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杂志开辟新栏目“全球首发”,第一时间听到世界声音

2023-07-03 19:49:00 来源:网络

六位嘉宾对谈。

六位嘉宾对谈。

2023年,《十月》杂志成立了新栏目——“全球首发”。评论家、《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介绍了这一文学栏目的由来:从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我们似乎一直在追赶世界文学的潮流。经过几代翻译家、出版家的不懈努力,中文的阅读和书写姿态终于发生了变化,相比前代人的“到世界去”,此刻我们比从前更深切意识到“在世界之中”。

“全球首发”栏目诞生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如果从前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存在“时间差”,这一次我们强调的是“同时性”。季亚娅谈道:“我们邀请勒克莱齐奥、库切、阿多尼斯、平野启一郎、沃多拉兹金等各语种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将他们从未发表过的新作,经由刘文飞、董强、薛庆国、秦岚等翻译家的译介,在《十月》以中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表。而刊发这些作品的《十月》杂志,也会构成一个小型的世界文学现场。”

比如2023年第1期,石一枫的北京海淀小区,万玛才旦的西藏,梁衡的北方农村土炕,刘汉俊的楚地青铜,与勒克莱齐奥的毛里求斯岛,共同组成某一种世界故事的版图。这些作品对于现实经验的书写与呈现,溢出了我们通常阅读与理解中的关于中国与世界的刻板印象。中文因而变成一种有参照系的文学,读者们也因此获得关于同时代外国作家当下写作实况的更真切的感受。

在这一背景下,最近,十月文艺举办了一场名为“‘全球首发’:从中文起航 ——文学期刊现场中的世界视野”的分享会,刘文飞、董强、薛庆国、秦岚、蔡欣、季亚娅进行了分享。

《十月》杂志开辟新栏目“全球首发”,第一时间听到世界声音

从文学期刊“出场”:中国文学杂志的独特模式

俄语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燕京讲习教授刘文飞是“全球首发”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和栏目的共同策划人。

作为一位俄语翻译家,刘文飞曾经促成中俄两国的两家《十月》杂志进行互动交流,举办“中俄《十月》文学论坛”,促成两家杂志“莫斯科故事和北京故事”的互译和出版;还曾和《十月》一起策划“世界文学期刊概览”专栏和“北京世界文学期刊高峰论坛”。

刘文飞

刘文飞

刘文飞认为,中国是一个“翻译的大国”,我们习焉不察的许多东西都是五四以后翻译过来的——大到政治制度、社会思想,小到楼的建筑方式乃至于电灯、麦克风、沙发等等的概念。由此我们的当代社会基本上可看作是翻译而来的,与传统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断裂。“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个作品是被同步翻译的,或者说它还没有在全世界发表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它拿过来的情况。”

刘文飞认为,《十月》这些年已经拥有了国际化文学背景,“全球首发”这个栏目由此可成为它顺理成章的延展。这个栏目所有作家作品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首发,中国读者读到的时间都将早于母语读者。

刘文飞介绍了自己在翻译俄罗斯著名作家沃多拉兹金的小说《水镜的裂隙》时的心得体会,该小说已发表在《十月》2023年第2期。

与沃多拉兹金以前的作品不同,《水镜的裂隙》是沃多拉兹金专门为中国读者而创作的小说。它同时也是一篇写给同行、特别是中国同行们的小说,写作前,作者特意与译者刘文飞讨论创作提纲,最后以“作家的劳动”为主题,创作出了这篇作品。

出版人蔡欣谈及,近些年中国的作家、翻译家们都与世界上最一流的作家有直接的联系,比如中信大方出版玛丽亚·斯捷潘诺娃的《记忆,记忆》时,这本书的中文版是早于英文世界的,由此,“全球首发”也应运而生。

董强

董强

著名法语翻译家、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法语系博雅特聘教授董强翻译的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小说《护身符》,发表在《十月》2023年第1期。《护身符》中的毛利人文化远离人们熟知的巴黎,勒克莱齐奥写非洲、南美、中国,有一种跨越全球的世界视野,在小资的人云亦云的法国之外,勒克莱齐奥提供了“另一个世界”。

董强谈道,在法国的时候对自己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位是勒克莱齐奥,一位是米兰·昆德拉,而董强与前者也是三十年的好友。董强介绍,自己在向勒克莱齐奥约稿时,提出要将作品首发于中国《十月》杂志,勒克莱齐奥将自己最喜欢的新作给了董强。最终,《十月》于2023年1月发表了这篇小说,而法文版小说集随后于2月在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始终会隐隐担忧杂志首发以后,出版社还买不买该作品的版权?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他需要建立在对你的高度信任之上。而首先在杂志上读到某一作品也是中国文学杂志的一个特点,中国的大作家在出单行本之前也都会发在文学杂志。”董强谈道。

季亚娅认为,这恰是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提供的一个有特色的模式——中国作家的出场方式是文学期刊,而不是出版社,这是与国外最大的不同。

“文学同传”

董强认为,中国对世界文学的翻译,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我们对世界文学的介绍是全面的,而且是同步的,这是我们优越于其他国家的地方。比如法语,任何一个诺奖得主,这十几年法国连续出了三个诺奖,勒克莱齐奥,莫迪亚诺,去年的埃尔诺,每个作家出来的时候人们都发现已经有中文译本了,这在其他语言和国家中不一定做得到。

在翻译领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说后译,另一种是同声传译;而“全球首发”甚至优于同声传译,那边话还没说,你这边就听到了。这也说明中国翻译覆盖领域之广,而翻译的水平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学阅读群体,“全球首发”也可称为“文学同传”。

薛庆国

薛庆国

阿拉伯语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薛庆国是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的主要中文译者。

他首先分享了自己对于阿布扎比卢浮宫博物馆的讨论。薛庆国认为,阿布扎比卢浮宫是把阿拉伯的文物放在地中海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坐标中来比较呈现的,我们的博物馆,更注重的是民族国家视角,较少与其他文明的比较。有这样一个世界文明坐标,有这样别的国家的文物参与展览,可以使参观展览的游客们更好了解阿拉伯文明在世界中的地位,也能让游客学会从阿拉伯文明视角去看世界文明。

薛庆国认为,《十月》杂志现在的这个做法,在世界文学同时性的坐标中来看中国文学,或者在中国文学内部去看到世界文学,与阿布扎比的卢浮宫展陈思路相似,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世界视野。

谈到这次约稿,阿多尼斯几乎是不假思索就同意了。这是因为阿多尼斯对中国情有独钟。他曾14次来到中国。早在1980年就第一次到访中国,受到夏衍等20余位中国作家的热情接待,当时的阿多尼斯预言:“中国这个现在看起来还有点另类世界的国家,在我看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创造另一个世界”。而2018年的访华,阿多尼斯留下一本中国题材的诗集《桂花》,薛庆国因对《桂花》的翻译,先后获得“袁可嘉翻译奖”和“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著名日语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审秦岚也介绍了她与平野启一郎的联系经过。平野启一郎特意为《十月》杂志和中国读者写了一篇新作,他的特点是思辨、提升和抽取。值得一提的是,平野启一郎在了解《十月》“全球首发”的计划、接受约稿以后,表示十分期待“全球首发”作家们的线下交流,并特意提出希望可以与勒克莱齐奥进行现场交流,也特别期待中国读者的反馈。她还介绍了在《世界文学》多年来的工作,《世界文学》和《十月》一样,近年来所做的许多专题策划也是在关注世界文学的当下性、同时性。

分享会中,六位与会嘉宾也共同梳理了“文学期刊的世界视野”这一主题。

季亚娅

季亚娅

《十月》杂志执行主编季亚娅表示,一本理想的杂志可能近似于阿甘本的“瓦堡图书馆”,可以提供足够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提供足够广阔的参照系视野。也许读者是为了勒克莱齐奥而翻开一本杂志,但是他会在这里意外发现了沃多拉兹金。有时候,杂志甚至只是擦亮一点偶然性的火花,就能激起新的交流和创造灵感。《十月》杂志希望让不同的、多姿多彩的声音和文学形态,同时进入中文语境,构成中文阅读者和中文写作者将来的灵感方向。《十月》也愿为世界文学现场,提供中文特有的审美、感知和表达方式。

刘文飞教授则以俄罗斯的“胖杂志”观念,来表达理想中的文学杂志形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赞同。大家认为,文学期刊内容应该是广阔而多样的,中文杂志可以借鉴世界文学版图中的来自不同语言、国别的传统,使之成为世界文学的宽广平台。在中文阅读领域,我们拥有优质的、世界一流的读者,但中文如何变成世界一流的文学语言,我们的期刊如何变成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期刊,还需要处理好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找到中文自身的文化主体性。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威

,《十月》杂志开辟新栏昂的拼音 目“全球首发”,第一时间听到世界声音

相关:

中国篮协发贺信!“祝贺女篮重回亚洲之巅”贺信国家女子篮球队: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女篮亚洲杯中,你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克服伤病等困难,以五战全胜的不败战绩获得冠军,时隔12年再次登顶亚洲之巅,继去年世界杯取得亚军后再创佳绩!在党的生日之际,你们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和中国篮球人的风采,极大地振奋了我们所有人!在此,中国篮球协会向女篮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祝贺!也祝愿受伤的队员们早日康复,早日归队!感谢广大球迷、社会各界对中国女篮..

网红律师指责某上海球队该解散:欠薪、阴阳合同、球员赌球一样不缺直播吧7月3日讯 近期,律师张冰发文指责某上海球队应该解散。张冰律师在个人微博中写道:一个曾因假球被剥夺冠军,前董事长和前总经理失联,欠薪,阴阳合同,盘剥球员,行贿受贿,球员赌球,庄家渗透,新股东投资篮球打假,一样不缺的俱乐部,劣迹斑斑的俱乐部,就应该解散,谢罪于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谢罪于祖国和人民!张冰律师补充道:申花欠曾诚钱是事实,申请申花降级是我的使命。

这样的中国女篮,你怎能不爱这样的中国女篮,你怎能不爱。在去年拿到世界杯亚军之后,中国女篮又拿到了亚洲杯冠军。世界亚军拿到亚洲杯冠军不是理所当然吗?那些平时不关注女篮的球迷或许会这样说。但只要知道女篮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球迷,一定不会觉得昨天的捧杯是理所当然。在一路披荆斩棘之后,女篮决赛的对手是老对手也是宿命之敌日本女篮。亚洲杯开打前,中日女篮之间交手18次,中国女篮的战绩为10胜8负。但在2013年亚洲杯开始,中国女篮面对日本已..

“真刀真枪,敢于亮剑”蔡斌称赞中国女排韩国站发挥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分站赛7月2日结束,在韩国水原站最后一战中3比2力克世界第一美国女排并顺利获得总决赛资格的中国女排收获颇丰。总结分站赛的12场比赛,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认为,本次分站赛中国女排和众多世界劲旅展开了真刀真枪的较量,摸底对手,从中发现了长处,总结了问题。2日与美国女排的5局苦战,是中国女排在本届世界女排联赛分站赛的收官之战,也是振奋人心的一役。总结本场比赛,蔡斌坦言大家做了艰苦的准备,也抱着..

李梦与韩旭今日将启程返美 投身各自WNBA球队比赛2日,中国女篮在女篮亚洲杯决赛中73比71击败日本队,时隔12年后重返亚洲之巅。中国女篮主力内线主力韩旭凭借着场均22分的优异表现,荣膺本届杯赛以及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李梦则场均得到14.4分,成为队伍的二号得分手。韩旭与李梦在结束国家队的赛事任务后,3日将启程返回美国,她们马上要投身各自WNBA球队的比赛当中。对于韩旭而言,本届亚洲杯的出色表现无疑会她带来更大的信心,虽然在纽约自由人队面临着异常激烈的内线竞争,..

“十二年磨一剑,我们终于重返亚洲巅峰”“确实像是做梦一样……”在亚洲杯连输6次日本队、决赛连输3次日本队之后,缺少李月汝、黄思静、杨力维的中国女篮,终于亲手终结了漫长的梦魇,在悉尼这块刚夺得女篮世界杯亚军的福地,捧起了阔别12年的亚洲杯冠军。如果说,中国男篮黑暗暂时被划破的曙光是2015年的长沙,20分大逆转韩国,让人们看到了新一代核心的希望。那么对中国女篮来说,2015年的武汉,却是看不到黎明的至暗时刻——她们在决赛上被日本队暴揍35分,日本队4..

在荆棘里再次盛放!中国女篮重回亚洲之巅“我的内心对于这个冠军还是非常渴望的,但真的赢下来以后,还是会觉得一切像一场梦一样。”女篮亚洲杯决赛后的发布会现场,中国女篮的内线主将韩旭如是描述着自己的感受。虽然只有24岁的年纪,但韩旭在她的篮球生涯里早已经历过了无数大场面:从2018年世界杯出道,即对美国女篮单场拿下20分;到以非凡的天赋被WNBA相中,并且在2022赛季成为全联盟效率最高的球员之一;当然还有那最为难忘的女篮世界杯之旅——就在此地,就在这座..

如何看待孙颖莎不敌前日本一姐丢冠?WTT萨格勒布站女单决赛,孙颖莎意外3-4不敌平野美宇丢冠。如何看待这次孙颖莎的输球?有个别网友甚至提到了巴黎奥运单打名额的高度,可能这样看问题就有点过了。平野美宇在进步,这是一个新现象,我们要根据目前的客观现实,以及对手的变化,做出相应的策略性安排,这才是最关键的事。目前拥有早田希娜、伊藤美诚、平野美宇的日本女乒,被日媒誉为日本女乒的新黄金一代。经过不断额升级换代,如今的日本女乒已经今非昔比。10多年..

意外!2位世界第一均输球,樊振东林高远打出经典一战,球迷惊呼2023赛季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男单决赛结束争夺。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东与队友林高远上演了一场精彩对决,最终,林高远以大比分4-3战胜樊振东,获得本赛季第一个国际赛事男单冠军。不少网友指出,两人这场决赛的含金量甚至比奥运会金牌战还要高。还有球迷调侃,“400积分的比赛打出了1500积分的场面!”随着林高远和樊振东包揽金银牌,国乒男单在国际赛场也重新夺回霸主地位!男队接连丢冠 主力回归驰援世锦赛之后,国乒以二..

《耘:每当有人醒来》:星星们不再独自发光2000年以后,各高校相继出现了“文学教育的复兴”现象,其契机为一大批优秀作家从社会各界汇聚到了高校——如王安忆去到复旦大学并开设了写作课,刘震云、阎连科和王家新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毕飞宇调入南京大学……其中备受瞩目的是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莫言担任主任,之后小说家苏童和余华、诗人欧阳江河和西川等多位老师的加入,让北师大的文学教育有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局面。2014年以后,当来自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