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加大对乌军冬季装备援助 俄媒称严寒将是乌军大敌

2022-10-25 10:01:52 来源:网络

北约加大对乌军冬季装备援助 俄媒称严寒将是乌军大敌

据法新社华盛顿10月20日报道,冬天的临近将把更艰苦的条件带到乌克兰,包括厚重的泥浆、大雪和刺骨的严寒。这将令冲突双方的军事行动都更加艰难。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上周在布鲁塞尔谈及俄乌局势时对记者说:“冬季总是给战斗构成挑战。”

报道称,就算有冬季装备,也不意味着冬季作战能轻松一点:部队将难以保持温暖,车辆和武器将更难维持和操作,而降雪会使地雷的侦测变得更加困难。

报道还称,乌克兰有一定优势,因为它将从北约和其他国家获得补给,包括冬季装备,而俄罗斯在作战过程中一直存在严重的后勤问题。

加拿大将提供50万件冬衣,包括外套、裤子、靴子、手套和防寒服,立陶宛表示将为大约2.5万名乌克兰士兵提供寒冷天气装备。

德国向乌克兰运送了大批冬帽、夹克和裤子,美国和英国也将冬衣纳入基辅最近的一揽子援助计划中。

就冬季对俄乌冲突影响的问题,俄罗斯《观点报》网站近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冬季将如何改变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性质》的文章,作者是维克托·索基尔科。文章摘编如下:

欧洲国家开始加速向乌克兰军队提供冬季装备。在欧洲看来,曾令拿破仑、希特勒军队铩羽而归的“严寒将军”仍将对俄有利。那么,乌俄两军是如何应对入冬的呢?

不久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便就流露出严寒可能助在乌俄军一臂之力的担忧。他援引历史,提到严寒天气曾帮助过俄罗斯人,暗指德军在1941-1942年的冬季于莫斯科的大溃败。如今,乌克兰军队要应付“严寒将军”也绝非易事。

御寒军服短缺

乌防长列兹尼科夫早在9月初,便请求北约领导层向在向乌军提供防空导弹的同时也供应冬季军服,他要求的数量为20万套。

1991年苏联解体后,基辅继承了苏军的大量弹药及军事物资仓库。那里存放有数以百万计的军大衣、棉袄、毡靴、带护耳的厚帽子甚至巡逻穿的羊皮袄,但这些东西虽然暖和,行动却不大方便。

俄军也曾遭遇过类似的问题,有段时间下发的仍是老式的苏联冬季军服,还好并未持续太久。在阿富汗战争后,后勤部门便开始改进军服设计,推出了新的夏装和冬装,也有了更方便保暖的作战靴。

相比之下,乌军服装的更新则迟缓得多。2014年,乌军军装开始全面朝西方模式转型,出现了名为“小橡树”的迷彩套装,但经过野战测试发现极不实用,而且非常昂贵。接下来的尝试要成功一些,军装共6层,还包括手套、围巾、冬季军帽,但在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时,它的软肋就暴露无余。

乌军之所以盼着西方援助,实在是因为自家没有。在俄开始对乌军事行动时,乌军人数远没有这么多,如今加班加点赶制也来不及。

西方显然也没有这么多的冬季军服,以满足乌军需求。

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均承诺向乌军提供武器加暖和的冬装。德国也表态支持,但据德国《明镜》周刊说,要找到足够的保温面料并非易事,何况在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取暖温度越调越低的当下。

西方武器“娇气”

冬季战争除了保暖的衣服,还存在众多细微之处。其中一个微妙之处体现为武器在冬季的使用。所幸苏制以及而后的俄制炮弹系统即便在极寒天气下也无需特殊的润滑油,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同样能够使用常规的武器润滑油。军队后勤保障专家波波夫上校说,重要的是保证武器清洁,避免灰尘。

而美国提供给乌克兰的M777超轻型榴弹波波夫波波夫炮虽性能出众,但也非常娇气,寒冷天气是它的使用大敌,此外,颠簸的路面、泥泞也堪称巨大挑战,总不能用抹布来擦拭它的精密光学部件吧?

乌军士兵乘坐装甲车作战(美联社)

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积累了8年的阵地战经验,但并没用过此类先进武器,冬季多是发射枪炮后据守阵地不动。

波波夫总结道:“俄军名为‘勇士’的单兵作战系统已在北极严寒中成功经受了多次考验,这堪称最高水平的评价。俄军目前有近40万套此类装备,包括军服在内,每套重约22公斤。不排除部分动员入伍者可能分到旧冬装,但它们也加入了新军服的先进成分。今年冬天,在乌克兰草原上的俄军士兵笃定不会受冻。”

,北约加大对乌军福特野马gt500 冬季装备援助 俄媒称严寒将是乌军大敌

相关:

俄媒:乌克兰研制新型远程无人机对抗俄“天竺葵”-2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10月18日报道,乌克兰称其研制出新型远程无人机“痛击莫斯科”。报道称,乌克兰国防工业公司宣布研制远程无人机:“航程1000公里,战斗部重75公斤。研发即将结束。”据称,这是对俄罗斯“天竺葵”-2无人机的回击。报道称,乌克兰方面因此大为振奋,并开始叫嚣将同时向俄罗斯派出2.5万架新式无人机。“痛击莫斯科”——这是乌克兰政治家和乌军信息心理行动中心的宣传语。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

觊觎钓鱼岛 海保将在鹿儿岛县建设基地加强“警备活动”【环球网报道】据《南日本新闻》24日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将在鹿儿岛港谷山2区建设加油设备及直升机机库等设施,以加强对所谓“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所谓“警备活动”。报道称,鹿儿岛港谷山2区为鹿儿岛海上保安部的基地。新建设的设施包括容量达6000千升的加油设备、可容纳5架直升机的机库及停机坪。报道宣称,针对“尖阁诸岛”,多艘可搭载直升机的大型巡逻船陆续被部署到该港口,此举旨在于加强巡逻船的机..

关心花儿的胖瘦,让我认出了李清照婚姻美满的纯情少妇、丈夫出轨的中年怨妇、再婚又离异的悔恨孤独女、永念第一任丈夫旧情的寡妇......似乎一谈到婉约派词人代表李清照,总会有人为她贴上这样的标签。在作家路也看来,如果让李清照听到这些形容,她定会慨然大喊一句:“余不耐!”就像女词人笔下争妍斗艳的花,真实的李清照一生都在与命运PK。她赌书泼茶、写文怒骂丈夫、公公甚至朝廷,在男性主导的环境下保持独立,保持质疑。仅用“才女”一词来形容、指代和看待..

六神磊磊聊金庸:好的爱情,会让人解放自动播放▲点击观看「凤凰网文化直播间」/ 六神磊磊:只要给金庸读书的机会,他就敢给你考第一冰雪聪明的黄蓉,明艳动人的赵敏,秀若芝兰的周芷若,可爱豁达的任盈盈,坚忍善良的程灵素.....金庸笔下的这些女性角色,今天仍被我们津津乐道,因为在她们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通过她们,我们也能习得稍许为今适用的人生智慧。前段时间,我们邀请作家、“著名金庸迷”六神磊磊来到文化直播间,分享他对金庸笔下独具..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如何锻炼情绪的韧性?近年来,各种不确定性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精神韧性。列纳德·蒙洛迪诺的新书《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正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情绪的力量,进而重建精神韧性。本文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为《情绪》一书所撰写的序言,其中所提及的锻炼情绪韧性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战争以及自然灾害。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大灾难后依然存活..

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跟着博主学拍照,打造迷人的松弛感;松弛感女生为什么受欢迎;从优秀女生身上学到顶级魅力:松弛感;为什么她们自带松弛感;松弛感,不在乎就很酷……这是在某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搜索“松弛感”,立即弹出的热门讨论。松弛感,是今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非常火爆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松弛感”最初的来源,在信息驳杂的互联网几乎已不可考。但仔细梳理这些与松弛感有关的词汇,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比如,与此前的同类流行词..

杜甫的诗,柳永的词,庄子的思,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古人的世界里,诸多高见巧思、佳品杰作都来自登高俯视。杜甫登高,悲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以自然之变感怀人生之变;庄子登高,借鲲鹏之翼扶摇而上以“游无穷”,身体灵魂全然自在逍遥;张择端登高,绘《清明上河图》,世间种种逼真完整地再现……可以说,如果不是站在高处俯视脚下世界,就很难脱离世俗纷扰,也不会感受到思绪万里神游的快感——在无限的大地和天空的怀抱中,人脱离了肉身的限制,与历史、未来,乃至宇宙共震..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侦探,也许是你我推理小说是一种拧巴的文学类型。它一边是“精英文学”,一边写的又是人类最本质的、未经包装的欲望。它极尽诡异、猎奇之能事,写出来的却是逻辑和辩证的理性思维。它的文学性常常被怀疑和诟病,喜欢它的读者却说这是最浪漫的文学。它是再小不过的点生发出来的一桩事件,人物不太会成长,时间甚至也不总是流动,却以小见大,从侦探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变迁。《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G.K.切斯特顿曾说:“推理小说的第一..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