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慑俄罗斯?美军海外测试运输机空射导弹

2022-11-15 10:23:26 来源:网络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2日称,美国空军首次在海外进行了关键的运输机发射巡航导弹试验项目。五角大楼希望这个项目能改变美军缺乏足够轰炸机的处境,但专家认为,美国此举很可能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项目进展迅速

报道称,美国空军9日在挪威海域上空进行的“迅龙”项目试验中,一架MC-130J运输机使用绰号“盒中炸弹舱”的“弹药托盘”系统发射了一枚“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增程巡航导弹(JASSM-ER)”。

美军发布的视频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在挪威安多亚防空靶场的这次测试过程。首先释放的是“部署降落伞”,它在空中展开并将“弹药托盘”从MC-130J的尾部舱门拽出,随后主降落伞和其他4个稳定降落伞也跟着展开,让“弹药托盘”稳定地下落。“弹药托盘”保持垂直向下状态时,向下发射JASSM-ER导弹。在短短几秒内,导弹的弹翼和尾翼迅速张开并启动发动机,向目标飞去。

C-17大型运输机可以发射“弹药托盘”。

C-17大型运输机可以发射“弹药托盘”。

美国空军宣称,这是“迅龙”项目自2021年12月在墨西哥湾摧毁目标以来的首次实弹射击,也是该项目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的地区测试。“迅龙”项目经理埃文斯表示,这次成功的测试显示该项目的进展速度快得惊人,“从纸上的概念转变为实弹测试,只用了两年时间。现在,距离该计划启动不到三年,美国欧洲特种作战司令部就在北极圈测试这种新概念武器,证明团队专注于快速部署以满足部队的需求。”

危险的“空中炸弹卡车”

美国“动力”网站称,美国空军之所以大力推动“迅龙”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轰炸机数量短缺的影响。美国空军仅有约70架B-52H轰炸机、20架B-2隐形轰炸机和40架B-1B超音速轰炸机,按照美国空军的规划,大部分B-52、所有的B-1B和B-2将在不远的将来退役,改由新研制的约100架B-21轰炸机取代,美国空军轰炸机的总体规模将持续缩水。

轻型运输机也能改装为导弹发射平台。

轻型运输机也能改装为导弹发射平台。

为弥补由此带来的战力空白,美军将主意打到了使用成本低、改装潜力大的军用运输机身上。报道称,现代智能弹药对于空中发射平台的要求越来越低,导弹甚至可以在发射后通过数据链获取目标信息,不再需要由载机提前设定相关参数。应运而生的“迅龙”概念将让美国及其盟国把运输机变成全副武装的“空中炸弹卡车”,可以在安全距离内与敌人交战,为战场指挥官提供更多的火力输送选择。美国空军从2020年1月开始,对包括C-130和C-17等多型号的运输机进行了测试,未来还可以由这种改装的运输机携带成群的小型无人机。

但美国《福布斯》网站警告说,使用“弹药托盘”将带来额外风险。首先,希望获得该系统的不仅有美国,还有其他美国盟友。因为装备和维护远程轰炸机的成本很高,但获得运输机并不麻烦。只需要简单改装,装备“弹药托盘”系统的运输机可以让这些国家获得强大的防区外打击平台,导致远程打击能力在全球扩散化。

其次,配备“弹药托盘”的运输机在外形上和其他运输机没有区别,这将意味着其他国家无法分辨。相比战斗机、轰炸机等空中作战平台,运输机通常并不直接参与作战,因此针对它的警戒程度相对较低。但配备“弹药托盘”的运输机实质上与远程轰炸机无异,对手必然将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拦截。特别是大规模军事行动或演习期间往往伴随着运输机的密集飞行,如果其中隐藏着这种改装的运输机,在复杂和紧张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擦枪走火”的危险情况。

“弹药托盘”发射巡航导弹。

“弹药托盘”发射巡航导弹。

报道还质疑称,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运输机往往供不应求,美军是否有余力将其改装以执行空中打击任务,恐怕也没有那么乐观。

向俄罗斯发出信号

除了“迅龙”项目本身的影响外,在俄乌冲突持续之际,美国这次选择在欧洲进行测试,也引起外界的种种猜测。美军发言人玛格丽特·柯林斯告诉《巴伦支观察报》,在挪威举行的“迅龙”项目测试“不是向俄罗斯或任何对手发出的信号”但《巴伦支观察报》并不认同美军的说法。报道称,“迅龙”项目非常适合发射大批巡航导弹对S-300和S-400等俄制先进防空系统发动大规模攻击。“它们是俄北方舰队沿科拉半岛海岸部署的主力防空系统,用于保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核潜艇基地”。

《防务新闻》则注意到,根据美国空军发布的照片,除了在挪威进行的实弹测试外,美国和波兰飞行员还在接受将“托盘弹药”装载到波兰C-130运输机的相关培训。无论波兰是否对参加“迅龙”项目感兴趣,但这次培训确实暗示了美军在未来紧急情况下将如何利用盟军或合作伙伴的运输机。

,震道路红线 慑俄罗斯?美军海外测试运输机空射导弹

相关:

美中央情报局局长与俄情报部门负责人在土耳其会面当地时间14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与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会面。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证实,应美国倡议,14日俄美两国代表团在土耳其安卡拉进行了会晤。土耳其总统府新闻局局长阿尔通14日称,土耳其国家情报机构主持了俄罗斯和美国情报机构负责人之间的会议。

200余年来,总有人想给《红楼梦》写一个团圆的结局11月1日,在老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的演员陆树铭去世,人们纷纷缅怀这位塑造了经典关公形象的老艺术家。不少人在B站等网站上重温《三国演义》,而后在评论和弹幕中能看到观众的感慨,“如果关二爷能稍微和东吴示弱一下就好了”“如果庞统没死的话诸葛亮后期就不会那么累了”“张飞性格不那么急躁的话打下吴国也不是没有希望”等等。四大名著作为我国传统文学的巅峰之作,除《西游记》之外,都留下了不少令读者意难平的结局。..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生大事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1.11-1881.2.9 图为186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巴黎“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那样,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开篇,博尔赫斯如此写道。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的作家们,总是绕不开去阅读他、谈论他、引用他,以及受他的影响去创作——纪德在1922年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中谈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生大事”;受《卡拉..

地上的血丨星期天文学·张天翼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谁偷走了你的笑容:笑口常开的前提是拥有一口“精致的牙”?如今,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专门的口腔诊所遍布大街小巷,俨然成为独立于医疗体系的存在。我们习惯将负责保养、修复、拔除、更换病牙的专业人员笼统称为“牙医”,不过这一称谓背后可能会模糊其出现的历史语境。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牙科医生”(dentistes)至少要追溯到17世纪末的巴黎。在那之前,拔牙匠和当地的打铁匠没什么分别。用“现代牙科之父”皮埃尔·福沙尔(Pierre Fauchard)的话来说,“牙医”这一群体实则相当..

人类的群体性狂热,为什么总在历史上不断重演?伊斯兰国的极端信仰为何崛起?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什么令人们疯狂?美国作家威廉·伯恩斯坦认为,人类的宗教与金融狂热有着漫长的历史,他在《群体的疯狂》中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进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进行了新的阐释,分析人类的群体性狂热背后的社会和心理逻辑。下文经出版社授权,刊发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的方钦为《群体的疯狂》所写的导读。原文名为“疯狂之下,理性奈何”。作者认为,《群体的疯狂..

不朽哲学家咖啡馆:11岁女孩与哲学家的六封通信【编者按】11岁的小女孩诺拉·K.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部《苏菲的世界》。阅读了这部哲学普及读物后的诺拉,通过信件向哲学教授赫斯勒提出了充满想象力和哲学意味的问题: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吗?宇宙是否无限大?维托利奥·赫斯勒在回信中设想出一个哲学游戏来回答这些永恒的有趣的问题。他臆造出一个不朽哲学家的咖啡馆,从古至今的伟大哲学家们在此聚会,共同讨论诺拉的回信。伟大的思想家们互相争执,整个哲学史的主要..

他和他的《金蔷薇》,用“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唤醒了无数人一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名字就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他和他的《金蔷薇》——一代人的枕边书,用“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唤醒了无数人冰封已久的温情,用抒情、唯美、浪漫的文字与宏大叙事、理想主义的激情对话,为当时略显平淡的时代氛围注入了一缕如诗般温暖的微风。帕乌斯托夫斯基一八九二年生于莫斯科,后在基辅度过整个青年时代。他的父亲是一个铁路统计员,本该精确、理性的他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彻头彻尾的幻..

大众研究领域的踩踏事故,有哪些求生法则?【编者按】韩国首尔梨泰院的踩踏事故,造成了100多人丧生,令人震惊。法国学者迈赫迪·穆萨伊德为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人群行为和大众心理的研究。在通俗易懂的群体心理学入门书《新乌合之众》中,他提到了对于踩踏事故的研究。本文经授权摘自该书,原章节题为《人流汹涌》,现标题为编者所拟。当地时间2022年10月30日深夜,韩国首尔,位于龙山区的梨泰院发生踩踏事故,消防员正在对现场人员进行救助。这..

费孝通:每个父母多少都想在子女身上矫正他的过去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个自我: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当我们发现现实永远追逐不上理想时,就会焦虑、烦恼、想重头来过。但没有月光宝盒,不能返老还童的普通人,该如何卸去悔恨的重负, 满足“再来一次”的重生愿望呢?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答案很可能是——生个孩子。在社会学家费孝通看来,父母将他们所没有完成的理想投射给子女,望子成龙,拼命“鸡娃”,但子女无法理解父母的期望,觉得父母对自身选择的过分干涉没有道理,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