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高超武器领域再向中俄示弱?专家:意图要钱

2022-11-22 09:35:05 来源:网络

美国在高超武器领域再向中俄示弱?专家:意图要钱

“中国和俄罗斯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优势地位正驱使美国加快同类型武器的研发进度,从而避免陷入落后地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月20日的一篇报道援引美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负责人、海军中将约翰尼·沃尔夫的观点称,直至近期,美国依旧没有真正的驱动力促成高超技术投入到武器系统的应用,但中俄让美国有了紧迫感,“需求摆在眼前,我们势在必行”。对于美军相关人士“妄自菲薄”的言论,军事专家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渲染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带来的威胁,其意图还是找国会要钱,实际上,我们对于美军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发展计划需时刻保持警惕,特别是要同步重视防御技术的发展,做到攻防兼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援引沃尔夫的话称,在中俄先于美国拥有高超等前沿武器系统的背景下,美军于上个月进行了两次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试射,以收集热防护材料、高端电子器件、超轻复合材料等高超音速武器材料以及元器件实验数据,所有这些实验都是成功开发和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的必经环节。

报道将现身于俄乌战场的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以及美军掌握的所谓的“中国洲际高超音速武器实验”作为“幌子”,声称中俄是美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驱动力。此外,今年年初朝鲜宣布成功试射高超音速武器,以及伊朗声称已研发出高超音速导弹的声明也被提及,这些例子被认为是高超音速武器技术进一步扩散,已不仅仅是超级大国“独门绝技”发展趋势的体现。

报道指出五角大楼已将下一财年高超音速武器研发的拨款从此前的 38 亿美元提升至47 亿美元,美军各军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多款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然而接二连三的试射失败为这些项目的前景蒙上阴影,例如美国空军高超项目“空射快速反应武器 (ARRW)”在三次试射失败后才获成功,美国陆军和海军的联合研发的“通用高超音速滑翔体(Common Hypersonic Glide Body)”项目在全系统的首次试射中也遭遇了失败。

报道同时援引沃尔夫的话“打气”称,高超音速武器系统是一种最为前沿的武器系统,因此失败不应该是一个“肮脏”的词。且“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每次实验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沃尔夫指出,在研究如何将前沿高端军事技术迅速地投入到实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失败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要冒险。”

报道还为美军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并画出了时间线。指出美国陆军计划于明年部署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LRHW)“暗鹰”,这款使用两级助推火箭将滑翔战斗部加速到高超音速,然后以高超音速飞向目标实施打击的武器系统将成为美军部署的首个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据了解,这套武器系统最高速度达5马赫、最大射程约为2775公里,可使用双联装M870发射车,由美国奥什科什公司研发的M983A4牵引车牵引。按照计划,美国陆军一个野战炮兵连将装备4辆发射车共计8枚导弹,其全套装备都可使用C-130、C-17运输机空运,具备在前沿战区快速部署与反应的能力。

报道还指出,与此同时,美国海军有望于2025年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上配备高超音速武器系统,而“弗吉尼亚”级潜艇也计划于2028年配备潜射型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报道还援引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导弹防御项目主任汤姆·卡拉科的话称,本质上而言,这些都是下一代的导弹武器系统,美国在过去几年中放弃了高超音速武器项目的研发,但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加大对高超武器的投入,美国已将迎头赶上作为优先事项,并制定了积极的时间表。在汤姆·卡拉科看来,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将超高的速度和机动性的完美结合,可以增加武器系统打击的不可预测性,“我们这样做不仅是因为他们这样做了,而是因为我们确实有这方面的军事需求”。

对于美国不断通过渲染中俄威胁,从而促进自身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发展的套路,军事专家宋忠平2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在高超领域处处“示弱”,其真实原因并不是美国的技术力量不足,而是长期以来美国不重视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发展,资金投入有限,而在中俄等国相关武器装备已经列装服役的情况下,心生担忧,因此试图通过炒作让国会以及美军拨出更多款项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这当中既包括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开发,也包括拦截、反击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武器装备,一攻一守都需要钱,因此需要美国国会不断地增加军费预算。

宋忠平同时指出,尽管美国不断渲染中俄高超武器系统的强大,但我们不能轻言在这一领域对美国已具有绝对优势,“在美国科研能力较强的基础之上,只要有充足的资金,足够的重视,美国是能够快速开发并部署出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

而一旦如美媒所言,美国陆军以及海军如期部署高超音速武器系统之后,将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宋忠平表示,美国一旦部署了高超音速导弹,特别是陆海空三军接连部署之后,必然会对中国造成极大的挑战。高超音速武器的优点在于突防能力很强,难以拦截,美国意识到其所打造的全球导弹防御体系对高超音速武器难以发挥作用,那么对中俄而言,也会存在这样的难题。“高超音速武器系统的出现,改变了战场的游戏规则,对所有军事强国而言都是重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在研制高超音速武器的同时,也必须要同步考虑防御技术的提升,应对高超音速武器对我国家安全所带来的威胁。”

,美国在高超大宋提刑官 武器领域再向中俄示弱?专家:意图要钱

相关:

家居服,和“一间自己的房间”同样重要在女性的内衣发展史中,我们得以窥见一部女性觉醒史。资深内衣设计师于晓丹认为,不断进化的家居服如同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每当回家换上家居服,“我们又从纷纷扰扰、竞争残酷的外部世界回到家了,回到了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中”。下文盘点了“家居服”的进化史,从衬裙、T恤到21世纪更为流行的居家运动衣……家居服不同阶段的流行风潮,更为凸显了女性希望摆脱永无止境的家务、在家中拥有自由空闲时间的愿望。近几年因..

人生太短,《追忆似水年华》太长一套《追忆似水年华》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榜单前三,还是可以充当枕头的催眠神器?有人说,或许只有流落荒岛上才会读完这本书。而对翻译家余中先来说,《追忆似水年华》可能是一幅光彩夺目的油画,一座结构鲜明的大教堂,一条蜿蜒绵长的意识之河,他的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像一座高山,是法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写作《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他从小体弱多病,对太..

画这世上像草芥子一样被忽略的人秀英奶奶一辈子只念过1年半的书,65岁她重新识字、画画。过去的记忆总不请自来,那些旧人、旧事萦绕,无法释怀,于是她用笔将搁在心头的絮语用文字和绘画表达出来。他们大多是这世上像草芥子一样被忽略的人,因为生活的禁锢,悄悄埋没和消失在平凡的生活里。这些人努力生活,忙着劳作,忙着结果,就像她家乡内蒙古原野上不知名的果子。他们中有的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可能是因为对生活害怕,又或许是因为他们身边有亲人..

我们都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外乡人萨拉马戈诞辰100周年若泽·萨拉马戈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100年前,也就是1922年的今天,作家若泽·萨拉马戈诞生。这位在疫情期间因其小说《失明症漫记》与《复明症漫记》而被反复阅读与谈论的作家,在1998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他那为想象、同情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着我们,使我们能再次体悟难以捉摸的现实。”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萨拉马戈坦言创作《失明症漫记》的原因:“《失明症漫记》是对人类理性..

200余年来,总有人想给《红楼梦》写一个团圆的结局11月1日,在老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的演员陆树铭去世,人们纷纷缅怀这位塑造了经典关公形象的老艺术家。不少人在B站等网站上重温《三国演义》,而后在评论和弹幕中能看到观众的感慨,“如果关二爷能稍微和东吴示弱一下就好了”“如果庞统没死的话诸葛亮后期就不会那么累了”“张飞性格不那么急躁的话打下吴国也不是没有希望”等等。四大名著作为我国传统文学的巅峰之作,除《西游记》之外,都留下了不少令读者意难平的结局。..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生大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1.11-1881.2.9 图为186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巴黎“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开篇,博尔赫斯如此写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作家们,总是绕不开去阅读他、谈论他、引用他,以及受他的影响去创作——纪德在1922年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中谈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生大事”;受《卡拉..

地上的血丨星期天文学·张天翼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谁偷走了你的笑容:笑口常开的前提是拥有一口“精致的牙”?如今,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专门的口腔诊所遍布大街小巷,俨然成为独立于医疗体系的存在。我们习惯将负责保养、修复、拔除、更换病牙的专业人员笼统称为“牙医”,不过这一称谓背后可能会模糊其出现的历史语境。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牙科医生”(dentistes)至少要追溯到17世纪末的巴黎。在那之前,拔牙匠和当地的打铁匠没什么分别。用“现代牙科之父”皮埃尔·福沙尔(Pierre Fauchard)的话来说,“牙医”这一群体实则相当..

人类的群体性狂热,为什么总在历史上不断重演?伊斯兰国的极端信仰为何崛起?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什么令人们疯狂?美国作家威廉·伯恩斯坦认为,人类的宗教与金融狂热有着漫长的历史,他在《群体的疯狂》中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进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进行了新的阐释,分析人类的群体性狂热背后的社会和心理逻辑。下文经出版社授权,刊发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的方钦为《群体的疯狂》所写的导读。原文名为“疯狂之下,理性奈何”。作者认为,《群体的疯狂..

不朽哲学家咖啡馆:11岁女孩与哲学家的六封通信【编者按】11岁的小女孩诺拉·K.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部《苏菲的世界》。阅读了这部哲学普及读物后的诺拉,通过信件向哲学教授赫斯勒提出了充满想象力和哲学意味的问题: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吗?宇宙是否无限大?维托利奥·赫斯勒在回信中设想出一个哲学游戏来回答这些永恒的有趣的问题。他臆造出一个不朽哲学家的咖啡馆,从古至今的伟大哲学家们在此聚会,共同讨论诺拉的回信。伟大的思想家们互相争执,整个哲学史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