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内陆高质量发展

2023-07-01 18:33:02 来源:网络

在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发展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搭建一个平台、引进一个团队、集聚一批人才,孵化一批企业、催生一大产业”,这一模式在赣州初显成效。而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国家政策支持之下的平台构建。

2023年第1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1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调研组|江西报道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要求江西“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江西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而如何在一个经济欠发达、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地区,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江西要面对的现实压力。这也是全国同样发展程度的地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求解这一难题或更具普遍意义。

6月中旬,《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深入江西南昌、赣州、吉安等多地调研采访感受到,身处内陆的江西正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求解内陆省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有些创新的发展模式正初显成效,或可为同类地区提供示范与借鉴。

在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发展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搭建一个平台、引进一个团队、集聚一批人才,孵化一批企业、催生一大产业”,这一模式在赣州初显成效。而这一模式的前提是国家政策支持之下的平台构建。

如同专家所建议,让国家平台走向中西部、服务中西部,将是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013 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最大的瓶颈制约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今年4月撰文称,当前,江西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双重使命。与此同时,尹弘也指出,近年来,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稳步前进,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仍然是最大的瓶颈制约。

江西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江西国家级大院大所偏少,部属高校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还不多”。

有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目前,江西全省仍然仅有一所211大学,但没有985高校,没有国家实验室,也没有全国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就是大科学装置。少了这些大平台,要实现科技创新,就没有了依托。

创新平台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很难。

6月初,泽平宏观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分析中国人才流动特点,其中2022年一线城市人才聚集放缓,二线城市人才小幅流出,三线、四线城市持续流出;三线、四线城市流入流出占比均有所增加,且流出占比增幅大于流入占比。

这也是江西部分城市引才聚才的现状。“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仍是对很多江西人才进出状况的形象描述,巨大的“落差”让江西各城市苦于如何留住人才。

南昌大学一位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相对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给出的高待遇以及一线城市的活力,他所带出来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不少就没能留在南昌。

江西吉安一位干部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现在三四线城市要留住人才非常难,这和本地高等教育资源缺乏有很大关系,合肥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就是背靠优质、丰富的高校资源以及留在本地的高端人才。”

当前,有不少三四线城市引进人才多采用柔性引进方式。对此,已经落户赣州的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张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实践证明,依托这类方式的人才不易落地。对于高端人才来讲,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地发展后,才能形成聚集效应。随着越来越多高端人才集聚,营造良好氛围,三四线城市的人才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然而,要建设高端创新平台,往往意味着长期的巨大投入,极大地考验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撑与政绩观。

江西一位宠物产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了解到,不少省份的非省会城市也有过搭建纯科研的平台念头,但鉴于前期投入资金巨大、短期见不到效果等原因,都望而却步,这也是很多非省会城市没有科研大平台的原因之一。

京业汇控股集团董事长朱元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当下,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是与时俱进、比较接地气的,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投科研、建实验室,从根子上解决高端科研平台缺位的问题,大多数地方政府下不了投科研的决心。”

开展重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

尹弘指出,江西坚持把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作为重要路径,持续开展重大创新平台攻坚行动,主动对接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强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共建高端研发机构,切实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一位院士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风险投资能够坚持一轮又一轮地长期投入,而国内的风险投资机构往往是今年投入了,希望明年就能赚钱,难以从头做到尾。在现在这个阶段,长周期的创新投入往往要依靠政府。

“硬科技没办法完全通过市场来解决,政府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硬科技市场,更多时候是一种未来市场,不是当下市场,也不是现在已经存在的市场,很多金融机构不敢投。当下政府对硬科技的投资,更多是一种信任担保。靠政府先通过投资建立市场,给市场做一个参照。“就算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像美国和欧洲,很多硬科技,也是靠政府投资扶持。”

近年来,从江西全省到南昌、赣州等各级地方政府,无不全力争取重大创新平台在落地生根。

走进章贡区委、区政府的办公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中国稀土集团”几个大字,整座办公楼平分成两半,左边是中国稀土集团的办公区,右边则是章贡区委、区政府的办公室。

“章贡区委、区政府现在有不少部门都是在外面租房子办公。”章贡区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这一办公格局的改变源自两年前。

2021年12月23日,江西迎来首个央企总部落户——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赣州成立。

赣州市章贡区区长刘志怀回忆说,区里看了一圈,只有区委、区政府的办公楼最合适,就在一个月内将自己的办公楼腾了一半出来。

除了地方的积极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给予革命老区特殊的关爱与支持。

2021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就明确,“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革命老区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2020年10月份,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落户赣州,这是中科院近10年来新设的首个直属科研院所,结束了江西无国家级大院大所的历史。2021年,江西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建设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西研究院。2022年,江西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建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

2021年6月,赣州市引入武汉大学教授李红良团队,共同成立高端生物医药新型研发机构“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2023年,以该研究院为依托,重大疾病新药靶发现及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

“我们团队就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来支持赣州等革命老区发展,从创新平台、科技转化等方面探索新机制、新打法,为老区高质量发展做示范。” 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李红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武汉大学历来重视对外支援和帮扶,在努力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对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高度关注,积极鼓励学校高水平科研团队主动帮扶。

据了解,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国际前沿,其打造的国家级模式动物工程研究中心,将跻身国际顶尖水平,突破欧美国家在相关领域技术壁垒。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在江西省政府2023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升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带动能力,力争庐山国家植物园和国家稀土创新中心获批、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复合半导体江西省实验室挂牌并启动建设,筹建省航空航天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检测集成工程中心。

014 2

海尔医疗科技展厅直播现场

015 2

山东威高展厅

016 2

南昌VR产业城

搭建一个平台就催化一大产业

从2019年至今,短短数年间,江西每搭建一个新的创新平台,就直接催化了一大产业,形成活力日趋彰显的产业生态,赋予江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指出,有了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全国重点实验室这类科研平台的落地,人才才会逐渐向此聚集,这背后意义重大。人才来了,科研有了基础,众多创新高端产业才有孕育培养土壤。

谈及布局生物医药科研平台,章贡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的落地本身就是赣州动力变革的重要一招,即通过改革增强高端人才、企事业单位等微观主体的创新动能和市场活力,加快赣州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转换。”

目前,赣州生物医药形成了全球研发体系,吸引中国生物、修正药业、朗研生命等12家头部企业落户,在研创新药、仿制药100多个,获批高端仿制药注册批件19件,药品申报及获批数量均列江西全省第一。

江西凯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曾鑫说,目前,赣州整个产业氛围已经营造起来了,集群化效应开始显现,这对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陈志南向《中国经济周刊》判断,随着人才聚集、科研平台落地、创新技术迸发,未来的赣州有望成为全国生物医药研发中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内陆,解决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痛点,输出研发模式和人才经验,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

中国稀土集团与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同样是江西稀土产业跃升的助推器。

赣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邓永芳告诉记者,平台建设成果已经成为当地营商环境构建中的最强“软实力”,仅永磁电机一项,近年来当地就吸引了20家左右的企业入驻。“平台可以随时随地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技术问题,他们不需要再跑去外面寻找(技术支持),稀土领域的科研最高地就在这里。”

从南昌大学一间40平方米实验室里诞生的南昌LED 产业同样凸显了创新平台的重要性。

国际上现在有3条LED照明技术路线,分别是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和硅衬底氮化镓基LED技术路线。前两条技术路线的核心发明专利分别被美日垄断,对我国LED产业发展形成专利壁垒,而南昌大学一所实验室创出的硅衬底LED技术打破了美日专利垄断,成为世界第三条技术路线。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艳介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南昌已经成为我国极少数具备LED全产业链的城市,LED芯片产能跃居全球前三,跻身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

陈艳说,目前,南昌高新区联合南昌大学等单位组建江西复合半导体实验室。这被视为新的发展契机,将极大地推动江西半导体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有企业就表示,正在跟复合半导体江西实验室进行全面合作,开发新一代的产品和技术。

017 2

“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留住人才

尹弘强调,江西人力资源相对充裕,但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要坚定不移抓好招才引智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更加有效的高端人才引进方式,持续做大人才增量、提升质量。

怎样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首先是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江西省内某三线城市经开区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三四线城市发展面临人才缺乏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理念问题,即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干事创业畏首畏尾,害怕承担责任,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障碍。要为城市发展集聚人才,必须破除这类障碍。”

采访中,江西多位当地政府官员告诉记者,他们十分注重干部队伍的学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安排干部集中去深圳、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学习,学习北上广深地区的招商、服务和营商环境完善等方面的经验,“这会从干部内部,尤其思想上产生‘化学反应’”。

赣州市政协原主席刘建平曾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虽然赣州地理环境偏远,但在与部委对口帮扶干部的交流中,广大苏区干部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经济手段和市场工具,比如利用国债、公募、私募等工具来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变化来得不容易,侧面说明赣州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尊重市场规律的机制创新是江西吸引人才的另一法宝。

陈志南认为,必须创新机制,发挥像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这类平台集聚人才的作用,要从三方面发力:要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要完善产业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注重产业分工和协作。

江西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吴忠琼在其署名文章中称,赣州着力汇聚创新人才。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创新“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周末工程师”等引才方式。

“政府用人、院校上编、企业发薪”这一“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方式,的确受到众多外地人才的青睐。

在这一模式下,由赣南医学院负责聘请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医学院担任教授、导师,人才编制“应落尽落”。 目前,研究院引进的数十名高层次人才已正式入编赣南医学院,或正在办理入编手续。

赣州还支持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孵化企业,根据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贡献度、专利发明、成果转化、科研成果收益等情况,统筹保障劳务报酬、发放绩效奖励。面向社会招聘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工作人员由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发放薪酬薪金。

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的人事主管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23年,研究院计划面向社会招聘100名科技人才。发布招聘通知仅一个月,就收到了博士、硕士毕业生简历5000余份,研究院经过严格筛选后有3000多人进行了两轮面试,最终录取74人,其中有博士学历的就达35人。

产业发展则是人才最终得以安家兴业的长远保障。上述不愿具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人才留不下来,很多还是薪资待遇上不来。尽管江西一些城市薪资待遇与北上广深有差距,但是我们社会应该营造一种‘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的氛围。”

他分析认为,这几年江西创新能力提升很快的一个原因,就是产业起来以后,经济体量大了,人才也开始慢慢聚集了,但这种人才集聚效应还不够。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彦元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南昌相较于武汉、合肥,高校资源仍较少,企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选择性也少了,“所以我们企业必须要靠学术带头人和高校来一同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江西省一位在赣州挂职的博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像人才模式的创新,本质上就是通过创新新供给来催生新需求,一旦资本、资源、人力资本开始向新供给集中,新的产业模式就会生发成长,而整个经济的创新动能也会有一个大跃升。”

井冈山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戴志敏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江西产业发展非常稳健。拉长时间轴来看,产业稳了,产业生态也会随之起来。”

不光是江西,从全国范围来看,曾刚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在对中西部的扶持中,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来创造中西部地区的新动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持中西部也要与时俱进,不仅是修房子修路,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使用,包括创新能力研发上,这是不是比目前的有些方式更好一些?”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就指出,受历史、区位及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科研资源的区域分配和分布并不均衡,尤其是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更是集中在少数经济发达省份和中心城市。让国家平台走向中西部、服务中西部,将是帮助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次《中国经济周刊》调研组成员:郭志强、郭芳、张宇轩)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2期)

,小林拓己 解题内陆高质量发展

相关:

波音777在圣彼得堡起飞前突发火灾!现场曝光据央视新闻7月1日消息,当地时间6月30日夜间,一架阿联酋航空的波音777飞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准备起飞时发生火灾。根据总台记者从圣彼得堡普尔科沃机场了解到的消息,发生火灾的飞机航班号为EK176,原定于当地时间23时15分起飞,目前消防部门已经扑灭了大火。圣彼得堡普尔科沃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部分抵达航班在空中盘旋无法降落,部分航班将备降附近机场。公开资料显示,普尔科沃国际机场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距离圣彼得堡16公..

中国代表:美重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不能搞对立和分裂新华社巴黎6月30日电(记者张百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特别会议6月30日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允许美国的教科文组织会员国身份在今年7月全面恢复。投票通过后,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杨进强调,美方重返教科文组织后,应为促进本组织团结、增进本组织合作作出贡献,而不是搞对立和分裂。杨进说,中方要求美方重返后,切实履行自身义务和承诺,按时足额缴纳会费,尽早全额补缴拖欠多年的全部会费。6月29日至30日,教..

“华盛顿共识”已死,“北京共识”当立\n 美国是全世界最喜欢搞“模式输出”的国家,这可能跟几个因素有关:——美国倾向于认为自己很好;——美国倾向于认为别人不行;——因为深受基督教“一元神”思想的影响,美国对不同发展模式缺乏包容性。19世纪后半期,美国内战结束后,工业化加速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已经成长为一个工业大国、贸易大国和经济大国。此后,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不仅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也成为了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地球在“燃烧”,各国如何抵御热浪?今年6月,北半球各国在经历普遍的高温天气。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检测,6月初的全球平均气温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高温引发的极端天气及相关灾害在全球多地显现。然而,目前尚未有任何国家能够达到减排目标,以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以内。燃烧的蓝星6月以来,我国京津冀地区高温天气发展迅猛,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最高气温在38℃至41℃。中国极端气温分为3个等级:高温≥35℃,危害性高温≥38..

欧媒刊文:美国长期双标 信誉正严重下滑海外网6月30日电 欧洲《现代外交》杂志6月28日刊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员詹姆斯·M·多尔西文章《美国缺乏信誉》。文章说,美西方长期以来在重大国际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这使得美国的信誉度正严重下滑。文章介绍,最近一项阿拉伯民调显示,美国信誉正在严重下滑,美国因奉行“双标”获得中东人如此评判。长期以来,美国的政策与公开宣称的价值观之间存在差异。印尼前驻美大使迪诺·帕蒂·贾拉尔认..

日本学者:日本不断向北约靠拢 走上危险道路近年来,日本在扩张防卫力量的同时,加快向北约靠拢,这引起了不少日本有识之士的警惕和反对。当地时间6月29日,一些日本的专家学者举行反战论坛,告诫人们日本正在走向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当天,一些在日本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指出前不久日本自卫队刚刚参加了北约在德国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日本还在筹划设立北约联络处,特别是首相岸田文雄不久还将出席北约峰会。出席论坛的专家认为,北约是战..

美国犯下累累罪行 尼加拉瓜总统:要跟美国算笔历史账!当地时间6月27日,尼加拉瓜外交部长蒙卡达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递交了一份由尼加拉瓜总奥尔特加签署的信件。信中,尼加拉瓜要求美国偿还120多亿美元的“历史债务”,以弥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为尼加拉瓜内战提供资金所造成的损失。尼加拉瓜总统 丹尼尔·奥尔特加:我们要把美国告上法院,偿还他们在尼加拉瓜所作所为造成的伤害。奥尔特加坦言,他知道这条路十分艰难,但采取法律手段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反对美式霸权的有效途..

实现“气候正义”,发达国家需兑现承诺6月17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杰考,人们坐在临时居所内。飓风“比帕乔伊”过境,印度西部超过10万名民众受到影响。新华社/美联在日前闭幕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上,气候融资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候任主席苏尔坦呼吁,“仅靠创可贴和止痛片,不可能解决大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专家指出,当前,全球气候融资面临多重困难,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负有历史..

巩固团结合作 促进和平发展(和音)习近平主席将于7月4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将同与会各国领导人就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作出规划,并就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阐述中国主张、提出合作倡议,为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牢牢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加强团结合作提供重要指引,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

厄瓜多尔政府部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30日电(记者席玥 埃莱娜·丘基马尔卡)基多消息:厄瓜多尔政府部长亨利·库卡隆日前在基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走现代化繁荣发展之路的中流砥柱。库卡隆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他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未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近年来,厄中关系发展富有成效,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我们希望同中国继续保持相互尊重的互惠关系”。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