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国足球至暗时刻的那一束微光

2022-08-22 12:41:59 来源:网络

“那个熟悉的中超,哪一天才能回来?”

这是困扰了中国足球近三年的问题。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那么这两周在大连人主场发生的故事,可能便是最接近的那一个。

抛开国足的成绩不谈,几年前的中超联赛在不断冲击上限,而如今的中超是在不停地突破下限。在欠薪和退出成为主旋律的当下,我们看着英超的转播,爆满的球场、激情的对抗,仿佛我们与他们所存在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的足球脱轨于世界,成了一种可有可无、不温不火,就像完成一场课堂作业式的交差。

这样一种无奈的氛围下,情绪当然被深深压抑着。如果中国足球还想继续走下去,我们都需要一种力量,带来无法言说的冲击,去让我们相信眼前的阴霾可以被捅破,黑暗中依旧有美好值得憧憬。

谢晖的大连人站了出来,用“回家”后的两次炸场,证明着依旧有些东西配得上被称作信仰,那跟金钱,跟时代的好坏,跟环境的改变都没有关系,那些东西只根植于内心。

在资讯如此爆炸,转播技术如此高超的当下,去现场看球的意义是什么?大连人的两场联赛180分钟,解释了一切。从联赛之初的线上引爆,到这两周的线下燃情,大连人用他们的方式,为这个死气沉沉的联赛,带回了最粗犷最野性的味道。

8月6日,恢复主客场后的第一战,一场血脉贲张的逼平上港,让家乡父老在等待了987后,终于可以跟他们再次并肩跳跃,歌唱。

到了8月18日,能容纳3万人的普湾体育场,目光所及是接近7成的上座率,其中还有疫情防控所需必须空留的因素。要知道,这里地处郊区,距离大连市内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按照大连人官方微博用傲娇的口吻说:阵风十级,人浪为证。好多上了年纪的老球迷说,人浪掀翻球场的那一刻,仿佛梦回20多年的大连万达——那支称霸中国足坛的劲旅。

这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任凭岁月风吹雨打,这支球队还在,而且还活得这么励志,你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足球城”可不单单只一个头衔,而是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时代虽然不同了,但这份骄傲是映入骨子里的,没有人可以轻易夺去。

与上港之战赛前,谢晖在更衣室的喊话,“看看这个气氛,作为一名球员你还要什么?不要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而在力擒沧州后,两万多人高声齐呼,"谢晖牛逼”。

在嘲讽和辱骂成为人们在足球场和屏幕前宣泄情绪的主打时,还有比这更让人动容的双向奔赴吗?球迷围巾上的八个字,也便是对这场双向奔赴的解答:我爱大连,简单纯粹。

如果你看过谢晖和大连人这帮老男孩的故事,你便会理解:简单纯粹,这个看似四平八稳的词汇,在他们内心深处掀起过多大的惊涛骇浪。

36岁的闫相闯,出走不至于半生,但归来真的还是少年。远离顶级联赛7个年头,本以为叶落归根只是圆满,不曾料到,再次成为家乡的骄傲。12场踢罢完成6次助攻,仅次于“标王”斯坦丘。

对了,还有两粒进球。比他随国安夺冠那一年还耀眼。不为别的,“家乡”两个字,是任何一个铁骨铮铮男儿,都挥之不去的情结。

33岁的商隐,人生履历更是完美诠释了“中国瓦尔迪”的定义。23岁开龙虾烧烤店谋生,24岁签约申花预备队,26岁参加第四级别联赛,28岁踢中乙,30岁踢中甲,31岁面临欠薪和失业,33岁第一次踢上中超,现在已经收获了三粒进球。

你无法简单用一句“大器晚成”来概括,成不成的界定其实已经不重要,足球世界里的这个年纪还在一路向前,这比书本上的那些鸡汤,更能给你不再自我怀疑的勇气。

还有37岁的朱挺,其实早已到了该退役的年龄。从前锋到边后卫,几进几出大连,也经历了多次名称更迭的起伏动荡,终究以一名大连人身份,顶着“大连人”名义,见日落见日出见彩虹。

谢晖自己在视频连线里爆料过,手下8名30+老将加起来的薪水总和,顶不上上赛季一名中超球员的薪水。钱对于这些老将而言真的不再是最重要的事,能在职业生涯的晚期,为尊严、为家乡、为热爱,才是他们更渴望的骄傲和宽慰。

对了,还有25岁的林良铭,又何尝不是在为人生正名?曾经,“皇马小妖”是个承不起的皇冠,而在这赛季的中超已经打进5球,在国产射手中仅次于张玉宁。林良铭和老大哥们一样,都在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在金钱并不是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下,去赚取更珍贵的东西。

当然了,又怎么少得了谢晖自己?不管是藏不住的型男本色,还是靠“压着打”冲上体育板块热搜,谢晖一定会锁定今年的“中国足球话题人物”。

这个47岁的中年人活出了多少我们梦寐以求的样子:还能为热爱的事情散发着魅力,还能不让内心那份骄傲被世俗磨平,还能去相信,只要一直坚持所认定的对的事情,那件事也会给你热情回应,哪怕有小人当道,哪怕是荆棘遍布。

三年续约,谢晖配得上这份嘉奖,大连人也需要这份自信和力量。当然,中国足球比大连人更需要。

有无数种理由去相信,一口气官宣了6名新援加盟的大连人,能在下半程走得更稳更远,这份底气并不只是终于告别全华班,而是沉淀下来的球队秉性,已经能影响到每个来到这里的人。

奔赴的过程,刻画着足球所该有的样子,希望这道微光能照亮还在黑夜里蹉跎的中国足球。

,大连,中国足球至暗时刻的那一束微林柯彤 光

相关:

大逆转!德国队4×100米接力夺冠,新科女飞人带伤出战,现场沸腾欧洲田径锦标赛,男子和女子的4×100米接力落下帷幕,德国队作为东道主有喜有忧,男队很可惜,在没有奥运会冠军意大利的情况下没有能够把握住机会,他们交接棒失误,第一棒和第二棒的交接出现问题,没有能够完赛,非常遗憾。德国女队则展现出了超强的实力,她们一度排名第五,最后两棒上演了大逆转的好戏,42秒34强势夺得冠军,也点燃了现场观众们的激情。德国女队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新科欧锦赛女子百米飞人吉娜-卢肯坎佩尔..

梅西生涯已打入773球,超越罗马利奥排历史第三据ESPN统计,梅西职业生涯已打入773球,超越罗马利奥排名足坛历史第三。今天凌晨,巴黎7-1大胜里尔,梅西贡献一传一射,内马尔2射3传,姆巴佩帽子戏法。数据表明,梅西职业生涯已打入773球,超过772球的罗马利奥,排名足坛历史第三位。排在梅西之前的是805球的比坎和815球的C罗。

深海猎鲨 北部战区在黄海展开反潜攻防实战演练舰机组网,深海猎鲨,鏖战黄海,淬火利刃。近日,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组织舰艇奔赴黄海某海域,开展高强度、多科目,复杂水声环境反潜训练。综合运用海空兵力,发挥体系作战效能,检验舰机协同反潜作战和实际使用武器能力。“方位xx,距离xx,发现水下不明目标”。急促的战斗警报声响起,潍坊舰官兵闻令而动、奔向战位,一场“深海猎鲨”行动拉开序幕。“直升机前出布放声纳”。舰载反潜直升机接到指令后立即旋翼腾空而起,..

迷恋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林语堂,写下了畅销75年的《苏东坡传》1947年,林语堂以全英文写作并出版《苏东坡传》。时隔75年,《苏东坡传》依旧没有过时,在电商的直播间里创造出一天卖出两万多册的“奇迹”。在评论家眼里,林语堂在写作《苏东坡传》时的文献取向与他本人的意蕴期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他追慕的完美人格,也确实很像他本人:热情、真挚、幽默、豁达的文人性情之外仍有精明、缜密的一面,但终究又因其热情真挚而不免天真,且因此天真而遭受磨难。甚至下文..

“爱是深植于人内部的,虽然对有些人来说像盲肠一样没有用”马尔克斯曾在《番石榴飘香》里提到过这样一段过往:一次与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一起乘飞机时,他问格林,“你自己觉得为什么不授予你诺贝尔文学奖?”而格林则迅速地回答:“因为他们不认为我是个严肃的作家。”格林被连续提名21次,却从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喜爱格林的读者中却不乏诺奖获得者——马尔克斯从大学起沉迷于格林的小说:“格林是读得最多、最认真的作家之一。我喜欢他所有的书。”威廉·福克纳则声称其小说..

我们终日的忙碌,可能是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并且,这些为了工作而消耗的时间,看上去毫无意义……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将这些“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薪水的职业”称之为“狗屁工作”。从事狗屁工作的人,往往经历巨大的痛苦,下文分析了狗屁工作痛苦的来源——大卫·格雷伯认为,人类幸福感的源泉,是来自一种对..

从“找工作”到“团建”,复杂思维如何理解职场?专访罗家德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高频词语。在一个“黑天鹅乱飞,灰犀牛乱跑”的年代,职场中避免不了不确定性带来的迷茫与焦虑。试想,你是否遭遇过以下问题的困扰:刚入职没多久,就遭到了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波;陷入职业倦怠期,找不回曾经的工作热情;同事各个像“社牛”,怀疑自己是“社恐”;公司组织的团建活动,为什么我总是提不起劲;不愿加入“内卷”,难道就只能“躺平”?……长期研究社会网络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

李泽厚:把哲学归还给生活,归还给常人去年年末,九十一岁的哲学家李泽厚离开了我们。他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部《美的历程》,更有大量的哲学著作和哲学思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泽厚曾在“美学热”中名声大振,被一代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而后,他远走美国,潜心学术,低调地走完了自己的后半生。晚年的李泽厚常常采用通俗答问的形式来展开自己的哲学论述,对此,李泽厚有着自己的一番解释:“哲学本是从对话、答问开始的,老祖宗孔、孟和西方的柏拉图不都如此吗..

大唐三才女:她们用才情换来短暂而不安的自由薛涛、鱼玄机和李冶,是唐朝颇负盛名的三位才女。在风气开放的唐朝,女性得以冲破社会的桎梏,获得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的三位主人公可以选择不将自己的人生捆绑于夫家,她们不需要拘于“贤内助”的传统角色,而能以自身才气博得才子们的敬重与钦慕;她们勇敢地追寻自己心中所爱,尽管未必总能如愿,却活出了独立潇洒的人生。不过,早年的“诗谶”经历,似乎又预示着她们命运的坎坷。在经历了精..

午夜之子:星座图背后的故事丽莎:“记住,爸爸,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北极星。”荷马:“说得不错,丽莎,但我们不是在上天文课。我们在树林里。”——《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很久很久以前,夜空对任何地方的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黑暗。那时没有人造光源,人们用肉眼可以看见月亮和许多星星。而如今,在现代城市里已经很难看清星星了。星星是那么令人感到熟悉:人们依靠它们的位置导航,穿越陆地和海洋;它们的形状是灾难的预兆;它们的规律分布和可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