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留洋路漫漫 西甲“新生”商业周边过火?

2019-05-06 11:03:26 来源:网络

中国球员武磊加盟西班牙人俱乐部之后,在西甲赛场上状态渐佳,吹捧他的人不少, 拿他炒作的人也越来越多。

北京时间5月4日夜间,2018-2019赛季西甲联赛第36轮,西班牙人在主场制造了一场冷门,3比0战胜马德里竞技,武磊在本场比赛中重返首发阵容。在击退了排名联赛积分榜第二位的马竞后,武磊和他的队友们依然保持着冲击下赛季欧战的可能性。

不论武磊下赛季能否出现在欧战赛场上,外界一股脑附加给他的过多关注都应该适当回归理性。未来武磊还将打拼在异乡,漫漫留洋路要扎实地走下去并不容易。

武磊西甲表现值得肯定

但还未真正站稳脚跟

从武磊登陆西班牙的第一分钟开始,人们就急切地想要看到他的首秀、首发、首球……刚刚过去的这三个月时间里,这一切都在一一发生着。目前,武磊已经收获了两粒西甲进球,他表示对自己的表现较为满意,并且适应得越来越好。

从足球层面来说,武磊作为中国球员在西甲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首先他获得了很多出场机会,除了中方投资人的引荐作用之外,这也和他在训练中认真积极的表现分不开。毕竟要得到队友和教练的信任,还是靠训练和赛场表现说话。在比赛中,武磊经常通过不知疲惫的无球跑动,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也把握住了属于自己的那两个进球。

与马竞的比赛中,武磊出场78分钟,总跑动距离已经达到了9.5公里,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的积极。被替换下场时,主场球迷对他报以掌声。不过在这场主队大胜的比赛中,中国前锋的表现远远不及队友们抢眼,从数据来看,他仅贡献了一次射门和两次抢断。西班牙媒体对武磊本场比赛的评价也一般,在认可他积极努力的同时,威胁和作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每日体育报》给武磊打了6分,是全队最低分,该媒体认为这名中国前锋的犀利程度不如以往的比赛,但是仍留下了一些高质量的细节。

想要成为球队真正的“尖刀”,武磊眼前的路还很长。近期,他的首发位置并不稳固,对此他也表示每场比赛教练都会根据对手设置阵型打法,每一名队友都很出色,都可能出现在首发阵容里。西班牙人主帅鲁比也曾表示过,没有谁是必须要首发的。对于武磊来讲,努力训练,只要教练给机会就不遗余力地去表现就可以了。融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一支全新的球队,武磊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信任,他还只是个在西甲摸索的“新生”,仍需要和队友们真正捏合成一个团队,而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和谐”。

旁观者应怀有平常心

过分炒作或许会捧杀武磊

踏上西甲赛场之后,武磊的一举一动甚至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各界人士的心。但面对武磊的留洋,旁人应该在抱有期待的同时怀着一颗平常心,任何方式的过分炒作,或许都有可能害了武磊。

能够在登陆西甲仅3个月的时间里就获得了这些出场机会,已经是“意外”的收获了,尽管他所效力的球队仅是西甲联赛的中游球队,但以中国球员自身的实力,能够在西甲联赛打上比赛甚至是首发登场,已实属不易。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武磊登录西甲肯定是成功的,无论是国内球迷对他的期待值还是国外球迷对他的关注度,都大幅度提升了武磊自身的商业价值。而且这件事本身也带动了周边的商业链,从俱乐部、赞助商、媒体报道等多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球员成了“商品”,很多人在意的是球员给他们带来的回报。

顶着新晋中超先生的“帽子”登陆西甲,武磊在国内足坛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由于他的加盟,西甲联赛在中国的收视率以及西班牙人球衣的销量都有了巨大突破。武磊的留洋的确令各方都感到了诱惑,又让很多人嗅到了商机。只是,一股脑的热情过后,人们应该思索的是什么样的手段和关注方式才真正有利于武磊在西甲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消费”他,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都应该稍微冷静一些。

只有不断提升足球价值

才能让商业价值持久

武磊能够在登陆西甲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便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值得称赞。但以目前武磊的实力,无论怎么样“武吹”,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到达西甲顶尖球员的水平。所以,当西班牙国内各种与西班牙人队有关的“海报”都将武磊作为“招牌”炒作的时候,还是应该冷静看待。

同巴萨的“加泰德比战”,武磊甚至在赛前同梅西“并肩对决”。显而易见,这是一种商业化的需要,武磊的商业价值弥补了他在足球场上硬实力的不足。

但是,对刚刚在欧洲足坛起步的武磊来说,也许赋予他更多的足球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有更长远的商业价值。给他一个纯粹的足球环境,让他安心地度过自己的漫漫留洋路。

现在的武磊就像是中国足球留在欧洲的一粒“火种”,踢得好能让他成为新的“开拓者”,带领年轻的中国留洋球员们成燎原之势。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许这粒“火种”瞬间就会熄灭。职业足球赛场上最终还是“硬实力”说了算,单纯的“商业炒作”无论多么热火朝天,都终究会变成浮云。中国球迷其实最想看到的也是“足球化”的武磊,而不是“商业化”的武磊。

仅仅靠“商业包装”就认为武磊能够比肩香川真司、孙兴慜甚至是梅西,那真的是一厢情愿了。其他亚洲球员在欧洲赛场上的成功,都是通过中田英寿、中村俊辅、朴智星等人不断去摸索、去证明自己实现的,中国足球需要英雄,但不能急于求成。

,武磊留佩林 洋路漫漫 西甲“新生”商业周边过火?

相关:

《春明梦忆》绕不过去的翁偶虹旧时文人中,钟情并书写老北京的很多,翁偶虹是绕不过去的一位。新近出版的《春明梦忆》,搜集的全部是我曾经读过的旧作,但重新翻阅,依旧兴趣浓郁,翁先生的梦忆,也勾连起我的回忆。 同一般文人书写老北京注重其历史地理、街巷店铺、民风民俗不尽相同,《春明梦忆》显著的特点,是将这些内容化为书写的背景,而着重让京戏这一元素登场,与老北京风俗联袂演出一场大戏。这是其他关于老北京的书籍中少有的,也是翁先生的拿手好..

古人也喜欢乖巧可爱的兔子 从这些艺术品就可以看出来广寒宫里,嫦娥与玉兔的神话故事广为传诵。对于兔子这种看起来很可爱的动物,其实古人也非常喜欢。从流传下来的一些文物看,古人因为喜欢兔子,更多地将它们的形象雕进了美玉里面。商代妇好墓中就有出土玉兔。也有艺术家将青铜水盂也做成了兔形。以下这些流传下来的兔形艺术品也许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艺术有所帮助。 兔形佩 ●西周●长4.5厘米、宽2.7厘米 此器双面片雕,造型稍异,但均为兔卧状,腿前伸,长耳后伏,尾尖上翘..

茅盾佚简佚札中的林斤澜林斤澜和茅盾的接触并不多。程绍国先生在《鸿雁存影——林斤澜和沈从文、老舍、茅盾》中提到,当林斤澜听说他要写“林斤澜和沈从文、老舍、茅盾”时,有点为难地问,“我和老舍、沈从文是有东西的,我与茅盾你怎么写呢?”无独有偶,笔者在查阅史料时,正好发现两则涉及茅盾与林斤澜的佚文:一则是一封佚信,另一则是一篇佚札。 “做了点札记,因此失眠头晕脑胀” 茅盾涉及林斤澜的佚信来自于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珍档手迹..

盛唐女子的真实形象原来是这样提起盛唐女性我们会有怎样的印象呢? 是三月三日,长安水边欣赏春光的华服丽人? 是喜好戎装、跃马扬鞭、英姿勃勃的骑射女子?是牡丹一样雍容的贵妇人?是绝响千古的女皇?是能解白诗的老妪? 提起盛唐女子,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她们“以胖为美”的风尚,惊奇于她们种种的大胆离奇。她们和我们印象中的中国古代妇女的刻板形象是如此不同:她们性格鲜明、敢爱敢恨,似乎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快意江湖的故事。千年后的我们,只..

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 搭好台才能唱好戏2019年3月,“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在北京举行,列入2018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7部作品先后亮相首都舞台,这些作品也曾在两个多月前福州举办的“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上一展风姿。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已经连续开展两年。2017年,共有9部新创剧目进入工程扶持行列。2018年,新入选工程的剧目有5部,另外还有3部是从上年度扶持剧目中选出,作为滚动资助进一步扶持。从剧目扶持的数..

赵孟坚的墨笔水仙晚宋诗书画兼擅的宗室赵孟坚为墨笔水仙的鼻祖。在他之前,赵昌《岁朝图轴》、赵佶《水仙鹌鹑图》、苏汉臣《靓装仕女图》、李嵩《花篮图·冬花》以水仙入画,然均为陪衬且为着色的工笔院体画。赵孟坚所作水仙与此迥异,乃墨笔绘成且专摹水仙,从此,墨笔水仙登上画坛,引领风流,成为后世文人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赵孟坚流传至今的水仙画作有八幅之多,然其间真伪极为复杂,唯有天津博物馆所藏一幅《群玉凌波》,学界认定为最具赵..

《马藏》第一部1至5卷出版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纂,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和发展的历史文献典籍——《马藏》第一部第1—5卷4日在北京大学正式出版。《马藏》第一部第1—5卷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经过3年多编纂完成,共370万字。反映编纂期间研究成果的《马藏》研究第一辑也同时出版。第6—10卷将在2019年内出版。 《马藏》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工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相关..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将至:主会场活动看点有哪些?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5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8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那么,在围绕着国际博物馆日展开的活动中,有哪些亮点? 主会场活动有哪些看点? “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时间是每年的5月18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中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协,随后每年均组织纪念“..

抢救未刊库藏古籍 近些年,有些“热门”古籍,被各种丛书重复收入,反复影印,不仅造成了浪费,也让图书馆的书库不堪重负;与此同时,有些珍稀孤罕的“冷门”古籍,深藏在图书馆、博物馆的书库之中,普通读者求之无门,难睹真容。   将那些未曾刊印过的、具有一定学术文化价值的古籍尽快影印出版,助力学术研究,促进文化传承,成为许多图书馆人和学者的共同心愿。日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一辑),就把目光对准..

丰厚文化是北京城市的底蕴 四卷本《首都文化研究丛书》,沈湘平、杨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李建平 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提出的具体要求。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撰写的《首都文化研究丛书》共四册,即《源远厚重的古都文化》《先锋引领的红色文化》《融汇亲和的京味文化》《蓬勃开放的创新文化》就是一份优秀答卷。这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从学理入手,富有哲理性地论述了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