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2022-10-24 00:59:02 来源:网络

虽然苏东坡和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和我们一样要面对普通人的烦恼、人生的不确定和命运的无常。他也痛苦过、迷惘过,甚至绝望过,但最终却用一颗旷达的“闲心”守住了心灵的空间,消解了所有的磨难,活得快乐且通透。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是苏东坡一生作为闲人的最好写照;“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是苏东坡最简单的快乐指南。在下文作者费勇看来,“东坡”的意义在于:“人应该拥有一块自己的天地,哪怕是很贫瘠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你要自食其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让生活升华为一种诗意的境界。”

本文摘选自《作个闲人》,经出品方授权推送。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述怀》

一、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人生有很多烦恼,假如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去找苏东坡聊天,想让他开导一下,他多半不会和你讲什么道理,而是随手拿起一壶酒,一起喝了再说。或者请你弹琴,或者拉着你去楼下的草地上躺下看云。生活中的烦恼,靠想可以想开一点,但更应该靠体验,去体验一件很美、很细微的事,在体验之中让心胸慢慢变得广阔。

那么,为什么要用琴、酒、云呢?

第一,这三种事物都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能够看见、听见、触摸。最关键的是能够让你去做具体的某件事,即弹琴、喝酒、看云。

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是必需品。我们的家必须有烧饭的锅,必须有睡觉的床,起床了必须穿衣服,必须出门去工作,必须每天喝水,但不一定需要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它们都属于无用之物,属于业余爱好。

不是必须,却是应该。不是你必须做的事,却是你应该做的事。

吃饭,不用别人说,你也一定会吃,不吃会饿。但弹琴之类的事,你可以不做,不去做也不会怎么样,但你应该去做,因为做了之后,生活就会有所不同。

弹琴是欲望的升华、净化,会让你变得风雅。看云是把个人融入大自然,会让你变得有趣。喝酒是承认欲望,承认肉体的愉悦,在妥协中达到微醺,可以马上疏解你的痛苦,但也会伤害你,让你失控。喝酒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你学会节制、学会平衡,从而变得更好。

所以,这三种事物,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思。

第二,这三种事物,不单单是一个孤立的器具,而是一个场景。

弹琴、喝酒、看云,都是一个场景,不仅是场景,还是一个爱好体系。琴、棋、书、画是传统中国最典雅、最广泛的业余爱好,写作、阅读也可以归入其中。这些事情可以陶冶性情,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属于心灵层面的事情。

“一壶酒”代表着包括茶在内的美食体系,养生也包括在内。这个体系里的事情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陶醉,可以让人身体安康,属于身体层面。

“一溪云”代表着自然风景体系。苏东坡特别喜欢月亮,也喜欢海棠和梅花,喜欢旅行,喜欢在自然里感受季节的变化。

如何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营造这三个体系:业余爱好体系、美食体系、自然体系。这三个体系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点盐,让人变得更有品位、更有趣味。

第三,这三种事物背后,包含着一套价值观。

琴,代表音乐,儒家讲“礼乐”,这个乐,就是音乐。可见音乐在儒家心目中有多么重要。孔子喜欢音乐,曾经在齐国听韶乐,沉醉其中,三个月都不知道肉的味道。

孔子有一句话很有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大意是人的成长开始于学习诗,自立于学习礼,完成于学习乐。当我们把琴棋书画、写作等包含在“一张琴”里,意味着“一张琴”涵盖了成长的整个过程。

关于酒,古代希腊有酒神的传统。《庄子》关于酒的一个说法也颇耐人寻味: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

醉酒的人从车上掉下来,虽然满身都是伤却没有死去,他的骨骼关节跟别人一样,但受到的伤害却不同,为什么呢?是因为醉酒以后忘掉了外在现实,忘掉了对死的恐惧,因此,外物就伤害不了。庄子用了一个词:神全。醉酒的人,“神”是全的。这是透过非理性、直觉来探寻生命的本原。

关于自然,儒家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说“道法自然”,佛教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翠翠青竹,总是法身”,又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儒、道、佛都认为人类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儒家上升到天命、天理,道家上升到返璞归真,佛家上升到觉悟成佛。

归纳起来,“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不是必需品,是随手可得的审美之物。一旦我们把它们融入生活,就会带来一个体系式的场景,带来一套基于兴趣的生活方式

而这三种事物在儒家、道家、佛家以及在西方哲学的诠释系统里,都具有形而上的意义。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都是一,很简单,带来的却是趣味和意义的无限叠加。通过“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最终我们可以从现实烦恼里解脱出来,通向本来面目,也通向自然法则。这就是苏东坡为什么说你需要“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原因。

这不仅仅是爱好,而是一种重组,在重组里为身心找到安顿。

喜欢古琴,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喜欢喝酒,喜欢看月亮、看云,开始也许是为了缓解压力,但慢慢地,在欣赏之中,在陶醉之中,渐渐找回到本来面目,激发内在的直觉。那么,生命就在重组中不断被重新创造,不断突破边界,不断从有限走向无限。

詹姆斯·卡斯认为存在着无限和有限两种游戏,有限游戏的目的是赢得胜利,而无限游戏的目的是让游戏一直玩下去。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而无限的游戏玩的是边界,是对于边界的突破。有限的游戏具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而无限的游戏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没有赢家和输家,可以一直玩下去,而且可以把更多的人带入游戏。

苏东坡“作个闲人”以“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作为媒介,建构了一种无限的游戏。如果说官场或者现在的职场是有限的游戏,那么,“作个闲人”把人从有限的游戏里解放出来,进入了无限的游戏。

“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运用的不是宏大的观念或体系,而是一些微小的,甚至微不足道的事物。这让我想起卡夫卡的一则日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一天,卡夫卡在日记里写了这么一句:“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

面对巨大的时代变故,卡夫卡用了一个破折号表达了一种坚持,坚持自己的闲情逸致。

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说:“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就三样:自由、平等、蟹肉汤。”把蟹肉汤这么日常的食物和自由平等放在一起有点奇怪,但哲学家齐泽克觉得“蟹肉汤”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自由”,他把蟹肉汤解读为“生活中所有精致的乐趣”。

一旦失去这些小确幸,我们就会变得与恐怖分子无异——我们会沦为抽象观念的信徒,并会丝毫不顾具体情境地要将这些观念付诸现实。

苏东坡的“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所具有的意义和“蟹肉汤”是一样的,也是以“闲情逸致”来抵御现实的平庸和束缚。经历乌台诗案之后的苏东坡,刚到黄州,就写下了这么两句诗: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

风景和美食,这样的小确幸,让苏东坡从时代的洪流里抽身而出。

二、适然而已

“作个闲人”,“闲”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闲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

苏东坡流落在黄州,开始时还幻想着不久就能回到京城。很快,他就绝望了,决定在黄州安顿下来。有一个老朋友帮了他的忙,把一块官府废弃的荒地给了他。那个地方在东边的坡上,正好苏东坡喜欢的白居易在忠州时喜欢在东坡上种花,所以,苏东坡就把自己黄州的那块荒地叫作“东坡”。

他还为自己取了一个号“东坡居士”。古人的名和字是父辈取的,但号是自己取的,从古人的“号”上可以看到他内心向往哪一种生活,看出他的价值观。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居士是佛教的在家修行者。可以看出,到黄州后,苏东坡喜欢上了佛教,甚至想要去修行。

而“东坡”意味着他要学陶渊明,过一种田园生活,在这里种地、读书、写字、画画、弹琴、喝酒。他写了一首词《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

这首词的前面有一段说明,大概意思是,当年陶渊明在斜川游玩,流连忘返,于是写了《斜川诗》,至今还让人神往。我现在也回归田园,在东坡耕种,还建了东坡雪堂,四面的风景很怡人,和陶渊明的斜川有同样的韵味。

在词里,苏东坡说,能够做着梦又很清醒的,能够越喝酒越清醒的,大概只有陶渊明吧,他是我的前辈,也是我的知己。我在人间历练了一番,如今还是回到田园耕作。

昨夜东坡下了一场春雨,鹊鸟鸣叫着,预示着今天天气晴朗。雪堂西边的山石间一道幽泉流水潺潺,北山微微倾斜,还有小溪横流在山间,再向南边的四望亭小山丘望去,独特的美景好似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曾城山。我已经老了,剩下的岁月就在这里这样度过吧。

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是主动的选择。他写了很多描绘自己劳动的诗歌,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桃花源”,“桃花源”成了人们理想生活的代名词。“桃花源”里没有神仙,没有菩萨,也没有圣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是些平平淡淡的日常,但这里没有改朝换代,没有权力斗争,只有岁月静好。

“桃花源”里的生活是一种不被打扰的生活,一种不违心的生活。陶渊明开创了这种生活的基调,却缺少系统和丰富的细节。“桃花源”就像一种召唤,又像一幅很治愈的画面,成为中国人千百年来沉淀在内心的一种向往。

苏东坡去黄州,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身不由己。但在身不由己中,苏东坡在黄州开荒,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耕田种菜。他还建了东坡雪堂,呼朋唤友,吟诗作画,喝酒听曲,创造了自己的桃花源。

“东坡”的意义在于:人应该拥有一块自己的天地,哪怕是很贫瘠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你要自食其力,做自己想做的事,让生活升华为一种诗意的境界。

虽然苏东坡很谦虚,说自己不如陶渊明,还在世俗事务里“缠绵之”,但在我看来,恰恰这个“世事缠绵之”,使苏东坡更具有当代性,也更深刻。

从桃花源到东坡,是中国式“治愈主义”生活方式的一个完成。苏东坡把一种向往变成了现实。所以,桃花源一直就是桃花源,是一个诗意的地理概念。而“东坡”由一块荒芜贫瘠的山坡,变成了一个人名,一个最治愈中国人的人名。

“东坡”,显示了一个普通人在世俗生活里所能达到的最高生活境界。

苏轼还给自己取过另外一些“号”,比如东坡病叟、雪浪翁、毗陵先生、东坡道人、铁冠道人、老泉山人等,从他的这些号里可以一窥他的心路痕迹。在中国的文人里,苏东坡为自己取的号最多,别人称呼他的号也最多。

一方面说明他从未停止过自我探索,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给人的印象的多面性。但他最被接受的号还是“东坡”。

当然,最重要的是,苏轼成为苏东坡之后,他和世界那种紧张关系被转化了。甚至可以说,当“东坡”这个名字出现的时候,传统中国文化的美妙哲理一下子就在日常生活中盛开成花朵,不再是教条,而是生动有趣的生活。

在这本书里,我全部用“苏东坡”这个名字,是因为我觉得“东坡”这个名字本身已经涵盖了我想在这本书里阐述的核心思想。更重要的是,就生活而言,“东坡”是一个比“桃花源”更意味深长,并具有实践性的意象,体现了中国式治愈主义的观念系统和行为系统。

在《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这首词里,提到了“雪堂”。

这是苏东坡在东坡视野最好的一个地方,自己设计的一个空间,用来接待朋友。建好的时候,正好下雪,所以在墙上画满了雪景,取名雪堂。坐在里面,感觉四面都是雪。

苏东坡有一篇散文叫《雪堂记》,说是有一天,他在雪堂里刚刚睡醒,有个朋友来到这里问苏东坡:“你在世间是一个闲散的人,还是一个拘谨的人呢?”所谓闲散的人,就是不受束缚,自由任性的人;拘谨的人,就是受到各种束缚,放不开自己的人。

苏东坡还没有回答,这个人就给苏东坡下了结论,你是想做闲散的人而不得。然后,这个客人就说了一通怎么达到闲散的道理,又批评苏东坡以为躲在雪堂,就是跳出了世间的藩篱,就可以安顿自己的身心,这其实是一种妄念,而且仍在危险之中。

苏东坡明白这个人说的意思,但是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在雪堂生活已经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更远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说:

予之所为,适然而已,岂有心哉,殆也,奈何!(《雪堂问潘邠老》)

意思是“我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求个适意罢了,哪有什么用心?怎么能说我就危险了呢?”又说“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意思是“我并不想逃避世上的事物,只是想躲开世上的机锋”。

苏东坡只是求个适意罢了,并不是想逃避世界上的各种事情,只是要逃避现实里的各种算计、各种钩心斗角。

这才是苏东坡要表达的“作个闲人”最本质的意义:作个闲人,不过就是做个适意的人,做一个自然而然的人。

苏东坡评价陶渊明: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想当官就去当官,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不想当了就不当,也不会觉得不当官了就有多么清高。饿了就敲邻居的门要点吃的,吃饱了就杀鸡宴请宾客。所以,从古到今的人都喜欢他,因为他做人很真实、很率真。

这应该就是苏东坡心目中“闲人”的形象。

当然,在苏东坡的观念里,“闲人”不应该是一个教条式的观念,而是一种生动的姿态。“闲人”不是由观念规定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生活里活出来的,是鲜活的形象。

三、东坡的弥留之际

通过一个故事,我们来了解一下苏东坡对于死亡的看法。

有一次,退休副宰相韩维的女婿拜访苏东坡,聊起他的岳父,说韩维退休后沉迷于宴饮享乐。

苏东坡听了不以为然,说老了更加不能这样。然后,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临终之前把子女叫到身边,告诉他们:“我就要离开人世了,我只有一句话要留给你们。”子女问:“什么话呢?”老人说:“每天五更就起床。”

子女们很困惑,我们家那么富裕,为什么要起早呢?老人就说:“五更起来,可以做自己的事,太阳出来后,想做自己的事就很难了。”

子女更加困惑,自己的事什么时候都能做啊?家里的事不都是自己的事吗?老人就说:“我说的自己的事,是死的时候能带走的。你们看我赚了万贯家财,死的时候都带不走,那我死的时候能带走什么呢?”

苏东坡说完这个故事,就对韩维的女婿说:“请转告你岳父,越是到了晚年,越是要做自己的事。与其在声色犬马里消耗生命,不如多想想死的时候可以带走什么?”

为什么故事里老人说“五更起来,可以做自己的事,太阳出来后,想做自己的事就很难了”?为什么要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能做死后能带走的事情呢?

苏东坡临终之前的一番话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1101年8月24日,苏东坡弥留之际,维琳法师在他耳边说:“端明宜勿忘西方。”

苏东坡曾经是端明殿学士,“端明”是对苏东坡的尊称,维琳法师是在提醒苏东坡不要忘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苏东坡轻声回答:“西天不无,但此中着力不得。”(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没有,但不应该刻意用力。)

他的朋友钱世雄在旁边劝导:“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先生您一直在践行于此,此时更应该用力。)

苏东坡回答:“着力即差。”(用力就错了。)

佛教徒的苏东坡相信西方极乐世界,但他认为去往西方极乐世界,不应该用力,更不应该刻意。

那么,死后他要带去的是什么呢?

我们在苏东坡去世前两天,也就是 8 月 22 日,写给维琳法师的一首诗中可以找到答案: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苏轼《答径山琳长老》

我和你都是丙子年出生的,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过了三万天。就算每一天说一千句偈,时间也像电一样一闪而过,不容置疑。

人的忧患在于有身体,如果没有身体,就没有什么疾病。鸠摩罗什虽然是一位高僧,但好像还没有看透,临终前让弟子念西域的神咒,但念诵的仪式还没有完成,他就去世了。

苏东坡对于死亡,始终保持着一种坦然的态度。因为死亡不可避免,无论你怎么保养,怎么祈祷,人都会死亡。至于死亡之后是不是能够去极乐世界,苏东坡是抱着自然而然的态度,不赞成刻意追求去极乐世界,他觉得顺其自然就好。顺其自然,就是接受死亡;顺其自然,就是回到自然的本源,回到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仔细体会一下苏东坡的意思,死后,人世间的东西我们什么也带不走,西方世界不是有形的东西,也是一种妄念。

我们真正能够带走的,或者说,我们能够进入的,是回到我们本来的样子。我们本来的样子是什么呢?就是《心经》里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空的境界。

换一种说法,一旦我们放下执念,我们就能够回到自己本来的样子。这才是死后能够带走的。

苏东坡说,要作个闲人,最终极的意思是做一个活在空性里的人。这听起来有点玄,但在苏东坡的人生实践里变得很简单,就是做一个自然而然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一个理性的人。

有一次苏东坡坐船遭遇逆风,船很难前行,他点了香向着僧伽寺祈祷,结果风向就变了,变成了顺风。但后来,他又遇到了逆风,却不愿再求神拜佛。为什么呢?

耕田的人要下雨,收割的人要晴天;离去的人要顺风,来的人又对逆风抱怨。如要让人人祈祷都如愿,老天爷岂不是一天要千变万化?也就是说,如果满足了我的愿望,那一定会让别人满足不了愿望。

所以,苏东坡说,从此以后——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

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苏轼《泗州僧伽塔》

我如今自身和世俗两不相关,去无追求,来也无所留恋。能走得快些固然很好,走不了无所谓,假如每次有所求的时候就去求神,神也会厌倦。

“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确实是苏东坡一生作为闲人的最好写照。

本文节选自

《作个闲人》

副标题: 苏东坡的治愈主义

作者: 费勇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白马时光

出版年: 2022-7

,苏东坡:几时归去改编一分钱被拘 ,作个闲人

相关:

那些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了时代标本每隔一段时间,网络流行语总以其生机勃勃的姿态,大肆侵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芭比Q了、yyds、emo、绝绝子……这些词语简单好用,却也某种程度上侵蚀了中文的丰富性。网络流行语真的会“杀死”中文吗?还是让汉语更为当下且具有活力?有研究者发现,汉语的发展演变本身就是词汇不断增量的历史,有些流行语沉淀下来,也成为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的一部分。而那些可能没有存活到现在的流行语,其短暂的寿命过后,反而成为了时代标本..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如何锻炼情绪的韧性?近年来,各种不确定性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精神韧性。列纳德·蒙洛迪诺的新书《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正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情绪的力量,进而重建精神韧性。本文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为《情绪》一书所撰写的序言,其中所提及的锻炼情绪韧性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战争以及自然灾害。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大灾难后依然存活..

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跟着博主学拍照,打造迷人的松弛感;松弛感女生为什么受欢迎;从优秀女生身上学到顶级魅力:松弛感;为什么她们自带松弛感;松弛感,不在乎就很酷……这是在某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搜索“松弛感”,立即弹出的热门讨论。松弛感,是今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非常火爆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松弛感”最初的来源,在信息驳杂的互联网几乎已不可考。但仔细梳理这些与松弛感有关的词汇,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比如,与此前的同类流行词..

杜甫的诗,柳永的词,庄子的思,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古人的世界里,诸多高见巧思、佳品杰作都来自登高俯视。杜甫登高,悲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以自然之变感怀人生之变;庄子登高,借鲲鹏之翼扶摇而上以“游无穷”,身体灵魂全然自在逍遥;张择端登高,绘《清明上河图》,世间种种逼真完整地再现……可以说,如果不是站在高处俯视脚下世界,就很难脱离世俗纷扰,也不会感受到思绪万里神游的快感——在无限的大地和天空的怀抱中,人脱离了肉身的限制,与历史、未来,乃至宇宙共震..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侦探,也许是你我推理小说是一种拧巴的文学类型。它一边是“精英文学”,一边写的又是人类最本质的、未经包装的欲望。它极尽诡异、猎奇之能事,写出来的却是逻辑和辩证的理性思维。它的文学性常常被怀疑和诟病,喜欢它的读者却说这是最浪漫的文学。它是再小不过的点生发出来的一桩事件,人物不太会成长,时间甚至也不总是流动,却以小见大,从侦探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变迁。《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G.K.切斯特顿曾说:“推理小说的第一..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

手机废人:“已读不回”背后的不安2016年,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千叶县柏市等自治体推出了手机版的“母子健康App”,既电子版的母子手册(母子健康手册 )。这个App可以记录从孕妇怀孕到胎儿出生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内容。母亲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将胎儿的B超影像、出生时的录像制作成相册,还可以与家人共享。只要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App,即可自动生成图表,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此外,App还提供了各类信息,如定期推送..

年轻,且有两条腿,简直所向披靡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星期天文学」第13辑,嘉宾是作..

为何在继母迫害女孩的童话中,父亲要么不在,要么不管?蓝胡子、强盗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几代人讲述这些故事,它们如此疯狂惊悚,又如此平淡日常。“格林兄弟开始立志为‘诗歌史’添砖加瓦,根本无意出版‘供人消遣的书’。后来,威廉·格林不知不觉响应起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话越来越远离初版时的粗野和纯朴,内容逐渐净化、风格化、文学化,大人孩子都喜欢。”哈佛大学民俗和神话研究教授玛丽亚·塔塔尔带我们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重新翻阅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