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座万亿之城定下2023年GDP增速目标:均超5.5%

2023-01-05 11:38:24 来源:网络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随着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一些万亿GDP城市2022年经济“成绩单”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出炉。

  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月4日,已有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东莞等万亿GDP城市公布相关数据。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与此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的第一条,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和“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记者注意到,在已公布2023年增长目标的万亿GDP城市中,GDP增速目标大多较2022年目标有所下调,但都高于2022年实际GDP增速;同时,扩内需、促消费成为多地政府2023年首要任务。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地方对2023年增长目标的设定,一方面可以看出各地对2023年经济复苏的预期是乐观的,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层面的压力,需要不断去适应、去克服。

  2023年GDP增速目标敲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13日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近期也表示,5%是2023年GDP增长的一个底线。

  具体到地方层面,24座万亿GDP城市中,已有济南、青岛、长沙、合肥、郑州、福州公布了2023年GDP增速目标,数值在5.5%-7%之间,其中,郑州、长沙分别是7%、7%左右,合肥、福州分别是6.5%以上、6.5%左右,济南、青岛分别是5.5%以上、5.5%左右。除济南GDP增速目标与上年持平外,其余5座城市2023年GDP增速目标较上年均有所下调。

  不过,复苏仍是2023年经济的主旋律,相较于2022年GDP实际表现,2023年的目标仍是乐观的。

  数据显示,从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来看,济南预计超过1.2万亿元,青岛预计突破1.5万亿元,合肥预计突破1.2万亿,东莞预计超1.1万亿元;从2022年GDP增速来看,长沙预计增长4.8%,合肥预计增长3.6%左右,福州预计增长5.2%以上,均低于三座城市相应的2023年GDP增长目标。

  “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效应,再加上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疫情对各行各业运行的扰动会逐步消除,努力恢复经济肯定是2023年首要任务,后续可能还会出台更多政策去支持,因此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2023年的目标要比2022年实际增速高一点。”付一夫说,但另一方面,增速目标又较上年目标有所下调,“这是地方基于自身现实状况的考虑,三年疫情的长时间影响,容易产生所谓‘疤痕效应’,给城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难以立刻消除,还需要一个适应期。”

  部分城市同时调低了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目标。比如,郑州将2023年的目标定在8%以上,低于2022年的10%增长目标;长沙将其定在8%以上,也低于上年8.5%左右的增长目标;合肥设定在8%以上,低于上年的9%以上目标。此外,济南略有表述上的变化,2023年、2022年对该指标增长的预期分别是6%左右、6%以上。

  此外,上述城市中有部分还公布了2023年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目标。郑州、合肥将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其中,郑州为15%,合肥为10%左右,均高于上年目标。长沙、济南、青岛、福州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定在6%-7%,其中,长沙为7%以上,济南为6.5%左右,青岛为6%左右,福州为6%,均低于上年目标。

  郑州、福州将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其中,郑州为12%,福州为10%,均比上年目标有所提升。合肥、长沙、济南、青岛四地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目标从5%到9%不等,其中,合肥为9%左右,长沙为7%,济南为5.5%左右,青岛为5%以上,除合肥与上年持平外,其余三地增长目标均较上年有所下调。

  促消费成部分城市首要任务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3年经济工作中的第一条,并提到,“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及“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2022年12月中旬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我国这一全球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还将不断成长壮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曾撰文分析称,展望2023,消费将随着消费场景修复、收入增长恢复和促消费政策出台以及低基数效应而明显反弹,全年预计同比增长9.0%。

  从前述城市中已公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来看,不少城市将扩内需尤其是促消费放在重点工作的突出位置。

  在青岛部署的2023年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在扩内需稳增长上持续用力”为第一项,要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青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了消费,明确出台实施提振接触性消费的政策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加快恢复。

  福州2023年九大方面工作中,“坚持扩大内需”也是第一项,要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包括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合肥部署的2023年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中,在第一项的“更大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里,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在促消费方面,合肥表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全面提升消费能级,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济南在2023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的第二项“着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中,提出持续扩大项目投资、提高招商引资质效、促进消费恢复扩大、推动外贸增量提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扩内需要着重考虑发挥消费的作用。”付一夫说,相较于投资,2022年的消费表现比较低迷,换言之,未来消费的增长空间更大。但是,当前制约居民消费潜力释放的最大问题在于居民消费信心不足,“信心不足的根源在于疫情影响导致很多家庭资产负债表受损。”因此,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提振消费信心,是需要突破的重点,对此,首先要稳就业,让更多人拥有稳定收入来源,其次,从长期看,要着力推动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同时优化消费环境,解决消费痛点等,推动内需释放。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有侧重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3年经济工作中的第二条。

  对此,长沙、合肥、青岛、济南、福州等城市均有布局,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长沙侧重先进制造业,要求深入实施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提质升级“1+2+N”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新能源、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合肥将“加快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放在“更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第一项,提出增强“链长制”服务效能,优化“16+N”重点产业链布局,加快壮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成为第二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

  青岛提出推动优势产业扩能升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持续提升24条重点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济南强调“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要求坚定不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

  福州则强调,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做优“四大经济”、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6座万亿之城定下2之的笔顺 023年GDP增速目标:均超5.5%

相关:

XBB和XBB.1.5到底是什么?在国外传播情况怎么样?  近期,新冠病毒变种XBB.1.5毒株在一些国家快速传播,这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感染与再感染浪潮的担忧。   这一变种是奥密克戎的后代,也是XBB变种的近亲。   去年秋天,XBB变种在新加坡和印度广泛传播。2022年12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他变种相比,XBB更擅长逃避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去年10月份警告称,这会增加再次感染的风险。同时,WHO也表示,XBB似乎并不会..

首都机场公安通报“男子冲击舱门”:其精神状态有异常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首都机场公安局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1月3日21时13分许,该局接HU7603航班机组人员报警:该航班在首都机场出港滑行时,机舱内一男性旅客扰乱秩序影响飞行,航班正在滑回。   接报后,该局派出所民警立即到场处置,将涉事旅客哈某(男,25岁)依法传唤至派出所,并对事件开展调查。询问交流中,民警发现该男子精神状态存有异常,目前已将该人送至专业医疗机构先行医治。   此事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

冷空气难阻我国大部升温趋势 江南等多地小寒暖如春分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5日)进入小寒节气,虽然一股弱冷空气将影响北方部分地区,并在明天吹散华北、黄淮等地的雾和霾,但是难阻升温势头。7日至8日前后,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将升至近期高点,长江中下游等地最高气温可达20℃左右,小寒暖如春分。   华北黄淮等局地今天仍有中度霾 江南等多地将暖如初春   近期我国冷空气势力弱,大气扩散条件不佳,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雾和霾天气发展。监测显示,今晨,北京南部、..

各地及时援助因疫因灾遇困群众 解急解难解愁盼  各地及时援助因疫因灾遇困群众   送医送药送物资 解急解难解愁盼(保障特殊群体基本生活(上))   本报记者 李凯旋 贾丰丰 施 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5日 第 13 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对解决好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作出部署。   完善保障机制、提升保障水平、精准分类施策……近期,各地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现实困..

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有雾霾 新疆北部将有较强降雪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出现中到大雪,阿勒泰、伊犁河谷局地暴雪;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7~9级阵风,局地10~13级。今晨,北京南部、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山东中部、河南中部、湖北大部、江苏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中度霾,局地重度霾;河北东部、天津南部、山东西部及四川盆地西部、贵州北部等地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

【寻味中华】冰糖葫芦:酸甜冰凉嗦出“年味儿”  中新社长春1月5日电 题:冰糖葫芦:酸甜冰凉嗦出“年味儿”   作者 谭伟旗   山楂洗净、去核、穿串,放进熬好的糖稀中“滚”几圈,取出晾凉……在寒冬腊月自制几串冰糖葫芦,已成为长春人金辉的习惯。 图为长春一商家售卖的由葡萄、菇娘、蜜枣制作的冰糖葫芦。 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曾在海外旅居多年的金辉说,能在严寒的冬天吃上一串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时间和味道都和儿时对上了。金辉的先生来自北..

各地筑牢基层医疗防线 保障农村就医用药需求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随着春运来临,各地采取措施引导返乡群众做好健康防护,加大医疗资源下沉和药品储备。   连日来,重庆忠县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返乡群众进行健康监测,加大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药品储备和设备投入,县级医院抽调近200名医疗专家到各乡镇卫生院坐诊,全力保障农村居民医疗需求。   河南周口市川汇区建立县、乡、村联动机制,分级分类诊治患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负责..

信心足!抓住机遇无畏前行  拥抱2023|信心足!抓住机遇无畏前行   过去一年,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   元旦假期,随着多地复工复产速度加快,生活服务业有序恢复,市场消费持续回暖。交通出行需求上升,城区人流量、车流量明显增加;餐饮堂食陆续恢复,各大商圈客流量增多;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  ..

为博流量吃掉孩子宠物?这样的“搞笑视频”不好笑不可取  【央广网评】为博流量吃掉孩子宠物?这样的“搞笑视频”不好笑不可取   吃掉孩子宠物、故意激怒“逗”哭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另类“萌娃搞笑”短视频。这些视频中的家长以各种手段故意惹怒、恐吓孩子,再拍摄下孩子恐惧伤心的瞬间,以此为乐,引起不少网友反感。从过去流行在视频里晒孩子的“聪明可爱”逐渐演变成晒“虐心瞬间”,这样的变化,确实引人深思。虽说这些“虐娃”视频多数是家长“创作”出..

西安开展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集中整治 守护“舌尖上的年味”  中新网西安1月5日电 (记者 梅镱泷)记者4日从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从即日起至2月28日全面开展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保卫战”集中整治,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确保春节前后全市食品安全稳定。   据介绍,此次集中整治,聚焦“守查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民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集中、媒体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环节和品种,结合春节大宗食品消费特点,靶向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据了解,将开展食品生产环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