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评价裁判吹罚天经地义,因为说话是人家的权利

2022-10-15 23:09:36 来源:网络

作者丨神溜一零三

编辑 | 张宾

编者注:

昨天,“CBA要求解说员不要评价吹罚”成为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今天,知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发表文章,表示“篮协有没有警告解说员呢?至少我没有收到,我只收到咪咕的一条,发在CBA主持人和解说员群里”。

他询问了篮协相关人员,得到的消息是篮协”没有给各平台解说员发过任何类似的「警告」,但的确就今年的执裁标准跟咪咕做过沟通,希望咪咕请解说员们尽量不要质疑裁判的水平和吹罚的水平“。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则通知:其一,”传达“两个字很明显来自更高层的指令,理解为中国篮协或者CBA公司是合理的;其二,强调了一律不允许在解说中对裁判的判罚、裁判的水平做出评价。

无论是来自哪一方的指令,要求不对裁判水平做出评价,我认为是合理的,不能因此一次判罚上升到对裁判水平的攻击和质疑。但不能评价裁判的具体判罚,则有些无法理解。不能因为解说员或者评论员不是裁判、名宿,就认为他们没有资格点评裁判的吹罚;更不能因为他们水平不如裁判或者球员,就觉得他们没有资格谈论比赛。如果秉承这个逻辑,全世界所有的足球评论员都没资格对C罗、梅西指指点点,全世界所有的篮球评论员都不能对詹姆斯的球场表现指手画脚。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解说员的视角不可能全对,但对于裁判或者球员来说,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解说员们什么都不用说,那这个工种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至于从业者们爱护我们自己的联赛,珍惜这个饭碗,当然没有错。我反而认为当看到问题时主动指出问题,才是对联赛真正的爱;当问题出现了,解说员们主动帮忙和稀泥,这不是爱,这是溺爱。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请了特约评论员”神溜一零三“进行了更深刻的分析和解读,以下为正文:

《康熙王朝》里,李光地建议康熙开风闻言事——歌词大意就是,可以根据秘密报告、小道消息、街头巷议、坊间传闻甚至道听途说上奏,一时间“天下谁人不参人,天下谁人无人参。”但李光地没有参任何人,按照康熙的话说就是:“你给朕点了一个大炮仗,自己跑旁边听响儿去了。”

篮球圈最近也点了一个大炮仗,放炮的人点着了火捻儿之后,和李光地一样,也去旁边猫着听动静去了。别说,这炮仗的动静不小,按照我们小时候的说法,应该是一颗麻雷子。Duang得一声,地动山摇,很多耳根子被震得嗡嗡作响。

之所以很多人犯迷糊,是因为这颗麻雷子把篮球圈,甚至是中国体育的边界给炸没了。

笔者以为,在中国社会,娱乐和体育是两个可以不受太多限制的领域。以体育圈为例,乒乓球丢了冠军可以问责,体操一块奥运金牌都没有拿可以骂,男足更是随便口诛笔伐,中超当年当年假球黑哨横行,球员艳事不断,也是该曝的曝,该喷的喷,该骂的骂。

如果拓展到整个中国体育的管理层面,也从未听说,某个行业协会、管理中心,哪怕是总局宣传司,去指导媒体,告诉媒体应该怎么去报道、怎么写稿、怎么解说的,因为这不是你负责的领域,不是你的地盘,当然也不归你管。

所以,CBA官方这次是明显越界了。

作为篮球解说员、评论员,基于自身对篮球项目、篮球规则的了解,对比赛中出现的一切进行描述、解释、评论,是篮球解说员、评论员的职责所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裁判员的吹罚。吹的准确时肯定、表扬,哨响的有疑义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国际比赛、NBA的解说评论无不如此,何以CBA却不行?

你不能管我,但我可以说你,怎么那么不讲理?确实就是这么霸气,因为这是媒体性质决定的,解说员、评论员也属于媒体行业的一个类别,说得学术一点,这叫“第四权力”。

这里插一句,点炮仗的人手里没拿着烟头,所有关键的话,都是从他“发小儿”的嘴里说出来的,他自己只负责捧哏,“来突突我啊”,“其实是命令苏老师的……”

当然,音频的最后一句很精彩:“这是咱们这的传统,出现问题之后不忙着解决问题,而是谁先提出这个问题的,咱们先把谁「枪毙」了。”

这可能恰恰就是CBA官方不让解说员评论裁判的内在逻辑:你不专业,你不能说我不好,我只能自己说自己不好,你说我不好居心何在,你说我不好就是不顾大局,就是影响CBA的正面形象,给中国篮球抹黑。

多么熟悉的配方!

不能否认,现在有的解说员专业不精,一些地方专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一刀切”的认为所有解说员都不能客观公正地去评价比赛、评价裁判,显然也是有失公允。

再说行业内部自查自纠。裁判的问题,由主管单位去解决——听说现在不归CBA公司管了,又收归中国篮协管了,看似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做法,但其实不然。这里有一个可能并不恰当的比喻。裁判是孩子,官方是家长,解说员、评论员包括球迷,都是同一趟列车的乘客。熊孩子追跑打闹,脚踹前排座椅,搅得四邻不安,乘客急了,说了孩子几句,但家长更横:“我的孩子我管不好,不好意思,我控制不了他,3岁的孩子听不懂道理,我都捂他嘴了……”

是不是又是熟悉的桥段?

如果说社会上有好的孩子,也有熊孩子,家长的素质也分层次,那么在体育界,“大家长”的角色,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中国足球就是最好的例子,足协当年对假球黑哨的庇护,不仅没有让裁判及时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导致失控,最终落得个锒铛入狱的结果。

其实,官方对2022-2023赛季CBA联赛判罚尺度的调整,对于中国篮球的未来还是有利的,中国篮协近日还专门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明确表示是要对标国际篮球的判罚尺度。

如果到此为止,即使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判罚尺度的各种争论和探讨,但相信也能给官方一定的缓冲期,因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判罚尺度也需要时间去实践然后统一。

但是,“不让解说员评论裁判判罚”的消息的爆出,让官方所做的一切正向的努力,瞬间都变成了负数。其背后的逻辑,恰恰又是当下中国社会最为敏感的那条神经,所以,这颗麻雷子点的是时候,炸得很响,破坏力也极强。

说实在的,解说员、评论员包括记者,都可以不去评论裁判,多说一句、少说一句,和这个他们的收入没关系。但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要说,就是因为这个群体里很多人,把中国篮球、CBA当成自己的孩子。话又说回来,乘客不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家长又护犊子,这孩子长大以后,肯定也会遭受社会的毒打教育。

最后还是借用《康熙王朝》里的一个桥段——康熙在拿下明珠一党后怒斥群臣:“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啊,都忘啦!”

陆俊出狱才几年啊,中国篮球的管理者们都忘啦?所以,有点自信,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说去吧,因为说话是人家的权力。

,解说员评价裁古希腊女神 判吹罚天经地义,因为说话是人家的权利

相关:

中国U17女足0比2完败,场上唯有一人可昂首离开,表现可圈可点北京时间10月15日,中国U17女足在世界杯小组赛第二场比赛跟哥伦比亚相遇,这场比赛只要球队能获胜,就可以提前获得出线资格,历史上首次杀入U17世界杯八强。只是,球迷通过开场几分钟的观察,就发现中国女足跟哥伦比亚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球队。哥伦比亚身体对抗强和速度快的优势,让中国队有些无所适从。同时,哥伦比亚主帅找到了中国队防守命门,那就是球队3号球员王怡。王怡的防守有些毛躁,而且转身慢。所以,哥伦比亚就重点..

出线悬了?中国U17女足不敌哥伦比亚 开门红纯靠运气北京时间10月15日晚,正在印度进行的2022年U17女足世界杯小组赛继续展开激烈争夺。C组中,中国U17女足与哥伦比亚U17女足狭路相逢。最终,中国队全场比赛受到压制,以0-2不敌对手,未能取得两连胜。赛后,网友纷纷对中国队的真实实力提出质疑,认为第一场能够击败墨西哥队,纯粹是靠运气!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队将与本组最强对手西班牙队交手。若想小组出线,必须赢球!本届U17女足世界杯,由于朝鲜队的退赛,中国U17女足在最后..

手机废人:“已读不回”背后的不安2016年,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千叶县柏市等自治体推出了手机版的“母子健康App”,既电子版的母子手册(母子健康手册 )。这个App可以记录从孕妇怀孕到胎儿出生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内容。母亲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将胎儿的B超影像、出生时的录像制作成相册,还可以与家人共享。只要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App,即可自动生成图表,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此外,App还提供了各类信息,如定期推送..

年轻,且有两条腿,简直所向披靡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星期天文学」第13辑,嘉宾是作..

为何在继母迫害女孩的童话中,父亲要么不在,要么不管?蓝胡子、强盗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几代人讲述这些故事,它们如此疯狂惊悚,又如此平淡日常。“格林兄弟开始立志为‘诗歌史’添砖加瓦,根本无意出版‘供人消遣的书’。后来,威廉·格林不知不觉响应起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话越来越远离初版时的粗野和纯朴,内容逐渐净化、风格化、文学化,大人孩子都喜欢。”哈佛大学民俗和神话研究教授玛丽亚·塔塔尔带我们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重新翻阅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儿童..

如今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作为书的读者,我们或许有个直观感受是,这几年注释的篇幅似乎比以前更大了。打开一本书,有的注释篇幅甚至超过了正文。这当然不是指整本书一大半都是注释,而是有许多书,翻看几页,会发现有那么一两页是满篇的注释。如果是尾注,放在书的最后,有注释的页数加起来几十上百也是可能的。这些繁多的注释,似乎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宣告我们没有能力读下去。而我们本身也经常以一本书有没有满篇的注释,来决定是看还是不看,背后的..

昨天我哭够了,今天心情好愉快啊今天我们如何养育孩子?是希望他(她)和自己一样成功,还是不要再走自己过去的老路?口头说着只愿他/她健康、快乐、幸福——事实上已是近乎完美的期许——而常因现实的落差而焦虑不已?……几乎每一对父母都终将面临这些难题。即便翻过了数百本育儿指南,身临其境时也可能依然手足无措。学者胡泳在新书《像树一样自由:给孩子们的信》中无意于找寻标准答案,却希望提供一个不焦虑的、直抵心灵本质的解题样本。书里没有“鸡娃”..

我再也不想吃外卖了过去的半个月里,“科技与狠活”成了全网热词。美食博主辛吉飞以“揭黑”式科普为特色,引发了全网无法控制的食品安全恐惧。在辛吉飞爆火的那一期视频,他揭秘了自助餐的合成肉——往一堆碎牛肉和鸡肉里加入用于蛋白质重组的 TG 酶、大豆分离蛋白和肉类香精粉,居然把一堆碎肉做成了一整块牛排。后来,辛吉飞就把这类的视频作为主打,流量也越来越高。对于这些用食品添加剂增色增香制成的美食,他通通将其称之为“科技与狠活”..

书房是有故事的地方,是每个读书人的精神角落一我的画画之旅,缘于2016年底,时吾儿小茶包三岁多,正是爱涂涂画画的年纪。某日,伊说:“爸爸,跟我一起画画吧!”我们就在书房里翻找他平日爱读的绘本,照着涂涂画画起来。从未学过画画的我,恨不得此刻立马变身画家。之后,一起涂画成为我们的亲子日课,我也渐渐爱上这样的涂涂画画。恰逢茶包妈妈生日,和小茶包商量制作一本“小豆本”做礼物。网上找了教程,用一张彩纸折好“小豆本”,我们分工在不同页画上小画。这份心意..

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据法国《世界报》等多家媒体消息,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于当地时间10月8日晚间逝世,享年75岁。布鲁诺·拉图尔(1947-2022),法国哲学家、人类学家。拉图尔以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相关研究著称,是STS巴黎学派的创办者。研究领域横跨人文社科多个重要领域,影响力波及科学史、艺术史、哲学、人类学、地理学、文学等。法国《世界报》在讣闻中评价他为“这一代最重要的法国知识分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