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红漫卷下的生命意味——赏评舞蹈《簪花一卷》

2023-06-28 09:06:05 来源:网络

文/ 彭曼琢

中国人对花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万花有灵,生生不息。民间传统节日“花朝节”就是百花生日的庆典,而在唐代名作《簪花仕女图》中,人又与花相映相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怜花爱花、叹花咏花,以至于无数佳作名篇流传至今。这些对花的情愫在舞蹈《簪花一卷》中同样也得到了延续——“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在似花非花间,在含苞待放处,花“卷”花“舒”中,处处可见生命原初的活力。本文将从内、外两个视角出发,以对舞蹈中形式要素的分析为切入点,探寻作品中“花”意象背后的美学特质与文化心理。

一、描形:似花

从最直观,最显著的外在特征而言,这部作品与“花”密切关联。舞蹈在服装上颇有讲究,演员们身披红纱,纱衣的层次由红渐粉,层层叠叠。裙摆曳地,拢出圆润饱满的弧形,恰似含苞欲放的花朵,胸口处则以绿丝绦点缀,让人联想到花茎花叶的鲜翠透亮。而舞蹈的动作设计也与服装之美巧妙呼应。从动作质感来看,演员们以“气”带“身”,以步伐的流动和身体的回转将裙摆展开,随即又敛身内收,裙摆便以一种卷动的态势合拢。形貌如云端之花,其动势飘逸而不轻佻,雅致而不沉闷,给人以灵动鲜活的感受。而当观者进一步聚焦于动作的细微之处,则会发现演员的肢体无时无刻不暗合着“花”的样态。这一特征在手臂动作上尤为明显,舞者在做动作时并不是将手臂全然地舒展开,而是使大臂与小臂之间始终保持着一个“V”型的夹角,这就使得每一个舞姿都是将收未收、呼之欲出的,并无空间上的压迫感与挤占感,让人联想到园中看起来开得最舒适的那一簇花。“酒饮微醉,花冠半开”,尚未烂漫,但花期可待,半开半掩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憧憬与可能。

二、写意:非花

尽管舞蹈中出现了许多与“花”相呼应的细节设计,但该作品并不是全然为了写“花”而作。纵观全舞,可以发现作品没有单薄地去模拟花开花落,也并未借由“簪花”去引出某个具体的故事情节。当观者从“似花”的表象中进一步深入时,习惯了故事与表达的人也许会隐隐感到困惑。按照以往的思维惯势和审美经验,一些人会认为这部作品应当与《簪花仕女图》有着密切联系。但作品却并未遵循这种思路,而是令人惊喜地呈现出一种凝练超脱的美的境界。关于这一点,编导郑璐直言,自己并非想要一个围绕具体文物而生发的“衍生品”,而是更希望以今人之心,揣古人之意,通过“花”的意象,经由舞蹈身体语言,去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作品更希望去触碰、去谈论的,其实是“生命”这一究极的艺术命题。

这部作品中,“花”与“生命”之间,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被串联?或许我们可以从编导郑璐对作品的相关描述中窥见某些灵感与情感的闪光碎片,她将作品形容为一种“超越程式的浪漫”,并不是去模拟名画的画卷本身,而是更多地融入了自身买花、爱花的生命体验。在采访中,提到由“花”生发出的想象,郑璐脑海中浮现的是处于最美年龄的少女,纯净美好,尚未定型,还未负担起很多尘世间的重量,而这恰好与作品所要表达的“初唐”意象相吻合,是同样的一种上升趋势,一样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审美期许之下,最终形成了作品温柔有力的内核,群红游弋,衣袂翻飞,花的活气与人的灵气相知相融,升腾出一个时代的生命气象。

三、谈美:论花

当谈论起“希望观众在观看完这部作品后最能get到什么?”这个问题,这部舞蹈作品的编导郑璐坦言:“最希望他们看到的就是美。” 对于中国古典舞的编导而言,向观众呈现“美”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而对于欣赏中国古典舞的观众来说,对“美”的体验同样也可以十分寻常。但演员姿容的华美与舞蹈动作的炫美远远不足以构成“美”的全部。“美”的层次是丰富的,而其背后的含义又远比想象中的要来得深刻。在笔者看来,编导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许多抉择,看似只是有感而发或是灵光一现,但其中的一些审美倾向却真实地具备着编导自身也难以觉察的不可抗因素。

“花”的意象,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描绘美人或是感叹光阴,例如李白的《清平调》中:“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又如崔护的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美人与花朵,经常处于一种互相对应的关系之中。编导郑璐同样感怀于这种“人花相映”“物我合一”的心绪,因此在作品中以“观花”“赏花”“簪花”“咏花”四种不同层次予以呈现。独舞的少女与群舞之间,构成了一种饱含意味的对应关系,群舞对于女孩而言,既是具象的花朵,又是内心情感的外化,在二者的相互交融间,生发出一种物我两忘的东方传统意境之美。而常言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的美丽又是转瞬即逝的,存在着时间上的局限,正如人类有限度的生命,也恰似年轻人热烈鲜活却一去不复返的花期。作品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审美思维之上,在时空的限制中极尽浪漫,例如尽管与“簪花”相联系,但作品中并没有选择去展露唐代女子的丰腴身姿,而是去呈现未饱和的少女感。从动作所占有的空间来看,虽然处处体现了作为“花苞”的限制,但在动作质感上却做到了张弛有度,体现出在空间中的游动之美,再加上衣衫裙摆处大片动人的鲜红,如血似火,直接赋予观者最生动的视觉体验,生命的内在张力便淋漓尽致地显现了。

总而言之,这部作品延续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审美传统。无论是历史与当下,抑或是创造与继承的话题,都在这支舞蹈中悉数得到回答。作品并不在于重现或复原历史,更像是一种得其意而忘其形的,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情志与意趣的创造性继承。古人赏花,今人亦爱花,在光阴的流转间,或许身处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享的是同一份生命体验。正如李白所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如此,花亦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品向观者传达出一种赏味人生的超然心境,站在今人的角度回望历史,朝代有气象,人生有花期,恰似舞台这一方天地中的群红漫卷,每一朵都是正当时的、燃烧跃动着的生命精彩。

,群红漫卷百书斋 下的生命意味——赏评舞蹈《簪花一卷》

相关:

改变世界的波托西与塑造白银之城的印第安妇女谈及白银,波托西是一个令人不容忽视的话题。如今的波托西往往和贫穷、落后相联系。但在数百年前,波托西乃是世人心中财富的象征。“吾乃富有之波托西,世界之财库,众山之王,君主之所妒。”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授予波托西城盾徽的箴言,直观地体现出这座白银之城的地位。作为殖民时期一座因白银生产而兴的城市,大众视野中的波托西,往往与白银在早期现代世界的全球流动有关——冒险者、跨洋贸易者以及资产阶级商人;抑或..

工作、消费主义盛典下的“新穷人”6月18日本是6月中平平无奇的一天,却因一场年中的购物狂欢而变得备受瞩目起来。在这个消费主义盛典里,无论是“不知道钱去哪里了”的消费者,还是没日没夜加班希望完成KPI的品牌方、平台方,都被卷入了这场“战斗”里。如今硝烟即将落下,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大家已经开始期待10月的来临:双十一的预热似乎要从这个6月结束就紧锣密鼓地打响了。在这样一场充满了“消费”行为的活动里,关于消费主义的讨论也经常涌现。在豆瓣,也有..

1938年的黄鹤楼大壁画与现代主题性美术创作1938年盛夏,日军空袭下的大武汉,《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三年后,词作者田汉在黄鹤楼城壁上“导演”了一幅规模恢宏的抗战主题壁画——这一大壁画其后又湮没在血腥战尘中。近期新出版的《国家与艺术家:黄鹤楼大壁画与中国现代美术的转型》(湖南美术出版社)关注这一由田汉主持,以及倪贻德、周多、王式廓、李可染等十余位现代画家集体绘制的抗战主题大壁画。这幅大壁画的创作现场,见证了全面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国家..

“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与他的黑色幽默在英语中,“Catch-22”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用语,代指悖论式困境,即那些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是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当人们面对这样的困境时,就会陷入死循环。这个词来自于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也是其代表作的书名。在中文世界里,它有着同样响亮的译名——《第二十二条军规》。《第二十二条军规》剧照所谓“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指如果一个飞行员疯了,他可以获准停飞,但必须自己提出停飞要求。可一旦提..

纪念科马克·麦卡锡:他描绘了美国黑暗暴力的一面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国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在其位于新墨西哥州圣达菲的家中逝世,享年89岁。科马克·麦卡锡被广泛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最出名的作品是2006年出版的后世界末日小说《长路》(The Road),讲述了一对父子的旅程。麦卡锡其他广受好评的作品还有《天下骏马》(All the Pretty Horses)和《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两本书都被拍成了电影。2007年由科恩..

往事林风眠是孤独地画,孤独地回味林风眠一生,画黄山最为热烈,热烈得天马行空;而画西湖最为温润,温润得泪湿衣襟。即使离开大陆迁居香港,林风眠笔下的西湖,仍然情丝绵绵。就是在晚年,无论是在日本的个展,还是台湾地区的回顾展,西湖新作还是源源不断。林风眠是孤独地画,欣赏者孤独地观看,孤独地回味,每每会心之处最多。百年前的西湖旧影1928年4月9日,西湖初春,国立艺术院西湖之美,似诗如画,历代诗人画家为之折腰者,可以列出长长一张名单。就是近现..

对话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变得商业化,我不太习惯提起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不少人会浮现出201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艺术家在现场”(The Artist is Present)中的对望和凝视,以及她和乌雷 (Ulay) 在1988年徒步长城极具仪式感的分手。目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ć) 的个展正在位于外滩的里森画廊上海空间举行。作为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在过去的50年里影响极大,目前她正在筹备今年9月在伦敦皇家艺术..

并不仅是“维米尔”,欧洲博物馆参观人数回升2023年以来,欧洲主要博物馆迎来了访客数量的激增,艺术爱好者们纷纷涌向展览现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6月闭幕的“维米尔大展(Vermeer)”创纪录地吸引了65万名游客,这或许准确地反映了疫情后被压抑需求的释放。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并不是近几个月来唯一再创特展参观人数纪录的欧洲机构,但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所谓的“千载难逢”的展览推动。在中国,不少欧美博物馆带来讲述艺术史级别的大展,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意..

正是深刻的“悲伤”创造了俄国人的文学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在阅读和评论文学作品时,一度是文学界核心人物的伍尔夫成为了一名“普通读者”,诚挚地体味、书写着文学与生活。在《俄国人的观点》一文中,伍尔夫分析作为“外国人”的我们与俄国文学的距离。她展开论述自己对俄国文学的理解和体验:契诃夫没有结论的短篇小说到底在说些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灵魂如何让我们眩晕?托尔斯泰如何嘲弄又诘问生活的意义?..

作为国安的投资方,中赫如何走出泥泞迎接真正的曙光?导语【文眼】本赛季,不管是北京国安,还是其背后的中赫集团,现在都处于黎明前的最后时刻。只要能挺过这一刻,北京国安和中赫集团都将真正重新起航。作者丨陆小佳图片丨来自网络经过了国家队比赛日的间歇期,中超联赛本周即将重燃战火。在联赛间歇期,北京新工人体育场举办了阿根廷对阵澳大利亚的商业邀请赛。这场比赛,可谓万众瞩目,为赛事主办方以及场地方新工体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本赛季,随着回归新工体,中超传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