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为什么有了这么多西方防空武器,乌克兰的天空还是像旧筛子一样破了?

2022-11-19 13:32:51 来源:网络

参考消息网11月18日报道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1月18日报道,基辅处于慌乱中。泽连斯基称俄罗斯15日对乌克兰实施了85次导弹袭击,他的将军们认为超过100次。乌克兰军方称,自10月11日以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大规模打击。10月份的打击令乌克兰30%的电力系统停止运转。这次可能达到60%。而就在不久前,基辅还吹嘘说,它正在按照北约的模式加快更新防空、反导防御系统。

报道称,西方毫不吝啬。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国家先进地空导弹系统(NASAMS)及“霍克”防空导弹。德国人在10月11日袭击后的第二天援助了IRIS-T SLM防空系统,此外还赠送了“猎豹”防空坦克。西班牙提供了六套“阿斯派德”防空系统。法国交付了短程“响尾蛇”地空导弹系统。英国提供了安装在“冲锋队员”装甲车上的“星光”防空导弹系统。挪威向基辅运送了100枚“西北风”防空导弹。

得到如此丰厚的援助,可以说,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几乎一下子跻身欧洲前列。不是每个北约国家都有这样的防空武库——或者,如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奇科吹嘘的——坚不可摧的“穹顶”。

但为什么有了这么多西方防空武器,乌克兰的天空还是像旧筛子一样破了?

著名军事专家米哈伊尔·霍达廖诺克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在任何情况下,防空导弹武器都必须成套供应。通常,一套系统包括一个作战指挥所、一个多功能雷达、发射装置、通信和跟踪设备、一个或两个防空导弹弹药基数,还有发射装置上的运输发射箱,等等。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问题是,在乌克兰,西方生产的防空系统不得不在去中心化的指挥机制下运作,换言之,只能各自为战。无论是NASAMS、IRIS-T SLM,还是改进版的“霍克”防空导弹,都无法融入乌克兰的指挥系统。因此,由于缺乏相应的自动化指挥体系,在大规模打击下,即使是技战术性能相当高的西方防空系统也无法充分发挥能力。这也是人们在俄罗斯导弹袭击乌克兰后所看到的。

因此,为了建造真正的“穹顶”,不仅要购买或接收西方赠送的防空系统,还需要引进美国和北约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这不仅需要时间和金钱,还需要经过训练的专门人才。

此外,乌克兰雷达部队的几乎所有雷达站和信息处理自动化系统都需要彻底更新。也就是说,在这一领域也需要采用北约国家的武器装备。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然而,即使有了装备齐全的北约防空系统和训练有素的专门人才,谁也得不到任何防御保证。人们看到,在美国“爱国者”反导系统的保护下,沙特的石油设施在当地叛军的无人机袭击面前,几乎“毫无遮挡”。

,俄媒:为什么有了这么多西方防空武器代代花 ,乌克兰的天空还是像旧筛子一样破了?

相关:

法媒:俄乌展开无人机攻防大战,基辅警察举枪射击空中的俄无人机一个视频画面传遍了世界:在基辅,一名警察用突击步枪射击扎向地面的一个小型飞行器,不过没有成功,因为这个被乌克兰人称为“轻便摩托”的飞行器撞向一处居民楼后爆炸。这一天有四人殒命。仅仅10月18日一天,俄罗斯就派遣了数十架“目击者”-136自杀式无人机,主要针对乌克兰的城市和能源基础设施,总共完成了43次袭击。据法国《快报》周刊网站报道,从10月10日开始的这一轮轰炸,凸显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无人机起到的重要作用。..

家居服,和“一间自己的房间”同样重要在女性的内衣发展史中,我们得以窥见一部女性觉醒史。资深内衣设计师于晓丹认为,不断进化的家居服如同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每当回家换上家居服,“我们又从纷纷扰扰、竞争残酷的外部世界回到家了,回到了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中”。下文盘点了“家居服”的进化史,从衬裙、T恤到21世纪更为流行的居家运动衣……家居服不同阶段的流行风潮,更为凸显了女性希望摆脱永无止境的家务、在家中拥有自由空闲时间的愿望。近几年因..

人生太短,《追忆似水年华》太长一套《追忆似水年华》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是“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榜单前三,还是可以充当枕头的催眠神器?有人说,或许只有流落荒岛上才会读完这本书。而对翻译家余中先来说,《追忆似水年华》可能是一幅光彩夺目的油画,一座结构鲜明的大教堂,一条蜿蜒绵长的意识之河,他的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像一座高山,是法国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巅峰。写作《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花了一辈子的时间。他从小体弱多病,对太..

画这世上像草芥子一样被忽略的人秀英奶奶一辈子只念过1年半的书,65岁她重新识字、画画。过去的记忆总不请自来,那些旧人、旧事萦绕,无法释怀,于是她用笔将搁在心头的絮语用文字和绘画表达出来。他们大多是这世上像草芥子一样被忽略的人,因为生活的禁锢,悄悄埋没和消失在平凡的生活里。这些人努力生活,忙着劳作,忙着结果,就像她家乡内蒙古原野上不知名的果子。他们中有的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可能是因为对生活害怕,又或许是因为他们身边有亲人..

我们都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外乡人萨拉马戈诞辰100周年若泽·萨拉马戈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100年前,也就是1922年的今天,作家若泽·萨拉马戈诞生。这位在疫情期间因其小说《失明症漫记》与《复明症漫记》而被反复阅读与谈论的作家,在1998年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认可——“他那为想象、同情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着我们,使我们能再次体悟难以捉摸的现实。”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萨拉马戈坦言创作《失明症漫记》的原因:“《失明症漫记》是对人类理性..

200余年来,总有人想给《红楼梦》写一个团圆的结局11月1日,在老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的演员陆树铭去世,人们纷纷缅怀这位塑造了经典关公形象的老艺术家。不少人在B站等网站上重温《三国演义》,而后在评论和弹幕中能看到观众的感慨,“如果关二爷能稍微和东吴示弱一下就好了”“如果庞统没死的话诸葛亮后期就不会那么累了”“张飞性格不那么急躁的话打下吴国也不是没有希望”等等。四大名著作为我国传统文学的巅峰之作,除《西游记》之外,都留下了不少令读者意难平的结局。..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生大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1.11-1881.2.9 图为186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巴黎“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开篇,博尔赫斯如此写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作家们,总是绕不开去阅读他、谈论他、引用他,以及受他的影响去创作——纪德在1922年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中谈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生大事”;受《卡拉..

地上的血丨星期天文学·张天翼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谁偷走了你的笑容:笑口常开的前提是拥有一口“精致的牙”?如今,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专门的口腔诊所遍布大街小巷,俨然成为独立于医疗体系的存在。我们习惯将负责保养、修复、拔除、更换病牙的专业人员笼统称为“牙医”,不过这一称谓背后可能会模糊其出现的历史语境。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牙科医生”(dentistes)至少要追溯到17世纪末的巴黎。在那之前,拔牙匠和当地的打铁匠没什么分别。用“现代牙科之父”皮埃尔·福沙尔(Pierre Fauchard)的话来说,“牙医”这一群体实则相当..

人类的群体性狂热,为什么总在历史上不断重演?伊斯兰国的极端信仰为何崛起?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什么令人们疯狂?美国作家威廉·伯恩斯坦认为,人类的宗教与金融狂热有着漫长的历史,他在《群体的疯狂》中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进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进行了新的阐释,分析人类的群体性狂热背后的社会和心理逻辑。下文经出版社授权,刊发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的方钦为《群体的疯狂》所写的导读。原文名为“疯狂之下,理性奈何”。作者认为,《群体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