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首架自行设计飞机 靠人力托举装起落架

2018-06-10 07:43:19 来源:网络

据科技日报6月8日报道,陈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里的“北京一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由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飞机,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架具有通用航空意义的飞机,没有人会否认,它的研制成功在中国航空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

时隔60年,参与“北京一号”研制任务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北航通航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娓娓讲述,带着人们的思绪回到那段关于研制“北京一号”的岁月。

“要让毕业生设计一架真实而完整的飞机”,带着这样的初衷,成立之初只有4个教研室的北京航空学院,决意上马这样一个“大项目”。要知道,当时的中国,航空工业及航空人才培养基础薄弱。而在那个空气中弥漫着“人定胜天”气息的年代,肥猪赛大象、亩产百万……但设计制造飞机这活儿必须讲究科学,既要切实可行,又要有价值。

图①② 北航师生在工厂研制飞机。

图③ 新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飞机“北京一号”。

“北京一号”研制团队的前期副总师俞公沼回忆,关于造什么飞机,大家就讨论了半年之久——一种方案是设计旅客飞机,另一种是农业机。“农业机安全性不高,因为是一个发动机,另外外观也差一点。轻型旅客机是双发动机,安全性较好,外观流线型,但功能性较差。”特设组长张树林记得,北京航空学院时任院长武光最终拍板定下了轻型旅客机这一方案。

1958年2月的中南海紫光阁里,周恩来总理认真听取了北航王大昌、沈元副院长关于北航采取教学与科研、设计、生产相结合,设计和制造一架飞机的设想。周总理听后说“好”。学校又提出需要17万元经费,周总理对教育部长杨秀峰说:“你们应该拨给吗?”杨部长说:“没问题。”很快,有关部门划拨给北航15万元经费,后来又增拨了几万元。

总理的关怀和支持犹如动员令,激起了北航人的斗志。

然而,设计与制造一架飞机,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建校才五年,没有样机又缺乏设计资料和专用设备的北航来说,困难重重。学校成立了指挥部,建立了设计室和工艺室,分别下设10个设计组、3个生产准备车间和5个生产车间,1800余人参与其中。

参加设计的师生,为了确定一个更合理的设计方案,通宵达旦找资料、算性能、绘曲线,先后提出11种设计方案。终于定下来的方案,从定型到1958年7月12日画完最后一张图纸,仅用了35个昼夜,绘图纸却足有2000张,人均日出图量达5.3张绘图纸。

确定基本方案后,参加研制的师生们面对的,是更加庞大的计算量:飞机重量、速度、升限、爬升速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气动参数……每一个数值确定的背后,都是无数张演算纸,无数次挥汗如雨的计算。最后,经过几十次的风洞试验,才得出优化的飞机外形,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

随后,部件设计和零件设计全面铺开。在设计人员少,且缺资料、无经验,又要在短期内交出全部设计图纸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面前,飞机设计和工艺专业的师生齐上阵。他们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甚至彻夜不眠,最终如期完成设计任务。

俞公沼回忆,当时基本都是连轴转,很多学生晚上就在实验室眯一会儿,继续干。后来院长看到老师学生们太辛苦,让食堂在12点开了一顿餐,“学生们都说,大馒头真好吃”。

在生产阶段,历经的困难自不必多言。如何把发动机装上去是难题。因为当时学的都是课本上的知识,发动机实际怎么启动,怎么转,都需要在实践中从零开始摸索。于是,师生们就下工厂,和厂里的老师傅一起研究分析各种飞机,大家一起动手一起学。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依靠师生手工进行,从使用计算尺确定每一个参数,到人力托举飞机安装起落架,连飞机蒙皮上的铆钉都是手工敲制的。动手造飞机,是很多人记忆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1958年9月24日清晨,北京首都机场,一架崭新的旅客机昂首挺立在跑道上,机身两侧机翼下的两台A11—14P发动机正隆隆作响,似一只振翅待飞的矫健雄鹰。“北京一号”研制团队副总设计师张吉臣回忆,当时他们就坐在楼顶上等着起飞,飞机成功上天,所有人都乐开了花。

无疑,“北京一号”的研制,通过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不仅为师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而且促进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当年参与“北京”系列飞行器研制的北航学生中,走出了多位院士。

,揭秘新中国极致溺爱 首架自行设计飞机 靠人力托举装起落架

相关:

美不满土耳其购俄制S400欲拒付F35 后者扬言再购苏57近年以来,土耳其成了一个让美国头痛的主,一方面为北约第二大军事强国,美国重要盟友之一,另一方面,又采取亲俄政策,够得上反美国家的标准了,尤其是采购俄制S400导弹,让美国相当不满。 S400如今美国正在推动一项决议:中止F35战机的交付工作,虽说尚没有变成正式的决定,但是美方能否按时向土耳其交付F35已成焦点,没想到土耳其毫无退让之意,几乎是美国刚宣称拒绝交付F35,土耳其就扬言求购俄制苏57,这下子,美国就急上火..

美空军尝试用F35B替代A10 四架可摧毁一个装甲旅近日,美国空军发布一份关于更换A-10机翼并加装升级包的建议征询书(RFP)。美空军将会授予5年期合同,另有2年的生产期。预计最大生产量为112组新机翼与15个升级包套件,中标的公司应在2029年开始交付产品。 这些新机翼和套件并不能替换所有的A-10战机,但足以支撑6个中队的战机服役到在20世纪40年代。这就意味着,现役280架A-10中,最终将有约80架战机退役。因国会的压力,美国空军保留A-10继续服役。相反,波音公司的F-15“鹰..

中国歼15减重360公斤节省成本1亿元 全靠这款装备近日,中国媒体公开报道了歼-15在建造中使用的一些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歼-15的重量。其中一种被称为电子束沉积快速成型的技术,引发了军迷的关注。因为这一技术曾被美国视为战斗机制造领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实际上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起步,而且还实现了弯道超车。 所谓的电子束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实际指的是在真空环境中,高能量密度的电子束轰击金属表面形成熔池,金属丝材通过送丝装置送入熔池并熔化,同时熔..

美陆军转变未来作战概念 立足多域作战应对未来冲突5月22日,美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汤森在陆军太平洋地面部队协会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宣布陆军未来作战概念将从“多域战”(multidomain battle)转变为“多域作战”(multidomain operation),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冲突。 01从战术层面上升到战役层面陆军一直不断更新作战条令和作战概念以适应未来战争,整合五个作战域以提高作战效能。陆军将“多域战”改为“多域作战”,旨在更好地理解冲突发生之前、冲突之中和冲突..

我国产空警600马上首飞 为何还要研发直18预警机我军航母在近年开始列装一款特战飞机:直18预警机,许多人对它的评价不高,认为在国产空警600马上首飞的情况,为何还要研发直18预警机?这属于一种误解吧,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有关它的一些情况没说法,至少一大用途还没说,它不仅仅对付空中目标,还有海上目标。 直18预警机许多人将预警机称为:战力倍增器,只是接受了这种理念,却对细节多有误解,其实的预警机的核心目的为提前发现与引导,只有将作战效能提高才叫:战力..

俄计划2027年装备第五代核潜艇 可搭载高超音速导弹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人士日前透露,搭载“锆石”高超声速导弹的“哈士奇”级第五代核动力潜艇,预计将于2027年建成。“哈士奇”级核潜艇已被纳入《2018-2027年俄罗斯国家装备计划》。目前已有计划从2023年起开始该级潜艇的实验设计工作,到2027年年底交付第一艘潜艇。“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将是该最新型多用途潜艇的主要武器装备。据传闻该型号导弹在试验中的速度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8马赫。消息人士还表示,这艘潜艇目前为止的..

美媒探讨中国为俄造航母可能性:俄方已矮人一头6月7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登了作者罗伯特·法雷的文章,探讨了中方为俄罗斯建造航母的可能性,作者认为,为俄军建造航母,对于中方来说付出的代价较小,也就是占用了大型舰艇的生产能力,而对于俄方来说代价较大,这不但包括金钱上的投入,而且将造成俄方“矮人一头”的形象。 作者称俄罗斯航母正准备大修,而在叙利亚的实战表现实在不敢恭维,发动机糟糕、战机坠毁不一而足。可以说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从建成到现在的战备程度..

巴铁订购美佩里舰被毁约 转购中国这型舰解燃眉之急近日,巴基斯坦海军官方在推特发出消息,巴基斯坦海军就购买两艘054A型护卫舰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CSTC)达成协议。那么,到2021年,巴基斯坦海军将拥有4艘054A型舰艇。这些舰艇入役巴基斯坦海军,不仅意味着,巴基斯坦海军力量的加强,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军工水平得到了巴基斯坦官方的认可。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就地理位置来讲,巴基斯坦也属..

埃及购买法俄战机让美损失惨重 中国枭龙或仍有机会埃及为中国在北非地区的主要军贸客户,为枭龙战机的主要潜在客户之一,可惜枭龙至今没法落户埃及,先是法制阵风抢下24架订单,接着又采购50架俄制米格29,尤其中后者,被认为击败枭龙才取得的合同,这让我们失望的同时,也让美国更失望。 阵风咋让美国不开心呢?原来美国一直为埃及的主要军火供应商,这回美制战机丢掉了自已的传统市场,不仅输给了法国,还有俄罗斯,美国已经丢失多项埃及的合同,错失几十亿美元。对俄罗斯来说..

南非海军这型战舰德国建造 隐身性能优异还没有烟囱南非地处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全国海岸线长达2500公里。南非处在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最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因此,根据自身需求与需要承担的国际义务,南非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用于巡防领海、国际救援以及协助打击海盗和恐怖分子。上世纪末,南非经过缜密的考察和多方权衡之后,最终选中了德国的梅科A-200轻型护卫舰,并于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