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十号:苏-34坠毁细节曝光,俄媒感到后怕

2022-10-22 13:59:07 来源:网络

本文转自【枢密院十号】;

俄军一架苏-34重型战斗轰炸机17日在俄罗斯边疆区的叶伊斯克市发生坠毁事故,导致15人遇难。事件震惊了俄罗斯,为什么最先进的战机会坠毁在人员密集的居民区?

事故仍在调查之中,但随着一些细节的曝光,俄媒后怕不已。

俄方对苏-34战机坠毁叶伊斯克市的悲剧调查仍在继续,最新的数据显示,共有15人在此次事件中死亡,23人受伤。近些年世界发生的战机坠毁事故中,人员死伤如此惨重的并不多见。所以俄方表示,坠毁战机上的两名飞行员可能因坠机事故面临刑事指控。

然而,俄媒21日报道称,接近调查的消息人士表示,苏-34的飞行员并不是“罪犯”,而是英雄。他们努力把即将坠落的战机驶离一个购物中心,当时里面有数百名顾客,同时避免撞上一个幼儿园,直到战机坠毁前的0.7秒才弹射出去。

当时现场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战机飞行员弹射出去的降落伞离坠毁地点很近。

“当战机开始失去高度时,飞行员意识到坠落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大型超市,在工作日结束时段那里有很多人”,俄媒报道说,“目击者观察到,飞行员努力把战机开到住宅楼和马格尼特大卖场之间的缝隙里。在最后一刻,他才弹射出来。”

报道称,事实上,如果对飞机起飞后的飞行轨迹进行仔细观察,你可以看到飞机偏离了起飞路线并向右飞行。最终飞机撞上了房子附近的地面,然后就倒在了住宅楼上。

“如果战机直接撞进住宅楼,或者出现更糟糕的情况,在下午6点11分掉进大卖场,后果肯定会更加悲惨。”消息人士说。

另一个潜在的坠毁地点可能是幼儿园,在那个时段,那里有150个孩子,以及接他们的家长,还有约30名工作人员。飞行员也避免了撞上幼儿园。

据报道,两名飞行员目前都在医院里,其中一个缝了几针。

按照俄媒的说法,飞行员已经努力在避免更悲惨的事故发生,但事故就是事故,而且伤亡惨重,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的调查显示,原因是飞机在起飞后很快就撞上一群鸟,总共有17只飞鸟撞上了飞机和发动机。俄媒称,战机的起飞速度低于每小时200公里,但在这样的速度下,鸟的尸体仍然像一枚炮弹。

先是左引擎着火被烧毁,然后右引擎也失去了动力,战机在空中只停留了3分钟。“此时城市已经处于机翼之下,这种情况下,飞行员是不可能被谴责的,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谢谢飞行员,”消息人士说。

造成损失惨重原因是,战机刚起飞,油箱里加满了油,在坠毁时引发了大火。

应当承认,随着俄罗斯军事飞行次数在战斗中急剧增加,发生坠机事件的可能也随之增加。这一事故标志着自2月24日俄对乌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罗斯战机第10次非战斗坠毁。

至于战机在城市上空坠毁,还有其他原因。

俄媒称,导致伤亡惨重的主要问题是,近几十年来,市政当局颁发了在军事机场附近建造住房的许可证。“是的,市政当局的贪婪是惊人的,在1972年,一名飞行学员驾驶一架训练飞机时,发生了类似紧急情况,但当时那里有一片荒地。现在他们反而要求国防部清理军事机场。”

,枢密院十号港丽 :苏-34坠毁细节曝光,俄媒感到后怕

相关:

俄美防长罕见通话,讨论包括乌克兰局势等国际安全问题【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俄罗斯国防部21日发布消息称,俄防长绍伊古当天同美国防长奥斯汀通电话,讨论了国际安全热点问题,包括乌克兰局势。法新社评论称,此次俄美防长通话是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进行的一次罕见会谈,绍伊古与奥斯汀上一次的电话交谈发生在5月13日。

俄媒:乌军承认防空系统存在问题且导弹即将用尽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乌克兰防空部队训练工作负责人的话说,乌克兰军方承认在役乌军防空系统存在问题并表示导弹即将用尽。报道称,乌克兰军方目前装备的主要还是苏联时代的老式防空系统。《华盛顿邮报》指出,乌克兰要求西方向基辅提供更加先进的武器,以便堵住防空漏洞。美制NASAMS防空系统试射资料图。(美国防部网站)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此前表示,首批美制“国家先进地..

面对世界的不确定,如何锻炼情绪的韧性?近年来,各种不确定性考验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精神韧性。列纳德·蒙洛迪诺的新书《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正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情绪的力量,进而重建精神韧性。本文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教授彭凯平为《情绪》一书所撰写的序言,其中所提及的锻炼情绪韧性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战争以及自然灾害。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大灾难后依然存活..

松弛感,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跟着博主学拍照,打造迷人的松弛感;松弛感女生为什么受欢迎;从优秀女生身上学到顶级魅力:松弛感;为什么她们自带松弛感;松弛感,不在乎就很酷……这是在某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搜索“松弛感”,立即弹出的热门讨论。松弛感,是今年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非常火爆的一个流行词。关于“松弛感”最初的来源,在信息驳杂的互联网几乎已不可考。但仔细梳理这些与松弛感有关的词汇,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特点。比如,与此前的同类流行词..

杜甫的诗,柳永的词,庄子的思,都是这样写出来的在古人的世界里,诸多高见巧思、佳品杰作都来自登高俯视。杜甫登高,悲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以自然之变感怀人生之变;庄子登高,借鲲鹏之翼扶摇而上以“游无穷”,身体灵魂全然自在逍遥;张择端登高,绘《清明上河图》,世间种种逼真完整地再现……可以说,如果不是站在高处俯视脚下世界,就很难脱离世俗纷扰,也不会感受到思绪万里神游的快感——在无限的大地和天空的怀抱中,人脱离了肉身的限制,与历史、未来,乃至宇宙共震..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侦探,也许是你我推理小说是一种拧巴的文学类型。它一边是“精英文学”,一边写的又是人类最本质的、未经包装的欲望。它极尽诡异、猎奇之能事,写出来的却是逻辑和辩证的理性思维。它的文学性常常被怀疑和诟病,喜欢它的读者却说这是最浪漫的文学。它是再小不过的点生发出来的一桩事件,人物不太会成长,时间甚至也不总是流动,却以小见大,从侦探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变迁。《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G.K.切斯特顿曾说:“推理小说的第一..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

手机废人:“已读不回”背后的不安2016年,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千叶县柏市等自治体推出了手机版的“母子健康App”,既电子版的母子手册(母子健康手册 )。这个App可以记录从孕妇怀孕到胎儿出生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内容。母亲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将胎儿的B超影像、出生时的录像制作成相册,还可以与家人共享。只要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App,即可自动生成图表,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此外,App还提供了各类信息,如定期推送..

年轻,且有两条腿,简直所向披靡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星期天文学」第13辑,嘉宾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