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

2018-09-16 09:39:35 来源:网络

这个网名。贝加尔。用了好久了。曾经几次换掉。但想来想去还是这个钟情这个名字。贝加尔。远东的一个湖子。被称为上帝的眼泪。荒凉至极却又风光秀美。古中国称之为北海。苏武牧羊的地方。曾经想。如果自己要被流放。肯定会选择贝加尔。肯定不会苦守汉节。不会为了回大汉抛弃自己的胡妻。即使有风雪严寒。寂冷清苦。也心甘情愿。

总是对人造景心存芥蒂。对熙攘的人群难以依恋。喜欢那些人迹罕至的所在。正如《荒城之月》的意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直对古代的边塞诗心存向往。“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是一种荒凉的美。绝望的美。悲剧的美。而人为修饰的美。即使它再精致再细腻。总是难以深爱。经常在看到路边。工人用剪刀修剪花草。修的齐齐整整。然后露出满意的微笑。看着自己的成果。草木有本性。为什么不能让它们自由的成长呢。把人的审美强加给它们。总是一种残忍。我喜欢看到草木疯长的老院子。有着离离草的荒原和草长莺飞的孤岛。记得曾经看过一部欧美片子。荒芜的古宅。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精灵相遇。这几乎近于自己梦想中那个唯灵的世界了。

每个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趣味。环境塑造了人。人又去改变环境。有些愈来愈好。有些则陷入恶性循环。不可自拔。贝加尔湖则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的美。区别于中国的大紫大红。吹拉唱弹。她是一个塞外的傍观者。静静的在那里。千古如斯。因为淡然。所以永恒。正如红枫叶之于黄五星。君之代之于往前冲。白手套之于红绣鞋。冲绳之于琉球。那些永恒的美好的东西。总是更自然的。更亲近于人心的事物。

曾经我们也有关关雎鸠的自然之恋。有纯净飘然的东方雅韵。但人心浮躁。利欲纵横。美好总被强权阉割。被群氓遗忘。这些东西在华夏大地都已荡然无存。那些稍有理想的人在黑夜里也只能或顾芳独赏。或无奈的成为第三种青年。做一个心灵史上的失语者。

喜欢贝加尔。还有一点是她是个外来词。不必用汉语的意义去解析她。她就是贝加尔。一个绝美大气的称谓。她不是北冥。不是北海。她是贝加尔。东方文化的华夷观念习惯把世间万物都打上尊卑的烙印。这是自己不愿看到的。欣赏西方人质朴单纯的唯物观念。梭罗有瓦尔登湖。我心里有贝加尔湖。尘世喧嚣。贝加尔湖。像一个威严的父亲。慈爱的师友。热烈的情人。一直留在心底。不让我迷失方向。

如果有时光机。想回到过去。做一个守边的小卒。终老在贝加尔湖畔。

,音网

相关:

忘川传说。 有一条河名为忘川 它延绵在地狱的深处 传说 忘川深处是一片美丽的彼岸花 是一片美得眩目的毒药 传说 孟婆汤是一个新的开始 那么。 传说可以是真的吗? 忘川可以让我忘记一切吗 彼岸花可以带我离开么? 还是说孟婆汤更管用 所有仅是未知的答案 碎弱的人逃不了的宿命

於你~於愛~我淡如轻烟。在惨淡无云的天空里。酝酿着无迹的悲哀。尽管我还在风里云里飘荡。但我明了。终被卷入无尽穹苍。渐渐淡化。看景。消失。如同我的消失。其实很留恋。只是很无奈。爱恨情仇。诗情画意。无语俨然。 一纸水墨。流水潺潺。心如止水。静水流深。余音缭绕。曾经的眷恋。和着琴声。掩着寂寞的情绪。依依伴着划落的泪水。拾一片凋落的花。琴音涓涓。伊人是否闻见?执笔描绘。寂寞轮廓。望着镜里朱颜。沉香里叹。梦里泣。不成..

不必完美不必完美 蔡昌旭 完美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最完美。然而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因为完美面对生活。面对纷乱的世界。复杂多变的人生。以致无人能始终不出差错。做一个完美的人。 一个被劈去一米木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美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是不完美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虫子聊天。它充分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它们都不是它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找寻。..

这不是爱又一次独自坐在窗前。百般无聊的打开电脑。心好烦、好闷。感觉自己好累。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会和我一样。不能出去上班、不能出去和朋友聊天、不能在闷的时候给朋友打个电话、不能无聊时和情人朋友诉说、、、 我只能面对那些鸡、狗、鸟、鱼、、、一个个不会说话的动物。为什么我的世界如此凄凉。为什么你要这样才会开心?这样的爱我很累。很伤心。你知道吗。我不是动物。我是活生生的人啊。我会被你逼疯的。 天啊。你可不可..

化蝶而飛我被困在这银白色的世界 已经好久好久 身心是否还在滴血 我早就麻木 无形的枷锁囚禁着我的梦想 禁锢我的心 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 冲破这牢笼 飞向蓝天 是不是流完这历尽艰辛的血 我就可以长出羽翅 遨游天际 去追寻我那遥远的梦境 听 有一个声音 在呼唤。在鼓励 别怕。我会在这等你 等你 等你一起去寻找 属于我们的天地 为了梦想。为了爱情 还有什么可以阻挡 我的勇气。我的身躯

保家衛國保家卫国 大风气兮云飞扬 雄混浩荡若弦张 北国九月飞寒雪 寒雪凝冰射天狼 烽火纵横千万里 玉门关外尽苍茫 虎视中原喋碧血 杀气腾云猎龙骧 精忠报国歃母旨 头颅当断慰家邦 为守家园母妻子 血枕马鞍又何妨 白马长枪从容去 龙啸苍穹气始扬 待到拥兰入胸腔 三千青丝皆白霜

秦时明月月朗星稀。湖上凉意起。举头望明月。清辉映玉杯。秦时明月映照秦疆河域。清辉滑过阿房秦淮。望明月。几时怅。月下华灯起。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秦的崛起。华夏统一。秦时明月谱成的曲是千年轮回的荡气回肠。秦时的明月。观望了千年的风起云涌。月的清韵寄予那片浩瀚的宇宙。夜的湖面。秦时明月的寄语。流转万千的怅然落寞。 月的孤寂。沉睡在了千年的秦淮河畔。月色皎洁。纱一般的披在幽深的河面上。华灯初起的河畔。橘色的光晕..

“靠山梆子”剧团轶事“靠山梆子”剧团轶事(散文) 马占驿 我的故乡是个名不见经传有千余口人的小山村。但村里的“靠山梆子”剧团却曾盛名一方。红火一时。 “靠山梆子”剧团是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村文艺宣传队发展而来的业余剧团。剧团并不只演河北梆子。也演京剧、评剧。因为剧团演职员都是本村农民或他们的子女。演技不够专业。演出时偶有“改编和发挥”。加之村民依山而居。像大山一样淳朴。乡亲们就把村里的业余剧团昵称为“靠山梆子”剧团。..

哥,一路好走你悄悄地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为什么不放缓你的脚步。回头看看我。让我也好仔细的再一次端详着你。惊闻你走的噩耗。如晴天霹雳。我的心悲痛欲绝!!这是为什么?上苍如此不公。要把你从我身边带走。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你侃侃而谈的话语。你乐呵呵的容颜。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和你的一幕一幕。还历历在目、、、 哥。你悄悄地走。正如你悄悄地驻进我的心海。还记得那是2008年的夏天的一个下午。无意..

偶发事件偶发事件(小说) 马占驿 奶奶把饭盒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爷爷把书包放进车筐。打足了气后。李欣伟才从屋里走出来。 “路上慢点呀。”奶奶在一边叮咛。 “放学早点回来!”爷爷在另一旁嘱咐。 李欣伟推起自行车走出院门。迎着朝阳。向五公里以外的学校骑去。出发时间比往天提前了二十分钟。因为今天的第一节课他要参加班长竞选。 十三岁的李欣伟。身高不足一米三。在乡镇联办中学读初一。李欣伟的父母在省城打工。留守的他和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