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玥谈宣传画中的新中国女性形象与叙事空间

2023-10-16 17:05:33 来源:网络

近百年来,绘画如何表现中国女性?公众的审美追求与审美变化又如何体现在宣传画中?

10月15日,《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新书首发式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全书以250余幅不同年代的宣传画,展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在本书作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80后”海归青年教师刘玥看来,宣传画里的女性身份,配合她们的容貌装扮,共同构筑起一个叙事空间。

《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书封。封面图为哈琼文创作的《毛主席万岁》

提起女性形象,人们非常容易联想到月份牌中呈现的“摩登女性”,相对比较容易忽略另一个领域中女性形象的崛起。与月份牌绘画发育成熟的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形成了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这场运动的旗手,鲁迅更是推动了其由文学领域迅速扩展到戏剧、美术、电影等领域,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劳动女性形象。在左翼文化运动推动下的左翼美术运动,强调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提倡为民众服务的大众美术,其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实践在20世纪50年代改造月份牌画家创作思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创作宣传画,正确地引导了月份牌画家在保留、改良原有表现技巧的基础上创作宣传画、新年画,使得其中的中国女性形象焕然一新。

《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内页

上海是中国宣传画创作的重要基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宣传画之多、主题之广、艺术成就之高,奠定了其在“年连宣”三大画种出版中的地位。据悉,《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历年创作出版的宣传画为依托,以新中国时代发展为时间主线,聚焦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变迁过程,并从“从月份牌到宣传画”“以现实之美重塑女性形象”“享有与男子一样的权利”“妇女能顶半边天”“新话语中的女性形象”“浪漫主义中的女性形象”六个方面来加以表述。通过系统梳理、分析不同时期宣传画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创作思路和艺术表现手法,描绘了宣传画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该书作者为华师大艺术学院“80后”海归青年教师刘玥和沈榆。澎湃新闻近日采访了本书第一作者刘玥。

刘玥近影

澎湃新闻:缘何选择宣传画中的女性作为书写的主题?同样作为女性,你的视角有何特别之处?

刘玥:我是从市三女中毕业的,我的母亲是从市二女中,而我的外婆是从市一女中毕业的,我们三代人都是从女中毕业的,可能对女性话题有一些情结和渊源。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我除了教纯艺术实践和艺术史之外,也有开一门课,是关于图像研究图像伦理的,其中有七个章节,比如说像新闻伦理、黑人艺术、女性艺术等等。同时,我了解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拥有非常庞大的、珍贵的宣传画资料库,因此当我与沈榆老师商量可以怎样创作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从宣传画中的女性图像的演变来写这本书。

目前关于宣传画中的女性图像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时间线罗列出来;另一类是按照职业分类,比如农民、工人等等。我是试图跳开这两类,从女性的视角切入,把它们放到当时历史的社会语境里面,作为社会动员的话语,去研究女性的身份意识是如何被构建的,发展和演变路径又是怎样的。作为图像研究,我也分析了在一些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或者说在特殊时代,这些图像有什么变化,图像里面有哪些隐喻。

《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内页

澎湃新闻:书籍从近代开始讲述,从早期的月份牌美人画到1949年后宣传画中的劳动女性,直至改革开放后到女性形象,如何选择时间线的起止?比较书中呈现的时代最早和最晚的作品,呈现怎样的时代和审美变化?

刘玥:宣传画基本上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一直到90年代初,这一段时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在1949年以前,基本上就是月份牌和过渡时期的一些新年画的作品,而到了90年代初和后期,新媒体时代就开始了。我在这本书里面重点选择的是50到60年代,还有70年代和80年代的作品来进行分析。

宣传画中女性形象演化谱系

对于“书中呈现时代最早最晚的作品,呈现怎样的时代和审美变化?”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我在书中最后所呈现的“宣传画谱系图”了,也是对我自己的研究路径的一个梳理。我认为,仅仅把历史材料按照时间线连起来是不够的,这张谱系图中,主轴中我把人物的形象做了一个概括,让大家可以看到,在各个历史时期,画家从作品主题到女性形象的塑造,都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同样,在这个轴的上方两个轴,表现的是人物的灵感的来源是受了什么影响,比如说左翼文化对它有影响;主题作品、文学、小说,对它们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再看右下角的道具,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都有分类的,它都是配合我们月份牌和新年画、或者是宣传画里的女性身份,配合她们的容貌装扮,共同构筑起一个叙事空间,辅助表现作品主题。

《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内页

澎湃新闻:书中有两张不同时代,骑摩托车的女性形象,这两位女性形象构成的画面构成怎样的故事和时代风貌?

刘玥:这几幅女性和摩托车的作品是出现在二十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在这个时候,月份牌中的女性形象正好在经历一次蜕变。更以前,绘画作品是要突出女性在深闺中的高雅情趣和深入浅出的所谓“美德”。而在这个时期,其实已经客观存在了一些思想解放的新女性了,她们的形象气质和生活环境都和以往的女性是不同的,所以画家在创造女性形象的时候画了这些具有超前性的女性形象,用她们来展现当时一些工业产品和时装。而这也是符合了当时市民心中向往的自由的女性形象,非常潇洒。

杭穉英,《机车女御》,20世纪40年代

杭穉英,《骑自行车的少女》,20世纪40年代

1958年这一张吴哲夫的《学开摩托车》,可能是受到前两张月份牌骑摩托车女郎的启发。在早期,摩托车是用于军事体育比赛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它由女性来驾驶了,而且还被广泛用于农村的邮政体系。这是一种女性和工业器械的机器的结合,就像我在“拖拉机”这一章里说的一样,这种女性与机器的结合是赋予了革命的意义和内涵的:就像是女性掌握着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前进的速度。

吴哲夫,《学开摩托车》,出版时间:1958年,出版单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张竞华,《乐为支农出把力》,出版时间:1977年,出版单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澎湃新闻:1949年前后,宣传画作者身份有着怎样的变化?

刘玥:新中国成立后,宣传画的创作者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从部队来的,在上海人美社,主要是新四军画家;第二波是1949年以前,从事商业绘画的,比如月份牌画家后期,第三波加入到宣传画创作中来的,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 。虽然他们的创作手法非常不一样,但在创作宣传画时,思想是非常融合的。

澎湃新闻:观看者的身份和视角有着怎样的变化?

刘玥:在月份牌时期,这些画家们创造了一种想象中的女性图像来配合商家的口味,这些形象其实大部分是被挂在了无产阶级收入微薄的人民群众的家庭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装饰物。而当左翼文化运动走上历史舞台之后,他们强调了美术应该为大众服务,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宣传画开始接地气了,他们画得就像是自己身边的这些真实的优秀女性形象一样。

《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内页

一开始是政治宣传画,后来,宣传画和年画也融合了,既能挂在家里,也能挂在公共场合。到改革开放后期,宣传画又引领了当时的一种时代的风向,取代了“伤痕艺术”。因为宣传画里具有未来性和一种拼搏精神,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尽管它的时间非常的短。

澎湃新闻:回看近百年宣传画变迁,给当下怎样的启发?

刘玥:虽然现在的媒体形式不同了,虽然宣传画这种艺术形式已经不在了,但是它如何在它的时代表现了时代的价值,依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比如在不同时期,女性的身份意识是怎样被构建的?我们可以通过看到这个图像背后的隐喻,来了解当时的社会,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我们去看这些近百年的宣传画,图像的变迁能够激发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些图像和图像中的形象塑造,这也是我们解读艺术的一个过程。

注:《大地芳菲:宣传画里的新中国女性形象》入选国家“十四五”出版计划,并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对话刘玥bt种子蚂蚁磁力 谈宣传画中的新中国女性形象与叙事空间

相关:

从什么时候开始,法国人不再笃信权力奥秘之不可破解?【法】丹尼尔·罗什皮埃尔·古贝尔曾戏言道:“法兰西国王的遗体为编年学勾画了一条条清晰的边界。”然而,此番见解已远远超出了历史学家的探索范畴,因为历史学家们渴望的是在他们所研究的那个历史时段里找出某种逻辑关联。君主之死是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国王去世便是对他的统治进行盘点之时,也是权衡革新之可能性的时刻。重温关于这些事件的记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旧时代的政治关系,以及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法..

我很孤独,是认命的说法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陈丹青:小说眼下确实敌不过影视剧上个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大量优秀电视剧接连播出:《渴望》收视率探顶,社会犯罪率竟然因放映而大幅下降——不法分子也要看《渴望》;王朔编剧的《编辑部的故事》中,六位性格各异的文化工作者聚集在小小的编辑部,透视着改革开放大潮下中国社会的新面貌。陈丹青直言不讳:“连续剧忽然让我看到中国变了!”不光在中国,如今的英剧美剧,早已不再是仅用来消磨时间的“肥皂剧”,它们是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有很多顶尖的..

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疫情放大了性别不平等前几日,202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出,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她“增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作为经济史学家与劳工经济学家,劳迪娅·戈尔丁40多年来的研究话题广泛,包括移民、收入不平等、科技变革等等,不过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她在女性劳动方面的研究。其代表作之一《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的百年旅程》就是对女性劳动市场长达10年的深入研究之作。戈尔丁将20世纪初..

丰子恺译《旅宿》特装版:随夏目漱石走进山林最近,丰子恺翻译的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旅宿》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丰子恺翻译出版《旅宿》65周年全新纪念版。《旅宿》既可以看作是一本小说,也可以看作是游记散文。书中描写的是一位画家为了摆脱俗世的羁绊,背着画箱来到深山,一路沉醉于旖旎的春光和秀丽的风景。到达落脚的旅宿后,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物命运和各种离奇的故事让画家在“非人情”的世界流连忘返。奇妙的故事情节中充满了夏..

民间文艺走向新时代,有哪些变与不变?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久远的历史、广泛而丰富的内容与复杂深厚的社会关联性,二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李守白在开幕式上发言9月26日,第五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展厅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变与不变——走向新时代的民间文艺”,力图用创新的表达方式,展现当下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可喜景象。展览内容包括长三角名家大师邀请展、优秀作品征..

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 | 聂鲁达逝世50周年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马尔克斯说:“巴勃罗·聂鲁达是二十世纪所有语种中最伟大的诗人……凡他触摸的东西,都会变成诗歌。”聂鲁达1904年生于智利帕拉尔,1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20岁享誉全国,被誉为“人民的诗人”。1971年,聂鲁达获诺贝尔文学奖。于他自己而言,固然任何一个作家都想获诺奖,但媒体的叨扰和多年陪跑带来的疲惫却也让人烦恼。他戏称,诺奖获奖者的庆典和外省小城的小学发奖仪式相似。或许..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好想恋爱啊!”虽然年轻人嘴上这么喊着,但肉眼可见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爱了。嗑CP、追星、找搭子……他们似乎更倾向于服用”爱情代餐“。既然动动手、花花钱就能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何必要花功夫经营感情?而在山田昌宏看来,这不单单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困境。下文摘编自山田昌宏《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拟。01找不到恋爱对象的年轻人据说“逆向巧克力”蔚然..

越级的驾乘体验,试驾星途瑶光飞鱼版凤凰网汽车·试驾凭借这“豪华平权”理念打造的星途瑶光,在今年2月上市以来就以“20万级价格、40万级价值”的翻倍溢价购买力,受到了广大国内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这款车在海外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而伴随着星途瑶光一起发布的“飞鱼超感底盘”技术,也让这台车的行驶质感得到了可媲美更豪华SUV车型的实力。但了解过这款车型的人都知道,想要拥有飞鱼超感底盘技术,就必须购买其四驱款价格更高的车款才能实现,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

我很孤独,是认命的说法星期天文学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