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元宇宙商业之父”马修·鲍尔:担心元宇宙被过度炒作

2022-09-14 10:01:57 来源:网络

如今,元宇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国际顶尖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这说明一个事实:我们正在从大数据时代迈入元宇宙时代,元宇宙已经在全面颠覆我们生活、工作与思维。谁最先进入元宇宙,谁就将最先赢得未来。

人们对元宇宙是什么,以及将会带领人类走向何方众说纷纭。2022年,元宇宙商业之父,也是全球最早、最全面介绍元宇宙的趋势家,影响了扎克伯格等科技大咖的元宇宙定义者马修•鲍尔(Matthew Ball)带来了他的开创性新书《元宇宙改变一切》。在这本全球瞩目的新书中,马修•鲍尔将为大众厘清: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什么时候到来,如何真正构建元宇宙,以及元宇宙将如何全面改变我们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

《元宇宙改变一切》中外版本同步推出,中文版由湛庐文化/浙江教育出版社在9月出版。在该书上市之际,澎湃新闻记者通过邮件对作者马修•鲍尔进行了专访。

马修•鲍尔

马修•鲍尔

【对话】

澎湃新闻:你是何时、如何对元宇宙的概念产生兴趣的?

马修•鲍尔:我一直痴迷于讲故事、虚拟世界和新技术。出于这个原因,科幻小说,特别是创造了“元宇宙”这一词的《雪崩》,一直是我思考未来的核心。

不过我对元宇宙的关注真正开始于2018年。当时我玩了很多次《堡垒之夜》,也在Roblox平台上花了很多时间。这让我相信,元宇宙这么一个诞生了30年、属于一个世纪之前的想法,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机会,它实际上是围绕着我们建立起来的。

澎湃新闻:是什么促使你写一本关于元宇宙的书?你为什么认为外行人也有必要了解这项技术?

马修•鲍尔:我相信元宇宙将会影响到每个国家、每个行业和个人。它将改变我们的经济和日常生活。为了确保元宇宙不仅仅只在技术上实现,而是能带来健康的共同繁荣,以及我们想要的东西,我相信我们都必须参与到塑造它的过程中。虽然《雪崩》只有一个作者,但我相信元宇宙肯定有数十亿名共同作者。当然,它背后的公司也不止几家。

但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需要尽可能多的人——用户、消费者、开发人员、政府、监管机构——了解元宇宙是什么,它将何时出现,如何出现,使用哪些技术,以及潜在的影响。我花了五年多的时间与许多构建元宇宙的人深入研究这个领域,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研究了几十年。我想把我所学到的一切分享给任何想了解元宇宙并对其有所贡献的人。

澎湃新闻:在《元宇宙改变一切》一书中,你准确而全面地阐述了元宇宙的定义。由于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这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那么,你是如何形成这种对元宇宙的清晰认识的呢?

马修•鲍尔:当然,这很难。但我想做的是给出一个定义来解释元宇宙的含义和它需要什么。此外,我想要一个能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元宇宙与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互联网以及已经流行了几十年的电子游戏有何不同的定义。这意味着我不能做一个严格的定义,我需要全面地阐述元宇宙。

例如,互联网是由使用互联网协议套件进行通信的全球网络和设备系统定义的。这并没有真正解释互联网,也没有解释它需要建立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挑战。解释TCP/IP的各个协议对普通人也没有帮助。如果我以这种方式来定义元宇宙,我只会说类似于“同步、实时3D互联网”的东西。这使得理解元宇宙比描述大型AR/VR/3D电子游戏更加困难。

因此,我努力创建了一个定义,强调我的书可以用来解释的关键词。我和许多人一起测试了我的定义(或描述),以确保它有效,其中大多数人没有技术经验。这个过程提供了以下内容:“大规模的、可互操作的网络,能够实时渲染3D虚拟世界,借助大量连续性数据,如身份、历史、权利、对象、通信和支付等,可以让无限数量的用户体验实时同步和持续有效的在场感。”我强调每一个关键词,因为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元素、经验或技术考量。

澎湃新闻:在这本书中,你指出了中国在创造元宇宙方面的潜力。你如何评价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中国的一系列努力能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效仿和实施?

马修•鲍尔: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市场,在构建元世界方面具有独特的定位。它的一些优势元素,如国家在芯片制造、AI/ML和5G方面的积极投资,在其他国家是可以复制的。美国现在正努力做到这一点,政府也面临着很多企业的压力。

但其他国家要复制其他元素要困难得多。例如,中国的数字支付系统比其他市场的应用更广泛、更灵活、成本更低。支付系统是所有经济体的基础,在构建新经济体时尤为重要,因此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另一个巨大的优势来自于政府专注于制定标准和促进巨头之间的合作。美国过去是这样做的,但几十年过去了,后者一直是西方的一个挑战。然而,两者对于构建元宇宙都是必不可少的。元宇宙不是一个单一的平台,而是一个集成的网络。因此,如果我们不能相互连接,我们就永远无法建立我们想象中的元宇宙。

澎湃新闻:你认为中国在发展元宇宙时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和挑战?

马修•鲍尔:如果说中国的优势在于推动标准,那么它也面临着一个相关的挑战:如何挑选并鼓励制定正确的标准。元宇宙的需求非常巨大,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标准、文件格式和协议等方面的互联和协议,我们还需要正确的标准。比方说,这些标准必须强大而轻便,强健而容易,优化而具有延展性。在这些目标之间没有完美的权衡,我们甚至不确定我们是否有正确的想法。中国必须驾驭强制标准带来的好处,同时仍要促进研发以生产新的标准。知道什么时候做出选择,什么时候改变之前的选择,以及如何在某些时候,对最佳技术的分歧应该持续下去,直到答案自然出现。

澎湃新闻:在书中,你承认元宇宙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并提到许多人对此感到担忧。不过这本书总体上还是传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那么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元宇宙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澎湃新闻:在书中,你承认元宇宙的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并提到许多人对此感到担忧。不过这本书总体上还是传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那么你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元宇宙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马修•鲍尔:我相信几乎所有的技术本质上都是中性的,它们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但我也相信,技术反映了它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建立,由谁建立,以及用于什么商业模式。元宇宙会有一些缺点,我可以想象很多,但这些远远不是它的全部。

我认为人们的担忧是可以避免的。元宇宙不可避免,但我们不会后悔。因此关注元宇宙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它们,从而建立一个更好的未来。我的书是乐观的,因为我就是乐观的。我相信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伟大的元宇宙,通过这个,也可以改善当今互联网的许多缺点和不足。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元宇宙,了解他们如何参与建立元宇宙,以及这其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这就是我的目标。

澎湃新闻:作为元宇宙及其发展的长期观察者和研究者,你目前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马修•鲍尔:我最担心的是过度的炒作。在某种程度上,我这本书的书名助长了炒作,因为它说“元宇宙将改变一切”。我相信这一点。但我的书也清楚地表明,完全实现元宇宙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们进入移动互联网/云,以及整个互联网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在这两方面都还在渐渐成熟的过程中)。此外,我们还不知道如何解决巨大的技术挑战。

然而有人说元宇宙已经来了,或者很快就会来。这一观点浪费了资金,误导了许多人,耗尽了所有人的精力,甚至可以说伤害了那些有耐心建造它的人。这是没有成效的。我对区块链和加密领域中泛滥的骗局、欺诈和谎言尤其感到沮丧。我不认为元宇宙需要区块链、加密或NFT,尽管我们最终可能会决定使用其中的一些技术。然而,现状还是一团糟,经常发生腐败和欺骗。

澎湃新闻:对于刚刚开始了解元宇宙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指南。那么对于想要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元宇宙的知识的读者,你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马修•鲍尔:在这本书中,我的工作是准确地解释元宇宙是什么,它所需要的技术,以及我们如何构建它。在读完此书之后,读者可以关注元宇宙的体验和其中的生活。为此,我建议阅读科幻小说,在虚拟世界中玩游戏,加入虚拟社区。元宇宙需要许多新技术,但最好的技术是为人类的需要而设计的。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

,专访“元宇宙商业之家用咖啡机 父”马修·鲍尔:担心元宇宙被过度炒作

相关:

想象英女王的“阅读人生”:在位70年,她都读过哪些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伊丽莎白二世于1926年4月21日出生于伦敦。1952年,伊丽莎白公主在25岁时成为女王,当时她的父亲乔治六世国王去世。从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到利兹·特拉斯,女王在位期间见证了15位英国首相。2015年,她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打破了她的曾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创下的纪录。虽然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只接受过家庭教育,但..

年过半百之后,我想和父亲一起老去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终将面对的人生课题。也许我们都有在孩提时候第一次思考死亡的经历,彼时彼刻,我们会感到害怕,感到无助。“你和妈妈会不会死? ” 这是本文作者、中国台湾作家郭强生,在幼年第一次面对死亡问题时试图做出的无助发问。不过,彼时的郭强生,也只是远远地张望着这一切,毕竟,对一个孩童而言,这一切都还很遥远。而在经历了母亲病逝、父亲迟暮后,在“初老的年纪”,五十岁的郭强生对生命的归途有了新..

十万个秋天,从诗里来见我鸿雁来,玄鸟归,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渐入佳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将他们对秋的感怀凝练于诗词之中,只待后人有缘,便可从中领略到秋天里的万千世界。本文作者、 作家李 修文 就是这样一位“有缘人”。 他在敦煌这片苍凉大地的行走中,调动了 自己的身体感受,并由此“联通”了万古诗文中的秋天。在下文中,我们将跟随他的感受力 ,一同 抵达那潜藏在不同时空中的 “ 十 万个秋天 ” ;也许,我们也能从中 凝..

从凡人到圣人:关羽的千年升职记在每个少年的英雄梦里,都有一位“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 在每部香港黑帮电影里,你也都能看到“义薄云天”关二爷的神位。关羽的形象是如此深入人心:红脸、美髯、绿袍、赤兔马、偃月刀…… 而关羽的民间地位又是如 此不可动摇:作为“神”和“圣”,他“身兼数职”,不仅 是忠义的化身,也象征勇信,有着护民、护法的职能,还是财神……但你可知道,关羽生前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他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在民间的影响也很有..

疾病与灵媒:一个江南村落里的平行世界如果生了病,或是觉得不舒服,你会怎么做?在今天,人们大概率会选择吃点药,若实在难受,就去医院看看。但对于中国不少乡村地区的民众而言,首先要看这病是“真病”还是“假病”。类似身子发软、寝食难安,却又说不出原因的“不对劲”,当地人的办法是先去“问一问”。生病于他们而言,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它影射出的可能是某种无法名状的力量,或是与人的运道有关,又或是牵扯出一段家族中的恩怨。在江南杭嘉湖平原的九里..

《漫长的余生》:被时代裹挟的普通宫女的一生普罗大众于历史长河中,往往被浓缩成一串不那么准确的数字,能入史传碑版者少之又少,男性如此,而在作为男性附庸的古代,想要了解一个女性的一生,就更加困难。一位北魏的宫女,因为做过皇帝的傅母,其墓志又恰好得以保存于邙山,进而又恰好被发现,诸种巧合,让人能够从中看到她“漫长的一生”。在墓志连续性的书写之后,可以看到的只是某些书写者想要表达的片段,或者说是他们心中的重点。这位三十岁后才入宫的宫女八十六年的..

露从今夜白:岁月忽已晚,但不必太伤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具诗意的。白露也是特别的。白露三候为:“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三个候应皆为鸟类,并且都站在南方的视角:北方的鸿雁为避寒已陆续抵达;过一候,耐不住冷的燕子也将回到南方;再隔一阵子,所有的鸟都会增养羽毛,并为准备过冬的食物而忙碌。“便有西风吹白露,炎凉分得两重天”,之前乍而出现、但又被某一日..

终于有机会,给大家讲点“鬼话”“阴间”和“鬼”,存在于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当中。同时,它们又时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xx鬼”“鬼话”“鬼故事”……事实上,在中国,“阴间”文化向来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领域,它被强大的世俗力量所规范,是“阳间”生活的“副产品”。下文中,作家贾行家将带我们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间”和“鬼”,去探究:“阴间”如何在儒释道以及世俗力量的博弈当中不断“进化”?“鬼神”传说如何一步步被封建统治阶层纳..

“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九月一日,暑假结束,又到开学季。而这一天也确实是一个大家都会注意到的结点,夏天过去了,好像什么都没有留下,新的季节与新的学期一并而来,每个人都要去面临自己的新课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更是好奇与期待、陌生与茫然并至……我们由此选摘了九段来自不同学者、作家关于学校与学习、青年与抱负的文章片段。这些文章有些整理自他们对自己学生的演讲;有些凝练了他们多年求学、读书与教学的心得体会,比如钱理群曾经给北大学生..

政府官员与乡间教师笔下的抗战见闻及其心灵体验“人是历史的主体,人性是历史的内涵。了解活生生的‘人’,才较能掌握历史的真相;愈是贴近‘人性’的思考,才愈能体会历史的本质。”日记作为记录个人经历见闻与抒发个体情感的特殊载体,自然对研究历史上的人及其所处时代有着别样的价值。学界运用日记、笔记、回忆录等材料探讨民国史早有先例,就抗战史而言,则国民政府党政军要人日记乃是学者观照的重点,如罗敏利用蒋介石、徐永昌、王世杰等高层日记系统地分析了武汉会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