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贾平凹、余华等作家出席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十周年庆典

2023-06-28 09:07:39 来源:网络

6月24日上午,“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陈光巨,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党委书记周云磊,发展规划处处长王洛忠、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胜兰、教务部副教务长梁颖等校各处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贾平凹、曹文轩、余华、韩少功、苏童、格非、叶兆言、欧阳江河、西川、毕飞宇、李洱、东西、艾伟、徐则臣、鲁敏、乔叶等作家代表,丁帆、白烨、陈晓明、孟繁华、张旭东、陈剑澜、陈福民、宋明炜、王宏图、何平、马兵、李利芳、黄平、吴景明、丛治辰、王立志、王振等学界代表,李少君、宗仁发、杨青、季亚娅、徐晨亮、李蔚超、崔欣、张菁、曾攀、何同彬、饶翔、文苏皖、李兰玉等文学和学术刊物代表出席了本次庆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张莉、张同道、陈晖、沈庆利、梁振华、张国龙、翟文铖、张晓琴等出席活动。

庆典现场

庆典现场

会上,张宏森书记、马骏校长向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贾平凹、余华、欧阳江河、西川、苏童、格非、韩少功、毕飞宇、叶兆言、李洱、东西、艾伟等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相册。

张宏森书记、马骏校长向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相册,并与李敬泽、康震、张清华一同合影

张宏森书记、马骏校长向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相册,并与李敬泽、康震、张清华一同合影

自鲁迅一代巨匠肇始,北京师范大学历来有深厚的文学培养传统。鲁迅、钱玄同、沈从文、穆木天、钟敬文、郑敏等现代著名作家曾在此执教;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走出了莫言、余华、苏童、迟子建、刘震云、陈染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与诗人。为赓续传统,乘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北师大于2013年5月正式成立国际写作中心,由莫言出任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担任中心执行主任。经过十年建设,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已然成长为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学交流、研究、教育与传播平台。

与会嘉宾观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十周年纪念短片,一同回顾国际写作中心从创办到壮大的历程

与会嘉宾观看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十周年纪念短片,一同回顾国际写作中心从创办到壮大的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致辞

马骏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是新时代文学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十年来,在中心主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带领下,国际写作中心围绕文学交流、文学教育、文学创作、文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开展了全方位的卓有成效的实践。马骏认为,国际写作中心历时十年打造作家团队、整合学术资源、提升教育水平,在以中国作家协会为代表的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展现出旺盛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已经建成国内一流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文学交流平台,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促进国内文学事业发展、作家交流、学术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马骏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年来北师大文学院与国际写作中心密切配合,招收各类文学创作方向的硕士、博士百余名,通过整合优秀资源、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培养模式,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文学创作人才,在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卓著,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马骏希望未来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国际写作中心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必将坚定自信、奋发有为,积极引领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的未来,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致辞

莫言对过去十年来学校及文学院对国际写作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同时也向中国作家协会等一直关注写作中心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谢意,并感谢所有驻校作家十年来在文学交流、提携后辈等方面做出的非凡努力。莫言谈到,国际写作中心建立的意义在于把许多优秀的当代作家团结在一起,通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平台紧密合作,共同从事文学传播、教育、创作、研究、交流等工作。莫言表示,包括自己在内,写作中心作家教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等人不断展开与北师大学生的双向交流,在点评学生作品的同时,也感受到年轻一代的不同生活和文学的青春活力,“中心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老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照亮”。莫言说:“希望未来国际写作中心的这块牌子在大家的共同擦拭之下一直闪闪发亮。”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李敬泽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李敬泽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李敬泽表示,过去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在新时代中国文化、文学和教育等领域独树一帜,尤其在文学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合作密切,成效卓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上铭刻华章。李敬泽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文学将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把中国经验提炼为新的中国故事,中国作家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事业,并深化双方合作,一同赓续文脉、守正创新、铸就辉煌,推动中国文学从高原走向高峰,以文学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著名作家贾平凹

著名作家贾平凹

著名作家韩少功

著名作家韩少功

著名作家格非

著名作家格非

著名作家叶兆言

著名作家叶兆言

著名作家毕飞宇

著名作家毕飞宇

贾平凹、韩少功、叶兆言、格非、毕飞宇代表驻校作家致辞。贾平凹表示,国际写作中心为驻校作家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激励的机会,并当场向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古拙的墨迹写下“诸神充满 文坛事情”,对国际写作中心的未来寄予希望;韩少功回忆了在珠海校区参加2017金砖国家文学论坛的场景,表示国际写作中心在国际文化写作、文化研究、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搭建了良好的国内外文学交流平台;叶兆言认为国际写作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深厚的文学教育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格非代表清华大学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致辞,他表示国际写作中心十年成果瞩目,两校将继续深化合作,为推动中国文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毕飞宇回忆起自己驻校期间指导文学创作方向学生改稿的经历,并表示这段令人难忘的经历让他坚定了关于文学创作的意义与责任,也使他充分感受到了文学教育的价值和力量。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丁帆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

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

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

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

韦尔斯利学院教授宋明炜

韦尔斯利学院教授宋明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陈剑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陈剑澜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纽约大学教授张旭东,韦尔斯利学院教授宋明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陈剑澜作为学界代表,对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贺。曹文轩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历来是文学教育的重镇,国际写作中心继承和发扬了这一创作传统,在十年间不断耕耘开拓,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大学文学创作教育模式,并以成功的经验为世界文学输送中国话语。丁帆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文学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国民教育的学科体制之中,入职的作家教师们认认真真备课、兢兢业业讲课,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在中国文学的星空里面编织了一个金色的作家的摇篮。陈晓明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引领了中国的文学教育,燃起了几代青年对于文学的梦想,作为一面旗帜、一种精神、一个灯塔,给所有热爱文学的人以巨大的鼓舞,是中国文学教育的开路先锋。张旭东认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为新一代作家提供了难得且不可替代的平台,写作中心为作家之间互相影响提供环境,并成为连接中国与更广大世界的文学桥梁。宋明炜分享了海外的文学教育经验,并期待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以两校平台促进作家交往,进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共和国”。陈剑澜强调,对于文学创作的教育而言,关键是教什么、怎么教,十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在培育文学理想、进行系统的人文知识训练和文学写作技法切磋上不断深耕,对于作家的成长非常难得、尤为宝贵。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徐可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徐可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致辞,对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表示衷心祝贺,他谈到,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自己经历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十年寒窗苦读,对于母校的栽培深怀感恩,鲁迅文学院也一直重视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合作招生,从第一期至今已经培养了许多学生,未来两所院校将会在这方面继续携手并进,共育天下英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王立军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有着深远的文学传统,曾经有许多名师大家荟萃于此,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学人才,而国际写作中心在今天赓续和光大了这一传统,续写了辉煌的新篇,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希望未来国际写作中心能够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注入更多的活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就国际写作中心十年来的工作情况向与会嘉宾作出汇报。201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正式揭牌,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各界的支持与关怀下,由莫言亲自指挥统筹,经由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四位老师等共同组成的团队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先后引入十四位驻校作家。张清华表示,十年来,国际写作中心文学交流广泛深入,国际国内深入互动;文学教育花开数枝,人才培养走出新路;创作与研究比翼,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服务学校和社会,共建文学精神家园。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余华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余华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苏童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苏童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江河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欧阳江河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西川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西川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作家代表致辞。他们表示,大家在国际写作中心有许多的不约而同和心照不宣,共铸了有趣的“文学乌托邦”。中心培养出的很多学生,或是成为作家,或是在杂志社和出版社做编辑,以各种形式参与中国当代文学现场,老师们祝愿大家在国际写作中心启程,在文学之路上不断成长,取得更大的成绩。

毕业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招收文学创作方向2018级硕士、作家鲁敏

毕业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合招收文学创作方向2018级硕士、作家鲁敏

作家鲁敏代表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毕业生发言。她谈到,在文学创作班学习的经历,给自己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更加强了理论方面的素养。她表示,上世纪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文学创作专业学生,培育了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等著名作家,成就了文坛佳话;2017年开始,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再次携手合作,接续文学传统,正在续写诗篇、再创佳绩。

在校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 焦典

在校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 焦典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焦典作为在校学生代表发言。她深情地回望自己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创作经历,表达了对所有老师不遗余力、不求回报地培养学生的感谢。焦典说,国际写作中心发掘了学生们深埋心中的文学梦想,助力学生进入写作世界,是学生们心中永远的温暖港湾、永远闪耀的航标。

庆典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还举办了“通向写作之路——驻校作家与北师大师生面对面”、“新时代文学教育与写作能力培养”主题论坛及“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作品研讨会”等活动,与所有关心中国文学发展的新老朋友一道,从创作、批评、研究、传播等诸方面对十年来国际写作中心在文学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加以研讨。此外,“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展”也于庆典前夕在京师学堂四层开展,展览对文学活动、作家新作、学生作品、学术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详加梳理,细数文学与教育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与会人员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

新闻稿:武茳虹、张静雅

编辑:王定勇

,莫言、贾平凹、余华等作家百事中国声明 出席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十周年庆典

相关:

《百年文人》:他们达致梦想的路径、变与不变都值得我们思考【编者按】19世纪末以来的中国,涌现了一大批卓有建树、性格独特鲜明的大师级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卓越智慧是启迪后人的一部大书。丛书《百年文人:清晰或模糊的背影》共六卷八册,是中南出版集团与北京领读文化合作的出版成果。该丛书以人物为中心,纵横百年,广涉文史,收录了750篇文章,合计350余万字,涉及人物156位,从王闿运(1833—1916)始,至林燕妮(1943—2018)终,取其约数,首尾百年。6月20日,这部耗时六年..

文明摇篮里对话: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聚焦伏羲文化2023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在天水师范学院音乐厅举办。同根伏羲,四海如一。2023年6月21日下午,由凤凰网与天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公祭伏羲大典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甘肃论坛”,在羲皇故里甘肃天水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是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32届伏羲文化旅游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凤凰网甘肃频道、天水师范学院联合承办,主题聚焦于“天一生水——伏羲文..

音乐剧《恋曲》:“舶来艺术”的中国表达文/苏心“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一首风靡海峡两岸的《高山青》(又名《阿里山的姑娘》),引发着人们对青春爱情的无限遐想,也下意识地将其误认为台湾少数民族民歌。但实际上,这首1950年在台湾完成的第一部国语电影《阿里山风云》中的主题歌,是由大陆四川籍青年邓禹平,以恋人白玫与自己在家乡山水间嬉戏的场景为蓝本,同时揣拟台湾地方风韵而创作的。6月9日至11日,由四川文..

今日夏至 |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今日夏至,“ 昼晷已云极 ”,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我们将度过炽热而漫长的一天。史籍中对于夏至的解释为:“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无论是凝滞的、无垠的酷热,还是迅疾而磅礴的暴雨,甚或是满池接天莲叶无穷碧,夏至日总是给人一种尽兴和极致的感觉。夏至:开阔而诡奇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有关节气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其中写道:“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

群红漫卷下的生命意味——赏评舞蹈《簪花一卷》文/ 彭曼琢中国人对花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万花有灵,生生不息。民间传统节日“花朝节”就是百花生日的庆典,而在唐代名作《簪花仕女图》中,人又与花相映相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怜花爱花、叹花咏花,以至于无数佳作名篇流传至今。这些对花的情愫在舞蹈《簪花一卷》中同样也得到了延续——“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在似花非花间,在含苞待放处,花“卷”花“舒”中,处处可见生命原初的活力。本文将从内、外两个视角出..

改变世界的波托西与塑造白银之城的印第安妇女谈及白银,波托西是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话题。如今的波托西往往和贫穷、落后相联系。但在数百年前,波托西乃是世人心中财富的象征。“吾乃富有之波托西,世界之财库,众山之王,君主之所妒。”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授予波托西城盾徽的箴言,直观地体现出这座白银之城的地位。作为殖民时期一座因白银生产而兴的城市,大众视野中的波托西,往往与白银在早期现代世界的全球流动有关——冒险者、跨洋贸易者以及资产阶级商人;抑或..

工作、消费主义盛典下的“新穷人”6月18日本是6月中平平无奇的一天,却因一场年中的购物狂欢而变得备受瞩目起来。在这个消费主义盛典里,无论是“不知道钱去哪里了”的消费者,还是没日没夜加班希望完成KPI的品牌方、平台方,都被卷入了这场“战斗”里。如今硝烟即将落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大家已经开始期待10月的来临:双十一的预热似乎要从这个6月结束就紧锣密鼓地打响了。在这样一场充满了“消费”行为的活动里,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也经常涌现。在豆瓣,也有..

1938年的黄鹤楼大壁画与现代主题性美术创作1938年盛夏,日军空袭下的大武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三年后,词作者田汉在黄鹤楼城壁上“导演”了一幅规模恢宏的抗战主题壁画——这一大壁画其后又湮没在血腥战尘中。近期新出版的《国家与艺术家:黄鹤楼大壁画与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湖南美术出版社)关注这一由田汉主持,以及倪贻德、周多、王式廓、李可染等十余位现代画家集体绘制的抗战主题大壁画。这幅大壁画的创作现场,见证了全面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国家..

“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与他的黑色幽默在英语中,“Catch-22”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用语,代指悖论式困境,即那些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是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当人们面对这样的困境时,就会陷入死循环。这个词来自于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也是其代表作的书名。在中文世界里,它有着同样响亮的译名——《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剧照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指如果一个飞行员疯了,他可以获准停飞,但必须自己提出停飞要求。可一旦提..

纪念科马克·麦卡锡:他描绘了美国黑暗暴力的一面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国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在其位于新墨西哥州圣达菲的家中逝世,享年89岁。科马克·麦卡锡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最出名的作品是2006年出版的后世界末日小说《长路》(The Road),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旅程。麦卡锡其他广受好评的作品还有《天下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和《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两本书都被拍成了电影。2007年由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