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航空设计领域的大国巨匠 为中国战机披上隐身衣

2018-06-10 07:44:35 来源:网络

小时候,很多人都曾幻想过,假如自己有一件“隐身衣”,会是怎么样?

顾名思义,“隐身衣”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在你身边,可你却发现不了”。

从《西游记》到《哈利·波特》,从文学作品到科幻大片,关于“隐身术”“隐身衣”“隐身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在打开人们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在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

战争是最富有创新的领域。自从有了战争,人们就懂得并探索用各种方式来隐蔽自身,以便有效实施各种军事行动。

现代战争,掌握制空权至关重要,而高性能战机是关键。李天院士敏锐地意识到隐身技术对提高飞机生存力、战斗力的重要性。为了我国隐身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他点燃了智慧的“火花”,用执著的追求和奋斗照亮了战机腾飞的航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首席专家李天——

他为战机披上“隐身衣”

■记者 张天南 通讯员 杨元超

乌云低回,高树悲风。2018年4月15日上午,沈阳回龙岗公墓,挽联挂满了灵堂,同事、市民、航空迷们来送别一位老者——李天,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首席专家。

李天是我国著名飞机气动力专家、战机隐身专业领域的开创者、气动隐身一体化设计的奠基人、歼-8系列飞机和歼-11飞机气动力专业总师。

很多人认识李天,是从隐身战机开始的。但鲜有人知道,作为航空设计领域的大国巨匠,他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辞世前,他依然心念奋斗一生的事业。

追寻其人其事,记者发现这位传奇总师没有高谈阔论,温文尔雅、沉稳平和的外表下,是一颗滚烫的心,苦心孤诣、执着于斯,虽百折其犹未悔。

“大家能进去,我也一样,试验最重要”

从李天办公室的窗户向外望去,碧空无垠,白云朵朵。

办公桌案头上,资料和笔记本摆放整齐,他仿佛并未走,只是短暂离开,去一趟研制现场、参加了一场学术会议。

李天与航空,有着不解之缘。1963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那时,他所学的专业有很多选择,可以从事航天、航海、水利……而他毅然选择了挚爱的航空事业。这一年,25岁的他来到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工作。

该研究所副总设计师赵霞是李天的学生。在她印象里,深入试验和设计现场是导师多年的工作习惯,“他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手记录”。

空气动力学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用飞机的更新换代离不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与进步。赵霞依然记得,在一项课题研究试验遇到难题时,为选择正确合理的气动布局方案,李天和参试人员一起在现场分析试验结果,自己动手绘制草图,甚至亲自到风洞内进行安装。

风洞里的气温特别高,就像一个桑拿房,同事们劝李天在外面指导。“大家能进去,我也一样,试验最重要。”视事业如生命的李天,硬是和年轻人一起走进风洞试验。

从“七五”规划开始,李天连续多年担任课题组负责人。“他的字典里没有‘畏难’二字。”与李天一起工作多年的该研究所所长刘志敏,对他是这样的评价。

——在某型号飞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工作中,李天带领团队探索出“从风洞数据修正到飞行数值的相关性方法”,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某型飞机改型设计后,由于外挂武器增加,飞机重量、重心发生变化,影响起降性能。李天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经过分析对比、试飞验证,有效改善了起降性能。

——某型飞机在使用时出现问题,以李天为组长的攻关组马上成立,并进行艰苦攻关。最终,他们提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后经试飞验证,飞机性能达到设计指标。

……

一条条超前的思路方案、一个个创新的设计方法、一项项攻克的技术难题,李天和团队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拉近了我国军机设计研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人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事业扎扎实实做点工作”

早期战机的隐身技术,多是采用外形隐身和隐身材料,以降低可探测性,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和红外辐射。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隐身战机投入使用。发展隐身技术随之提上日程,后来这项研究工作落到了该研究所,李天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项任务,带领几十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始了一段“马拉松式”的攻关之旅。

现代战机研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论证设计、立项研制到定型服役,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与挑战。李天带领团队成员一边从头开始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集合众智不断优化设计软件,为新一代飞机设计打牢基础;一边紧盯国外相关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探索出符合未来作战需求、综合性能优异的飞机布局方案。

在该研究所成立50周年时,李天寄语广大青年人——“求实创新”,这也是他的航空科研生涯的生动写照。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航空是他的梦想,蓝天是他的舞台。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开拓创新,李天始终保持着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九五”期间,研究团队成员在填写科技进步奖申报书时,有一些不准确的表述。看到这些字眼,李天眉头紧皱,一一删掉了。他说:“我们工作实实在在,申报成果也要实实在在,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写。”

随后,李天把大家叫到了一起,语重心长地说:“评奖是为了做事,不是为了作文。”

2005年,李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该研究所继顾诵芬、管德、李明之后的第四位院士,他却把荣誉归功于集体:“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所的认可,更是对航空事业的认可。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事业扎扎实实做点工作。”

“飞机设计是集体的事业,只有集体强才是真正强”

创新者不老,是因为他会不断汲取新知识的养料。

10多年前,年近古稀的李天,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关,为重点预研项目论证孜孜不倦、不懈探索。

该研究所院士办公室助理秦书妍记得,今年2月前,李天身体很虚弱,却依然坚持工作。“这条曲线不对”“这个数字不对”……患病住院期间,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病房,每天仍审阅技术报告,还常把同事和学生召集到身边当面指导。

奋进者芳华永驻,是因为他心中笃定的信念催人奋进。

“做人以德、做事以则、做学以理、做业以勤”,李天把智慧和经验锻造成“阶梯”,留给了后来的攀登者。

“高科技的研究与探索永无止境。”耄耋之年,李天在外讲学时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莘莘学子。

在该研究所的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眼里,李天既是一丝不苟的专家,更是温厚睿智的长者。他重视培育团队精神,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他常说:“工作只要认真做了,哪怕有错,也不该批评。”他的人格魅力和他所营造的学术氛围,如同润泽大地的春雨,让一粒粒航空报国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李天还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某研究院的博士生导师。“他讲战斗机发展的历史、第四代战斗机的技术特征、舰载战斗机的特殊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我们打开一扇科技之门。”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工业集团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王辰回忆道。

对待学生,李天从不降低专业标准。从选择方向、指导具体研究到辅导撰写学位论文,他根据每位学生的学术特长、专业特点,给他们“高定位”。许多学生毕业后陆续成为飞机总体技术、气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

“飞机设计是集体的事业,只有集体强才是真正强。我坚信,更绚丽灿烂的航空梦、强军梦,将在年轻人手中实现。”李天生前的话掷地有声。

他的背影虽已远去,精神之光依旧闪耀。如果只能活一次的生命可以如此壮丽,一生亦是永恒。

,这位航空设计极星 领域的大国巨匠 为中国战机披上隐身衣

相关:

中国歼16战机性能虽优秀 但未来会被这三类飞机取代歼击轰炸机是一种兼有歼击机与轻型轰炸机特点的作战飞机。相比普通轰炸机,歼击轰炸机有一定的空战功能,飞行速度也更快,一般在1.5M-2.3M之间,拥有更好的高速突防能力;歼击轰炸机的机动能力也更强,面对敌方战机的拦截时也更加从容。同时,相比于一般的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的对地/对海打击精度明显更好。因此,西方国家和苏俄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发展了一系列的歼击轰炸机型号,且使用效果良好。 但是,随着现代航空科技的发展..

中国海军型强5设计理念无任何问题 为何最终却下马许多人以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强-5攻击机仅仅是歼-6战斗机的机身两侧进气改型,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虽然除了两侧进气之外,强-5延用了歼-6的气动布局,但经过彻底的重新设计,体形稍稍放大。强-5的翼展从歼-6的9米增加到9.68米,高度从3.85米增加到4.33米,全长从13米增加到15.65米,空中从5.4吨增加到6.4吨,最大起飞重量从8.6吨增加到11.8吨,因此强-5的载荷/航程能力大幅超越歼-6。但由于该机仍安装两台涡喷-6型发动机,机动性下..

乌克兰曾是世界军工大国 自废武功后高价买美仿制品美国拥有发达的军事工业,不仅有大型军工企业,小型军工企业也为数不少,其中的许多小企业,经过从乌克兰引进技术资料等,正在生产各式各样的俄式武器,其中之一:RPG-7火箭筒,其仿品制被称为:PSRL-1火箭筒。 PSRL-1火箭筒美国为何要山寨这款俄制经典武器?原因很简单,RPG-7火箭筒由苏联于上世纪50年代研发,随后大量列装与输出,历史至今已近60年的历史,号称:游击队三大利器之一,名气相当响亮。全球分布太广了,太多的客..

美军要参加台湾汉光演习?台军回应:乐观其成[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5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公布参议院版本的“国防授权法案”,与众议院版本相比更加肆无忌惮,竟要求美军适当参加台湾军演,如年度“汉光演习”,另外还考虑让台湾参加美国军事演习。 据台媒5月8日报道,台湾“国防部发言人”中吉7日接受采访时对此事表示,对美国国会表达感谢。称台军对“区域稳定和平有所助益及提升”的相关军事交流都“乐观其成”。 台军“汉光军演” 图片来自有台媒据报道,..

中国暗剑无人机体积与枭龙相当 内置武器或重达1吨日前,互联网曝光了一张“暗剑”无人机大型缩比模型的照片。这款由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所(601所)设计的无人机,在时隔多年后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的确有点出乎人的意料。网络上长期以来一直以来流传着所谓601所不思进取的说法,而近期曝光的一系列由该所改进和研发的新机型表明,事实并不像互联网上所传闻的那样。 “暗剑”无人机对于“暗剑”无人机,网友们最关心的还是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究竟是技术验证机还是有其..

俄后悔最落魄时做出错误决定 让美买走技术造出F35B上世纪90年代为俄罗斯最落魄的时期,为了获得资金,俄罗斯几乎把能卖的东西全卖了,不能卖的也卖了不少。谈及这个许多人会想到我军引进的苏27战机,现代级驱逐舰等,其实美国的收获更大,许多都是俄方拒卖中国的东西,比如:液体火箭发动机,HK31反舰导弹等,甚至美制F35B战机设计也是抄袭俄制雅克141设计。 F35B俄罗斯一直声称在自已最落魄时期,美国以极低的代价拿走了俄方的先进技术从而造出F35B战机,现在俄方懊悔不迭,认为..

我军仍无法弥补反潜短板 直20就算服役也很难上舰[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近年来的中国海军建设是冷战后世界海军史上最亮丽的一章。但在辉煌底下,有一块显眼的短板,这就是舰载反潜直升机。 直-9C和卡-28舰载反潜直升机是驱护舰反潜作战的关键一环。舰艇声纳尺寸大,理论性能好,但水声性能难以避开本舰高速航行中的推进和波浪噪声影响,停船在静默中搜索则有很多战术限制,不是总可以做到的。反潜直升机则可在悬停中,用吊放声呐探入水中,在良好的水声环境里工作,效果要..

揭秘新中国首架自行设计飞机 靠人力托举装起落架据科技日报6月8日报道,陈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里的“北京一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由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飞机,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架具有通用航空意义的飞机,没有人会否认,它的研制成功在中国航空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时隔60年,参与“北京一号”研制任务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北航通航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娓娓讲述,带着人们的思绪回到那段关于研制“北京一号”的岁月..

美不满土耳其购俄制S400欲拒付F35 后者扬言再购苏57近年以来,土耳其成了一个让美国头痛的主,一方面为北约第二大军事强国,美国重要盟友之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亲俄政策,够得上反美国家的标准了,尤其是采购俄制S400导弹,让美国相当不满。 S400如今美国正在推动一项决议:中止F35战机的交付工作,虽说尚没有变成正式的决定,但是美方能否按时向土耳其交付F35已成焦点,没想到土耳其毫无退让之意,几乎是美国刚宣称拒绝交付F35,土耳其就扬言求购俄制苏57,这下子,美国就急上火..

美空军尝试用F35B替代A10 四架可摧毁一个装甲旅近日,美国空军发布一份关于更换A-10机翼并加装升级包的建议征询书(RFP)。美空军将会授予5年期合同,另有2年的生产期。预计最大生产量为112组新机翼与15个升级包套件,中标的公司应在2029年开始交付产品。 这些新机翼和套件并不能替换所有的A-10战机,但足以支撑6个中队的战机服役到在20世纪40年代。这就意味着,现役280架A-10中,最终将有约80架战机退役。因国会的压力,美国空军保留A-10继续服役。相反,波音公司的F-15“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