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绘本奶奶:美是一种阔达的东西,让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022-10-20 09:42:23 来源:网络

今年76岁的蔡皋,生活在长沙,是中国原创绘本界的拓荒者和大师级人物,30年前她摘得国际插画界奥斯卡“BIB金苹果奖”,是中国获此奖的第一人,之后她的画作入选日本小学6年级语文教材,有画坛鬼才之称的黄永玉先生,盛赞“画的真好啊,湖南有福了!”

蔡皋曾为湖南省1至6年级美术课本绘制封面,她认为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保护孩子的心灵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孩子的感受是打开的,所以儿童读物,0.01%的差错不能有……美是一种阔达的东西,人在这当中思索他自己,成为他自己。”

▲蔡皋在屋顶写生

▲蔡皋在屋顶写生

▲1993年《宝儿》获得“BIB金苹果”插画奖

▲1993年《宝儿》获得“BIB金苹果”插画奖

很长时间,蔡皋这个名字,在国内是鲜为人知的,但她早已声名在外了。

1993年,当国内很多人都还不知道“绘本”为何物时,蔡皋创作的《荒园狐精》(后改名《宝儿》),一举获得了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金苹果”奖,这相当于插画界的奥斯卡奖,她也成为了中国获此奖的第一人。

▲《桃花源的故事》

▲《桃花源的故事》

▲被选入日本小学教科书

▲被选入日本小学教科书

2001年,她与日本绘本界泰斗松居直合作,出版了《桃花源的故事》,其中7幅图画进入日本小学6年级语文教科书,原作被东京木城绘本之乡美术馆收藏。之后她的作品在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各地举办展览。

“中国如果有一个插画家有资格获得安徒生奖的话,那一定就是蔡皋。”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蔡皋曾为湖南美术出版社的1-6年级美术课本绘制封面,这套教材被评为国内优秀教材

▲蔡皋曾为湖南美术出版社的1-6年级美术课本绘制封面,这套教材被评为国内优秀教材

▲2000年蔡皋(右一)被聘为意大利BOLOGNA插画展评委

▲2000年蔡皋(右一)被聘为意大利BOLOGNA插画展评委

▲2014年《花木兰》获得“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之年度绘本奖”

▲2014年《花木兰》获得“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之年度绘本奖”

▲绘本之外,蔡皋也从事纯艺术创作,《笛声》,布面油画,2006年

▲绘本之外,蔡皋也从事纯艺术创作,《笛声》,布面油画,2006年

蔡皋其实从来没有机会进行专门的美术训练。

少年时期,她因为特殊身份限制,无法报考大学,后来经历下乡知青、6年小学老师、10年县中老师、出版社编辑等各种身份,只能在零碎时间自学画画,年近40岁才能全情投入创作。

如今她时常感念温馨、健康的幼年时光,让自己有勇气走出后来的困顿,所以她也一直在追寻童年,保护童年。

以下是蔡皋的讲述:

▲迄今为止蔡皋出版了20多套绘本

▲迄今为止蔡皋出版了20多套绘本

很多人都来劝我说,蔡皋是浪费掉了,一个艺术家她不做,她要去做图画书,多小众啊,多小孩啊,很多人不屑嘞。

但我就觉得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

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做图画书的,我觉得最正的力量,是厚道、真诚,是热爱生活,如果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尊严,这种人是有力量的。当然我们可以更好一点,有分析事物、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明辨是非,我的书里面要跟孩子们传递这样的精神。

▲蔡皋家中保存的30周年纪念版《宝儿》

▲蔡皋家中保存的30周年纪念版《宝儿》

▲宝儿为了保护母亲,用砖将窗户堵住,并暗中观察

▲宝儿为了保护母亲,用砖将窗户堵住,并暗中观察

我的《荒原狐精》,1992年画的,改编自蒲松龄的故事,商人父亲不在家,母亲被狐精缠住,孩子想出办法来,把狐精捉到了。宝儿多么勇敢啊,保护了他的家庭,我想画。

我觉得聊斋的故事适合用大红和大绿,很正的颜色,另外还有黑色,代表周围那种莫名的压力。

▲宝儿尾随买酒的狐精仆人

▲宝儿尾随买酒的狐精仆人

狐狸去找酒喝,宝儿尾随其后,我把它画成了一个直构图,两边大块黑的颜色,俯瞰拉平,有一种逼仄感。

狐狸异类在人间,它有点怕的,宝儿的眼神很紧,他是红色的,他在上面,压得住这种黑颜色。

▲母亲从房间消失了,宝儿去寻

▲母亲从房间消失了,宝儿去寻

这盏灯很重要,灯举高一点,人看得远一点。

宝儿眼睛有时候是蓝色的,这个细节是在日本做展览的时候,画家和歌山静子发现的,我好开心,我藏的秘密被发现。

小孩的感受是开的,他们的智慧不能被低估,我觉得这代表的是孩子独特的眼光,像湖水一样澄明,洞察万物的真相。我觉得小孩有这种本事,他一眼可以看清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

所以我的图画书是以一种无声的形式在传递信息,不是直白地跟孩子说出来,每一次翻看,都会有新东西。

▲蔡皋在书房里

▲蔡皋在书房里

我用20天拿下它,很快,因为我憋得太久了,画完最后一张的时候,我倒下了,趴在桌子上起不来,太累了,心脏负担不了。

我真是把我的生命体验画进去了。

宝儿的家庭受到威胁,很多莫名的压力,这和我从小的感受是一样的。

我爷爷做过县令,后来出国留学,再加上我父亲因为爱国,在西南联大做学生的时候,帮飞虎队做过翻译,我们家就成了“黑五类”。

这对小孩的压力是很大的,我去读书的时候专挑小道上学,不想在大街上遇见我的熟人,不愿意见到他们鄙视的眼光。

但我回头看这段日子,我有可爱的家庭和老师,父母和他们朋友的友谊真可贵,人和人之间单纯的理解可贵,不背叛太可贵。

你看,黑里,暗里,有这么多斑斓的事物,那黑色就变成了一种很高贵的颜色,它成全你所有的美丽。

我喜欢蒲松龄,以及其他很多民间故事,它们非常地喜感,非常地倔强,非常地有生命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好东西,只是需要去深挖,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创新。

▲绘本《花木兰》于2013年出版

▲绘本《花木兰》于2013年出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场归来换上女装

▲战场归来换上女装

你像花木兰,多少年我们歌颂她是爱国女英雄,对不对?但她的另一面呢,是什么样的生活让她愿意上战场、之后抛弃荣华富贵又回到家乡呢?

那我画《花木兰》是另一样的心情,我觉得她是一个朴素的女孩子,喜欢她原本的生活,喜欢她的女性身份,所以愿意去保护,赢了后也更想要回家。

▲1989年绘本《晒龙袍的六月六》。黄永玉题词“湖南有福了!”

▲1989年绘本《晒龙袍的六月六》。黄永玉题词“湖南有福了!”

我去画《晒龙袍的六月六》,土家族的节日,颜色很好看,画出来很热闹,而且节日代表了对生活的一种肯定。

当时黄永玉先生看到了,一翻,马上就说“画得好啊”,他就拿着钢笔题字了,他说“湖南有福了”,对我是一个惊雷,第一次被这么大的画家肯定,一个晚上睡不着觉。

他要收藏我的画,我说我送给你,就送了《七姊妹》中间的一幅插图给他。他那几个字对我是很大的支撑,让我有了力量又接着画。

▲1996年和松居直(右一)、唐亚明在探访武陵源的路上休息

▲1996年和松居直(右一)、唐亚明在探访武陵源的路上休息

从1996年到2001年,我跟松居直合作了《桃花源的故事》,他将陶渊明的原文翻译为日文并改编,我画画,之后进了日本小学六年级的教材。

这个消息是编辑告诉我的,说蔡皋你这个消息可以上《人民日报》了,日本很少让外国画家上教材的,我就笑,什么都没说,当时任何人都不知道。

我在见到松居直之前,就知道他是日本绘本界泰斗级的人物了,他自己出资赞助中国设立了“小松树”中国儿童图画书奖,我所在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曾获得首届“小松树”奖的4个奖项。

▲渔人进入桃花源

▲渔人进入桃花源

当时的大环境是中日邦交正常化,松居直很真诚,他说我不是为别的,因为日本的侵略战争,让中国在30年代的图画书传统断掉了,他作为一个普通的日本人,应该来帮中国,推动中国绘本原创。

他自己很喜欢陶渊明,说《桃花源记》就可以做一个绘本,我那个时候胆儿也大,就说我来画。

▲“落英缤纷”

▲“落英缤纷”

这本书花了我三年多的时间,最难画的是桃花。

我要画出“落英缤纷,芳草鲜美,渔人甚异之”这样的语言,就不能只画它的结构,而是要画出意态之美,加上追寻疑问好奇之美,很难的。

我困惑了好久,试了很多方法,撕掉了很多纸稿。最后走出桃花阵了,我画下去就有点行云流水了,你看我的笔触,没有丝毫犹豫。

▲渔人走出桃花源

▲渔人走出桃花源

不要着急给小孩子灌输各种概念,不要依赖文字,要让他用眼睛观察世界,他看到一棵树、一个物体,自然而然就有了审美。

我有这样的感受,是和我6年下乡的生活有关的。

当时我从湖南第一师范(当时是中专)毕业,19岁下乡,去到株洲县一个最偏远的地方,太湖下面的“寺村”,当小学语文老师。

我们是什么活都要干的,放下粉笔,就当农民,砍柴担水算轻的,打坝、起水塘,春插秋收最累,刚开始的时候很想哭,被放逐的感觉。

后来渐渐适应了,被大自然和淳朴的村民疗愈了,越来越喜欢。

▲蔡皋当时所住小院,由蔡皋的丈夫萧沛苍所画

▲蔡皋当时所住小院,由蔡皋的丈夫萧沛苍所画

我当时住在一个寺庙里,噢呀那个是真古老,它有些房屋坍塌了,大殿和偏殿都还在,大殿里还有个古佛,很惊奇的,我是住在偏殿一间房。

殿前有一棵很古老的茶花树,还有梨树,光开花不结果,很漂亮,很浪漫。

我一直都不知道寺庙的来历,因为当时也没资料,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它是唐代的。住在那样的一个千年古刹里,听了6年的钟声,现在想起来感觉非常地幸运。

那些茶亭、小路、老者、田里堆什么肥料……都是我太熟悉不过的记忆了,闭上眼睛都是,不用找道具,我都画到了书里。

▲男人挑扁担,灵感来自于蔡皋丈夫的经历

▲男人挑扁担,灵感来自于蔡皋丈夫的经历

原文里有一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我就画这个男人挑了个扁担。其实当年我先生就是一条扁担,在乡下和城里往返,女儿睡一头,另一头放她的奶粉尿布衣服啥的,我这个经验刚好用上,很温暖。

▲左:《花与人之三》局部 右:《丝瓜》局部

▲左:《花与人之三》局部 右:《丝瓜》局部

古人说草木有情,我觉得很赞成的。

我喜欢听自然的声音,雨打芭蕉的声音、雨落在颈脖子上、落在瓦上,都很美。

我现在住的地方虽然是在城市里,但特意选了最高楼,因为屋顶可以种花,搬个小凳子,坐在花花草草中,到处是写生的灵感,很敞亮。

现在我眼睛不太好,画大画就比较释放,我依然最喜欢的是画自然。大自然是无边的,我的花甚至在画面里装不下,只是一个局部,一朵花可以画一张大画,可以充满这个世界。

▲20岁左右的蔡皋

▲20岁左右的蔡皋

我一辈子做梦都想去美术学校,但是一辈子就去不了。

这是我的命,这不是消极的东西。回头去看,正因为不可能才有可能,没有机会喜欢,所以我无孔不入地喜欢。

我当老师的时候,20来岁,作业是改不完的,当时还有孩子要照顾,要做饭、干农活,只有礼拜天一天的时间,就练画画。

▲蔡皋青年时期临摹习作

▲蔡皋青年时期临摹习作

没人教,我自己训练自己。当时我看的最多的是华山川的连环画,还有借过来的苏联的《星火》杂志,很稀罕的,就挑最好的临摹。

之后我投稿,没想到一投就中了,第一次发表的时候我太开心了,后来也有很多作品陆续获奖。

我那么渴望当画家,希望别的力量不要把我的画笔收走,就在这个期待中间,我被调到了湖南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

那年我36岁,这中间的过程太不容易了,我很感激我们社长。

我记得那一天,一切手续都办好了,我进了出版社那个院子,走到一棵树的绿荫底下,觉得好甜,脚要起飞,人就很轻,几步路走下来,我害怕,我说不要着急,你慢一点,要享受一下,这真是幸福的时刻。

▲蔡皋(左)在湖南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

▲蔡皋(左)在湖南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

出版社就成了我的大学。我到同事家里,他们有些画册和收藏,我就临摹。有上海的画家会串联到湖南来,能看到极好的原作,我也去学。

我更感恩我们出版社有一个“创作假”的传统,每年给编辑一个月集中搞创作,那真是过瘾,真是幸福的时光。《宝儿》就完全是在创作假里完成的,它画得快,是因为我憋太久了。

所以我是本地的神仙、过路的神仙都学,天上飞过的鸟儿,也是我学习的对象,等我学好了,也快退休了。

▲《火城》描绘1938年的长沙文夕大火

▲《火城》描绘1938年的长沙文夕大火

但是没关系,这时候我有更多时间来画画,像《桃花源的故事》、《花木兰》、《孟姜女》《火城1938》等等都是我在退休之后画的,笔头越来越有感觉。

我这一辈子走了很多曲折的路,但只要我方向对了,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觉得我没有错过什么,反而是更丰富。

▲左:蔡皋外婆。右:“帮外婆纳鞋底”,蔡皋根据回忆所画

▲左:蔡皋外婆。右:“帮外婆纳鞋底”,蔡皋根据回忆所画

我真的非常感念我的童年,一路回想起来,真是一路地开心。

我生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我外婆用她生活的态度对我实现了一种熏陶。

▲蔡皋根据“种莲子开荷花”童谣所画

▲蔡皋根据“种莲子开荷花”童谣所画

她会很多童谣,你像“种莲子开荷花,莫种子到老家,点点墨,莫开坼;莫等对门山上黄狗子晓得;黄狗子哦嗬,来呷屎哦!”

我就琢磨一句话,琢磨一辈子,为什么“莫种子到老家”?后来我琢磨明白,这是人和人的不相信,很多好事很难成,你种这么好的莲花到家里,搞得不好,就被狗扒了去了。

我外婆说煮饭,不要掀锅盖,否则“一揭三灶火”,放好多柴火才能熟。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干什么事,干完了再说话,没干完之前是不能说的。

我觉得这些话都很妙,是生活中间来的,民间的智慧,书本上没有的。

▲蔡皋(左3)全家福,家中6个姐妹

▲蔡皋(左3)全家福,家中6个姐妹

我父母都是很好的人,尤其是我爸爸,他是最可爱的了。

他帮过很多人,非常地宽阔和大度,虽然遇到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是他一直心境很好。

他享受的都是普通人生活中最温暖的东西,但凡有一点点好吃的,就会唱歌,用那种美声的唱法,我们都笑他,他喜欢打猎、打羽毛球、网球,足球和乒乓球也是高手。

▲晚年的父亲,蔡皋与他一起

▲晚年的父亲,蔡皋与他一起

他快80岁的时候,有一次我们聊天,我就问:“你一生最幸福的时候在哪一刻?”他就回想起雅礼中学时候的一场足球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腾空而起,脚这么一勾,球就进了。

他说:“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一腿,那么好的一划。”他讲这句话的时候,那个神情真的幸福极了。

他的回答,这么简单,不是他考上多好的学校,不是挣了多少钱,别人对他的夸耀或者结婚生子,他总是能回到最本真的东西。

我父亲的这些都影响了我,对朴素日常的爱,生活虽然一地的鸡毛,但又非常值得去过的,这些让我有力量从困顿中间走出来。

▲《记得当时年经小》封面原作,纸本水墨,2020年

▲《记得当时年经小》封面原作,纸本水墨,2020年

美是一种很阔达的东西,是让人有心跳的感觉,重新有了对生活的信心。我幸运地遇上了画画,把这些生活经历放在了画里。

希望大家在看我的艺术的时候,可以有一种温暖的东西,它跳出来,拥抱你

,76岁绘本奶奶:美是革组词 一种阔达的东西,让人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相关:

“我不知道自己是黑人,外婆说我应该被流产掉”多年以前,在一次前往美国的旅途中,劳伦-因佩被机场入境工作人员带到了“小黑屋”,彼时年仅15岁的她当场被指控在入境表格上填写不实信息,谎称自己是白人。“他们甚至划开了我的鞋,认为我在里面藏了毒品。”因佩回忆道。但在机场工作人员看来,因佩不可能是纯白人血统。实际上,每当因佩对镜自照时,她对自己的身份也有过怀疑,然而母亲却总是告诉她,她的父亲也是白人,甚至还有一个地道的白人男性名字:托尼。在美国机场的..

穆帅祝贺昔日弟子本泽马,然而话里有话?不懂就问,穆里尼奥说的这位球员究竟是谁呢?本泽马成功夺得2022年金球奖,穆里尼奥专门录制一段视频,祝贺这位皇马时期的昔日弟子。穆里尼奥说道:「本泽马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性格很好,是一位团队球员。他不是那种沉迷于自己、沉迷于金球奖、沉迷于比别人进球更多的球员,他是一位团队球员,从某种角度来说,金球奖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我认为他是一位沉迷自己球队的球员。」

WTT澳门赛马龙3-1携王楚钦过关 梁靖崑3-2险胜林高远2022年WTT澳门冠军赛拉开争夺的帷幕,男单首轮争夺,马龙以3-1淘汰日本选手宇田幸矢,王楚钦3-0力克巴西名将雨果,梁靖崑在内战中3-2力挫林高远。瑞典的莫雷加德、德国选手邱党和中国台北老将庄智渊均过关,韩国的张禹珍1-3败给法国选手艾利克斯-勒布伦。男单马龙首轮对阵日本选手宇田幸矢。首局马龙先发制人,一路领先以11-9拔得头筹。第二局马龙前半段陷入被动,宇田幸矢搏杀拼拼得手,马龙失误增多4-8落后。中局过后 马龙加..

“我不是英雄,只是一名足球教练”2022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越南河内,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第8轮,中国男足1-3不敌越南,提前2轮无缘卡塔尔世界杯。那场比赛前,越南在12强赛中7连败,早早出局,主帅韩国人朴恒绪更是“压力山大”,越南国内媒体和球迷都已经开始鼓吹“朴恒绪神话”的破灭。而在那之前,朴恒绪一直被视为越南的“民族英雄”。成王败寇,在哪都一样。那天,朴恒绪用一场胜利留住了自己的体面,把不体面留给了中国足球,如今他要和越南足球告别了..

美军B-1B轰炸机前出日本 朝鲜发射数百发炮弹回应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联参)19日发布消息称,朝鲜军队18日与19日连续两天向半岛东部和西部海域发射炮弹。朝方则表示,这是对韩国军事挑衅的严厉应对。韩联社19日援引韩联参的消息称,韩国军方观测到,朝军于18日22时许在黄海道长山串一带向西部海域发射了约100发炮弹,后于23时许从江原道长箭一带朝向东部海域发射了约150发炮弹,19日12时30分许从黄海南道延安郡一带向西部海域发射100多枚炮弹。韩联参称,炮弹均落在韩朝依据《九..

以色列防长:不会向乌提供武器但会帮助开发预警系统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19日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系统,但会帮助其开发预警系统。此前一天,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呼吁以方“立即向乌提供防空系统”,并提议乌克兰与“向俄提供无人机”的伊朗断交。俄罗斯方面则警告以色列,对乌军援将“摧毁俄以两国关系”。俄专家称,如果以方越过“红线”,将引发俄方“非对称反制”。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18日报道,库列巴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乌方将向以色列政府发出照会,呼吁以方“立即向乌提..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侦探,也许是你我推理小说是一种拧巴的文学类型。它一边是“精英文学”,一边写的又是人类最本质的、未经包装的欲望。它极尽诡异、猎奇之能事,写出来的却是逻辑和辩证的理性思维。它的文学性常常被怀疑和诟病,喜欢它的读者却说这是最浪漫的文学。它是再小不过的点生发出来的一桩事件,人物不太会成长,时间甚至也不总是流动,却以小见大,从侦探的形象甚至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变迁。《布朗神父探案集》的作者G.K.切斯特顿曾说:“推理小说的第一..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一篇“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1923年,著名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发表了《译者的任务》。与本雅明的许多作品一样,这篇文章当时由于过于晦涩难懂,并未引起足够多人的注意。多年之后,它才终于被认定为翻译理论领域极其重要的文献。翻译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称其为“20世纪关于翻译的核心文章”。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许多先知式的关于翻译的看法,比如,他认为翻译的终极目的并非是为了“交流”,而是接近某种巴别塔之前的“语言原型”,这带有他本人十分典型..

拥有一个菜园,为何成了我们对城市理想生活的最佳想象?《菜园简史》,[法]弗洛朗·凯利耶 著,卫俊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在《爱弥儿,或论教育》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告诉学生爱弥儿什么是“所有权”,卢梭特意选了乡间别墅旁的一片菜园,让小爱弥儿在这里种蚕豆。在老师的陪同下,爱弥儿每天都来这里给种子浇水,观察植物的萌芽、破土和生长。随着植物的生长,爱弥儿也渐渐知道了什么是“所有权”。卢梭写道:..

手机废人:“已读不回”背后的不安2016年,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千叶县柏市等自治体推出了手机版的“母子健康App”,既电子版的母子手册(母子健康手册 )。这个App可以记录从孕妇怀孕到胎儿出生以及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预防、接种等一系列内容。母亲不仅可以通过这个App将胎儿的B超影像、出生时的录像制作成相册,还可以与家人共享。只要将孩子的身高、体重输入App,即可自动生成图表,直观地展现出孩子的成长过程。此外,App还提供了各类信息,如定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