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略核演习回应北约 发出明确警告信号

2022-10-28 07:56:29 来源:网络

俄战略核演习回应北约 发出明确警告信号

当地时间26日,俄罗斯举行代号“雷霆-2022”的大规模战略核力量演习。俄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指挥室观摩,并听取国防部长和俄军总参谋长的汇报。在此之前,北约已从上周开始有14国参加的“坚定正午”核威慑演习,演习将一直持续到本月30日。俄《共青团真理报》称,俄战略核力量演习是向北约发出明确信号:我们的核力量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打击俄罗斯的敌人。

美西方执意以提供军援的方式为俄乌冲突火上浇油,日益为俄与北约直接冲突埋下危险的引线。而围绕一封联名信的反转情节,暴露出美国政坛对俄乌冲突“只能浇油,不能灭火”的离奇氛围。25日,由于遭到猛烈抨击,30名美国民主党自由派议员不得不火速撤回前一天给总统拜登的联名信。他们原本在信中敦促拜登政府寻求通过外交途径为俄乌冲突找到解决办法。

美方收到俄演习通报

这是今年俄罗斯举行的第二次核力量演习,上一次是在2月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几天前。俄罗斯《真理报》称,“雷霆-2022”演习是对北约“坚定正午”核威慑演习的回应。

26日下午,俄罗斯塔斯社接连发布俄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核力量参加演习的视频。克里姆林宫在一份通报中说,演习规定的任务顺利完成,所有导弹均击中目标,确认了其性能。“俄罗斯-24”电视频道称,俄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指挥室听取国防部长绍伊古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汇报。绍伊古表示,在普京的领导下,俄军进行大规模核打击演习,以应对“敌方”的核打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26日观摩俄战略核力量演习 图源:俄卫星社

据《共青团真理报》报道,“雷霆-2022”演习计划持续到29日。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说,演习期间,俄军将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和科拉半岛附近海域的核潜艇,分别向位于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的库拉靶场发射陆基和潜射弹道导弹。俄空基战略核力量——远程航空兵部队也将出动战略轰炸机在北极地区试射远程巡航导弹。

《真理报》称,俄定期举行“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演习是为了保持战略核力量的高水平战备状态,并演练不同部队之间的协作。俄罗斯“avia”新闻网评论说,虽然俄方提前向西方国家通报了此次演习,但仍让北约感到担忧,因为俄罗斯的图-160和图-95战略轰炸机以及携带核武器的潜艇都位于北约国家的边境附近。

当地时间25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莱德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美方收到俄方即将举行演习的通报。“正如我们之前强调的,这是俄罗斯的一次例行年度演习。”莱德表示,美方将继续关注此事,但拒绝提供更多信息。

俄罗斯军事评论网报道说,美国防部的表态引发乌克兰不满。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要求五角大楼立即“对俄罗斯的核意图作出更严厉的回应”,称“俄军可能利用核演习威胁乌克兰的国家安全”。同时,莱德的“冷静”表态也在波兰受到批评,有波兰舆论扬言“必须立即对俄罗斯的核演习作出反应”。对此,该报道说,波兰忘了北约正在进行自己的核威慑演习。

美国总统拜登25日再次升级对俄罗斯的警告。当天,在被问到俄指控乌方将使用“脏弹”的意图时,拜登说,他还不确定俄罗斯是否试图策划一场“假旗行动”。但他再次警告俄罗斯,称在乌克兰使用战术核武器将是“极其严重的错误”。《纽约时报》评论说,这反映出华盛顿和西方盟友越来越严重的担心。俄《观点报》26日报道说,普京当天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有证据表明基辅计划使用“脏弹”对莫斯科进行挑衅。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俄罗斯将继续向国际社会传达这一信息,以唤醒世界阻止基辅的行动。

俄乌在为“最激烈的战斗”做准备?

当地时间25日晚些时候,乌总统高级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在一段视频中发出警告说,俄军正为在赫尔松展开“最激烈的战斗”做准备。报道这一消息的英国路透社26日称,自2月俄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赫尔松是最先被俄军控制的主要城市。但最近几周,乌军发起反攻。“情况很清楚,俄军正在集结。这意味着,没有人准备放弃。”阿列斯托维奇说,相反,最激烈的战斗将在赫尔松爆发。

阿列斯托维奇没有说战斗可能什么时候打响。《纽约时报》报道说,俄罗斯士兵似乎正在挖战壕。接到撤退令的当地居民称,莫斯科可能正在为城市战做准备。据CNN报道,同样在25日,乌军方在作战日志中写道:“根据现有信息,敌人正在赫尔松地区第聂伯河左岸布置防御阵地。在戈尔诺斯塔伊夫卡定居点附近,俄工兵部队沿着海岸线布设地雷,为他们从右岸撤退留下小通道。”CNN称,无法证实乌军的说法。

对于俄军如此重视赫尔松的原因,路透社说,在9月“公投入俄”的4个地区中,赫尔松可以说是最具战略重要性的一个,它控制着通往克里米亚半岛的唯一陆上通道,以及将乌克兰一分为二的第聂伯河的入海口。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6日报道称,乌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25日表示,乌军控制着第聂伯河上的所有桥梁,俄军留在赫尔松并与乌军进行巷战是危险的。他称,乌军对赫尔松地区的反攻受雨天影响稍有减缓,不过乌军已解放赫尔松地区90多个居民点。但俄《观点报》26日援引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的消息说,乌军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动用两个营的兵力,试图进攻赫尔松地区的布鲁斯基、伊申卡等居民点,但没有成功。

一封联名信搅动美国

在美国,围绕俄乌冲突的争斗也相当激烈。30名民主党自由派议员24日联名致信拜登,敦促拜登政府直接与俄罗斯谈判,为俄乌冲突找出解决办法,重新思考乌克兰战略。然而,仅一天之后,这些议员就撤回这封联名信。

《华盛顿邮报》25日报道称,这些议员都来自众议院进步派核心小组,他们今年夏天联名写了这封信,24日发给白宫。信件一经公开,引发诸多民主党成员强烈反弹。该小组主席杰亚帕尔25日在撤信声明中说:“这封信是几个月前起草的,不幸的是,工作人员未经审查就发布了。”她转而强调民主党一直支持乌克兰捍卫民主与自由,称“外交只是工具之一”。

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说,杰亚帕尔的解释并没能平息愤怒,几名议员公开抨击这封信。英国《卫报》称,杰亚帕尔被迫作出澄清,但也有一些这封信的联署者为他们的行动辩护,认为它反映了通过外交手段结束冲突的愿望。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倡导和平的草根组织“粉红代码”25日发表声明,对这封信遭到抨击表示失望。该组织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种政治气候中,和平的倡导者和寻求外交的政策制定者遭到如此激烈的反对和政治反弹,这令人感到悲哀。”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6日讽刺这就是美国“民主的幻影”。俄《观点报》称,撤回联名信并不意味着美国民主党已经克服分歧。民主党倾向于援助乌克兰直至乌彻底胜利,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带到这一政策的祭坛上。俄外交部防扩散和军备控制司副司长沃龙佐夫25日在联合国表示,美继续向基辅提供武器不仅造成新伤亡,而且令局势接近俄与北约直接冲突的危险线。

,俄焚膏继晷 战略核演习回应北约 发出明确警告信号

相关:

专访王唯铭:海派文化有三个层面,旗袍只是其中一个很小部分一直书写上海、讲述海派文化的作家王唯铭,近日推出了他的新作《蝶变上海:跌宕百年的海派叙事》(以下简称《蝶变上海》)。令人新奇的是,这样一本关于海派文化的书,王唯铭是从1860年的圆明园大火以及天津口岸、武汉口岸开始谈起的。而海派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则追溯到了明朝的徐光启。《蝶变上海》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颇具文学性的语言重新梳理了海派文化的来龙去脉,其中诸多人物的命运读来令人动容。不过,对于现在我们..

骆以军:这世界,我除了作作鬼脸,扯两句屁话,就一无所有了采访骆以军是不容易的。一是“时差“,他的在线时间常是凌晨三四点,如小动物般出动,发两个可爱表情包了事。二是他太“跳”,酷爱给人看星盘、讲寿山石,再严肃的对话也被笑声和玄学淹没。三是他“人傻了”。傻是一种温和的自嘲,间带一些现实的锐利——病。骆以军身体不好,或者说,极差。从牙齿到心脏,从皮肉到神经,乃至他原本超凡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没有一处完好无损。如果我不认识他,会觉得始作俑者是年龄和体质,但不..

关心花儿的胖瘦,让我认出了李清照婚姻美满的纯情少妇、丈夫出轨的中年怨妇、再婚又离异的悔恨孤独女、永念第一任丈夫旧情的寡妇......似乎一谈到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总会有人为她贴上这样的标签。在作家路也看来,如果让李清照听到这些形容,她定会慨然大喊一句:“余不耐!”就像女词人笔下争妍斗艳的花,真实的李清照一生都在与命运PK。她赌书泼茶、写文怒骂丈夫、公公甚至朝廷,在男性主导的环境下保持独立,保持质疑。仅用“才女”一词来形容、指代和看待..

六神磊磊聊金庸:好的爱情,会让人解放自动播放▲点击观看「凤凰网文化直播间」/ 六神磊磊:只要给金庸读书的机会,他就敢给你考第一冰雪聪明的黄蓉,明艳动人的赵敏,秀若芝兰的周芷若,可爱豁达的任盈盈,坚忍善良的程灵素.....金庸笔下的这些女性角色,今天仍被我们津津乐道,因为在她们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她们,我们也能习得稍许为今适用的人生智慧。前段时间,我们邀请作家、“著名金庸迷”六神磊磊来到文化直播间,分享他对金庸笔下独具..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如何锻炼情绪的韧性?近年来,各种不确定性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精神韧性。列纳德·蒙洛迪诺的新书《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正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情绪的力量,进而重建精神韧性。本文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为《情绪》一书所撰写的序言,其中所提及的锻炼情绪韧性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战争以及自然灾害。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大灾难后依然存活..

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跟着博主学拍照,打造迷人的松弛感;松弛感女生为什么受欢迎;从优秀女生身上学到顶级魅力:松弛感;为什么她们自带松弛感;松弛感,不在乎就很酷……这是在某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搜索“松弛感”,立即弹出的热门讨论。松弛感,是今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非常火爆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松弛感”最初的来源,在信息驳杂的互联网几乎已不可考。但仔细梳理这些与松弛感有关的词汇,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比如,与此前的同类流行词..

杜甫的诗,柳永的词,庄子的思,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古人的世界里,诸多高见巧思、佳品杰作都来自登高俯视。杜甫登高,悲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以自然之变感怀人生之变;庄子登高,借鲲鹏之翼扶摇而上以“游无穷”,身体灵魂全然自在逍遥;张择端登高,绘《清明上河图》,世间种种逼真完整地再现……可以说,如果不是站在高处俯视脚下世界,就很难脱离世俗纷扰,也不会感受到思绪万里神游的快感——在无限的大地和天空的怀抱中,人脱离了肉身的限制,与历史、未来,乃至宇宙共震..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侦探,也许是你我推理小说是一种拧巴的文学类型。它一边是“精英文学”,一边写的又是人类最本质的、未经包装的欲望。它极尽诡异、猎奇之能事,写出来的却是逻辑和辩证的理性思维。它的文学性常常被怀疑和诟病,喜欢它的读者却说这是最浪漫的文学。它是再小不过的点生发出来的一桩事件,人物不太会成长,时间甚至也不总是流动,却以小见大,从侦探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变迁。《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G.K.切斯特顿曾说:“推理小说的第一..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