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苏轼,是种什么体验?

2022-08-29 10:14:42 来源:网络

一、王弗

那一年,我十六,他十九。

在学堂的朗朗书声中,我曾见过他妙年洁白的身形。他,是我父亲的得意门生。

而如今,我该唤他一声“郎君”。

他喜欢在朝云初起时眺望天际,喜欢在昏昏灯烛中抚卷沉吟。家中书房虽然窄小,我总赖在他旁边,光是看他时而摇头晃脑时而眉目耸动,就有无穷的趣味。

有时他背书卡住了,我便轻轻提醒,倒惹得他大为惊诧。他在书架前上蹿下跳,试图把我考住,终究未能得逞。

从此,他看向我的眼神,似乎比从前,更多了几分光泽。

人们都说,丈夫志四海,可我觉得,外面的世界,他并不适合。

是的,他红了,有个叫欧阳修的先生说,要放他“出人头地”。就连当朝皇帝,都把他和子由,当做宰相来培养。

可是,他又哪里知道人性幽微,官场混沌呢。

每次开门纳客,他总是满心欢喜,觉得又交到了一位知己。可我躲在屏风后听到的,根本不是这样。

我和他说:今天来了个“阿谀奉承怪”,你怎么说话他都顺着你,还来了个“称兄道弟怪”,一日千里地自来熟,两个人都不是你真正的朋友。

起初他不以为然,他以为自己掏心掏肺,别人自然输肝剖胆。但后来发生的事,让他不得不挠着头腆着脸,来向我认输。

真是傻得可爱。

书读多了的人,脑子里常惦记些有的没的。一年冬天,大雪满山,四望皎然,庭院中有一小块地与众不同,不但不积雪,天晴后还微微隆起。他大喜过望:“此地必是古人埋藏丹药处!”

我摁住了他手中的铁锹:“若是婆婆尚在,必不许你如此迷惑颠倒!”他便乖乖收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和子由渑池怀旧》)

十一年时光,像受伤的飞鸿,缓慢,但终于飞远。

二十七岁那年,我卧床不起。他的双手在我的手上几乎攥出血来,却被病魔一指一指掰开。

他把我葬在明月夜,短松冈,八步开外,就是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婆婆。

逶迤的山岭间,挤满了他亲手种下的三万株松树。

我是喜欢松树,但三万株,未免太多。

可惜这一次,我无力劝阻。

二、王闰之

他曾是我的堂姐夫。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称我为“妻子”。

堂姐留下一个儿子,我又为他生了两个。在所有人眼里,我不如堂姐蕙心纨质,一生最大的成就,或许便是让这个家更有家的感觉,家的温度吧。

在少女时代的绮丽幻梦中,他曾是最为闪光的存在。他的清词丽句,他的趣闻轶事,甚至他那些深奥的家国天下,都被我抓着闺蜜聊到她想逃。

有句话说得好,千万不要嫁给自己的偶像。更何况,我赶上的,是他一生中最为动荡的岁月。

京城里搞变法,闹哄哄,似乎他不怎样赞同。吃饭带娃时,他也曾向我抱怨过的,可我又哪里搞得懂?

他便把那些牢骚,都写到了诗文里。而这,几乎要了他的命。

最早在杭州,就有个叫沈括的家伙(都说他写过一本十分厉害的书叫什么《梦溪笔谈》),来和他谈诗论文。谈完带走一册新诗,称要好好拜读。

一转头,这本新诗集,做了详细的笺注,被当成诽谤朝廷、攻击新法的罪证,呈送至神宗皇帝御前。

那一回,他涉险过关了。但地狱之门,已悄然开启。

在湖州的山光水色中还没坐热屁股,他便被抓到了京城的大牢里,因为同样的指控。

众目睽睽之下,顷刻之间,捉一太守,如驱犬鸡。而他居然回过头来嬉皮笑脸:“走啦走啦,这种时候,你就不能写首诗,送送我?”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轻松是装出来的。若不是吏卒看守严紧,他已在扬子江边投水自尽了。

梦绕云山,魂飞汤火,御史台大狱暗无天日,他熬满了一百三十天。而我,带着全家二十几口人,远涉江湖,灰头土脸,去投奔子由。

半路上,大批官兵围住我们小小的船,凶神恶煞,翻箱倒柜。我不禁悲从中来:“好好的过日子,非要写诗!我这是受的什么罪呀!”

一气之下,他残留的诗文手稿被我付之一炬。那天夜里,我仿佛看见他沉默着来到我梦中,龇牙咧嘴,一脸肉痛。

囹圄深深,霜气袭人,诟辱通宵,“咬”文“嚼”字。所幸,硕大的漩涡虽不怜悯蝼蚁,岸上总还是有几人伸出希望的枯枝。

他在狱中,不止一次想要自我了断,甚至写了两首绝命诗,但终于大难不死,远谪蛮荒,一家人重又在黄州团聚。

突然的苦难,让他迅速长成一个精神的巨人。就连子由都“酸溜溜”地说,从前他们兄弟二人,诗文原本不相上下,自从黄州之贬,他便一骑绝尘了。

让我尤其欣喜的,是他终于学会了收拢掉毛的翅膀,从云端降落到地面。从前的他,俸入所得,随手花光光。说他两句,他便搬出李太白的诗句——“千金散尽还复来”,明日自有明日财。

这下好了,他竟摇身一变,成为节约的能手。经过精密的演算,他认为一天的花费须得控制在一百五十钱以内。每个月初便提前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挂在头顶的房梁上。每日清晨他用叉子叉下一份,然后,将叉子小心藏起来。

我知道,世人眼中的他,乐观旷达,永远以强韧的身姿、倔强的面容,站在人生困境的对面。闾巷争传“一蓑烟雨任平生”,学童书册写满“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样的他,的确浑身发光,让许多人从中汲取了坚持的可能、前行的力量。但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常忘了,他不过也是血肉之躯。当被命运绊倒在地时,他也会难过得像个孩子。

黄州四年,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为猪肉作颂,在命运的深渊里,依然是个无可救药的吃货。殊不知,他也自闭过,颓唐过,羞于白日出门,甚至不敢和朋友联络。

从“嗟余潦倒无归日”到“畏人默坐成痴钝”,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到“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他笔下的酸楚并不比旷达少,人们却常常只记住了后者。

而更让他忧心如焚的,是四海鼎沸,民生日蹙。变法让朝廷府库日益充盈,百姓的面容却一天天干瘪下去。

也许我该庆幸,在漫长的泥泞过后,终究有一段坦途在黎明等待着。说起来似乎不厚道,但神宗的英年早逝,的确让他得以东山再起。

短短一年,他扶摇直上,玉堂金马,荣宠一时。在倥偬的案牍与潮水的宾客中,他的笑容温暖,嘹亮。

他素来喜欢命俦啸侣,但以今时今日的地位,家中难免奔走竞进之徒。每次来了这样的俗客,他便大张旗鼓摆出歌儿舞女,在衣香鬓影与急管繁弦中,竟和来人终席不交一谈。

我知道,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不过披上了华丽的衣冠。

变法暂时坠入了低谷,但朝堂之上不无隐忧。司马光矫枉过正,要把所有新法一概废除。

在他看来,就事论事,有些新法还是值得拥有。可当他挺身而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都感到不能理解。他不是被变法派迫害最惨的那个吗?尽情享受大仇得报的感觉不好么?

他和司马光大吵一架,还帮对方改了个名字,叫“司马牛”。

“司马牛”没来得及向他露出獠牙,就撒手人寰了。但他不肯圆融藏锋,终究不是长生久视之道。

我不知道隐秘的风暴会在哪个角落聚集,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刻,我终于病倒,离他而去。

我曾陪他走夜路,蹈泥涂,戴皇冠,听欢呼。尽管,“冰姿玉骨”不是我,“不思量自难忘”也不是我,但,冢中枯骨两相依是我,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是我。

也许我没能握住他的灵魂,但,能在沧桑的九年等待后,终于和他并肩躺在漆黑坟墓里,也不失为一种枯燥的浪漫吧。

三、王朝云

不知为什么,他爱的人,都姓王。

我不过是他的如夫人,却凭着一句“不合时宜”的吐槽,被人们深深记住。

初入苏府时,我懵懂无知,飘零日久。新生活里的全部色彩,都来自他的馈赠。

他大我二十六岁,但我仿佛从他出生,便已和他朝夕相处。他的世界充满明枪暗箭,而我尽力让层层叠叠的伤口,开出明媚小花。

天长地远魂飞苦,人生乐在相知心。

他什么都好,就是不该含情脉脉,叫我“老云”(王闰之:我插一句,他也总叫我“老妻”!)。

我有时觉得,他待人接物极为成功,即便身在困厄,仍能凝聚许多性情中人。他们千里万里,也要赶来投奔。

有时又觉得,不知他在搞什么,连他倾心教导的学生,居然都会恨他入骨,嘴里时常恶狠狠念着他的名字。而这个后来把他贬得七荤八素的学生,就是神宗的儿子——哲宗。

在一般人眼里,歌姬侍婢不过是富贵生涯的点缀。在他飞黄腾达的岁月,他有过好几个和我一般的侍婢。

等到他花光好运一落千丈,便只剩我一人,愿意陪他远历遐荒,苦度年华。

我们有过一个珍贵的孩儿,他还写下一首流播千古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洗儿诗》)

只可恨,我们的孩儿,只活了不到一年,便被病魔摄去。从那之后,我的身体每况愈下。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在惠州的仓皇天空下,他让我唱一唱这首《蝶恋花·春景》。而我被这两句卡住了喉咙,催湿了眼睛。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命运不正像那个隔墙语笑的佳人么?多少人用尽一生逾墙折杞,终究不过枉自多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朝云诗》)

在佛经与药炉中间,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衰朽,死的时候只有三十四岁。

而他,终生不再听那首《蝶恋花·春景》。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悼朝云》)

他葬我于栖禅寺大圣塔下,害我的魂魄夜夜辛劳,衣衫尽湿地渡湖回家。后来,他便在湖上建构长堤,遍植腊梅。从松树到腊梅,他讨好女孩子的手段,如此单一。

也许大兴土木,能够缓解他心中伤痛吧。临终前,我反复念诵《金刚经》中的偈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便为我筑起一座“六如亭”。这做法或许浮夸,但我喜欢他亲笔书写的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庭户无声,明月窥人的夜晚,也曾起来携素手。

春风春雨,彩蝶双栖的时节,也曾起舞在人间。

纵然这一世烟柳断肠,落红无数,毕竟曾有人和我冷暖相依。

浮云流水,他生缘会,就让我们翘足期待,下一个轮回的相遇。

本文原刊于《北京文学》,经作者授权转载

本文作者,彭敏,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

《曾许人间第一流:古代诗人骚客的激荡人生》是彭敏首部以诗词为主题的作品。

从陶渊明、李白、王维、杜甫,到白居易、苏轼、李清照、陆游…… 彭敏带我们领略29位古代诗人们的诗酒江湖与慷慨人生, 直面他们的 人生困境,体认他们的 诗和远方,还原他们的 率真可爱。

这本书帮我们撕下诗人们的刻板标签,让我们看到他们丰富、多元、灿烂的一生。

《曾许人间第一流:古代诗人骚客的激荡人生》

作者: 彭敏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捧读文化

出版年: 2022-7

,嫁给苏轼,是李李仁 种什么体验?

相关:

熬过了40岁的鲁迅,终于放自己“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在五四文坛上,鲁迅毫无疑问是“新青年”的领袖与导师,可他本人却并不是“新青年”。当他进入五四文坛时,已是将近四十岁的“老人”。他所讲述的故事也不是新青年们的故事,而是一些过去的、没落的人的故事。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看来,鲁迅“这个‘老新党’与‘新青年’的参差对照,是解读鲁迅的一个重要关节。”张业松认为,鲁迅在与周作人“兄弟失和”后离开大家庭被迫“自立”,以及真正的新青年许广平对他的追求,也..

迷恋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林语堂,写下了畅销75年的《苏东坡传》1947年,林语堂以全英文写作并出版《苏东坡传》。时隔75年,《苏东坡传》依旧没有过时,在电商的直播间里创造出一天卖出两万多册的“奇迹”。在评论家眼里,林语堂在写作《苏东坡传》时的文献取向与他本人的意蕴期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他追慕的完美人格,也确实很像他本人:热情、真挚、幽默、豁达的文人性情之外仍有精明、缜密的一面,但终究又因其热情真挚而不免天真,且因此天真而遭受磨难。甚至下文..

我们终日的忙碌,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并且,这些为了工作而消耗的时间,看上去毫无意义……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将这些“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称之为“狗屁工作”。从事狗屁工作的人,往往经历巨大的痛苦,下文分析了狗屁工作痛苦的来源——大卫·格雷伯认为,人类幸福感的源泉,是来自一种对..

大唐三才女:她们用才情换来短暂而不安的自由薛涛、鱼玄机和李冶,是唐朝颇负盛名的三位才女。在风气开放的唐朝,女性得以冲破社会的桎梏,获得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的三位主人公可以选择不将自己的人生捆绑于夫家,她们不需要拘于“贤内助”的传统角色,而能以自身才气博得才子们的敬重与钦慕;她们勇敢地追寻自己心中所爱,尽管未必总能如愿,却活出了独立潇洒的人生。不过,早年的“诗谶”经历,似乎又预示着她们命运的坎坷。在经历了精..

《看不见的女性》:当世界被默认为“男性”的高铁上怎么坐都不舒适的座椅、商场饭店女厕所门口永恒的长队、需要脱出手时,却因为手机放不进裤袋而必须单独归置的焦灼感……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上述体验或许已是日常生活中早已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很少会去怀疑,这样的体验有什么问题,相反地,我们更习惯自我怀疑:高铁座椅不舒服是不是因为我太矮、厕所门口队伍太长是不是我们太拖拉、手机放不进裤袋是不是因为我又长胖了……于是,我们调整自己——如果不是改造的话,去适..

发射台遭3次雷击影响轻微 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按原计划发射访问:阿里云服务器精选特惠:1核1G云服务器低至0.9元/月 今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表示,尽管发射台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遭遇雷击事件,仍计划于29日发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以执行“阿尔忒弥斯1号”无人绕月飞行的测试任务。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发布声明称,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27日下午持续遭遇雷雨天气,太空发射系统所在的39..

鲍威尔湖仍在萎缩:美国第二大水库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访问:阿里云服务器精选特惠:1核1G云服务器低至0.9元/月 作为美国西部水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鲍威尔湖目前的容量仅为26%。这是自1967年以来的最低点。2022年8月22日,湖面的水位是3533.3英尺。这比“满水”(3700英尺)低166英尺以上。下面的自然色卫星图像显示了Landsat航天器在2017年和2022年夏天对鲍威尔湖的部分观察。2017年的图像是由Landsat 8上的Operational Land..

NASA今晚发射登月火箭 美国50年后为何再次探索月球?访问:阿里云服务器精选特惠:1核1G云服务器低至0.9元/月 NASA登月火箭但是,美国已在50年前就已登陆过月球,为何现在又要去呢?尤其是考虑到美国宇航员在几年内都不会真正登上月球。而到那时,NASA的花费可能会达到大约1000亿美元。探索火星的跳板NASA官员辩称,登月任务是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核心,不仅仅是1969年至1972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翻版,还关系到未来登陆火星等遥远的行..

古遗传学研究揭示了对移民模式和语言发展的新见解访问:阿里云服务器精选特惠:1核1G云服务器低至0.9元/月 他们展示了整个南弧地区各民族从农业起源到中世纪晚期的相互联系的历史的系统图景。在第一篇论文中,国际研究小组调查了安纳托利亚和印欧语系语言的故乡和传播。遗传结果表明,印度-安纳托利亚语系的故乡在西亚,只有来自欧亚草原的非安纳托利亚的印欧人进行了二次传播。在第一阶段,约在7000-5000年前,具有高加索地区..

如何评价国羽世锦赛表现?该拿的冠军到手了,男单仍需惊喜本次大赛,国羽男单选手赵俊鹏拿到了一块奖牌。随着决赛日的落幕,国羽2022年羽毛球世锦赛的征程也宣告结束。在28日的夺金之战中,国羽收获了女双与混双两金,女单决赛则是遗憾败北,最终2金1银2铜的战果,可以用“中规中矩”四个字来形容。两个夺金项目都是国羽的强项——在女双夺冠的陈清晨/贾一凡和混双问鼎的郑思维/黄雅琼,各自都已经是第三次世锦赛夺魁。陈雨菲则是未能为国羽实现11年后再度问鼎世锦赛女单的目标,但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