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上海时,是在谈论什么?

2024-04-25 13:06:25 来源:网络

随着金宇澄的《繁花》在王家卫的镜头下以一种既复古又摩登的独特韵味唤醒了上海人民深藏的记忆,大众对上海这座城市也投来了更多目光。

3月17日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屏瑾与读者朋友相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参加了东方出版中心举办的东方读书会第3期跨学科交流读书活动——“当我们谈论上海时,是在谈论什么”。

活动现场 本文由东方出版中心供图

活动现场 本文由东方出版中心供图

四位专家学者以《上海城记》《繁花》《粤菜北渐记》《上海繁华》四本书为锚点,从历史、文学、影视、饮食、经济、城市研究等不同视角,多维度地审视这座我们生存其中的城市,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活动开始,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佩英介绍了东方读书会“立足东方,放眼世界”的创办理念和跨学科特色,建议广大读者一起在不同领域专家们的带领下,把书往深度读,把它读薄,又往宽处拓展,把它读厚,还可以读成“串烧”,在兼具“食材”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同时,能够取其精髓,获得更全面的阅读体验。

接着,几位嘉宾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个体记忆出发,不仅详谈了对上海的了解路径,也在个体经验与记忆的差异化碰撞中共同复原了一代人对城市的集体记忆。

徐锦江是《上海城记》一书的作者。在这本书中,他以梧桐树荫下的愚园路为切入点,纵横契阔,探寻上海的城市发展路径、城市形态以及城市意象,清晰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整体面貌。

《上海城记》书封

《上海城记》书封

活动现场,徐锦江以极为严谨的学者视角梳理了上海文明5000年、开埠180年和改革开放45年来空间变迁的历史,用“冈身东西、南市北市、北上西进、跨江跨海”十六个字精准概括了全景视角下上海的跌宕发展历程,分别对应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和当代文明。从中景视角引用卢汉超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开埠后上海经历的几次重要转折和辩论:华夷要不要隔离、华洋杂处好不好、上海城墙拆还是不拆、租界能不能收回。从近景视角引用诸大建的研究成果讲述了改革开放后,自1980年代开始每隔10年进行的四次关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大讨论,这些解放思想的讨论引导上海从内向型的生产型工业城市转型为开放的多功能城市,并促成了浦东开发开放,四个中心建设、世博会、国际大都市和全球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今天上海的建成环境不仅是一个历史地理的发展结果,也是上海城市文化智慧的结晶。而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影响到市民细微的日常生活。

徐锦江

徐锦江

张屏瑾作为对新感觉派作家深耕多年的研究学者,介绍了施蛰存、张爱玲、王安忆、小白等与愚园路的不解之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的研究经历也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将个体经验打开,在与上海丰富多元的文化特性的不断接触与碰撞中形成的。

张屏瑾

张屏瑾

提及文学对城市的描摹与表达,张屏瑾认为海派文学是有着独特的气质与文化脉动的,比如从《海上花列传》《亭子间嫂嫂》到《长恨歌》《繁花》,甚至更新一代的青年作家,他们所关注的细节和表达都是对日常琐碎、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书写与记录,这些家常生活的记述正如鲁迅对《海上花列传》的评价“平淡而近自然”,体现出独属于上海的性格与气质,亦是上海独有的文学书写。

方笑一介绍了他所开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从中国古代饮食史史料与文献出发,带领学生追寻纯正的沪味美食,从中复原展现上海的城市文化。他从功德林素菜馆讲到大壶春、东泰祥、丰裕三家生煎馒头的比对,从上海现存最早的咖啡馆——东海咖啡馆引至思南路的阿娘面馆……勾起了读者对“沪味”源头的怀念。

方笑一

方笑一

此外,方老师还提及《繁花》中的美食之争以及沪语写作对上海方言的传承之功。他认为,美好的饮食回忆不仅是国人对“家”的具象化体验,也是对当下生活最有效的疗愈,一个“食”字,就能打开所有人的回忆阀门,找到那些潜藏在童年记忆里的味道。

汤惟杰深耕视觉文化研究多年,说到电视剧《繁花》自上映之后,引发的对上海城市与文化的新一轮关注,他认为剧版做了大规模的改编与升级,讲述了上海弄堂青年阿宝的成长之路。与《上海繁华》相似的是,两本书都以生活性的细节描述构筑了上海城市运作的底层规则。

汤惟杰

汤惟杰

在谈及《粤菜北渐记》时,汤惟杰忆起童年时生活的虹口区,有着上海最浓的广东风味。那里不仅有多家茶室、餐馆,还有广东大剧院(后称群众影戏院)等重要的文化活动据点,形成了含有浓厚粤地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间。

话题转到城市研究时,张屏瑾表示上海显著的城市特点是空间具有区域化特征。而《上海城记》作为一本理论型著述,从一条路出发,不断延展,且收录许多亲历者的讲述,与具体的居民生活体验紧密相关,这种将感性材料加入论述的写作方式极具情感和温度,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书写方式打破了理论著述的框架,不仅更具可读性,也有着触碰人心的力量。

最后,几位嘉宾又谈及上海本帮美食,从个体经验出发分享了记忆中的美味,方笑一和汤惟杰谈及生煎馒头的不同流派与做法,从煎褶还是煎底甚至馅料汤汁的丰简都有不同的说道和传承。张屏瑾则分享了童年回忆中的俄式西餐,从罗宋汤讲到炸猪排、土豆沙拉和牛奶咖啡。上海虽然有“本帮菜”的传承,但也兼收并蓄,容纳了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数偶然造成的饮食碰撞,形成了杂糅而交融的饮食文化。

,当我们谈论上海时,是在谈论什朱征夫 么?

相关:

一座房子,一个女人:燕妮·埃彭贝克笔下的历史侧写从去年开始,一个名叫燕妮·埃彭贝克的德国作家进入中文读者的视野。她出生于1967年的东德,她的母亲是阿拉伯语翻译,父亲是物理学家、哲学家和作家,她的祖父和祖母都从事文化相关的工作,在流亡苏联后返回东德,参与了东德的文化重建。燕妮·埃彭贝克即便成长在以写作见长的知识分子家庭,燕妮·埃彭贝克在早年并未视写作为志业。高中毕业后,她当了两年装订工学徒,原本想从事书籍设计工作,后来她进入剧院,学习戏剧,在九十..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鲁迅先生的“朋友圈”2023年,鲁迅代表作《呐喊》出版100周年,这本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文章的小说集,在过去的100年里不断被人分析、讨论和引用,《觉醒年代》的热播与《南渡北归》的热卖,也让“鲁迅热”达到了顶点。近日,时代华语推出了作家张守涛的新书《我的沉默震耳欲聋》。以鲁迅为主角,用有趣平实的文字展现了他与14位民国大师的交往。在作者笔下,他们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点,而是生在100年前..

安妮·埃尔诺访谈录:我写作不求“再现现实”,而要追寻现实编者按: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一直强调她写作的“非虚构”之维,她始终如一地书写生活,尽可能地贴近现实,从自我出发、从个人和集体的记忆出发去揭露反思现实种种。现实主义之于她就是求实抵真,开创新的语言、新的文体,塑造新的文学形象,在阶级和女性这两大领域表达她强烈的社会介入和现实关怀。本文作者黄荭,为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主要从事法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本文原载于《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

当一个家境优渥的孩子,决定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作家。他最负盛名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书写一个满嘴脏话、因被退学而在成人世界游荡一夜的高中少年,因此被视为某种“青春文学”。然而,对于较为专业的写作者、文学爱好者来说,他的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又是一部严肃的佳作。而且,即使在古怪的作家群体中,塞林格仍能算得上是一个怪人。成名之后,他藏身到自己的深宅大院中,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不见人,也不怎么发表作品,没人知道他到底在..

文学是人类最美好的生存方式之一马尔克斯诞辰1927年3月6日,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一个偏僻的临海小镇,多年以后,他将成为一个时代中最杰出的作家。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像热香肠一样畅销”,他本人也成为“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纽约时报》评价说:“《百年孤独》是《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对一个作家来说,这恐怕是最大的称赞与荣光了。今天是马尔克斯97岁诞辰,希望下文能帮你消除对盛名的畏惧,带你认识一下可爱的“..

还未成年,我已经开始照顾家人在很多人眼中,能帮助料理家事、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的孩子是会被称赞的“懂事好孩子”。但人们却很少意识到,他们很可能是“需要帮助的对象”。日本每日新闻特别报道部关注到了这些“少年照护者”,并展开了一系列纪实报道,揭开了他们鲜为人知的真实生活,力图为这群沉默而坚忍的孩子寻求出路,改善境遇。今天的文章是化名呈现的真实故事,“少年照护者”不是日本才有的问题,今时今日,这也是我们或许尚未关注,但已然存在的..

离开大城市后,怎么办?| 星期天文学·远子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够不劳而获不知从何时起,劳动曾经的神圣意义早已消失,勤勉的品德不再被大众所追随,劳动回归到仅仅是个人挣钱谋生的手段。与此同时,躺平成为了更多人的渴望,它意味着“拒绝既有的、乏味的、无聊的、毫无意义的工作”。下文中,汪民安教授从劳动最初的哲学意义出发,分析不同时代劳动概念的演变,由此回看今天的躺平现象——他引用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的理论,“我们今天应该要实践不去做的潜能”,如同罗兰·巴特所说:“人们要敢于懒惰..

北大教授胡泳:这个世界多为年轻人设计,对老年人不够友好","type":"text"},{"data":{"duration":1140,"bigPoster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6/CBEFDAFC5F5C8E5A0568F60B8A43151F47D65FF7_size109_w1035_h518.jpg","attachmentType":"video","fileSize":"112726","guid":"92b9918f-e97a-459c-ae13-0e3f22101a30","audioFileSize":"17818","attachmentId":"92b9918f-e97a-459c-ae13-0e3f22101a30","mobileUrl":"https://video19.ifeng.com/video09/2024/04/19/p7186753255..

“每天工作四小时,一切都会好起来”据说现在的打工人身上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班味儿”,那是一种“上过班才有的疲惫气质”。如果你也曾接受过劳动即美德的信念,强迫自己每天辛勤工作,不妨听一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如何为慵懒辩护。罗素在作品《赞美闲散》中警示我们,“拼命工作是奴隶的道德”。我们不能像现在这样为了辛劳而辛劳,而是要通过辛劳去实现不再需要辛劳的生活状态。工作之外,打工人能不能拥有闲暇,如何在生活中寻回自我?罗素说,每天工作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