。他的一幅画的信息量极其丰富,除了根、枝、花、果外,连分类学家最看重的叶片正、反、侧面的形态都有。作为画家,曾孝濂说自己在力求把植物画美,不能改变植物特征,就从光线、色彩、虚实、明暗上下功夫。

  “曾老师的画可以把人美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松是曾老的“铁粉”,在他眼中,植物科学画有照片不可取代之处,好的植物科学画甚至与发表新物种的模式标本同等重要,“举例来说,我可以用微距摄影拍到地衣的细节,但大景深会虚化背景,曾老的画却可以同时兼顾植物与环境。”

  曾孝濂说自己有强迫症,画植物有固定步骤,一般是先看照片,之后去原产地写生,拿到标本后解剖,直到对植物有了十足把握才下笔。他画大蒜,为了观察大蒜的开花过程足足花了两年时间。

  曾老用两个词形容自己的作品——“像”与“生命”。像是起码要求,难的是表现生命。“植物的生命状态或柔软或坚韧,这些都源于它们面对自然的从容。每一朵花怎么开,它是有道理的,你要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然后画出来。”

  曾孝濂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世人皆不屑一顾,我偏觉味道足。有的画家认为画植物科学画很枯燥,但他不觉得。“科学画的最高境界是:在那儿,它就能迸发出生命的力量。”

  曾老希望植物科学画传递给观者一种态度——科学的严谨、生命的从容。“这个画种和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最直接。它就是要反映自然、表现生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他说,这是小画种的使命。

  45年为《中国植物志》绘图

  曾孝濂1939年6月生于云南省威信县。他自幼爱画画,上了中学又是班里出黑板报的主力。

  1959年,高中毕业的他以半工半读的方式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时值《中国植物志》项目启动,领导见曾孝濂能画几笔,就让他去画标本。“那个年代的口号是: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需要你在哪儿就给你拧在哪儿。”

  中国有3万多种植物,要把它们编成书、绘成图,对于当时中国的312位植物学家和164位绘图员来说,简直是浩大工程。

  “植物志、动物志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资料。中国要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没有这些基本数据可不行。”曾孝濂深知编纂《中国植物志》的意义所在。

  《中国植物志》的科学插图,主要是以腊叶标本为依据的黑白线描图,它有一套近乎程式化的绘画方法。曾孝濂在绘图员中不算优秀,他画画的方法也与其他绘图员不同——除了像别人一样摹标本,他还坚持去野外写生,从活植物身上取材观察。他认为,树叶千面,需要画出生命,“我想把植物画活”。

  正因为此,曾孝濂画的速度比别人慢。每画一张图,他都先打草稿,再给植物学家看,得到确认后才用钢笔着墨。他为《中国植物志》绘制的插图大都如此。

  当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领导对曾孝濂“特殊”的工作方式很宽容,不但不催他进度,反而竭尽所能去帮他,还和他一起解剖植物。正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曾孝濂痴迷地钻进了植物的世界,逐渐成长为一代植物科学画大师。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曾孝濂等绘图员和植物学家密切配合,用了45年时间为《中国植物志》画插图。最终,记载中国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中国植物志》编纂完成。全书共80卷126册、5000多万字、9000余幅图版。2009年,《中国植物志》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对于《中国植物志》取得的功绩,曾孝濂谦虚地说:“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名植物学家、164位绘图员,都是编纂《中国植物志》的功臣,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分子,我很荣幸。现在,绘图员们已过世大半,但大家共同的劳动化作《中国植物志》保存了下来。”

  能为国家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工作,他觉得很值。

  被蚂蟥叮咬留下42个伤口

  除了参与《中国植物志》编纂外,曾孝濂的人生还有两个关键阶段:一个是“参与找抗疟药”;另一个是退休后的“时不我待”。

  上世纪60年代,曾孝濂参加了国家“523”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这一项目是要在民间寻找可食用的抗疟中草药或方剂,用以研发抗疟新药。曾孝濂参与了其中的绘图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把项目组初步筛选出的有效抗疟植物绘成一本画册,交给部队和科研机构去做实验。

  在找植物的那段时间,曾孝濂每天穿梭在深山老林,在野外写生和采集标本的经历让他更加热爱大自然。从那时起,他立志要把这些美好的植物生态、植物种类、奇花异草尽可能多的画下来。他明白了最好的植物科学画一定不是诞生在办公室,而是在大自然。

  野外科考的艰苦超乎人们的想象,遇到蚂蚁、蚂蟥、马蜂、毒蛇更是常事。一次科考中,曾孝濂深入到一片灌木丛,就在满怀喜悦带着标本返回的路上,他隐约觉得身上有血渗出。曾孝濂没有在意,以为只是被蚊子咬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蚂蟥。蚂蟥咬你的时候不会感觉疼,等它吃饱走了,你也不会察觉,但血会不停地流。”

  当晚回到驻地,疲惫至极的曾孝濂很快睡着了。第二天起来却发现,自己身上好多地方的干血块竟然与被单粘在了一起。曾孝濂数了数,有42个伤口。也就是说,那天他被多只蚂蟥袭击了。

  曾孝濂的青春基本献给了包括《中国植物志》在内的50余部科研著作,他绘制的科学画插图有2000多幅。退休后,很多人觉得他该享福了,曾孝濂却觉得新挑战才刚开始。

  退休后的他甚至比工作时更忙。他想画胡杨,就去了内蒙古;想画红杉,就去了美国。他说自己特别贪心,什么生命都想画。

  曾孝濂教过的学生很多,大多没能坚持把植物科学画继续下去。“现在只要有人想学,我定会倾囊相授。”有时候老同事去看他,即便是心血来潮想画几笔,他都会认真地教。

  退休后,曾孝濂出了12本个人绘画集。2017年,在深圳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曾孝濂专门为大会创作了10幅作品,获赞无数。

  曾老喜欢孤独,他总说热闹是大家的,孤独是自己的,孤独时能从大自然身上学到很多。“我经常看着树叶发呆,看着看着,就会觉得树叶不是一般的美,一种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它秋天飘落,掉到地里,腐烂后为新芽提供养料,之后又从小苗长成大树,带来生命的绿色。”

  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

  对曾孝濂而言,退休后的突破就是——《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

  8月的一天,在曾孝濂位于昆明市翠湖附近的家中,记者提前欣赏到了这幅长2.5米、宽1.17米的大型画作。这一作品将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亮相。

  曾孝濂对这幅作品的立意高度赞赏:“画中37种植物原产地都在我国,之后输出到国外,影响并造福了整个世界。我的任务就是让大家看到画后能感叹一句,哦,原来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植物!”

  曾孝濂说话时,头上戴着的放大镜帽子一颤一颤的。这个放大镜是他作画时的重要工具,两个镜片均可放大3倍,能助他更精确地画细节,比如稻穗上的细刺、猕猴桃的绒毛。

  对于这些植物的家底,曾孝濂如数家珍:欧美很多花卉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比如野生月季,传到欧洲后成为象征和平和友谊的观赏花卉;还有长在高海拔的绿绒蒿,因为它气质高贵,欧洲人叫它“东方女神”;又如“中国鸽子树”珙桐,因为它开花雪白,像一群群鸽子停在枝头。此外,像水蜜桃、猕猴桃、柿子等水果,都是从中国传出国门,它们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目前,这幅画作已接近完成,曾孝濂正在做最后阶段的调整。 “我争取顺利完成任务,也算我这个退休老人为中国植物科学传播做的一点贡献。”

  一花一鸟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曾孝濂说自己不奢望人人都喜欢植物科学画,但愿看画的人能关爱这些大自然里的生命。“它们和人类一样应该拥有生存和繁衍的权利。”

  离开时,记者发现曾老的床头柜上堆满了各种药品,有治疗失眠的片剂,也有缓解疲劳的眼药水。“要是身体好,我会一直画下去。要是老天说,你画不了了、手也抖了、眼睛也不行了,那我就高高兴兴说拜拜。”

  “一辈子就画植物了,我不孤独,我觉得很幸福!”曾孝濂说。,从一而终,广东省汽车违章查询 只为描绘生命——记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

相关:

河北致三死一伤砍人案嫌疑人投案自首!原标题:最新!河北致三死一伤砍人案嫌疑人投案自首!警情通报……据河北廊坊文安县公安局官方微信最新消息,廊坊文安县孙氏镇孙庄村持刀行凶致三死一伤、作案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于建,已于10月21日晚23时许,投案自首。案情回顾“平安文安”微信公号10月21日发布消息:2018年10月21日上午10时许,河北廊坊文安县孙氏镇孙庄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经工作调查:于建(男,汉族,身份证号码:131026198801021419,文安县孙氏镇孙..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22日讯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凝聚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10月22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福建、江苏、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甘肃、贵州等八省市网信办、环保厅(局)共同承办的“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主题宣传活..

电子行业向好:消费电子增速良好 5G创新、国产化突破   目前,A股上市公司2018年三季报集中登场,电子行业已经有接近一百家公司发布了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增长的大概有70家。   电子行业的主要细分行业包括消费电子行业,也就是苹果产业链和pcb行业、液晶面板行业、LED行业以及安防监控行业。   目前从细分行业来看,消费电子行业业绩增速不错,主流公司业绩增速大概在30%到50%。像欧菲科技三季报的业绩预估是13.3亿元到15..

ofo小黄车回应创始人戴威“让位”原标题:ofo小黄车回应戴威“让位”:正常人事变动,实际控制人仍为戴威|新京报财讯新京报快讯(记者陈维城)10月22日,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戴威变更为陈正江,该公司系ofo背后的运营公司。对此,ofo小黄车表示,陈正江2014年年底加入公司,目前是ofo中国区业务主要负责人之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戴威,不存在某些媒体所解读的“让位”一说。天眼查显示,10月22日,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定..

38岁女星意外喜怀第三胎,曾因两度流产经历欲不要孩子!在90年代,何嘉莉与容祖儿、叶佩雯合称“英皇三小花”17岁的她曾因与谢霆锋拍摄MV《为你好》被英皇娱乐签为旗下歌手,成为英皇力捧的小花。不过后来因为星途不顺等各方各面的原因,何嘉莉退出娱乐圈转行当起了设计师,因为星途短暂,以至于如今有许多网友都不认得她。 何嘉莉曾与同发记甜品店太子爷黄逸璋有过一段9年的婚姻,后生下一子,但2014年两人就协议离婚。到了2015年,何嘉莉嫁给了现任丈夫,两人育有一女,再加上与前..

杜少杰与古天乐、赵涛等参加香港庆祝建国69周年晚宴中联办副主任杨健、香港电影发展局局长马逢国、香港影视界国庆组委会主席林健岳及秘书长陈一奇等三百余位嘉宾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共庆祖国繁荣强盛。 凤凰网娱乐讯 10月18日,香港影视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9周年国庆晚宴和中国内地电影合拍片2018影展在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举行。中国内地新生代演员杜少杰和著名演员赵涛作为唯一受邀的两名演员代表参加,香港影视界古天乐、吴思远、黄真真等三百余人参加活动。香港影视界庆..

石头为老爸郭涛新店开业站台!荣升“小郭老板”郭涛和石头10月21日,郭涛的造型美发旗舰店在京城CBD盛大开业,众多圈中好友前来助阵,身高已经超过妈妈的石头也做为“圈中好友”的一员,亲自为爸爸的旗舰店站台。大家都表示,对郭涛事业的支持义不容辞。郭涛和石头媒体打趣问到:“如何看待每个理发店都有一个tony老师?”郭涛幽默回应:“如果没有的话,我就找一个小伙子,给他取名叫tony。”幽默过后,郭涛坦言,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希望自己也能树立起来企业文化..

阿米尔汗盼演韦小宝:内在文化价值是共通的合影凤凰网娱乐讯(采写/二萌)10月20日,阿米尔-汗在京出席太湖世界文化“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高峰论坛,他直言最喜欢、最想改编的中国故事就是金庸的《鹿鼎记》,“看似只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武侠小说,但内在的中国文化价值却是共通的。”如何理解“电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载体”?文化、情感、传播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主席严昭柱解读了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殊性,他直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我们带来了新的..

47岁俞飞鸿和神秘男子豪宅过夜,深情对视举止亲密22日,47岁的俞飞鸿和一神秘男子现身大别墅的照片流出,疑似恋情曝光。文艺女神俞飞鸿气质优雅,是不少人的女神,但是大家很少看到她在生活中谈恋爱,都是影视剧里才有这个福利。她还说过自己很享受单身,觉得婚姻只是一种形式。9月30日,俞飞鸿被拍到和该男子一同出入超过1000万的豪宅,两人结束工作后,一同回家,吃饭期间,两人有说有笑一直聊天,该男子一直看着俞飞鸿,时不时得对视,似乎有种“恋爱”的味道。深情对视,举..

郑恺秋日温暖写真 随性从容魅力“郑男友”上线今日,演员郑恺曝光了一组写真大片。漫步街头,镜头下的郑恺秒变酷帅有型的魅力型男。身着白色条纹衬衫的他,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是一面不同的风景。可深情忧郁,可生动洒脱,上演秋日随性慵懒风,展现了不同以往的暖男风情。郑恺气质纯粹尽显随性从容魅力郑恺深情凝望撩力十足郑恺化身静谧少年低头沉思郑恺探寻未知目光深邃郑恺漫步街头尽显随性从容魅力郑恺深情凝望man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