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的原来不是秋天,而是时间的流逝 | 读书笔记

2023-09-22 21:06:31 来源:网络

我们在抄书

好久不见

读书君和好久不见的抄书君说,大家都想再次看到读书笔记。

此时的抄书君,已经是工作三年的科技公司产品经理,长期浸泡在价值判断和逻辑拉扯的环境里,忽视了对太阳、诗歌和眼泪的感受力。相信许久不见的大家,也经常如此。

嗯好,那让咱们一起捡起读书笔记。

书中总有小块的自由,希望大家经由此处,游到云海里,跑进山里去。

参与方式:

直接在本文后留言,摘抄你特别喜欢的书中部分。我们会选取留言在下一期读书笔记中呈现。

-1-

有时候,想象力和洞察力似乎比铁证还要重要,因为事物的真相背后总是还有真相,而新的真相后面又有更深层次的真相,谁能抵达最终的真相呢?

——《剑桥的陌生人》|刘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

抄书人:Colar

八月于我是非常特殊的季节。是夏末,又是秋初。是一切盛大的终结,也是若干衰败的开端,是正午炎热的寂静,又是深夜沁凉的蛩鸣。是关于春夏的蜜糖梦境,又是一年所余无多直奔寒冬的现实。我因此发现我不喜欢的原来不是秋天,而是时间的流逝。而秋天的过错在于落在下半年,更容易让人觉得急凋年。

——《风日有清欢》|文珍|译林出版社|2022

抄书人:Lemonleoo

语言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发明的,你必须从某个地方借用到它。当你从前人手中接过它以后,才能逐渐将它变成你自己的血与肉。

——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新京报书评周刊|新星出版社|2022

抄书人:闻夕

让我沉醉的不仅是林地的空间,还有其骨子里的历史脉络,以及光与影的纵横交错和缓慢交替。林地的历史气息,不仅可以追溯几代人在其中的活动痕迹,还可以拓展至整个文明历程。森林是野生的林地,是人类自以为拥有的大自然,我们“来自于”自然,却也“脱离了”自然。在林间徜徉,我们总会有一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这里有我们往昔的记忆,是让我们返璞归真的地方。

——《心向原野》|[英]里查德·梅比 张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抄书人:完颜小王爷

文学能做的善事之一,我想大概就是在他人脸上注入表情和温度。所谓“希望”,或许不是纯真者的发明,而是勇敢者的发明。

——《容易忘记的名字》|[韩]金爱烂 薛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抄书人:小松秋

-2-

让我们守住自己这热气腾腾、变幻莫测的心灵的漩涡,这令人着迷的混沌状态,这乱作一团的感情纷扰,这永无休止的奇迹——因为,灵魂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奇迹。活动与变化是人生的精髓。僵化就是死亡。

——《普通读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翟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抄书人:风子李

伟大的文化总是十分看重记忆的力量,常用它来抵御时间带来的变化。

——《终了之前》|[阿根廷]埃内斯托·萨瓦托 侯健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

抄书人:HiddenTrack

任何进行深入、自由、严肃的思考的人都会更接近生与死,更接近我们人生旅途中历经的其他各种事物。任何破晓时起床打扫办公室、地铁站、学校或医院的清洁工,都很熟悉这样的思考。她明白她得强过她最可怕的念头,强过她的疲惫与倦怠。

——《自己的房子》 |[英]德博拉·利维 付裕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抄书人:长安

友谊至少从一个角度看,就像婚姻,参与者必须对他信任,必须有信念,相信他一定能够持久。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美] 雷蒙德·卡佛 于晓丹译 |译林出版社|2012

抄书人:别处

世界变小了,也变得更加复杂。人们在报纸上寻求答案。而新闻本身也改变了,尽管它从来都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定义仍然不明晰,但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见证历史》|[美] 哈尔·比尔 郑惠敏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

抄书人:标本师库特

-3-

人所谓的面对现实,不过是下定决心让自己怂下去。

——《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 白辂 |华夏出版社|2023

抄书人:进击的misscat

图书馆有一些特质,吸引着行经人生转折点的人们。我猜是熟悉感。就算你之前没有去过某一家图书馆,你也知道它大体会是什么样的。规律能抚慰人心,尤其是免费的规律性。

——《图书馆疗愈手记》|[英]艾莉·摩根 魏华容译|九州出版社 | 2023

抄书人:尼加拉西瓜

后来,渐渐地,在一些安全的时刻,当他们有了别的烦忧,当记忆不再刺伤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带着欢乐或者痛苦,让过去有条不紊地重现。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英]V.S.奈保尔 |新经典文化 | 2015

抄书人:怀疑的一代

我之所以把自己归入信徒之列,其理由和许多基列国民是一样的:因为危险会小一点。把自己扔到压路机面前,任由道德规则把你碾压成扯下的空瘪的袜子,那又有什么好处呢?最好是融入人群:虔信赞颂上帝、谄媚逢迎、煽动敌对情绪的人群。扔石头总比被别人扔要好。或者这么说吧,最好尽你的一切力量活下去。

——《证言》|[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抄书人:奎妮

在大多数的情况中,解放的时刻既不令人高兴,也不令人轻松。因为大多数时候,解放的背后是毁灭、屠杀和遭受的痛苦。当他们感到自己重新变成人,也就是说,重新肩负生活的重任,人们便能感受到悲伤。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意] 普里莫·莱维|中信出版社|2017

抄书人:Tracy

-4-

耐心对待所有尚未解决的事情,努力去爱问题本身。

——《流金》|唐隐|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

抄书人:知栀

这种流浪,显然,是冷的艺术。是感情之收敛,是远离人间烟火,是不求助于亲戚、朋友,不求情于其它路人。是寂寞一字不放在心上、文化温馨不看在眼里。

——《流浪集》|舒国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抄书人:红白

自信不是一个最终结果,而是一个不断坚守自我价值的过程。

——《自信的陷阱》|[澳]路斯·哈里斯|机械工业出版社社|2019

抄书人:kordelia

以前是每个果都对应着一个因,而现如今,只剩下一堆概率。在物质最深层的基础之中,物理学找到的不是薛定谔和爱因斯坦心心念念的、被一位理性之神像提线木偶一样支配着的一个坚固不破的真实,而是一个神奇而瑰异的王国,一位用无数只手操弄着偶然的女神的肆意妄为的孩子。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抄书人:Johny

在「自由」的名义下,生活丧失了全方位,它不过是由许多零碎的,互不相关的事情构成,人丧失了任何的整体感。人们面对着这些琐事,就像一个小孩面对着一堆积木一样,感到束手无策。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自以为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所想要的只是别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

——《逃避自由》|[美]艾里希·弗洛姆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抄书人:风撼斜阳

— 一起抄书吧 —

本期书单

《剑桥的陌生人》|刘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

《风日有清欢》|文珍|译林出版社|2022

《开场:女性学者访谈》|新京报书评周刊|新星出版社|2022

《心向原野》|[英]里查德·梅比 张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容易忘记的名字》|[韩]金爱烂 薛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

《普通读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翟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终了之前》|[阿根廷]埃内斯托·萨瓦托 侯健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

《自己的房子》|[英]德博拉·利维 付裕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 [美] 雷蒙德·卡佛 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012

《见证历史》|[美] 哈尔·比尔 郑惠敏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

《梨子小姐与自己相处》|白辂|华夏出版社|2023

《图书馆疗愈手记》|[英]艾莉·摩根 魏华容译|九州出版社 | 2023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英]V.S.奈保尔 |新经典文化 | 2015

《证言》|[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

《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意] 普里莫·莱维|中信出版社|2017

《流金》|唐隐|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

《流浪集》|舒国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自信的陷阱》|[澳]路斯·哈里斯|机械工业出版社社|2019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逃避自由》|[美]艾里希·弗洛姆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我不喜欢的原来不qq语音通话怎么关闭麦克风 是秋天,而是时间的流逝 | 读书笔记

相关:

披着伪装的“哲学读物”——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聚焦18世纪法国的图书出版业,在各种地下出版物中,分析了色情文学、乌托邦文学和政治诽谤文学三种号称是“哲学书”的文学作品,并对当时最为畅销的三种著作的文本进行分析。这些文学作品充斥着对等级制、君主制以及这些基本制度下各种现象的嘲讽,那些以色情与诽谤为主题的政治民间传说解构了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剥去了皇权的神圣性,从根本上抨击了波旁王朝统治的合理性,从而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

阿那亚诗歌节十一假期,来一起吟咏山的未来9 月 29 日- 10 月 1 日,阿那亚·金山岭即将迎来首届阿那亚诗歌节。首届阿那亚诗歌节设计了“国际视野”“一起写诗”“诗歌在场”三大主题单元,涵盖十场特色活动;我们邀请诗人——北岛、西川、翟永明、吕德安、陈东东、巫昂、余幼幼、罗万象;盖瑞·施耐德、弗罗斯特·甘德、冈本启、黄有源……带着他们跋涉过的山与海,沉默与欢喜,以不同方式参与诗歌节,分享诗、感受诗、唤醒诗。群山之上,生命之内。我们相信,阿..

罗志田在重复中生成新的韵律流淌:《国家与学术》新版序本书初版于2003年,那时我从川大引咎辞职转到北大,书出恰逢非典,数月后疫情解禁,而京城出现一股“国学热”。一时从刊物到报纸以至于电视台,忽然都对国学有了兴趣。犹忆数月间接到的采访和演讲、“对谈”等邀请,每周至少两次。有些邀约者本是熟人,其余也多通过朋友介绍而来。我当然知道参与这些活动必会帮助书的销售,但若频繁“出镜”,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所谓“公知”。且我到京即给自己定了规矩——不在北京演讲。于是不得..

以后也许见不到面了,现在是我们人生最接近的日子 | 星期天文学·杨知寒周五好,这里是「星期天文学」。也许有读者还记得这个名字,它初创于2016年,是凤凰网读书最早的文学专栏之一。这几年,我们与网络环境相伴共生,有感于其自由开放,也意识到文字载体的不易,和文学共同体的珍稀。接下来的日子里,「星期天文学」将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为纯文学爱好者设宴。这里推荐的小说家,年轻而富有才华,是新文学的旗手,他们持续而毫不功利的写作,值得我们多花一点时间,也补缀、延展了我们的时间..

在喀布尔逛书店阿富汗首府喀布尔是一座历史名城,关于它的著述不胜枚举。2001年11月塔利班政权垮台后,阿富汗政府和国际援助力量都试图重建这座被战乱重创的城市。印度记者、作家塔兰·N·汗于2006年初次抵达阿富汗,在之后的七年里又多次重访喀布尔。她的家庭与阿富汗有某种历史关联,特别是她的外祖父,一个从未踏足阿富汗的读书人,却在波斯语的诗歌与历史中拥抱阿富汗,把喀布尔当作自己的精神故土。塔兰沉浸式地生活在喀布尔人的社区里,..

傲慢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但它已然呈现为看待自我的错误方式美国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在她最近的著作《傲慢的堡垒:性侵犯、问责与和解》中,选取了“性侵犯和性骚扰”这个角度进行讨论,来反思女性为何在美国社会中缺乏完全的平等。在这本书中,关于“傲慢”的论述非常重要。努斯鲍姆认为,将女性仅仅当作物品,拒绝给予她们同等的尊重和完全的自主权与傲慢这种恶习有关。努斯鲍姆将傲慢定义为一种包含以下想法的恶:你凌驾于他人之上,其他人都不是完全真实的。在书中,努斯鲍姆还讲..

徐则臣: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他说他的写作在很多人看来不合时宜。因为80年代初的中国是百废俱兴的,在一种昂扬的、奋进的、热火朝天的状态下,文学跟时代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这个时候他恰恰写了跟当下生活关系非常散淡疏离的作品,他说其实他写《受戒》这个小说体现的不是《受戒》故事里那个时代的审美和对社会的认知,而体现的是一个80年代的中国人对这个时代的认知。”9月10日,作家徐则臣老舍剧场进行了一场以“我们为什么爱读汪曾祺”为主题的文学..

《百年孤独》译者范晔的首部幻想文学:描绘不存在的动物动物园那么大,但总有漏网之动物。晕梦狐、时间熊、天气浴豹、玻璃猛犸、风铃狮子、乌托邦尼兔……事实上,这些都是《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里的“神奇动物”。这本书是《百年孤独》译者,北京大学教师范晔首部原创幻想文学,由作家、绘者顾湘绘制插画。近日,范晔和顾湘在上海共同讲述了这本书背后的创作故事。活动由作家、译者和艺术评论人btr主持。《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书封《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

周碧初诞辰120周年:让“看不见”成为“看见”周碧初(1903-1995)是20世纪中国现代油画和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前辈大家。今年恰逢周碧初诞辰120周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于近日举行“大师之道——纪念周碧初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来自美术界、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以及周碧初的亲属学生汇聚一堂,对周碧初的艺术成就、学术思想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现在美术史要补正的东西有很多,厦门美专、新华艺专、决澜社、默社的活动,这些活动周碧初都活跃在其中,这..

他是王家卫御用摄影师,拍出了这些明星最真实的一面杜可风,澳大利亚籍摄影师。他的代表作某种程度上也是香港电影的代表作——《重庆森林》《阿飞正传》《花样年华》《无间道》《甜蜜蜜》……十八岁时,他当上海员离家出走,并借此环游世界。他像马可·波罗一样“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亲身经历着世界各地的山川河流、传闻习俗。在杜可风的梦想中,他最终要到达的圣地便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历经千帆后,他终于来到了中国,并在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中文,他开始与中国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