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翊云:写作,你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词

2023-12-20 00:40:10 来源:网络

编者按:《我该走了吗》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李翊云在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该书中文版日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作家李翊云出生于北京,1996年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免疫学博士,1997年李翊云纯粹出于兴趣加入了一个社区写作培训班,结果发现自己很喜欢写作,于是放弃了免疫学专业,转而开始英文写作为业。今年51岁的她,已从事英文创作二十七年,著有五部长篇小说,三部短篇集,一部散文集。曾获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等多个重要奖项。目前,她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刘易斯艺术中心。

长居纽约的女作家钟娜也在尝试用英语写作,今年8月她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公室专访了作家李翊云。本文为这次采访内容的一部分。

李翊云

李翊云

今年八月的一天,我跳上通往新泽西州的火车,去普林斯顿大学采访作家李翊云。目前,她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刘易斯艺术中心。下火车后,步行五分钟左右,可见到李翊云执教的创意写作项目所在的教学楼,按她邮件里的指示来说,那“是一栋很丑的方块混凝土大楼”。大楼对面的草坪上是普林斯顿校园的景观之一,圆明园十二兽首的仿制品。铜雕围成一圈,相对无言,偶有不同族裔的年轻面孔背着书包从其间穿过,如同一个隐喻。

自接触到李翊云的作品以来,我既被它吸引,也对它充满好奇。她对自我的关注从何而来?是什么让她笃信,日常的亲密关系比外部的惊涛骇浪更值得书写?如何理解她写作中自相矛盾的瞬间?对话在系办公室安静温暖的公共空间进行。李翊云在桌子的一角坐下,我按下录音键,采访开始。

《我该走了吗》

《我该走了吗》

李翊云和英语的关系

钟娜:你在2005 年出版首部短篇集 “a thousand years of prayers”(《千年敬祈》),自那以来你已经创作了三部短篇、五部长篇和一部散文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因为我学英语的那个时代,英语一直是带有全球性的、共识性的一种语言。但是你在你的散文 “to speak is blonder, but I venture”(暂译成《言出必失,但我仍愿尝试》)里,你提到英语是你的私人语言,你常常会忘记其他人也会说英文。我其实就很好奇,你现在还会有这种感觉吗?然后在用英文创作了将近 20 年的这个旅程里面,你和它的关系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

李翊云:现在有没有这个感觉?还是这样子,因为我大概讲中文要讲得慢一点。我觉得英文对我是两种,一个是在工作的时候,比如跟同事说话,或者教书的时候跟学生说话,那就是公共语言了。我讲的语言他们得听得懂,但是那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我生活一大部分主要就是坐在家里,我就是主要是坐在家里自己跟自己说话。我自己跟自己说话也是用英语,但是那时候就没有人听得见,就是自己说,所以就是没头没尾。当然不是说出来,就是在脑子里说,因为很多年写东西也其实是自己在跟自己说话,所以就习惯了。我觉得英语,有些英语有一部分的语言就是我自己的,就是我就是私人语言。OK,然后写出来了,大家看了不要紧,但是还是我自己跟自己的对话。

钟娜:你用这种角度来切入英语,然后用英语写作,你觉得在一开始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吗?会不会有一种,你的私人语言的频率和大家的频率不容易那么搭起来的情况?

李翊云:有的时候我觉得我用什么语言就是取决于我在看什么书。比如我在看简·奥斯汀——17世纪的作品,那我的语言就会非常快地转变。我在散文集里写过,我们在爱尔兰旅行的时候,一个服务生的英语就有爱尔兰口音,他就用英语问我们要不要什么,我就回答了,就是一种用爱尔兰口音回答的。我的小孩子说,你真是很rude,你太没有礼貌了,听上去你像在嘲笑人家。其实我没有那个意思,但是我觉得有的时候我的头脑就是别人说什么,我就像回音似的,我就回出来那个声音了。看书是一样的,我要看到什么样的人,我的英语就会转化成那样的英语。所以可能我用的英语就跟比如在公共场合用的英语是不一样的,不过那也不要紧。

反对陈词滥调

钟娜:我觉得有一个小的主题贯穿了很多你的作品,就是对cliché的关注。cliché中文可以翻成陈词滥调,像在《我该走了吗》这本书里这个主人公莉娅,她是一位年长的女性,她在生命的尽头回顾自己的人生。她有三任丈夫,然后同时也有很多的子女,然后其中一个女儿是去世了,这样一位非常刚毅的女性,她同时也是对陈词滥调非常敏感的一个人。比如说,她会说我不喜欢打开新房的钥匙这种表达,因为锁只会把盗贼引上门。

我发现你经常会在小说里对陈词滥调进行挑战和改写,这个其实在你刚才所说的 where reasons end(《理性终结之处》)这本对话式的长篇小说里也是大量出现的。所以我觉得你在反对它的同时对陈词滥调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它成为你语言创新的一个跳板。

李翊云:我觉得你问得很好,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我英语不是母语,所以这些东西并不在我血液里,对吧?就像咱们说中文就会讲一些成语,也不想这个成语的典故,就直接说了,对吧?因为我英语不是第一语言,我就会想,但是你一想就会觉得有很多东西都说不通,你就会想。

另外,我觉得我是对语言很敏感,一个词语是怎么来的,我总要去查字典。这个确实是成为我自己跟自己说话的原因。你比如说一句很俗套的话, water under bridge 对吧?你想是 What water? What bridge?哈哈哈,谁发明的这个语言?你就一直挖到后面,发现莎士比亚说的,但是大家就用了也不想了。但是我就喜欢想一想。

钟娜:的确,就像有的时候我们现在突然想起一个成语,然后也会想,比如说买椟还珠,你就会想是以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做了这么一件蠢事。

李翊云:所以我喜欢想这些事情,喜欢把它们再拿出来,再转一下,看看能转出什么新的东西来。

钟娜:对,其实某种程度上很像语言上的一种考古学。

李翊云:对,就是这样子。然后我觉得你说得挺对的,因为这是我的兴趣,我的这些人物他们也就会获得这个兴趣。

钟娜:对,而且对于cliché,除了在语言方面,我觉得你还会对它讲述的人生的某种道理进行一些探索。像在《理性终结之处》里面,这个母亲的叙述者,她就说万一人生需要陈词滥调的救赎——“What if life must be saved by cliché”。你觉得陈词滥调对我们来说特殊在哪里?

李翊云:一种慰藉。比如一个人去世了,大家都会写一张卡片或者写个email,写封信,都是陈词滥调。因为There‘s no words, you can only say the old words。

我觉得这个慰藉是在于,陈词滥调虽然没有表达新的东西,但是他们提供了一个框架,给大家的想法提供一个最容易但是也是最结实的框架。所以我觉得Cliché has a point。

钟娜:是因为这种框架里有一种善意,一种保护。

李翊云:对,所以是这样子的,有的时候不需要说新的话,在没有别的语言的情况下,你可以说cliché。但是你想的时候一定要想,我能不能不用这些陈词滥调去想。

钟娜:很有意思,最开始的时候你有提到,你经常会在自己脑袋里和自己对话,进行语言上的一些辩论。《我该走了吗》的主人公其实也是从你这里继承了自我争论的一种方式。我就在想,你的背景是免疫学嘛,然后当一个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之后,它也会进行自我攻击。我在想是不是就是这种左右互搏式的争论?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被它吸引?你从中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李翊云:从中得到的好处就是 You never get bored。哈哈哈,总是很有意思,你总能想到更新的话题——并不是一个游戏,可能更像哲学一些,你永远达不到那个真理。你总是在不断地试。其实我以前做实验也是这样的,你永远达不到终点,你就是不断地试。进了一步,那你就再进下一步,越来越近,但是永远达不到这个东西。写作对我有意思,就是你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词。

钟娜:那你最后怎么判断这个地方结束了?

李翊云: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觉得完美主义者就是说肯定有一个完美的词,一个对的词,但我是差不多就行。我就总是写到觉得这已经是我在现有的能力之下写的最好的一句话,我就可以了,差不多就行了。

,专访子网划分 李翊云:写作,你永远也找不到合适的词

相关:

给女儿——为你所写的书,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如果没有F·S.菲茨杰拉德,就不会有《了不起的盖茨比》;而如果没有菲茨杰拉德的女儿,就不会有《你的懒惰让我愁肠百结:菲茨杰拉德致女儿书》——尽管这本书并非他的本意。这些信件是由菲茨杰拉德从小的朋友安德鲁·特恩布尔收录编辑的,他也出版过菲茨杰拉德的传记。书信贯穿了女儿斯科蒂的青春期(12岁到19岁),此时让菲茨杰拉德愁肠百结的还有他痛苦的中年。妻子塞尔妲精神崩溃,支付女儿的学费之外他还须支付妻子的医疗费..

年轮里的罗马帝国兴替[比利时]瓦莱丽·特鲁埃除了揭示树木自身的年龄,年轮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国际知名树木年轮科学家瓦莱丽·特鲁埃通过16个有趣的故事带我们走进这一20世纪初才成立的学科。原来,树木的年轮同样默默记录着这个星球的气候变迁。那一圈圈的印迹,忠实地记录了光照、水分、温度等环境和气候等外界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甚至重大的灾变事件也能在年轮中体现出来,比如飓风、地震、火山爆发,等等。可以说,树木年轮是一部地球气候..

最适合下雪天阅读的作家:罗伯特·瓦尔泽下过了雪,好像才有“冬天来了”的实感。瑞士诗人费德勒写:“法语是一座高贵的公园,意大利语是一处巨大的、明亮的、五彩缤纷的森林。但是德语几乎就像是一座原始森林。”在冷冽又诗意的冬天,最适合阅读的莫过于同样冷峻、却又在雪中取火的德语文学。被誉为现代德语文学 奠基人 的 罗伯特·瓦尔泽 也被称作“命运如雪的诗人” 。 他 当过职员,做过仆人,服过兵役,最后躲进了 疯人院。他喜欢冬天、喜欢散步、喜欢雪花..

一封信,一本书、一段史料和一点感想——纪念李学勤先生李学勤(1933.3.28-2019.2.24)文︱葛兆光一封信我不记得第一次见到李学勤先生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在1980年代末?我好几次去过他在昌运宫的住宅。三四十年里,我和李先生的往来应该说不少,不过印象最深切的,还是1992年在西郊挂甲屯一个小小的seminar上,李学勤先生给我们十来个人作讲座。我记得,当时他只是手拿巴掌大一页纸提纲,却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半小时,从学术史讲到考古发现,从考古发现讲到古书排队,从古书排队讲到今..

《我破碎的真理子》:私密的“死亡”没有原因醉心死亡者想不到遗嘱,贪生怕死者不识遗嘱。——菲利普·阿里耶斯《面对死亡的人》上卷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除非是知名公众人物,否则我们很少会从媒体上听到死亡事件中死者的姓名。这一方面是出于新闻伦理的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不相关的大众来说,知道作为普通人的死者的姓名也似乎毫无意义。个体死亡的确切消息往往会以私密的方式传播,从亲属到友人,从生前有过交流的人到只知其名的人。最终,在悼念的文字之中,与之亲..

约恩·福瑟诺奖演讲:我向来明白写作能救命当地时间2023年12月7日,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在瑞典发表了自己题为《无声的语言》的诺奖演讲。他回顾了自己的创作道路,谈及了“为什么写作”、“何为文学语言”、“什么是好的写作”等诸多议题。他说:“写作是孤独的职业。”而他也说:“看到自己写的剧本在舞台上演出,让我激动的东西正是孤独的反面,它是一种陪伴。”他从自己初中时代对朗读的恐惧聊起,最后谈到了自己的作品,他仍然相信写作能救命。他说:“..

鲁智深的原型,居然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历史上一个很特别的皇帝,他本是一介武夫,通过陈桥兵变成为开国皇帝,却开创了宋朝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他武艺高超,金庸小说中著名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他笃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做得好江湖大哥,却做不好一个皇帝。更奇特的是,《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就是以他为原型创造的角色,“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智深火烧瓦官寺”等桥段,都改编自赵匡胤的事迹。然而,两人的命运却如此..

这套丛书缘何能被视为“中国电影批评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日前,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与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六卷本《中国电影思潮史》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行。会议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程波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丛书进行了深入研讨。生动展示百年社会文化思潮与电影交互影响《中国电影思潮史》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资深教授曲景春主编,赵..

当女人想要一间自己的办公室 | 爱丽丝·门罗爱丽丝·门罗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她也是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1968年,37岁的门罗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讲述加拿大乡村小镇各个角落的生活片段,探索青春的回忆、亲密关系的真相和女性遭遇的各种隐秘的挫折。下文摘选的是其中的名篇《办公室》。苏童说,《办公室》的叙事“能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不问出处’的温暖,它只与具体的扎实的生活有关”。本文摘自爱丽丝·门罗《快乐影子之..

狄仁杰和武则天:唐朝职场里的神仙友谊武则天当政的四十余年间,人才辈出,关于这段历史的演义、传说也颇多。毕竟,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代:女性沉浮于宦海之中,进行激烈的政治角逐,有学者将这一时期称为“红妆时代”。上官婉儿十三岁为武则天赏识,除奴婢贱籍擢升五品才人,在中宗时期扶摇直上,一跃成为二品昭容,然而她并非是后宫嫔妃,而是“独掌制诰”的朝廷大臣。但是缠绕在她身上的不仅仅是身世浮沉的秘密,还有她复杂的情感纠葛、灵动的才气。同样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