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空袭乌全境进行报复 普京:基辅政权已等同恐怖组织

2022-10-12 08:31:13 来源:网络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10日清晨,乌克兰首都基辅多处突然传出爆炸声,时隔约4个月后,基辅再次遭到导弹袭击。基辅一些地区一度断电,交通中断。除基辅外,乌克兰其他多个城市当天也遭到导弹袭击,许多基础设施被炸。这次乌克兰全境遭轰炸,普遍被认为是俄罗斯对此前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事件的报复。当天,俄总统普京在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承认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打击。普京再次指责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攻击是恐怖主义行径,并指控乌克兰特工是这起事件的策划和执行者。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和媒体纷纷指责俄罗斯,并要求俄停止轰炸,但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后或沉默或称赞的表现。而对世界各国的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俄乌冲突螺旋升级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而且双方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对方攻击目标,最遭殃的也是老百姓。

当地时间10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其他多地遭到大规模导弹袭击。这是基辅时隔4个月后再次遭到袭击。图为基辅军警和紧急服务人员在爆炸现场。 (视觉中国)

“这是一个艰难的早晨”

当地时间10日上午8时左右,基辅市中心传来数声响亮的爆炸声。基辅市长克利奇科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基辅市中心发生多起爆炸。他称,基辅市地铁已停运,所有车站向民众开放为避难所。法新社驻当地记者称,基辅市多个地区上空升起黑烟,一些建筑物和汽车被导弹击中,记者看到许多救护车赶往爆炸现场。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称,有导弹落在基辅市中心的弗拉基米尔大街。乌国家安全局办公室就坐落在这条大街上,总统办公室也相距不远。另外,基辅市内多个地区在遭到导弹袭击后停电。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援引国家紧急事务局官员的话称,基辅等多个城市10日遭俄导弹袭击,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64人受伤。

除了基辅,乌克兰从东部哈尔科夫到西部利沃夫等众多目标都遭到俄罗斯的打击,许多城市和地区的互联网和电力被切断。利沃夫当局负责人称,该市能源基础设施遭到袭击,水电供应中断。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局当天发布消息称,当天基辅和其他8个地区发生30多起因爆炸引起的火灾,不少关键基础设施遭破坏。

当天上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视频讲话和多条短文。他称:“这是一个艰难的早晨,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乌克兰境内多个目标。”“这些导弹的袭击目标是乌能源等基础设施。”“他们试图摧毁我们,把我们从地球上抹去。”泽连斯基称:“整个乌克兰的防空警报并未停止……我们会坚持下去,我们要坚强。”

美联社称,这是基辅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相对平静之后,再次遭到袭击。报道称,上一次俄军对基辅的袭击发生在6月。与以往俄军主要针对基辅郊区一些军事设施发动袭击不同,这次袭击的几个目标主要针对市中心以及一些基础设施。

当天,一些西方国家驻基辅大使馆要求本国公民迅速撤离。美国驻乌大使馆在推特发布消息和公告,敦促美国公民就地避难并在安全情况下离开乌克兰。

普京发出严厉警告

对于基辅和乌多地遭袭击,俄总统普京在当天举行的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今天上午,根据国防部的建议和俄罗斯总参谋部的计划,俄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打击。乌克兰军事指挥、通信和能源目标遭到沉重打击。”他重申,“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案的幕后黑手是基辅当局”。他称,基辅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恐怖主义手段。乌特工曾对俄库尔斯克核电站实施过3次恐怖袭击,多次破坏电站的高压线。乌还试图破坏“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普京强调:“基辅政权通过这些行动实际上已使自己与国际恐怖组织处于同一水平,是最令人厌恶的组织。对这类罪行不予以回击是不可能的。”他还警告,如果基辅继续对俄实施恐怖主义袭击,莫斯科将予以更严厉的回击。

对于普京的强硬表态和俄对乌全境的袭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俄这次大规模空袭显然是对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事件的回应。报道称,普京在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发表强硬讲话。这次会议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寻常,通常普京一周会举行一次联邦安全委员会会议。但是,此次会议的召开时间是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仅两天之后。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重大羞辱”。

俄《论据与事实》网站称,俄方的强硬回击是意料之中的,接下来的局势将取决于乌克兰的执政者,以及他们是否会听取俄方的警告。俄《观点报》引述军事专家的话称,俄对乌基础设施的袭击是系统性的,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大规模打击会持续多久。“但很明显,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兆头”。专家称:“无论我们如何做,乌克兰及西方都不会停止针对俄的战争。因此,我们需要继续这种大规模打击。我们必须继续前进,实现我们的目标。”

“第一集已播放完毕,”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以后还会有更多(对乌袭击)。”他还分享“个人立场”称,“乌当前的纳粹体制对俄罗斯构成持续、直接和明显的威胁……俄未来行动的目标应是彻底铲除乌克兰政权。”克里米亚领导人阿克肖诺夫称:“今天好消息是,俄实施特别军事行动的方法已经改变。”他说,“如果每天都采取这种行动摧毁敌人的基础设施,我们早在5月就能结束一切,基辅政权就会被摧毁。”俄罗斯车臣地区领导人卡德罗夫也在社交媒体上劝泽连斯基,“趁导弹还没来赶紧逃,头也不回地往西方跑”。

欧洲“反俄团结正在动摇”

对于俄大规模袭击,泽连斯基紧急打电话找西方国家领导人商议。法新社称,泽连斯基当天表示,他已与德国总理朔尔茨达成一致,七国集团(G7)将于11日举行紧急峰会。“我将在峰会上讲述来自俄罗斯的恐怖袭击。我们还将讨论增加对俄施压及对乌受损基础设施的援助问题”。他随后又发推文称,他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通了话,“讨论了国际社会作出强硬反应的必要性”。

西方多国领导人当天纷纷指责俄罗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美国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恐怖袭击”。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俄方对这些地区平民的袭击”意味着俄乌间这场战争的性质发生“深刻变化”。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则称:“欧盟(对乌)更多的军事支持正在路上。”

奥地利等一些欧洲国家还要求俄停止对乌轰炸。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0日回应称:“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关键基础设施时奥地利并没有指责乌克兰,因此,奥地利无权发表此类声明。”事实上,对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事件,西方国家或者沉默,或者是一片兴奋。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声称:“乌克兰人正在战斗,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如何、何时以及在哪里这样做。”爱沙尼亚外长甚至称:“爱沙尼亚欢迎这一事件,并向乌克兰特种部队表示祝贺。”

不过,老百姓的感受与政客不同。乌政治学者内恰耶夫10日接受俄《观点报》采访时称,目前基辅人的情绪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大多数人都明白,近几个月的平静日子可能不会再有了。基辅市政府已经呼吁当地居民储备食物和保暖用品,给手机充足电,因为不排除未来再次遭到袭击的可能。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10日报道,近几天来,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捷克爆发抗议活动,抗议生活成本上升,指责这场冲突是北约与俄的代理战争。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也担忧称,欧洲“反俄团结正在动摇”,因为欧盟正在耗尽其经济战的资源。她称,欧洲对制裁俄罗斯的兴趣消退是因为“战争疲劳”和“国内问题”,多数人认为通胀就像交“战争税”,“我们支付欧元,而乌克兰人付出生命”。

,俄空袭乌全境进广州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网 行报复 普京:基辅政权已等同恐怖组织

相关:

乌防长:德国军援防空导弹已运抵乌克兰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10月12日表示,乌克兰军方已收到德国“IRIS-T SLM”地对空导弹系统,列兹尼科夫没有说明收到了几套“IRIS-T”防空导弹,但他在社交媒体贴文中使用了复数形式。他同时表示,美国的“NASAMS”防空导弹也会很快交付。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当地时间10日表示,德国将在近期向乌克兰提供第一套导弹防空系统。此前,德国曾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四套“Iris-T SLM”导弹防空系统,其中的第一套将于数天内交付。德..

书房是有故事的地方,是每个读书人的精神角落一我的画画之旅,缘于2016年底,时吾儿小茶包三岁多,正是爱涂涂画画的年纪。某日,伊说:“爸爸,跟我一起画画吧!”我们就在书房里翻找他平日爱读的绘本,照着涂涂画画起来。从未学过画画的我,恨不得此刻立马变身画家。之后,一起涂画成为我们的亲子日课,我也渐渐爱上这样的涂涂画画。恰逢茶包妈妈生日,和小茶包商量制作一本“小豆本”做礼物。网上找了教程,用一张彩纸折好“小豆本”,我们分工在不同页画上小画。这份心意..

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据法国《世界报》等多家媒体消息,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于当地时间10月8日晚间逝世,享年75岁。布鲁诺·拉图尔(1947-2022),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拉图尔以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相关研究著称,是STS巴黎学派的创办者。研究领域横跨人文社科多个重要领域,影响力波及科学史、艺术史、哲学、人类学、地理学、文学等。法国《世界报》在讣闻中评价他为“这一代最重要的法国知识分子之一..

让一千朵花儿开放!《菊花》/ 克劳德·莫奈 / 1878秋日宜赏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古诗词塑造了菊在我们心中的印象,它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清净、淡然与隐逸。放眼全球范围,除却菊花东渡日本后短暂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日本皇室的象征,更多时候,它是艺术家灵感的来源:普鲁斯特将它写进《追忆似水年华》,莫奈为其创作系列油画。历史上与菊花有关的奇闻逸事,有和平也有暴力:十七岁的少女手举菊花..

如何度过生命的至暗时刻?她的答案是“不吃屎,不骑马”一我喜欢她的名字,尽管一开始我只认识她姓赵,另外两个字连音都读不出来。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李白《古风》萝与蕤,是香草,是藤蔓,是繁茂而坚强的生命。 赋予这名字的是她的父亲,赵紫宸,这位燕大宗教学院院长大概永远想不到,这个名字将预示着这女子的未来,看上去脆弱不堪,实则坚韧不拔。赵萝蕤,在燕京大学的绰号是“林黛玉”。我喜欢她一张弹钢琴的背影,时间在那一瞬间凝滞,仿佛留下的只有音符和属于她的优..

《我将前往的远方》:单身初老,我现在很好几年前《断代》简体中文版亮相时让人惊艳,因为大陆读者很久没有读到同类的书写时代史的小说了。郭强生混合自己和同辈的笑与泪,以阴郁笔调编写出可为时代存证的泣血故事。如今他的散文集《我将前往的远方》也引进大陆,同样以自身经历为原点,关注单身初老族的境遇。《我将前往的远方》,郭强生著,后浪文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年8月照顾高龄父亲,让他变成更好的人开头几章写自己照顾老父,颇使人共情。但凡家里有高龄失..

苏东坡: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虽然苏东坡和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和我们一样要面对普通人的烦恼、人生的不确定和命运的无常。他也痛苦过、迷惘过,甚至绝望过,但最终却用一颗旷达的“闲心”守住了心灵的空间,消解了所有的磨难,活得快乐且通透。“我今身世两悠悠,去无所逐来无恋”,是苏东坡一生作为闲人的最好写照;“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是苏东坡最简单的快乐指南。在下文作者费勇看来,“东坡”的意义在于:“人应该拥有一块..

那些曾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了时代标本每隔一段时间,网络流行语总以其生机勃勃的姿态,大肆侵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芭比Q了、yyds、emo、绝绝子……这些词语简单好用,却也某种程度上侵蚀了中文的丰富性。网络流行语真的会“杀死”中文吗?还是让汉语更为当下且具有活力?有研究者发现,汉语的发展演变本身就是词汇不断增量的历史,有些流行语沉淀下来,也成为了我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的一部分。而那些可能没有存活到现在的流行语,其短暂的寿命过后,反而成为了时代标本..

从“鲁迅有点帅”说起说起鲁迅的外貌,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他在其诗作《自嘲》中的形容——“横眉冷对”,虽然有如此严肃冷峻的加持,然而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以如今的审美标准来看,恐怕怎么都称不上“帅气”。鲁迅、萧伯纳、蔡元培从左至右,摄于1933年对于鲁迅的外貌描述最准确的,应该是他身边的亲人、好友、学生们。在鲁迅的挚友、作家许寿裳笔下,鲁迅“额角开展,颧骨微高,双目澄清如水精,其光炯炯而带着幽郁”;而作家郁达夫甚至称鲁迅为“中..

中国人的性格就是这几位诗人的杂糅说起唐朝诗人,我们耳熟能详的已经太多,陈子昂、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等,然而在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之外,还另有一个唐朝诗人在其中显得尤其特别——王梵志。作为一名唐初河南的底层农民,王梵志创作的一大主题就是道德劝诫,所谓“教你做人”,然而他在“讲道理”、劝诫讽喻的时候,真的触及了社会现实,讽刺当时的官吏司法、世态人情,在通达、通透之处看透了生死、爱憎与得失。下文摘选自王晓磊(六神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