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关于科学家的虚构与纪实

2022-11-09 10:28:31 来源:网络

过去,由于艺术家们的种种努力,我们已经对曾经看似深信不疑的形式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当我们在“本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字幕之后看完科恩兄弟的《冰血暴》,然后知道这个离奇的杀人案和真实事件没有任何关系;看完感动成批观众的《美丽心灵》之后,才知晓电影中约翰·纳什的人生大部分都是编剧的原创剧本;奥尔罕·帕慕克为“纯真博物馆”神秘兮兮地搭建了一座真实博物馆,在《瘟疫之夜》里引用大量资料和历史文献写明格尔岛的历史,然而这座土耳其岛屿纯属虚构。“模糊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已经成了一种陈腔滥调。

毕竟,哪个好作家的写作不是这个样子的呢,人们既可以说卡夫卡的小说模糊了这个界限,也可以说塞巴尔德、帕维奇、村上春树、波拉尼奥等人的作品同样模糊了这个界限,除了托尔金的作品告诉我们这就是虚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告诉我们这就是现实之外,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不在尽力抹除这个界限,无论这一努力的最终效果是什么。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关于科学家的虚构与纪实

作者|宫子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关于科学家的虚构与纪实

模糊了虚构与传记的小说

《美丽心灵》剧照。

《美丽心灵》剧照。

本哈明·拉巴图特的小说展示了写作者们在这方面努力的过程。他很神秘,作为一个已经42岁的中年作家,他没有接受过太多采访,产量也不高,目前仅有三本小说,关于他的人生,我们只知道他出生于荷兰,曾经在鹿特丹、海牙、布宜诺斯艾利斯、利马等几个城市生活过,14岁的时候才搬到智利。2021年,他的第三本小说《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入围了国际布克奖的短名单,同时也成了《纽约时报》的年度十大好书之一。无论是就布克奖选择小说时“好看”的标准,还是美国在选择图书时在读者方面的考量,拉巴图特的这本小说都有着足够吸引人阅读的魅力。

本哈明·拉巴图特。

本哈明·拉巴图特。

一位纳粹领导头子每天都要服用止疼药,药物将他的手指染成了血红色;这种幻觉在纳粹德国全境弥漫;一位诺奖作家在战场上也沉浸于此,在战地后方痛苦地写信索求毒品来帮助自己从绝望中挣脱;流行的药物从兴奋剂逐渐变成毒品、致幻剂、止疼药以及最后用于自杀的氰化物……这一切情节看起来像是带有诗歌隐喻的故事,然而这篇名为《普鲁士蓝》的短篇小说,是拉巴图特这个短篇集中最真实的一篇。那位纳粹领导头子的名字叫赫尔曼·戈林,他服用氰化物自杀。而那位在战壕中索求毒品“拍飞丁”的诺奖作家,就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能不能再给我弄点拍飞丁?我好有点储备”是他留存的信件中的原话。作为一名小说家,拉巴图特进行艺术叙事的能力在于他赋予了这些历史一些若有若无的关联,以及叙述的氛围:

当他们的闪电战最终被盟军暴风雨般的轰炸扑灭,坦克的履带也被俄罗斯的冬天冻结,元首下令毁掉国境内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仅给盟军留下一片焦土。就在这一刻,帝国的最高统帅们尝到了一种十分不一样的东西: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他们给世界召唤来的这派可怕的景象最终吓垮了他们自己,他们选择了一条最快的出路,咬碎了口中的氰化物胶囊,进而窒息在这种毒物的杏仁甜香里。

《高堡奇人》剧照,在这部根据菲利普·迪克同名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的剧集中,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取得胜利的是轴心国,柏林也真的被建造成纳粹心目中的神圣都城日耳曼尼亚。

《高堡奇人》剧照,在这部根据菲利普·迪克同名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的剧集中,在另一条时间线上,取得胜利的是轴心国,柏林也真的被建造成纳粹心目中的神圣都城日耳曼尼亚。

沿着纳粹军官使用的氰化物这条线索,这个故事开始追溯氰化物的诞生以及普鲁士蓝的意外出现。对这篇小说而言,“普鲁士蓝”本身就是一个诗学的象征,它那似乎在隐喻第三帝国的古老名称,被创造时的意外,以及颜料中含有毒素的化学成分,和晶莹的迷人色彩。

发现了氰化物的那位科学家亲身经历了这种危险:一七八二年,卡尔·威尔海姆·舍勒用一把沾有硫酸残留物的勺子搅拌了一罐普鲁士蓝,从而创造了现代最重要的一种毒物。他把这种新化合物命名为“普鲁士酸”。

而后这篇小说的主角才正式出现。也是一位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人物,弗里茨·哈伯。他的真实经历无须小说的艺术加工也非常具有戏剧性,他是个犹太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为德国发明了毒气战,一战结束后,弗里茨·哈伯被列为战犯,只好逃难到瑞士。结果在瑞士逃难的时候又收到了另一则消息,他竟然被授予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除了毒气之外,他还有另一项贡献:他是第一个成功从空气中提炼出氮的人类。作为化肥的主要原料,他的这项发明让上亿人得以在一夜之间摆脱饥饿。于是,很矛盾的一点出现了,哈伯一方面提取了氮元素,让成千上万的人避免死于饥饿,另一方面,他发明的毒气又在战场上屠杀了成百上千的生命。

更为讽刺的一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作为犹太人的他,之前发明的毒气被反过来用于了集中营。与战争中不少具有社会良知的科学家不同,一战时期,哈伯对于在伊普尔战争中使用毒气没有丝毫愧疚感,他觉得战争就是个工业,用枪杀人也是杀,用毒气杀人也是杀,二者没有什么不同,而且使用毒气还能更快地结束战斗,减少伤亡。结果只过了二十年,二战时期,伊普尔战争被称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而集中营毒气室中对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则不过是一个工业化的流程。

《普鲁士蓝》中弗里茨·哈伯的故事,可以视为整部短篇小说集的基调。《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中的“世界”是一个意有所指的世界,它意味着一个既包含着原初又指向着未来同时调和着智性与人性的世界。整个短篇小说集的虚构成分逐步增加。《普鲁士蓝》是一篇基本按照非虚构传记写出的作品,而在之后的篇目中,虚构的比例不断增加。《心之心》中的日本数学家望月新一是真实人物,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他那篇天书一般的论文,而亚历山大·格罗滕迪克的经历则大部分属于虚构。而关于黑洞的发现者卡尔·史瓦西、量子力学的重要人物薛定谔和海森堡,则在人物原型上加了更多虚构的创作。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作者:(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译者:施杰,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9月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作者:(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译者:施杰,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9月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关于科学家的虚构与纪实

过于浪漫化的塑造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这本小说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对于人物进行了太多同质化的浪漫处理。科学可以是浪漫的吗——当然可以,甚至科学本身就带有哲学与诗意的味道,特别是天文学和量子力学等学科将人类彻底拉入不确定性的时刻。

原子核就好像一个小小的太阳,而环绕着它的电子就像行星:海森堡厌恶这个图景,觉得它既天真又幼稚。在他看到的那个原子中,这些结构都消散了:小太阳熄灭了,电子不再绕圈,而是消解在了一团无形的迷雾里。唯一剩下的就是数字——多么贫瘠的风景啊,就像分隔赫尔戈兰两端的这片原野。

这是海森堡在酝酿不确定性原理时的内心状态,毫无疑问是作者的艺术虚构。作为对比,这种艺术虚构在第一篇《普鲁士蓝》中并未出现,弗里茨·哈伯似乎没有受到过任何困扰,他似乎对于科学与世界抱有极大的自信与确定性,然而换来的则是对另一种政治世界的不理解。如果我们去阅读海森堡或爱因斯坦的传记(有些传记会尽可能地写得俏皮,例如汉斯·欧翰年撰写的《爱因斯坦的错误:天才的人性弱点》之类的书籍),会发现它们大部分的内容依旧比较乏味。即使阅读小说家和艺术家的传记,其趣味性也远不如预期(除了一些像海明威或福克纳这种人生经历过很多段子的作家)。

本哈明·拉巴图特的小说通过“施魅”的方式,让这些故事变得更有可读性,至于所探讨的话题,则也是相当古老的关于人类的心智能够完全理解世界这样一个不言自喻的困惑。《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中的科学家,也因此都以诗人的面孔出现,薛定谔在困惑的时候反思,也许自己的生命中需要一些科学之外的激情,因此幻想着对医院院长女儿的手淫;格罗滕迪克完全是从《2666》中走出的人物,眼睛只能看到某个事物的整体,却坚信自己对世界的了解比所有肉身都要广阔,几乎等于从物理学家成了一名悟道的隐士。与同类型作品不同的一点是,尽管拉巴图特本人没有修过任何数学与物理的专业,但他还是成功地用诗意的语言解释了量子力学、相对论、复杂的数学公式等一系列构想。只是,这些叙事除了那个人类能否理解世界的古老话题外,更多地还是指向了小说中的人物自身。

拉巴图特写这本书的时候,受到过德国作家温弗里德·塞巴尔德《土星之环》的影响,后者的叙事明显更丰满一些。塞巴尔德在《土星之环》中同样塑造过一个物理学家——提出了“布朗运动”学说的托马斯·布朗,在有些相似的段落中,塞巴尔德是这样描写布朗的发现的:

按照自己的意图,布朗描绘了由看似无穷无尽、多次重复出现的形状构成的纹样,比如说在他有关居鲁士花园的论文中提及的所谓五点梅花形纹样,它是由一个规则四边形四个角上的点及其对角线交叉的点构成的。在活着的和死了的事物上,布朗到处都找到了这种结构,在某些结晶形状中,在海星和海胆的身上,在哺乳动物的脊椎骨上,在鸟类和鱼类的脊柱上,在不少种蛇的皮肤上,在以十字交叉方式前行的四足动物的足迹中,在毛毛虫、蝴蝶、蜘蛛和飞蛾身体的造型中,在水蕨的根、向日葵和伞松的果荚或者橡树的嫩枝和木贼的茎秆里,还有在人类的艺术作品中,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奥古斯都的陵墓以及根据规则用石榴树和白百合装点的所罗门王的花园。

《土星之环》,作者:(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译者:闵志荣,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土星之环》,作者:(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译者:闵志荣,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仔细阅读这两段,或者阅读《土星之环》全书的话,会发现拉巴图特与塞巴尔德之间微妙的差异。拉巴图特小说中的角色是相对独立的,每一个短篇都是在讲述他们的故事,拉巴图特作为创作者,将他们的故事素材重新进行组合,而并没有作者自身的在场感。而塞巴尔德的叙事中,作者本人的视角几乎无时无刻不以幽灵的形式出现,托马斯·布朗绝不是任何篇章的主人公,《土星之环》中的主人公是时间,历史,是那种人类无法逃脱的循环。如果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这一点,就能体会到即使是相似的小说类型,叙事在穿透性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与区别。

,《当我们不电脑桌面壁纸下载 再理解世界》:关于科学家的虚构与纪实

相关:

克洛普:没买孙兴慜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之一作为一名亚洲球员,孙兴慜在欧洲足坛站稳脚跟,且拿到了英超金靴,让世界为之侧目。如今,他成为了很多世界级名帅渴望得到的球员。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就公开表示自己很遗憾当年未能签下孙兴慜,并称那是他生平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克洛普遗憾未能签下孙兴慜2013年,孙兴慜离开汉堡,他当时有2个选择,一个是加盟勒沃库森,一个则是转投克洛普执教的多特蒙德。在一番权衡之后,韩国人选择了勒沃库森。在勒沃库森,孙兴慜进步明显,..

朴智元侮辱中国队,韩媒彻底不装了,从“狡辩”改口为“夸赞”近日,在美国盐湖城举办的短道速滑世界杯比赛中,韩国选手朴智元在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超越中国选手李文龙后,故意扭过头做出摇手指的挑衅动作,此事引起世界体坛广泛讨论。继中国网友一波“沸腾”之后,目前,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韩国媒体特意在平台发表文章,对其本国选手朴智元大加赞赏,称这是对中国短道速滑选手在赛场频现小动作的有力回应。更让人愤怒的是,韩媒还在文中指责中国短道速滑队经常在大赛犯规,导致韩国队损失..

哥斯达黎加公布世界杯26人大名单:纳瓦斯领衔北京时间11月3日晚,哥斯达黎加公布球队卡塔尔世界杯大名单,共计26人入选,来自巴黎圣日耳曼的门将纳瓦斯领衔。哥斯达黎加的世界杯名单以在北美各国联赛中效力的球员为主。具体为:门将:纳瓦斯、阿瓦拉多、塞奎拉后卫:卡尔维奥、保罗-巴尔加斯、沃斯顿、杜阿尔特、恰孔、弗勒尔、卡洛斯-马丁内斯、奥维多、马塔里塔中场:萨拉斯、叶利钦-特赫达、博尔赫斯、布莱恩-鲁伊兹、道格拉斯-洛佩兹、罗恩-威尔森、阿奎莱拉、安东尼-埃..

格子军团难了!上届世界杯亚军难争冠,37岁魔笛仍是核心回首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克罗地亚队相当惊艳圈粉无数,一路连克对手闯入决赛,只憾负于冠军法国队。由莫德里奇领衔的格子军团发挥出色,小组赛力压阿根廷队成为小组第一,随后又击败丹麦队和英格兰队,让人相当期待他们在今年世界杯上的表现。克罗地亚队之所以能勇夺上届亚军,成功奏响克罗地亚狂想曲,身披10号的队长莫德里奇居功至伟,个人贡献足够突出。转眼一过,4年前的世界杯MVP莫德里奇已是37岁的老将,此前表示过这将是..

加入中国?匈牙利华裔奥运冠军兄弟申请变更国籍匈牙利体育代表队官方消息显示,刘少林和刘少昂2位奥运冠军,正在变更国籍。显然,作为50%的华裔运动员,作为张晶的弟子,刘少林和刘少昂如果离开匈牙利,99.99%将前往中国。如果中国接纳了这2位奥运冠军,男队将出现奇葩一幕,将拥有中国、韩国、匈牙利3国的奥运冠军。刘少林和刘少昂变更国籍的消息虽然重磅,但并非不能理解,毕竟恩师张晶来中国了,毕竟2人的父亲是中国人,新赛季,刘少林和刘少昂没有参赛,却在场边给中国队..

人类的群体性狂热,为什么总在历史上不断重演?伊斯兰国的极端信仰为何崛起?比特币、元宇宙等新概念为什么令人们疯狂?美国作家威廉·伯恩斯坦认为,人类的宗教与金融狂热有着漫长的历史,他在《群体的疯狂》中将信息技术、金融和神经科学的诸多进步结合起来,对大众幻觉进行了新的阐释,分析人类的群体性狂热背后的社会和心理逻辑。下文经出版社授权,刊发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的方钦为《群体的疯狂》所写的导读。原文名为“疯狂之下,理性奈何”。作者认为,《群体的疯狂..

不朽哲学家咖啡馆:11岁女孩与哲学家的六封通信【编者按】11岁的小女孩诺拉·K.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部《苏菲的世界》。阅读了这部哲学普及读物后的诺拉,通过信件向哲学教授赫斯勒提出了充满想象力和哲学意味的问题: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吗?宇宙是否无限大?维托利奥·赫斯勒在回信中设想出一个哲学游戏来回答这些永恒的有趣的问题。他臆造出一个不朽哲学家的咖啡馆,从古至今的伟大哲学家们在此聚会,共同讨论诺拉的回信。伟大的思想家们互相争执,整个哲学史的主要..

他和他的《金蔷薇》,用“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唤醒了无数人一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帕乌斯托夫斯基的名字就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他和他的《金蔷薇》——一代人的枕边书,用“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唤醒了无数人冰封已久的温情,用抒情、唯美、浪漫的文字与宏大叙事、理想主义的激情对话,为当时略显平淡的时代氛围注入了一缕如诗般温暖的微风。帕乌斯托夫斯基一八九二年生于莫斯科,后在基辅度过整个青年时代。他的父亲是一个铁路统计员,本该精确、理性的他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彻头彻尾的幻..

大众研究领域的踩踏事故,有哪些求生法则?【编者按】韩国首尔梨泰院的踩踏事故,造成了100多人丧生,令人震惊。法国学者迈赫迪·穆萨伊德为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人群行为和大众心理的研究。在通俗易懂的群体心理学入门书《新乌合之众》中,他提到了对于踩踏事故的研究。本文经授权摘自该书,原章节题为《人流汹涌》,现标题为编者所拟。当地时间2022年10月30日深夜,韩国首尔,位于龙山区的梨泰院发生踩踏事故,消防员正在对现场人员进行救助。这..

费孝通:每个父母多少都想在子女身上矫正他的过去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个自我: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当我们发现现实永远追逐不上理想时,就会焦虑、烦恼、想重头来过。但没有月光宝盒,不能返老还童的普通人,该如何卸去悔恨的重负, 满足“再来一次”的重生愿望呢?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答案很可能是——生个孩子。在社会学家费孝通看来,父母将他们所没有完成的理想投射给子女,望子成龙,拼命“鸡娃”,但子女无法理解父母的期望,觉得父母对自身选择的过分干涉没有道理,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