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是叶圣陶,父亲是藏书家,他笔下的南京你读过吗?

2023-03-13 12:01:35 来源:网络

作家叶兆言家里有一间令所有读书人羡慕的书房。数十个木质书架整齐摆放,一直顶到天花板,每个书架都装满了书。从他家的窗户望出去,能看到长江流过。有时,他在天不亮时就起床写作,随着天光转换,他能看到晨光熹微中长江边的行人,看得多了,难免生出苍茫之感,让他感慨“逝者如斯”。

叶兆言。图/九久读书人

叶兆言。图/九久读书人

叶兆言的作品很多,有人说,光是把他作品的年表看上一遍,就得花费不少时间。其中,光是他自己作品的各种版本,就够放满一个书架。除了四十多年笔耕不辍的美名,他还有极为独特的家学传承:他的祖父是知名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父亲是剧作家、编辑叶至诚,如今,他的女儿叶子也在从事文学创作。一家四代均为作家,在文坛上并不多见。

即便有这样的家学渊源,因为成长于特殊年代的关系,家人从来都不希望叶兆言靠写作为生,不想让他做鲁迅口中的“空头文学家”。只是人终究难以逃过命运,四十多年前,从发现自己喜欢上写作的那段日子起,他就开始在历史和现实中寻找那些他感兴趣的人和事,日复一日地写下来,变成故事。虽然也感叹过写作劳累,但在不久前,他还是出版了最新的长篇小说《仪凤之门》,讲了一个关于南京城如何在走入现代的故事。他一直守着南京城,做那个讲故事的人。

叶兆言新作《仪凤之门》。图/九久读书人

叶兆言新作《仪凤之门》。图/九久读书人

还是要回南京

2022年年底,65岁的叶兆言感染了新冠,刚刚生病那几天,他原本顺畅的写作被强行打断。他心里有点焦灼,开始每日早起坐在写字台前写点什么。写不下去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是在装模作样,甚至觉得这种努力有一点悲壮。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坐在那儿。正如他曾说,如果说祖父和父亲对他有什么影响,那就是祖父和父亲常年坐在那里,一写就是七八个小时的背影。

叶兆言的生活实在是很简单,他不会喝酒,不会抽烟,很少参加饭局,除了写作,日常陪伴家人,唯一的爱好就是游泳。日复一日,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简单生活。只是在2022年10月,规律的写作生活稍微被一件小事打破了。叶兆言和苏童、余华等几位作家被邀请参加《我在岛屿读书》文学纪录片的拍摄,他要离开家去海南三亚录制,而他又很少离开南京。

他和节目组商定,只参加一天的录制,以免自己太紧张。一天的节目拍摄完成之后,要离开时,三亚到南京的航班突然停飞,如果他想离开,要么在三亚等待四天,要么坐车到海口搭飞机回去。发现回不了南京,他又变得焦虑,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二种办法,虽然舟船劳顿但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回到家。

节目播出后,这群本以为自己“廉颇老矣”的作家居然收获了意外的赞美,他们在海边踢球,遛狗,吃烧烤,开办音乐会,玩年轻人喜欢的解谜游戏,同时聊着属于他们的年代以及——文学。镜头中,余华和苏童妙语连珠地斗嘴,叶兆言在旁边开心地笑着,偶尔补充回答几句提问。看到炭火,大家都兴致勃勃,他也能趁兴致想到徐宗干的《咏炭》并吟诵出来: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在年轻观众看来,这样的叶兆言温和又渊博,出口成章,身上有种厚重的魅力。节目结束后,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对他的作品产生好奇。但叶兆言依然担心,担心观众看到他,会认为“一个作家不好好写东西,跑去岛上搞什么名堂”。反正,他还是最愿意回到他的书房里,坐在写字桌前打开电脑。不停地写下去,这件事能让他感到安心,仿佛那里总有什么事情在等待、召唤着他。他离不开那间书房,也离不开南京。

南京:一张写作的“凳子”

即使身居南京,叶兆言也很少参与文学讨论以外的社会活动,但是十多年前,他难得地参加过一次南京城墙保护的论证会。1958年的拆墙运动中,南京城墙曾被拆掉,只保留了两侧的一些部分,而那一次论证会的目的,则是希望把城墙重新翻修连接起来。当时,叶兆言以“反对派”的身份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他不支持修建新城墙。这样说并不是因为他恋旧,而是他觉得,保持城墙的本来样貌才是对历史的尊重。结果,新城墙还是不可避免地建起来了,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

多少年来,那番关于城墙的争论,几乎是唯一的一次,内敛的叶兆言对现实中的南京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过去,叶兆言的知名作品中,很多都是以南京为背景写就的,这些故事里,以民国时期的故事最为丰富和知名,比如他的“秦淮三部曲”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很久以来》《刻骨铭心》。这就给人一种印象:叶兆言擅长写南京的故事和民国时期的故事。实际上,叶兆言也有很多讲述现代人生活的作品。他最关注的不是城市本身,而是故事中的人。他并不是文博专家,他的读者也明白,叶兆言笔下的南京写的不是风土人情、特产风物,甚至不是现实中的南京。

南京与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不同,也与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迥异。它是六朝古都,经历过兴衰更替,如今已经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的地方,它的命运,成为透视整个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的取景框。叶兆言几乎一生下来就在这座城市居住,读大学选志愿时,又恰好在几个志愿中,被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他没有离开的契机和动力。但想到自己的家乡,他脑中浮现的不是丰富的物产和小吃,也不是秦淮河畔令人向往的风情,而是一张凳子。南京是他坐在那里,观察世情,回顾历史的凳子。

既然坐在这张凳子上,他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思考,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他发现,南京自古以来是富庶之地,长时间以来中国经济的“七寸”和要害。因此鸦片战争中,英军才会选择直接把船开到南京,逼迫清政府求和。也正因为这件事,临江的南京没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成为开放口岸。顺着这些线索,叶兆言找到了一些有趣的时间坐标:比如1907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博览会,在当时,这类大会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相当于现代的世博会、奥运会,鲁迅、茅盾、他的祖父叶圣陶等人都去参观过。在这个背景之下,可以生发出关于南京的城市现代化的故事。

一切思考促成了他的表达欲望,让他在一部部长篇作品后本想搁笔,却又重新提笔。叶兆言最新的长篇小说《仪凤之门》中的“仪凤门”指的就是南京的北大门。自古以来,官员北上,军队出征,都是从这个城门进出。在这个要害之地附近,他又放进了一个要害人物,经常拉着黄包车穿梭的杨逵。这个人物极为复杂:读过书,做过车夫,干过革命党,做过大生意,他有机灵勇敢,重情重义的一面,也有背叛家庭,自私自利的一面。人们仿佛随着他的视角,看到了这座城市从晚清的1895年到1927年大革命结束这段时期的风貌。历史画卷就这样徐徐展开。

像一个手握地图的笃定探险家,叶兆言在南京这座城市里,寻找着那些能够触动历史机关的关键时刻、关键的地方和人。他让历史转折汇聚在一座城、一扇门,一个人的身上,就这样用真实的历史,推动着这些虚构人物的命运。而他也会借着小说中的故事,表达出他对当时的城墙的另一番看法:它把城市围了起来。围在里面看似安全,真遭遇了乱世,恰恰是让你无处可逃。这完全是一个普通百姓在乱世的心理。他这样摸索着历史、现实的边界,表达着自己以普通人命运为底色的价值观。

关注历史的反面

叶兆言一直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成为一名作家的。苏童曾不无羡慕地说:在我们还不知道书是什么的时候,你已经在祖父的膝下读书了。而叶兆言摇摇头告诉大家真相:他的祖父叶圣陶爱书,但更爱交朋友,平时经常把书送人,真正爱好藏书的是他爸爸叶至诚,光从祖父那儿就拿了不少。因此,改革开放后南京市进行评选时,叶至诚成了南京的藏书冠军。

别人都艳羡叶兆言的家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甘苦。读书、写作并非完全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在他身上的影响。青春期那10年,叶兆言在“文革”中度过,高中毕业后不能考大学,困在家里,他仿佛被扔在一列封闭的火车上,随着时间向前开。当时,家里的一些小说被父亲上交了,但因为其中的一些外国翻译小说没人看,又太占地方,被莫名其妙地还了回来。他无所事事,放眼望去,这列“火车”上只有没有尽头的书,那就看那些外国小说打发时间,无意中,这奠定了他极大的阅读量。

1974年,无事可做的叶兆言跑到北京,在祖父叶圣陶家里晃悠了一年。在那里,他遇见了堂哥叶三午,叶三午是当时和郭路生齐名的诗人,他的客厅里聚集了北京的一大群文艺青年,在那个年代,他和“客厅”里的人一起在巨大的压力下偷偷写诗、玩摄影。在思想上,他最忘不了的人并不是身边的那些老先生,反而是堂哥和他的朋友们,是这群人给了他最初的启蒙。

后来,叶兆言考上了中文系,但他仍没有立志当一个作家。只是那个年代他身边的朋友全都在谈文学,写诗,写小说。后来,诗人韩东的父亲、作家方之鼓励他写篇小说,他就写了《凶手》,这部小说没被发表,直到1981年,他的小说《傅浩之死始末》在《采石》杂志发表,那两年他一共发表了五篇小说,就这样踏上了文坛。后来有一阵子,他连续五年都没发表小说。但他依然有着平常心,因为坐冷板凳符合他内敛的性格,读研究生时,他的研究方向是现代文学,泡图书馆、翻查老报纸这种一般人看来枯燥的事,他都做得津津有味。

就在这种对写作并不太在意的状态中,叶兆言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爱上了写作,他发现写作本身可以让他发挥想象力,创作一个又一个只属于他的自由世界。自小在作家堆、书堆里长大,叶兆言反而比别人有了更多的平常心。他比谁都要知道写作背后更真实的一面,不是那些崇高的幻象,是疲惫,是枯竭,是无止境的劳动。他所想到的办法,就是用他如同运动员一般的努力,每天提笔,去对抗可能到来的衰退。

对写作本身的祛魅,以及1970年代后期从堂哥和那一群年轻人身上学来的反思精神,最终赋予了他一双从反面观察历史的眼睛。这种思想一直贯穿在叶兆言的写作中,他不太关心英雄人物的去向,而是关心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遭遇。他爱写那种一身古怪的小人物,和他们随时代跌宕起伏的人生,那些人有时跌入深渊,有时攀上高峰,全都身不由己,他对他们充满同情。他二十多年前的小说《花影》里就写到过,女主人公妤小姐利用社会氛围松动,自己掌握家族大权的机会,在自家的庭院里为所欲为,做一切社会上认为女性不该做的事。如今,翻开这些故事,人们依然会惊异于人物行为的大胆,惊讶于他对人性复杂的呈现,却又发现,这些人身上有种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不知不觉间,四十多年已过,叶兆言脑海中那个虚构的南京城早已变得精美复杂,它和真实的南京城一起存在,仿佛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代,都已在他家的书房中汇聚成一点。

江水依旧在流淌,南京也有了翻新的城墙,但总有故事被人记录下来,并不断地讲述着。而叶兆言依然不愿多说对自己的期待。在他心里,自己还是当年那个沉迷于翻老报纸,讲故事的人。

,祖父是叶圣陶,报刊杂志 父亲是藏书家,他笔下的南京你读过吗?

相关:

专访作家周游:一边写小说,一边研究小说,也算是读写相长“文笔有冯梦龙之趣,读来似二月河梦回。”这是著名作家萨苏对于《麒麟》的评价。作为作家周游的长篇小说出版处女作,《麒麟》确实令人惊喜。它具有中国传统世情小说的风貌和志趣,又内蕴关于现代主题的思考和发问。而以说书人视角讲述故事、推进情节、再融入故事,也是对传统小说书写的颠覆。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探索中,《麒麟》有着诸多成功的创新。《麒麟》是一幅呈现众生的画卷。帝王、官员、儒生、说书人、传教士、反叛者,我..

为什么一旦开始阅读金庸,就停不下来?1924年的今天,一代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出生。香港作家倪匡曾说:“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金庸的小说。”金庸武侠受欢迎的程度由此可窥一二。“一个好的小说家不难赢得一大批读者。但是,能够迷住一大批具有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背景、不同社会阶层、性别和年龄的读者,依然相当令人惊奇。”作家田晓菲在其文《瓶中之舟——金庸笔下的想象中国》里如此评价金庸。在她看来,金庸武侠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灵活..

我的爷爷丰子恺,撸猫、喝酒、存不住钱2007年,丰羽从他父亲丰新枚手中,继承了爷爷丰子恺的部分手稿,这些手稿被报纸包着,存放在皮箱内,有他的画作、译文、散文、家书……绝大部分,此前从未面世。从此,整理出版爷爷留下的吉光片羽,成了丰羽的首要任务。很少有人知道,丰子恺除了是漫画大师之外,还是民国时期标准的“斜杠青年”,精通文学、书法、音乐、出版、装帧设计,还翻译过俄、日、英三国语言的30多种著作。“猫奴”丰子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幽居小楼,..

范雨素:久别重逢,我写,我在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万名女工举行街头示威游行,早春的街头飘来五大湖的雾气,女工们呼喊的热浪冲破了它,“面包与玫瑰”的口号响彻摩天的楼宇。是啊,“面包与玫瑰”,这个节日的应有之意。一百年来,全世界的女工又何不为它欢呼、为它戚戚。这个口号,有一天,落在了一位叫范雨素的中国女工的故事里。2017年,北京,44岁的家政女工范雨素,用一篇自述体的文章《我是范雨素》,把她的名字写在了那一年中国互联网的文化记忆..

20世纪女性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进步故事本文系《女性史:20世纪卷》一书序言,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经授权,澎湃新闻转载,现标题为编者所拟。了解那些人生经历跨越了20世纪的女性,你将被她们的不幸和伟大所震撼。她们受到战争、革命和独裁统治的打击,也见证了两性关系的巨变。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到达了女性史的“终点”,到达了多年来稳定的、不可避免的解放进程的顶点?并非如此。如果诞生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旋涡之中的20世纪地缘政治现在已经告一..

杰里·萨尔茨:艺术家是猫。艺术是狗。《如何成为艺术家》是普利策奖文艺批评奖得主、资深艺评人杰里·萨尔茨写给艺术从业者的创作生存指南,从创作前需要思考的事情、如何真正开始创作,到学习如何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再到踏入艺术世界并在其中生存,萨尔茨的63条建议和12项练习,既是艺术家的进阶指南,也是关于艺术的有趣思考。本书摘自该书,澎湃新闻经上海人民出版社授权发布。伦勃朗,《自画像和两个圆圈》,1665—1669 年艺术都是主观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虽然..

孟浩然:想出去工作,却不想烦神端着酒,赏菊花,谈人生,聊理想。不只是我们不想上班考试,古人也是如此。从标准“废柴流”开局,逆袭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到“高考”落榜后,成为知名“旅游博主”的徐霞客,作者急脚大师在《跟古代学霸握个手》讲述了52位古代“学霸”们的草根逆袭史。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囊括了各个时代的顶尖“学霸”,讲述了他们在功成名就前的学霸时光。在下文中,作者从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孟浩然谈起,在考场失意和诗场得意之间..

如何阅读马基雅维利:必须暂时搁置关于其著作的一系列流行观点如果想要真正了解马基雅维利的著作,那就必须暂时搁置——甚至质疑——长期以来学者和大众形成的关于其著作的一系列流行观点。其实,它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政治思想史晚近时期才形成的一些观念。如果要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有一个正确的解读,那就必须首先考察其政治和知识背景。马基雅维利1469年5月3日,马基雅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当时强大的梅迪奇家族掌控着该城市的政局。1494年,他目睹了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入侵,该..

马尔克斯:我的天职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是讲故事的人1927年3月6日,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阿拉卡塔卡,一个很小的哥伦比亚镇子,附近有一座叫做“马孔多”的香蕉种植园。40年后的1967年,经过创作上多年的挣扎与挫折之后,他的第五本书《百年孤独》出版,“马孔多”即是书中神话般的大陆。《百年孤独》一经出版便引发了“一场拉丁美洲的文学地震。批评家们将此书视为虚构艺术的杰作,公众有条不紊地将新版本抢购一空……”此后两年间,《百年孤独》各个语种的译本获得..

“是不是和我在一起,你比一个人的时候还要孤独?”2006年,只有七十五页的小书《致D》的问世在法国书界引起轰动,作者是哲学家安德烈·高兹。《致D》是一封情书,高兹写给他久卧病榻的妻子。第二年,作家打开煤气,与爱妻双双自杀,共赴黄泉。于是,《致D》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爱情墓志铭。一向严肃的思想界轰动了,情书中的爱意汹涌缱绻,承载着太多哲学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小猫露出肚皮,只向爱人展示专属的柔软和真诚。在这个速食年代,我们很难再相信爱情和婚姻,但这封情书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