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迟到了》:佩索阿爱情诗中奇特的四重奏

2021-03-08 13:26:15 来源:网络

佩索阿在文学中创造了“异名”奇迹。对众多异名的使用使佩索阿的爱情诗成了一座爱的迷宫。大体而言,卡埃罗是爱的实践者,佩索阿是爱的描述者,冈波斯是爱的反思者,雷耶斯是爱的倾诉者。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爱情诗中奇特的四重奏。

撰文丨程一身

《我的心迟到了:佩索阿情诗》

作者:(葡)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姚风

版本:果麦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年12

作为佩索阿的译者,我知道他有过短暂的恋爱史,其情诗有一组《恋爱中的牧羊人》和其他不多的几首。没想到居然出了一本诗集《我的心迟到了:佩索阿情诗》,浏览之后不禁赞叹译者姚风的功力。其功力首先体现在编的方面。佩索阿的诗歌创作量极大,目前汉语读者只能读到佩索阿本人及归于其异名卡埃罗、冈波斯和雷耶斯下的部分作品。要编一本佩索阿情诗集,需要遍读佩索阿的所有作品,从中选出其爱情诗或与爱情有关的诗,这个工作量想必不小。更重要的是,这本集子体现了译者的语言功力。尽管佩索阿也有英语作品,但他主要是一个葡语诗人,目前国内既懂葡语又懂诗的人极少。而译者姚风就是一位擅长葡语的中国诗人,堪称译介佩索阿的最佳人选。

01

爱首先是个身体事件

佩索阿显然是个爱情的不信任者,他蜻蜓点水似的匆匆品尝了一下爱情之海的滋味就迅速退出了。这样一个爱情的明确否定者和长期局外人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深刻而普遍的爱情经验吗?我想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都不免有此质疑。不过,我觉得把握佩索阿真正的爱情观是难的。因为他是一个习惯于伪装的人(据说佩索阿在葡语里就是“面具”的意思),让人很难弄清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他。事实上,伪装只是表象,正如佩索阿在《感觉主义宣言》中所说的,“所有的真理都有一个悖论的形式。”在这里,不应认为悖论是矛盾,最好把它理解成复杂性,我认为这是佩索阿现代性的突出体现。

在佩索阿的爱情观里,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是身体、欲望、灵魂、美和自由。佩索阿认为爱首先是个身体事件。他有一首诗《为一个女人的身体而作》,而不是“为一个女人而作”。有时他也使用“肉体”这个词,可以说肉体约等于欲望。作为一个禁欲主义者的效法者,佩索阿同样对异性充满了欲望。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她的生命给人带来惊喜》。在诗中诗人不是把异性当成审美的对象,而是作为欲望的对象,并在诗的最后惊呼:“上帝啊,何时让我登船?/饥饿啊,何时让我饱腹?”这简直是个欲望的饕餮者,或许这是佩索阿最奔放的一次表白,其他诗中即使流露出欲望也没有这么强烈。相反,佩索阿诗中出现更多的是“厌倦”:所谓“我的欲望是厌倦”。在《除了厌倦,一切都令我厌倦》中,他爆料:“我有太多的渴望,太多的梦想,/有多得不能再多的欲求,以至于我把我变成了无有。”所以,对佩索阿来说,厌倦是他对欲望不彻底的清零行为。“我渴望安宁而不可得”,换句话说就是“我清除欲望而不可得”。

关于身体、灵魂与美的关系,佩索阿有以下论述:“你是一个灵魂,它的生命/依靠你的身体来激荡。/这激荡而出的美/是你,又不属于你。”在佩索阿看来,美实质上是从身体激荡出来的灵魂。佩索阿迅速退出恋爱,可能首先是由于他因相貌丑陋而产生的自卑感。正如他在《爱情与美不可分开》中所说的:“我可以爱你,但只能出于嘲笑,/嘲笑爱情和我相貌的丑陋,/所以我歌唱你的美,却不渴求你的身体。”因此他自称为“没有被造物赋予美貌的人”:

没有被造物赋予美貌的人,

身体会说:你别去爱!

丑是命运刻好的印章,

把你的灵魂抵押给孤寂。

由此可见,佩索阿这个有自知之明的人领悟并顺从了丑给自己带来的命运,主动放弃了爱情,可以说,丑不仅带给了佩索阿自卑感,而且带给了他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感。但是爱的丧失又成为他反复咏叹的主题,并引发了他的后悔感,可以说他对此耿耿于怀。

费尔南多·佩索阿(1888—1935)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生前以商业翻译谋生,利用业余时间写作,至死默默无闻。四十七岁病逝时留下了两万五千多页未整理的手稿,包括诗歌、散文、文学批评、哲学论文、翻译等。

02

为获得更多自由而放弃爱

从根本上说,佩索阿之所以放弃爱,是为了获得更大限度的自由。在这方面,他的态度异常明确,比如“我不求被爱,/我厌恶有人爱我”(《巨大的太阳高悬在晒麦场》),“……爱的监狱我也不要。/你们别来爱我,我不喜欢。”(《我想做一个自由而不真诚的人》)佩索阿把爱视为监狱,而他要的是“完整的自由”,并深信“无欲者得到自由”,他认为“别人给我们爱/也同样向我们索取,把我们压迫”(《你要的越少》)。这里的“别来爱”与上述的“别去爱”彼此呼应,决定了佩索阿的孤单生涯。

佩索阿的作品只有部分注明了写作时间,其中较早的一首爱情诗大概是《当她走过》,以“潘克拉西奥先生”为异名写于1902年5月15日。严格来说,这并非一首爱情诗,而是一首青春萌动之作,对异性之爱的最初显示。而且该诗可能受益于波德莱尔的《致一个过路的女子》,诗中都有路遇、凝视、内心震撼等相同点,差异只是最终他遇见的这个不快乐的美女亡故了。佩索阿在诗末写道:“我坐在窗前/透过雪花扑打的窗玻璃/仿佛看见她的身影/但没有人走过……没有人走过”这是典型的佩索阿式表达,最终的笔墨往往构成对全诗的解构,让人搞不清楚真有其人还是纯属虚构。事实证明,佩索阿习惯于意念中的爱情,而不是行动中的爱情。换句话说,他有一种把爱从行动转换为意念的倾向:“我想要拥抱的只是占用你的意念”(《你安静的肉体》),“梦你就是拥有你”(《身体》),“爱就是想”(《恋爱的牧羊人》),如此等等。

佩索阿的爱情诗显然从《我疯了,我晕了》开始,该诗表明了他对爱的极度敏感,给人一种不能适应爱的激烈颠簸之感。这种疯与晕正是他后来觉得爱情可笑的一个方面。所以,他很快进入“不再爱”的阶段,然后假作真时真亦假地为失去的爱情抒情,为不曾获得的爱情后悔。就此而言,佩索阿接近克尔凯郭尔,后者在订婚之后选择了退婚,他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结婚,你会后悔;如果你不结婚,你也会后悔……”同样,既渴望恋爱又逃离恋爱的悖论处境使佩索阿生活在对爱的拥抱与挣脱的双重渴望中。在《英国姑娘》中,他写道:“那个英国姑娘,一头金发,多么年轻,多么漂亮,/她想嫁给我……/今天,我后悔没有娶她……/今天,后悔是一种从我的灵魂中剥离的东西。”这就是佩索阿一生的恋爱轨迹。恋爱时他有疯狂感和迟到感,不再爱以后,他有丧失感和后悔感。堪称佩索阿式的悖论。

03

一座爱的迷宫

佩索阿很少一本正经,但在《爱是本质》里是个例外。你很难把一个爱的不信任者这样的话作为名言去引用:“爱是本质。/性只是偶然。”在我看来,他这样说恰恰是假的(但最后一个词“病态”应该是真的)。而在《波尔图牛肚》这样充满乖谬的搞笑之作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分明是真的。就连他通过冈波斯爆出“妈的”这样的粗话也显得异常真实。不过,佩索阿对爱情丧失的抒情不免给人真假混杂之感:“我不哭,为你不再爱我……我哭,是因为我不再爱你……”(《我不哭,为时间夺走我的青春》)我感觉佩索阿其实是将沉痛掩埋在快意之中:

我失去的爱情,我不再为你哭泣,因为我没有失去你!

……

巨大的是缺席,但什么也没有失去!

所有死去的——人、时间、欲望、

爱与恨、痛与乐——

只是去了另一个大陆……

时间到了,我将启程与它们会合。

从《我失去的爱情》这首诗来看,佩索阿的假意和真心很难辨别,他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话语之中时常充满弦外之音。佩索阿在诗中营造的这种多声景观致使现实中的佩索阿扑朔迷离。就此而言,佩索阿以其无限分身应和了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尤其是众多异名的使用使佩索阿的爱情诗简直成了一座爱的迷宫。迷宫里主要回响着四个声音,卡埃罗与佩索阿的声音是独白式的,冈波斯与雷耶斯的声音是倾诉式或对话式的,倾诉的对象有不同的名字:黛西,丽迪娅,妮拉,克洛伊,大体是柏拉图式的虚幻情人。

大体而言,卡埃罗是爱的实践者,佩索阿是爱的描述者,冈波斯是爱的反思者,在反思中不乏自嘲,爱情为何可笑?不只是情书中的表情夸张,更在于人在恋爱中行动的夸张。雷耶斯是爱的倾诉者,在爱的倾诉中辐射出其人生观和诗歌观。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爱情诗中奇特的四重奏。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 作者 : 程一身 ; 编辑: 张进 李永博 ; 校对: 李项玲 。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我的心英语缩写 迟到了》:佩索阿爱情诗中奇特的四重奏

相关:

十年后的梁庄:有人衣锦还乡,有人不再归来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梁庄十年》,来自中国作家梁鸿 。2010年和2013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相继出版,令读者们将目光集中到了一个普通的河南村庄。背井离乡、散布全国的梁庄打工者们映射出中国近几十年来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农村面临的转型困境。十年后,梁鸿再次将梁庄带回我们的视野,接续前两部的主题,重新审视故土,为读者们构建了一部更为完整、曲折的农村变迁史。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

对于远方的思念、空虚感、期待 | 读书笔记我们在抄书你来吗?我们在捡起古老的习惯:抄书。读书的时候,总有一些句子直击人心,发人深省,甚至泪流满面。我们想做的事,就是一起寻找,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记住。所以这是我们共同的抄录、一本不用担心会消失的笔记。因为读书不止,我们一直在。你来吗?参与方式:直接在本文后留言,摘抄你特别喜欢的书中部分。﹀﹀﹀-1-命运是个诡异的游戏,近处看,像个万花筒,变幻多端让人眼花缭乱,拉远了,站高了,却常发现它其实是..

设置“三天可见”,其实也是因为记忆在不断“重构”我们每更新一条朋友圈、微博或豆瓣,就是在进行一次回忆。记忆的形成不只是需要“记住”,还得去回想,整理记住的内容,如此才能讲述出来。简单的内容可能只包含基本信息,比如去了哪里、看了什么书或电影,复杂一些的可能包括具体过程,再复杂一些的则可能加入了个人感受、情绪和看法。过些日子再回头看,心底却多少有一些微妙的变化,恨不能删掉重写,甚至后悔发了这样一条内容。有趣的是,似乎内容越是复杂的,越可能让人后悔..

不快乐的人该怎么办啊……三毛和读者谈心的三封信来自三毛的三封信——选自《谈心》(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信件1:自爱而不自怜来信三毛大姐您好:前些日子在城区部参加了您的座谈,一直有股冲动想写信给您,虽然料必此种来信您定看得不胜其烦,但相信您定能深切了解一个不快乐者的心情,因此很抱歉又给您增添麻烦,只希望能藉您的指点,给我精神上的鼓舞。我是淡江夜间部的学生。基于那种对自我的期许,我参加了大学联考。现在我正积极的准备托福,由于英文程度不挺好,因..

男性爱买化妆品,始于18世纪?根据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历史学者埃伦·维希(Alun Withey)的最新研究,男性化妆品市场已经在18世纪中期的英格兰开始兴起。其中,剃须塑造了一种新的男性身体观:一方面,剃须的实践作为一种“天生的男性行为”和洁净、卫生的概念相联系,另一方面,18世纪的男性也存在对剃须泡沫女性化倾向的担忧。编译丨汪天飏根据《卫报》,上周一家在线商店报告表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下半年男性护肤品市场增长了300%。伦敦欧睿国际(..

陈嘉映:哲学家常常出现在礼坏乐崩的时代?人类之所以不懈探求这个世界的究竟,正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的答案是存在的。但是在求知之路上,我们又时常迷失,冒出“为什么要学这个?”之类的怀疑。人类解释世界的努力,前有神话、巫术,后有哲学、科学。一方面,人们常常反思,科学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功?人们经历着同样的世界,为什么只有欧洲产生了科学?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科学之成功付出了代价:用数学和实验思维树立的科学大厦里,没有人之善恶、悲喜的位置——科学..

专访陈乐民女儿陈丰:看的是欧洲,想的是中国“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写下的两句话,后来时常被人拿来引用。天南地北的人,观念与想法总有共通之处,世界文化不是断裂的,学术也无国界之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但却是陈乐民先生毕其一生的信念与追求。陈乐民(1930-2008),著名学者,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欧洲学会前会长。生前致力于国际问题研究..

希拉里将出新书《恐怖国家》,暗讽特朗普执政的四年政治家的许多政治回忆录都以疲软、平淡和粗糙著称,但现在,希拉里转向了小说。2月23日,美国媒体发布消息,希拉里·克林顿与加拿大作家露易丝·佩妮(Louise Penny)将进行合作,撰写一部国际政治惊悚小说,名为《恐怖国家》(State of Terror),小说将于10月12日出版。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位女国务卿,她与刚刚上任的总统进行合作。此前的四年,“美国的领导地位在世界舞台上滑落”。与此同时,一波恐怖袭击发生,彻底打乱..

“百年清史研究史”上新了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黄兴涛教授、夏明方教授和杨念群教授主编的“百年清史研究史”共分十卷,包括导论卷、政治史卷、经济史卷、思想文化史卷、社会史卷、中外关系史卷、边疆民族卷、历史地理卷、文献档案卷、海外研究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前已有三卷面世,分别是《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百年清史研究史•经济史卷》和《百年清史研究史·历史地理卷》。近日,又有《百年清史研究史·文献档案卷》..

30年后,它将会是我们最大的疾病负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抑郁症相关的话题登上热搜。迅速的城市化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让曾经隐形的抑郁症成了热门词汇,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有了更多的关注。有研究者说,30年后,抑郁症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在更多的关注投入到抑郁症这个话题时,人们对抑郁症本身的误解和问题也变得更多。比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春天,为什么抑郁症会变得更多?情绪上的失落是否能叫做抑郁症?女性真的比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