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才刚开始!7月,这些地方比以往更热

2023-07-05 21:49:08 来源:网络

  文/陈溯

  中考、高考结束后,在暑期旅游升温的同时,盛夏天气也持续高热。中央气象台预计,这个7月,全国多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

  暑期气温较常年偏高

  6月以来,高温开始影响我国,共发生4次区域性高温过程,其中5月28日至6月5日是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过程,较常年偏早16天,主要影响上海、云南、四川、安徽、广东等15个省市,云南巧家等70个站突破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内蒙古中西部、辽宁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中北部、甘肃北部、宁夏、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广西大部、海南、四川西南部、贵州南部、云南、西藏东部等地将偏高1~2℃。

  与全国相比,近期华北、黄淮的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格外“引人瞩目”。在4日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表示,今年6月中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高温过程影响时间偏长、强度明显偏强。

  其中,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等地高温天气极端性强、持续时间长、40℃以上高温范围广,为华北地区近10年来6月最强高温过程。

  在此次过程中,京津冀、山东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达40~41℃,最大值为41.8℃,共有21个国家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49个国家站突破6月极值;

  北京观象台在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连续3天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40℃(22日41.1℃,23日40.3℃,24日40.0℃)。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上旬京津冀等地仍多高温天气:5-7日,京津冀、汾渭平原及河南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9~41℃;8-9日,华北南部、汾渭平原、河南北部等地还将有明显高温天气。此外,6-7日和11-13日,江南南部、华南地区也将有35~37℃的高温。

  高温为何持续这么久?

  对于近期北方高温的原因,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华北、黄淮等地此次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华北、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暖气团控制,其影响时间较长;

  二是在高空高压脊的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的条件更加有利,也促进了升温;

  三是目前刚进入夏至节气,白天太阳光照时间较长,长时间日照有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出现和维持;

  四是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也有利于气温升高。

  随着7、8月份盛夏时节来临,高温天气将持续下去。专家表示,华北地区6月至7月往往会出现干热型高温,随着7月下旬以后北方进入汛期,高温天气还将持续,且会出现湿热型高温天气。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华北和黄淮等地气温偏高,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温日数也会增多,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热具有较大概率。

  暑期如何应对高温?

  近日,多地出现旅客或工作人员在游览期间中暑的情况。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离世。暑期旅行热潮遇上持续极端高温,普通公众应该如何应对?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暑期7、8月份是盛夏季节、旅游旺季,也是我国主汛期关键时期。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高温热浪、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较重。

  他建议,学生暑期出游,需要更多关注目的地天气气候资讯,掌握必要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高温天气下,建议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暑防晒和降温措施,备足饮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要避免在暴雨、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山区和不熟悉水域。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建议,公众在高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外出采取防护措施,尽量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最热时段,并随时补充水分。若有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电解质,并视情况及时就医。企事业单位需重点关注预防职业性中暑,减轻劳动强度,放慢劳动速度,增加轮换。另外,室内空调温度不要太低,以免室内外温差太大引起血压不稳定或感冒等不良健康影响。

  “比较好的避暑旅游去处很多,比如高海拔地区青海、西藏等地,气候凉爽、空气清新,适合避暑和观赏自然风光;还有滨海城市,有海风的吹拂、海水的清凉;再就是山区、森林公园等,植被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拥有清凉的气候,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贾小龙表示,国家气候中心正积极推进“避暑旅游目的地”气候生态品牌的创建工作。2022年,全国共有37个县市或区域成功获评“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这些县市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包括东北、西北、云南、四川、湖北、江西等地,欢迎公众关注。

,高先进数通 温才刚开始!7月,这些地方比以往更热

相关:

国家药监局:中药饮片抽检质量合格率上升到约97%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国新办今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军宁表示,近年来,中药质量安全底线越发牢固。中药饮片抽检质量整体合格率由2018年的88%上升到目前的97%左右,中成药整体合格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   今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共计35条,全面加强中药全产业链监管。国家药监局持续开展中..

张海迪作词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歌发布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 杨月 实习记者 滕昭宇 通讯员 骆燕)7月3日,“《世界有你就温暖》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歌发布暨‘爱之愿’志愿助残阳光行”活动在北京举行。   活动现场。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滕昭宇 摄   来自社会各界的助残志愿服务组织、助残志愿者和残疾人代表等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王乃坤,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出席活动。中国残联组联..

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额已达2924亿元  中新网7月5日电 国新办5日就“强化药品监管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举行发布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黄果在会上答记者问指出,当前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整体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据估算,2022年,仅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网络销售额已达到2924亿元,预计2023年将超过3500亿元。   黄果表示,为了统筹提升网购本身的便利性以及网售药品的质量安全,国家药监局提前谋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以下三个..

国家药监局:2022年共查处“两品一械”案件15.36万件  中新网7月5日电 国新办5日就“强化药品监管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举行发布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2022年以来,国家药监局组织全系统深入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全系统共查处“两品一械”案件15.36万件,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侦办。国家药监局发布了4批32起典型案例,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29起药品、医疗器械涉嫌犯罪案件进行联合挂牌督办,充分..

湖北或将出现旱涝急转  中新网武汉7月5日电(武一力)湖北省减灾委办公室近日发布7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提醒,该省出梅后或将旱涝急转,市民游客出行须警惕未开发“网红区域”的安全风险。   今年,湖北预计在7月中旬后期出梅,梅雨量正常偏多,发生区域性、阶段性暴雨洪涝的可能性高,防汛压力局部加大。今年6月16日入梅后,受前两轮强降雨影响,湖北气象干旱得到缓解,但依然有局部偏旱现象。截至6月底,长江中下游干流宜昌至九江站水位与多年..

他为何获颁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2023年6月2日,在意大利国庆日这一天,新任驻华大使安博思代表意大利政府授予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授勋词写道:“苏丹教授与意大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仅促进了中国对意大利设计的学习和理解,也推动了两国机构、研究者、设计师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意大利共和国授予苏丹教授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这段授勋词背后的故事,要从17年前..

山西提高煤矿井下自救能力:遇瓦斯等事故30秒盲戴自救器  中新网太原7月5日电(吴琼)每位入井人员能够正确熟练地佩戴和使用自救器,实现30秒内盲戴;每名入井人员每次下井携带符合矿用安全标准的自救器……记者5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山西加强自救器使用管理,保障煤矿入井人员生命安全。   近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出台《关于加强自救器使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高井下人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煤矿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伤亡..

装置设备带“病”运行 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停产整顿  中新网太原7月5日电(吴琼)记者5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责令全面停产整顿。   近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危化一处在介休市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省级抽查。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和山西茂胜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为4.3米焦炉焦化企业,在这两家企业,检查组查出一般隐患41条,重大隐患2条。   检查组发现,两家企业现场存在多处物料泄漏..

国内多地发现猴痘病例,个人应如何防护?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内多地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那么,猴痘有哪些临床表现?有哪些传染源?能自愈吗?   一、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传染源。   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满18岁 儿女双全  中新社武汉7月5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5日迎来18岁生日。   “按照平均寿命二十二三岁来看,‘淘淘’已进入中年向老年过渡阶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通过进食、行为、社群关系、血液生理等指标判断,“淘淘”目前还非常健康。   近年来,“淘淘”多次繁殖后代,实现了“儿女双全”。如今,其儿子“汉宝”3岁1个月大,女儿“小久久”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