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制作40多部史诗级纪录片 他的作品美哭全人类

2018-03-24 07:54:11 来源:网络

原标题:92岁的BBC灵魂人物,65年制作四十多部史诗级纪录片,他的作品美哭了全人类...

在自然历史纪录片界

英国广播公司(BBC)交出的作品

绝对是业内公认的金字招牌

无论是《地球脉动中难以计数的可爱生物

游泳的树懒

打斗的老鹰

晒太阳打瞌睡的绒鼠

还是《蓝色星球Ⅱ》中

壮丽震撼到不能呼吸的海洋世界

这些BBC纪录片中除了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也让我们触碰到一个从未了解过的神秘世界

生命世界的壮美和卑微、坚韧与脆弱

生态环境的神秘和不测、广博与不仁

都在一帧帧精美的画面中徐徐铺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一部部充满张力的纪录片

都与一位老人有关

他就是现年92岁的英国爵士大卫·爱登堡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从1952年的《动物园探奇》到2017年的《蓝色星球Ⅱ》,整整65年间,大卫·爱登和他的团队一起,上天下海翻山越岭,走沙漠进雨林,寻奇胜探幽微,克服环境和技术的困难,制作出《地球脉动》、《生命》、《蓝色星球》一部又一部史诗级的纪录片。

被誉为英国国宝级人物的他一生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心,用精彩幽默的话语解说大自然

BBC在2012年推出

《大卫·爱登堡野外探索60年》系列

纪念他从事野外生物考察

和献身生态电视片创作60周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位BBC的灵魂人物参与了四十多部美轮美奂纪录片的制作,几乎探索过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态环境,一次次打破世人对自然的认知…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最好的职业,那么对他来说,一定就是BBC纪录片主持人。

59岁那年,大卫·艾登堡被英国皇室授予爵位

大家因此亲切地称他为“爵爷”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大门牙”的英国小子

1926年大卫·爱登堡在英国出生,在剑桥大学完成学业后,他还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了一段时间,随后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英国广播电视台实习

1952年开始,26岁的大卫·爱登堡正式成为BBC一员,虽然在这之前电视仍是一个时髦而新潮的概念,更别提电视节目了。

20世纪50年代,爱登堡参与制作了第一部自然历史纪录片——《动物园探奇(Zoo Quest)》,并在电视屏幕上出镜。这部世界上第一次将实地拍摄的片段和直播主持结合在一起的电视节目,很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段被称为电视自然历史节目开山鼻祖的影像中,我们还能找到年轻俊朗的爱登堡脱掉衬衫,赤裸着上身跳到水塘中捉小鳄鱼的画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爵爷机智、幽默且敏捷的解说,一改以往野生动物节目枯燥乏味的形象,受到了空前的追捧

可是有谁能想到,当时节目组导演还因为嫌弃爱登堡牙齿太大,只让他参与相关节目的出品工作,最后是因为主播的一次临时告病,才让他从幕后走到台前。

在此后寻找野外动物的探险之旅中,爱登堡和节目组不仅通过摄像机把观众带到各种动物的栖息之地,而且还把在非洲、印度尼西亚等地拍摄的那些动物带回到直播室,这其中就包括了黑猩猩、蟒蛇、天堂鸟等珍稀动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虽然这种从栖息地到动物园、全程展示的节目方式对当时的观众来说极其新奇,但爱登堡后来还是摒弃了这一拍摄方式,而是选择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静静观察而不去打扰它们。

在此之后超过60年的时间里,爵爷几乎游历遍世界各个已知的生态环境,带领观众探究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定义了野生动物纪录片这一类别的制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39岁那年,因为在《动物园探奇》中出色的表现,爵爷被升任为BBC2台的台长。在他的管理之下,BBC2台的节目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收视率也大幅增高,还成为了第一个在英国播放彩色电视节目的频道

与此同时,爵爷的职位也越来越高。但他却在1972年拒绝了BBC节目总监的职位,并辞去所有行政职务。

原来,自然生物的无穷魅力,让他决定重回大自然成为一名探险家,全身心投入到自然历史纪录片的制作中去。毕竟“我还没见过加拉帕戈斯群岛呢!” 爵爷这样说。

幸而如此,一部部史诗级作品经他被源源不断地打造出来,世人得以大饱眼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1979年,大卫·爱登堡策划并主持了“生命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命之源》(Life on Earth),团队去到全球30多个国家拍摄,涵盖全球各个地质时期的典型生物,以追溯地球生命的进化。

在法罗群岛的一次拍摄中,他带领团队探访地球最偏远的人类部落,与当地被认为从未接触过欧洲人的部落土著一样,全身只用一块布裹住胯部,与观众“坦诚相见”

当时的视频画面中,爱登堡的窘迫场景

也正是爵爷极力融入拍摄当地文化的制作方式,帮助英国和世界观众了解到地球人类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70年代后期,爵爷制作的《文明的轨迹(Civilisation)》、《人类的攀升(The Ascent of Man)》等系列纪录片,把历史,文化和科学以一种前所未见的形式展现在屏幕上成为一种新形式电视纪录片的里程碑。

据估计,这一系列的纪录片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播出,共有5亿人观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60年间的科技飞跃

在爵爷的推动下,最先进的摄影技术得以被运用到纪录片中。

现代科学不仅使得大众对于自然世界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而且变革了人类对于生物体的了解程度。从齿轮发条式的摄影机到停帧摄影术以及热成像技术,电影技术的飞跃将世界奇观直接送到我们面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为了拍摄水下镜头,爱登堡曾穿上潜水服潜入水中;他还曾被起重机托起到雨林上方的高空;被眼镜蛇喷过毒液;被一只好斗的苏格兰松鸡扇倒过;当然,更少不了在《生命的进化》中被大猩猩梳理头发的奇妙镜头。

在纪录片《爱丁保罗夫:自然探索60年》中,爵爷回到60年前曾去过的地方,在现场一一讲解者他们是如何借助革新的科技,为观众呈现出全新的视觉影像。

图片来源:豆瓣

如今92岁的爱登堡,仍没有停止对科技的求索,他是如此热切地向观众们展示着科技带来的奇迹。

自动感应小型摄像机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得以在《蓝色星球2》中感受到各种黑科技。4K摄像机、无人机技术、自动感应式的摄像机,那些在第一季或者其他纪录片中难以呈现的画面都得以浮现在我们眼前……

来源:纪录片《蓝色星球2》

例如,雪豹这种在高原地区距离人类最远、最神秘的物种。它站在整个青藏高原生物链的最顶端,在整个野生动物的科研界,其实对这种动物,都是知之甚少。

20多年前,爵爷的团队考虑过拍一个有关雪豹的系列,然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从来都没有人拍过这种野生动物。随着研究和讨论的深入,大家发现这个想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后只能怀着遗憾放弃。

时间回到20年后,在《蓝色星球2》中,摄影师们利用先进的(((29))),将无数个摄像机布置在雪豹可能经过的各个悬崖峭壁的角落,并守候了整整几个月。

终于,摄影师捕捉到了无与伦比的画面……

图片来源:BBC

当雪豹无比接近摄像机,在观众看来就好像雪豹从自己面前经过一样……

比鱼还多的塑料垃圾

然而,随着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新颖奇观通过荧屏走入千家万户,人类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在破坏这些奇迹。曾经人类只是地球上千万个物种之一,而现如今70亿人来占地球3亿吨重,同时还圈养了7亿吨的蔬果家禽供自己玩乐。

包括鲸鱼、犀牛等所有野生动物在内,却只占了一亿吨,深爱着大自然的爵爷,对人类这一“阴暗面”最有发言权。

89岁生日当天,爱登堡特意造访白宫,和“看着爵爷纪录片长大”的奥巴马一起,将环境与气候变化的议题提上日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然而,面对从生态环境到自然环境的一系列危机,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海洋也同样深处困境,这让爵爷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蓝色星球2》中,爵爷说:

海洋中的野生动物正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威胁,它们努力生存以对抗海水逐渐升高的温度和前所未有、体量庞大的废弃塑料

该系列纪录片片的最后一集,正是着眼于气候变化、废弃塑料、过度捕捞以及噪音对全球海洋造成的破坏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爵爷郑重地警告人类,(((34)))。

其中,塑料垃圾问题让爱登堡感到尤为揪心,当在录制《蓝色星球2》时,他发现“不管我们去到的水域多么偏僻,摄影师总能看到塑料。”

大海中的塑料就如幽灵一般,肆意地漂浮在大海之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镜头拍下了加勒比海中漂浮着巨大的垃圾岛;塑料的吸管陷入海龟的鼻子,阻碍着它们的呼吸;信天翁妈妈千辛万苦地为孩子觅食,幼鸟却因被喂食塑料窒息而死。

这些不起眼的塑料,实际上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被降解。这样的镜头对于《蓝色星球2》来说,气氛太过于紧张,也太过于触目惊心。

“太悲剧了,”爱登堡说。

当下的人类对于世界状态的认知透明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据研究显示,71%的海鸟和30%的海龟的胃中都发现有塑料存在,当这些海洋动物吃下塑料时,他们因此死亡的概率是50%。

随着纪录片的播出,这部全面探索海洋世界的史诗级自然纪录片,不仅成为当年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也得到了英国女王的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女王在看了爵爷制作的纪录片后宣布:

在所有皇室地盘,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瓶!

正是在爵爷的推动下,女王下定了决心。很快,在女王的带动下,英国从上到下开始了一场禁塑运动。

虽然形势严峻,但爵爷依然残留着些许乐观情绪:“如果说我还心存些希望,原因之一即在于,(((39)))。

西藏的孩子们会与生活在巴塔哥尼亚地区的人们取得联系,一起讨论地球所面临的现状,年轻人希望能做点事情,在全世界范围内,态度温和的抗议运动亦会随之渐增,这是一次机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参考文献:

http://www.hereinuk.com/135664.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481662

https://movie.douban.com/celebrity/1045102/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0388455/

http://www.iqiyi.com/v_19rrkb3td4.html?vfm=m_331_dbdy&fv=4904d94982104144a1548dd9040df241

(爱丁保罗夫:自然探索60年)

http://www.bbc.co.uk/programmes/p00zsqsr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4385-980782.html

http://select.yeeyan.org/view/116907/328168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979545/

,65年制作40晓 多部史诗级纪录片 他的作品美哭全人类

相关:

赵薇工作室真的太狠了,起码P掉赵薇20斤肉原标题:赵薇工作室真的太狠了,起码P掉赵薇20斤肉赵薇工作室的P图师,一直是业界大神般的存在。薇姐被拍得再糗的照片,到了工作室手里,都能起死回生,重新焕发青春。最近赵薇出现在了某电影协会的红毯上。现场直拍的照片看起来真的蛮尴尬,赵薇一身的肉都显露无疑。虽然当天赵薇已经尽量穿上宽松的衣服,披着外套,遮住了腰跟臂膀这种重点藏肉区域。可惜那一双腿啊,还是太惹眼了。就算踩着恨天高,也没办法修饰出细长的腿型。..

应采儿练瑜伽被虐哭 网友:看来还没怀上二胎!原标题:应采儿练瑜伽被虐哭,网友:看来还没怀上二胎!3月不减肥,一整年都要徒伤悲。最近应采儿就又加入了瑜伽瘦身塑形的大军,没想到很快她就被虐惨了,趴在地上,四脚蹬地,成了很多瑜伽初学者的样子。趴在镜子面前仰起头开背,应采儿更是表情复杂,像苦笑又像是痛到尖叫。网友一边在表达身同感受,一边不停夸应采儿运动时候没有化妆的皮肤实在也太好了,有健康的小麦色。不知道应采儿听了有没有觉得一丝好受。这么狼狈地运..

女助理被曝去年10月交富二代男友 如今为黎明怀孕作为“四大天王”之一,黎明的终生幸福一直被众网友关注着,虽然前面曾和乐基儿有过一段长达十二年的婚姻生活,但是两人却没育有任何一个子女、这不禁让人感到惋惜。 近日,黎明恋32岁女助手消息传遍了全网,女方被拍挺着大肚子出行、一时间引起了不少轰动,黎明女助手实则是公司的一重要部门经理,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办公室恋情”。 前段时间,黎明也大方在网上公开承认自己当爸消息,字里行间都希望大家多留点空间给他们..

蚂蚁金服CEO:未来两三年 区块链可能迎泡沫破灭时期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于2018年3月24-26日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时代的中国”为主题,围绕高质量发展、财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政策、全面开放新格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制造、创新与未来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进行探讨。   谈及区块链问题,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示,区块链的核心在于用技术创造多方信任机制,解决数据、无、资产和人的可信问题。值得注..

红杉资本沈南鹏:金融市场高度活跃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月24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经济峰会上表示,金融市场的高度活跃是一把双刃剑,从安全角度抵御金融风险是最重要的考量。  沈南鹏表示,中国经济的实践者、企业家们在过去的多年当中,已经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远重于增长的速度上。“供给侧的改革就是提升质量的最直接的举措,许多新经..

建行行长:房子要回归居住本源 金融银行业要主动作为摘要 【建行行长:房子要回归居住的本源 金融银行业要主动作为】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24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必然要求房地产的发展方式做出新的转变,回归到房子是应该住的这样一个本源上来。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引领理念的转变,金融银行业需要更加主动作为,一方面继续严控信贷投放,调整信贷结构,遏制投机炒作,大力支持居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金融创新不能围着..

5位中外知名经济学家建议:如何应对美国对华战略的改变?   一夜之间,中美贸易战打响。   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0亿美元的关税。几小时后,中国商务部便发布声明进行反击——对美国进口水果、猪肉、葡萄酒等商品征收30亿美元关税。   中国与美国,全球体量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摩擦再次升级。美国对华政策改变、对华征收高关税将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5位中外经济学..

特朗普“开打”贸易战 别害了自己   持续了七个多月的301条款调查的靴子最终落地了,特朗普签署了备忘录,准备对中国600亿美元的商品进行征税。这是在钢铝加征关税之后,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的火堆中又加了一把火。   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视为一种外交或者战略贸易的工具,然而,在一个市场高度一体化,产业链在全球配置的时代,关税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所以说,贸易战很难成为战略工具,一旦开启,难以掌控..

美股牛市结束了吗?华尔街顶级投顾这样回答   最近,美股暴跌,资管公司Cassaday and Co。首席执行官、《巴伦周刊》顶级顾问Stephan   Cassaday针对这场市场波动回答了一些问题,智通财经APP整理如下:  波音公司、3M公司、摩根大通、卡特彼勒、高盛和联合健康集团。我们的观点是,美股下跌,是超买市场遇到了负面新闻,而出现调整,这反而是个好现象。GDP会意外增长,经济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强劲得多。如果关税和..

李敖前女友王尚勤:可将李敖书信有代价交给收藏人士原标题:李敖前女友王尚勤生活不易:可将李敖书信有代价交给收藏人士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罹患脑癌3月18日在台北不幸过世,享年83岁。据岛内媒体中时电子报消息,李敖前女友王尚勤日前受访时透露,自己手中握有李敖生前信件,并表示可以“有代价”交由相关史料收藏人士保存。王尚勤方面透露,其手中握有李敖上世纪70年代在牢中透过管道寄到美国给她的5页信件。信中除了提到李敖与长辈不好相处、胞弟乱抵押自己房子外,还提到对当时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