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警告以色列:军援乌克兰将破坏俄以关系

2022-10-18 09:46:59 来源:网络

【环球网报道】“梅德韦杰夫警告以色列不要采取轻率措施”——俄罗斯“Vesti.ru”网站17日这样报道说,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警告以色列不要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俄罗斯“Vesti.ru”网站:梅德韦杰夫警告以色列不要采取轻率措施

梅德韦杰夫17日在Telegram上写道:“以色列似乎打算向基辅政权提供武器。这是非常轻率的措施,会破坏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图自塔斯社

梅德韦杰夫接着写道,“我就不说那些土匪败类曾经是纳粹分子,如今仍是纳粹分子了……如果向他们提供武器,那么以色列只能宣布班德拉和舒赫维奇是自己的英雄……”

据媒体此前报道,班德拉和舒赫维奇是乌克兰极端民族主义者,俄方指责他们领导的组织在二战时期曾与德国纳粹合作,屠杀犹太人。

塔斯社报道称,以色列侨民事务部部长纳赫曼·沙伊本月16日发推文称,以色列应该像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一样,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自俄乌冲突今年2月爆发以来,美国和一些北约国家多次宣布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俄方多次对此表示反对和发出警告。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本月7日称,俄方警告美国不要进一步卷入乌克兰局势。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本月11日也称,由于美国和北约更多卷入乌克兰冲突,俄罗斯将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包括“非对称”措施。

,梅德韦杰夫公关策划ppt 警告以色列:军援乌克兰将破坏俄以关系

相关:

俄国防部:俄军继续打击乌军事指挥设施 击中所有目标据俄新社最新报道,俄国防部17日通报称,俄军继续使用远程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的军事指挥设施和能源设施实施打击,“所有既定目标都已被击中”。俄新社报道称,俄国防部17日还公布了俄军为打击乌军事指挥设施和能源设施而发射导弹的视频。另据法新社17日消息,乌克兰方面称,俄罗斯军方17日出动20多架无人机袭击基辅,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

进一步把水搅浑 美媒炒作伊朗将向俄提供战术弹道导弹对于俄罗斯和伊朗因为俄乌冲突而走近的趋势,美国表现得非常焦虑。尽管伊朗方面多次否认“向俄罗斯提供用于针对乌克兰的无人机”,但美国《华盛顿邮报》16日仍炒作称,除了大批无人机外,伊朗还将在近期向俄罗斯提供战术弹道导弹。《华盛顿邮报》发布独家报道称,美国匿名安全官员透露,伊朗已经和俄罗斯达成秘密协议,将向俄军提供首批由伊朗制造的地对地弹道导弹,用于打击乌克兰目标。报道提到,伊朗当前拥有射程不同的多种弹..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侦探,也许是你我推理小说是一种拧巴的文学类型。它一边是“精英文学”,一边写的又是人类最本质的、未经包装的欲望。它极尽诡异、猎奇之能事,写出来的却是逻辑和辩证的理性思维。它的文学性常常被怀疑和诟病,喜欢它的读者却说这是最浪漫的文学。它是再小不过的点生发出来的一桩事件,人物不太会成长,时间甚至也不总是流动,却以小见大,从侦探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变迁。《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G.K.切斯特顿曾说:“推理小说的第一..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

手机废人:“已读不回”背后的不安2016年,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千叶县柏市等自治体推出了手机版的“母子健康App”,既电子版的母子手册(母子健康手册 )。这个App可以记录从孕妇怀孕到胎儿出生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内容。母亲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将胎儿的B超影像、出生时的录像制作成相册,还可以与家人共享。只要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App,即可自动生成图表,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此外,App还提供了各类信息,如定期推送..

年轻,且有两条腿,简直所向披靡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星期天文学」第13辑,嘉宾是作..

为何在继母迫害女孩的童话中,父亲要么不在,要么不管?蓝胡子、强盗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几代人讲述这些故事,它们如此疯狂惊悚,又如此平淡日常。“格林兄弟开始立志为‘诗歌史’添砖加瓦,根本无意出版‘供人消遣的书’。后来,威廉·格林不知不觉响应起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话越来越远离初版时的粗野和纯朴,内容逐渐净化、风格化、文学化,大人孩子都喜欢。”哈佛大学民俗和神话研究教授玛丽亚·塔塔尔带我们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重新翻阅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儿童..

如今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作为书的读者,我们或许有个直观感受是,这几年注释的篇幅似乎比以前更大了。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这当然不是指整本书一大半都是注释,而是有许多书,翻看几页,会发现有那么一两页是满篇的注释。如果是尾注,放在书的最后,有注释的页数加起来几十上百也是可能的。这些繁多的注释,似乎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宣告我们没有能力读下去。而我们本身也经常以一本书有没有满篇的注释,来决定是看还是不看,背后的..

昨天我哭够了,今天心情好愉快啊今天我们如何养育孩子?是希望他(她)和自己一样成功,还是不要再走自己过去的老路?口头说着只愿他/她健康、快乐、幸福——事实上已是近乎完美的期许——而常因现实的落差而焦虑不已?……几乎每一对父母都终将面临这些难题。即便翻过了数百本育儿指南,身临其境时也可能依然手足无措。学者胡泳在新书《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中无意于找寻标准答案,却希望提供一个不焦虑的、直抵心灵本质的解题样本。书里没有“鸡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