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是源于爱的无能 | 重读马尔克斯

2022-05-30 09:42:19 来源:网络

孤独是源于爱的无能 | 重读马尔克斯

作家(马尔克斯)终其一生为这个形象着迷:单身汉、诗人气质、女性征服者。不管赋予怎样一种身份(存在主义者、军事独裁者、船务公司经理或报刊专栏作家),其形象的内在定义是不变的,如作家本人所阐释的,“胆怯”是源于(和性征服有关的)大男子主义,“孤独”是源于“爱的无能”。

——文学评论家 许志强

马尔克斯的“睡美人”故事

——关于《苦妓回忆录》

“一个在90岁时

逢遇人生初恋的奇迹”

《苦妓回忆录》(轩乐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最后一篇小说,其创作灵感得之于川端康成的《睡美人》。

《苦妓回忆录》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 轩乐 译/ 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 2015-3-1

《苦妓回忆录》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 轩乐 译/ 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 2015-3-1

此前在《飞机上的睡美人》(见《诺贝尔奖的幽灵》,朱景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一文中,作家便毫不掩饰地表达对这篇日本小说的兴趣。他讲述客机头等舱里的一次邂逅:身边坐着一个美女,旅程中她戴着眼罩睡觉,而他坐卧不宁,情思绵绵,“不得不克制着随便找个借口摇醒她的诱惑”,明知界线不可逾越,那颗蠢动的心却跃跃欲试,为徒然的钟情和欲念备尝折磨。他于此体会到川端笔下的“日本老人”的痛苦:无所作为地陪伴“睡美人”,只准看不准碰。用《睡美人》(叶渭渠译,漓江出版社1998年)中的话说,“活像与秘藏佛像共寝”。

川端的带有几分荒唐的淫冶构思,其引人注目之处还在于原创性,除他之外似乎没有人写过这种“老丑”的故事(“还有什么比一个老人躺在让人弄得昏睡不醒的姑娘身边,睡上一夜更丑陋的事呢?”那些老年嫖客的行为,“难道不正是为了寻觅老丑的极致吗?”)。

也许没有作家像马尔克斯,对川端的构思发出实实在在的回应,在一篇散文和一篇小说中借用“睡美人”的意象。川端笔下服了麻醉药、赤身裸体的年轻姑娘,在《苦妓回忆录》中以更撩人的姿态袒露出来:

她有着深色的皮肤,让人感觉温暖。已经按照程序给她做了清洁和美容,甚至连她阴部初生的绒毛都没有忽略。还为她卷了头发,用天然的甲油给她的手、脚指甲染了色,但她糖蜜色的肌肤却显得有些干燥和缺乏保养。刚刚开始隆起的乳房还像男孩子的一样,但看上去即将因某种隐秘能量的涌动而爆发。她身体最好的部分是那双会迈出悄无声息步伐的大脚,脚趾修长、敏感,如手指一般。尽管开着电扇,她却浸在闪着磷光的汗水中……无法想象出那张被胡涂乱抹的面孔的原本模样……但任何妆扮都无法掩盖她的特点:挺拔的鼻梁,相接的双眉,热情的唇。我想:真是头幼嫩的斗牛。

厄普代克在一篇书评中指出,马尔克斯的妙语连珠的描述“读起来有种天鹅绒般的快感”,同时也令人感到不安,因为这些文字流露出的“恋尸癖倾向”,让人想起作者长期以来对“活死人”的兴趣。

库切的评论(见《内心活动》,黄灿然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则认为,这篇小说“目标是勇敢的:替老年人对未成年少女的欲望说话,即是说,替娈童癖说话,或至少表明娈童癖对爱恋者或被爱恋者来说不一定是绝境”。

小说开篇交代说,“活到90岁这年,我想找个年少的处女,送自己一个充满疯狂爱欲的夜晚”,故而库切的文章有“娈童癖”一说。比起“恋尸癖”,这个说法更贴切些。但小说读下去就知道,这癖那癖(包括“处女癖”)其实均无关宏旨,关键在于90高龄要最后一搏,试图让肉体和精神获得新生。

《苦妓回忆录》剧照

《苦妓回忆录》剧照

开篇第一句话概括了故事要旨,且能反映马尔克斯一贯的风格特色:大胆、夸张、淫猥并饱含幽默。虽说创作灵感是得之于《睡美人》,构思却有明显差别。《苦妓回忆录》撤除了川端小说中的禁忌,等于是取消了“睡美人”这个构思的内在张力。换言之,90岁老人花钱找小处女睡觉尽管荒唐,但仍是普通的嫖妓行为,谈不上涉足一个幽深而变态的魔性世界;而那些欲念的魅影(连同罪感的冷酷和哀感的缠绵),只有进入这个魔性世界才会对人绽放出来。这当中,禁忌扮演重要的角色。构成“睡美人”诱惑的本质是由相关的禁忌所定义的。一旦禁忌消除,其独特的诱惑力(美感和哀感)便不复存在,其密室的剧场效应(罪感)也就无从产生了。

川端的作品大量涉足潜意识,探索一个深渊般的官能世界,便是和它内在的禁忌意识密切相关。而在《苦妓回忆录》中,这一层关系的处理是弱化的,它撷取“睡美人”意象,敷陈一个颇具拉美特色的故事:妓院鸨母善解风情;嫖客按清单付费,尽可以对雏妓为所欲为;出租车司机会大声祝福嫖客“干得愉快!”……一个情欲旺盛、咋咋呼呼、鲜廉寡耻、火热生动的世界,人们为解除禁忌的狂欢而生存,其巴洛克式的浓艳中别有一种单纯明快。将川端的小说移植到这个汗涔涔的热带背景,还能不被烤煳吗?那种密室独白的清苦气息,非戏剧性的诗意的升华之美,岂不是要蒸发殆尽?

马尔克斯当然只能讲他自己的“睡美人”故事,也必定要改写川端的构思。他让老人与处女共寝的情节加以发展,添加了老人遭遇滑铁卢的细节,由此呈现不同的叙述逻辑:不是隔着禁忌的面纱孤独地陪伴睡美人,而是因身体无能而不得不放弃行动,陷入赤裸裸的羞耻和伤感。川端的“老丑”主题到了马尔克斯笔下进一步现实化了,变成什么都可以干却没能干成的尴尬遭遇。

鸨母指责老人对妓女缺乏尊重,并答应再给他一次机会。但第二夜和第一夜一样,他能做的是替女孩抹去身上的汗水并唱道:“黛尔加迪娜,黛尔加迪娜,你会是我亲爱的宝贝。”老人体验到“无尽的欢愉”,那就是替妓女擦汗并且唱歌。他认为自己不仅从长期奴役他的性欲中摆脱出来,而且遭遇了一个奇迹,“一个在90岁时逢遇人生初恋的奇迹”。作为报纸专栏作家,他开始改变写作宗旨,无论什么文章都是在为黛尔加迪娜而写,事实上他把专栏写成了一封封大众情书,受到读者的热烈反响。他继续和他的黛尔加迪娜共寝,为睡梦中的她读书。她是工厂的缝纽扣工,不是童话里的公主黛尔加迪娜。但只要他活着,她就是他的“真爱”,他的“睡美人”,他的公主黛尔加迪娜。

《苦妓回忆录》剧照

《苦妓回忆录》剧照

和川端试图表现“老丑的极致”相比,这种重述和改写终究是要低一个档次。诠释性的构思总是试图破解原创性的构思所包含的谜,因此艺术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弱化和冲淡,或是出现更为圆熟的解答或补充。川端的小说抑制戏剧性的变化,所要避免的或许就是那种过于圆熟的处理;它执着于“性的不可估量的广度和性的无底深渊”,不去减弱这个主题的黑暗性质。作者的创作勇气也体现在这里。

但也不能只是将《苦妓回忆录》视为对《睡美人》的回应。马尔克斯的写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渊源。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页就能确认是他的手笔,正是出于那种令人一望而知的口吻和风范,无可置疑地包含着艺术及思想的教谕性质。从渊源上讲,《苦妓回忆录》和他此前的创作一脉相承,主要是遵循他自己的创作逻辑,这是下文要讲到的一点。

从特点上看,马尔克斯的夸张和幽默在这篇并不魔幻的小说中仍显得很突出,不仅是细节和语言,也包括整体构思。他要诠释的命题是,90岁的老人能否遭遇初恋?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说这是带有嬉戏的夸张,也可以说是含有教谕的幽默。对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的关注,将他的构思和川端的完全区别开来。虽说《苦妓回忆录》不是一篇魔幻风格的小说,但它那种构想的方式,将狂想和现实熔于一炉的做法,正是马尔克斯的鲜明标记

马尔克斯的创作主题:

“孤独”和“爱情”

库切写过一篇长文(见《内心活动》,黄灿然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对《苦妓回忆录》的创作作了全面的评价。他认为,该篇是在续写《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一个情节,即弗洛伦蒂诺和阿美利加·维库尼亚的不伦之恋。由于弗洛伦蒂诺移情别恋,阿美利加自杀,这个被年长者引诱然后被遗弃的女孩,将内心的秘密带进了坟墓。库切的文章指出,马尔克斯没有去探讨“弗洛伦蒂诺因伤害她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这是小说在道德处理上的漏洞;而新作试图弥补这一漏洞,让“处女信任的破坏者变成她忠实的崇拜者”,促成人物的道德新生,因此(库切认为),把该篇“视为《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某种增补,是最有意义的”。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新作中的“无名叙述者”和弗洛伦蒂诺的形象如出一辙,都是“终身王老五”“胆怯和其貌不扬”“业余诗人”“忠诚的音乐会的常客”,而且都有一份征服女性数量的备忘录(前者有“514 个”,后者有“622个”)。此外,阿美利加14岁,新作中的雏妓也是14岁。库切认为,“两本相隔20年的书之间的呼应,瞩目得无法忽视”。

鉴于马尔克斯的创作主题的持续性和模式发展的阶段性的特质,对其创作源流加以归纳显然颇有必要。如果说《百年孤独》综合了前期创作成果,尤其是和《枯枝败叶》构成呼应,《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晚期作品之间则同样是建立了主题性关联,正如库切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将《苦妓回忆录》视为《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某种增补”,这是一个独到的发现。但是,我们的考察还不能停留于此,不能局限于作家晚期“带有秋意色彩”的喜剧所包含的道德框架。

马尔克斯的创作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词:“孤独”和“爱情”。前期侧重于写“孤独”,后期偏重于“爱情”,这从他两部代表作的标题中也能反映出来。这些都是大主题,常见的文学主题,并非为他一人所专擅,但也确实构成了他颇具标志性的主题链。可以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承上启下的一部作品,将“孤独”和“爱情”的主题重新诠释,而且让“爱情和老年”的主题出现在叙述中,书写其情感浓烈的新篇章,从诗学上讲也是一次引人瞩目的凯旋:《百年孤独》的愤世嫉俗的洪流终于汇入明净宽广的河床。作家对加勒比地区的反复书写,呈现出一条深入反思基础上的诗学变化的脉络,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抵达一种诗与思交融的圆满之境。同时代的小说创作鲜有这种经典品格。这也是他最后一部史诗型作品,其后的创作大抵是延展和增补。《苦妓回忆录》续写“爱情和老年”的主题,是一次回顾和重述。这部篇幅短小的夕阳之作,将作家长期以来颇感着迷的形象和心理情结再度串联起来。

该篇的“无名叙述者”的形象不仅和弗洛伦蒂诺相关,也和《百年孤独》中的奥雷良诺上校以及《枯枝败叶》中的法国医生相关,甚至和《族长的秋天》中的独裁者也不无关联。他们是从同一个想象的源泉中诞生的形象,不妨称其为马尔克斯式的浪荡子。作家终其一生为这个形象着迷:单身汉、诗人气质、女性征服者。不管赋予怎样一种身份(存在主义者、军事独裁者、船务公司经理或报刊专栏作家),其形象的内在定义是不变的,如作家本人所阐释的,“胆怯”是源于(和性征服有关的)大男子主义,“孤独”是源于“爱的无能”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在《百年孤独》为代表的前期创作中,蕴含此种心理情结的形象以悲剧的方式刻画出来,而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代表的中后期创作中,喜剧取代了悲剧,爱的力量战胜了胆怯孤独。创作逻辑的这种变化却并未改变形象的固有特质,无论是弗洛伦蒂诺还是“无名叙述者”,其孤独的表征仍是一种含有悲剧性的精神疾患,丑陋而阴暗——阿美利加·维库尼亚和《苦妓回忆录》中的女仆都成了此种心理顽症的牺牲品——这是不可救药的“爱的无能”,正如九十岁的“无名叙述者”所说:“我从来没有爱过。”

那个“异性鸡奸”的细节岂不说明问题?“无名叙述者”长期和他女仆发生关系,总是ensentido contrario(从背后)骑上她,以至于她变成老妇时仍是个处女。这个细节在《族长的秋天》《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篇中都出现过。

马尔克斯的可贵是在于淋漓尽致地揭示人物形象的属性,而非像库切所说的那样去弥补道德漏洞,让弗洛伦蒂诺或“无名叙述者”成为“道德上改过自新的人”。这倒不是说,他是个不道德的作家,对人物的“道德新生”不抱关注。他和同时代的拉美大师(博尔赫斯、卡彭铁尔、科塔萨尔等)的一个区别,正是在于他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重视。他的创作不仅更多地保留小说体裁的经典品格,甚至大有主题先行的意味,而他对“孤独”“爱情”等主题的思考,是基于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关怀,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批判的性质。在他看来,奥雷良诺上校、弗洛伦蒂诺这些人物,包括马孔多所喻指的加勒比地区,不仅在道德和政治上不具有救赎的希望,在性欲和爱情方面也是严重地人格不健全。他从未离开“爱的无能”的范畴去探讨爱和新生,将人物纳入一个欧化的道德忏悔的框架,而是以独特的悲喜剧方式,诠释“孤独”这个词所包含的文化现实心理。“奥雷良诺们”的孤独是能够救赎或缓解的吗?小说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对弗洛伦蒂诺、“无名叙述者”来说,爱情则更像是一种生机论和原始繁殖力的表达,带有轻喜剧的特点;与其说是“道德新生”,不如说是对死亡的抗拒;爱情如同劫数、瘟疫和鬼魂附体,也是一种令人恐惧和令人怜悯的社会生活的写照

马尔克斯书写“孤独”和“爱情”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否打上魔幻现实主义的印记,其本质都是属于提供全息立体画卷的社会小说,包含作家深刻的洞察、悲悯和反思。《苦妓回忆录》尽管篇幅短小,但仍是一部社会小说,涉及文化时尚、爱欲、老年和死亡等多个主题,它富于“秋意色彩”的轻喜剧风格,能够反映作家晚期风格的特质。

《苦妓回忆录》剧照

《苦妓回忆录》剧照

马尔克斯笔下的

“老年和爱情”

爱德华·萨义德未完成的论著《论晚期风格——反本质的音乐和文学》(阎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探讨艺术家自我发展的最后阶段,即有关“晚期作品”“晚期风格”的现象,提出一个“适时”的概念。在他看来,“人类生活在实质上的健全,与它同时间的契合、彼此完全适合,有着极大的关系”。那么,艺术家的“晚期”能否算是一个“适时”的阶段?如果通常情况是,衰老和死亡的阴影侵入创作,那我们还能作此断言吗?

在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剧作中,在索福克勒斯、威尔第等人的创作中,萨义德认为可以找到肯定的答案:显而易见,一种“作为年龄之结果”的“特殊的成熟性”,一种“新的和解精神与安宁”,在他们后期创作中反映出来,能够恰当地说明“某种被公认的年龄概念和智慧”。他认为,在一些艺术家(例如伦勃朗和马蒂斯、巴赫和瓦格纳)身上甚至能看到“晚期作品使一生的美学努力得以圆满的证据”。但是,相反的例证也并不难找,例如晚期的贝多芬,其“不合时宜与反常”的创作,造成令人瞩目的“断裂的景象”;还有易卜生、格伦·古尔德等,他们均非“和谐”的例证,“适时”的概念对他们是不适用的,没有多大意义。

萨义德追随阿多诺的思想(“晚期风格”的论题是后者提出来的),把“晚期”理解为“一种放逐的形式”,作为艺术家超越时间、表现死亡的诸多形态中的一种,对此予以特别的关注,而“不和解”的精神正是构成《论晚期风格》一书的主旨。在他看来,那种与适时的成熟迥然不同的晚期,无论是悲剧性的、喜剧性的、讽刺性的还是其他性质的,均须突显其内在张力和“不可调和性”,而非顺当地解决自身与时间的抵牾。

以此观之,马尔克斯的晚期创作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是“它同时间的契合”所形成的“适时”状态,其感知特质与表现形式均可作为“年龄之结果”的“特殊的成熟性”来考量;一方面它又保持“自身与时间的抵牾”,以喜剧风格传达精神上的不和谐。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苦妓回忆录》通过一个90岁专栏作家的遭遇,“适时”地描绘有关衰老和死亡的末期体验。它蕴含着一个古典的时间框架,那种求得人生阶段性平衡的观念,“老年和爱情”的主题正是协调于这个时间框架。马尔克斯不像科塔萨尔——后者的创作始终呈现为“一种放逐的形式”——马尔克斯末期创作的双重性,其实是一种折中主义,似乎并不具有不可调和的内在张力。《苦妓回忆录》尽管写得大胆而淫猥,却没有什么“不合时宜与反常”的东西,因为,艺术创作“不合时宜”的本质是在于思想性对世俗性的超越,正如萨义德评论阿多诺时所指出的,“对阿多诺来说,没有任何思想可以被解释为任何别的对等物,而思想的严格性却促使他传达出精确性与绝望”。即便在川端的《睡美人》中,我们也能领略到一种溢出现实对等物的“精确性与绝望”的表达;因此,使作家显得怪异难解的所谓晚期症状的表现,是不能离开这种内在本质来谈论的。

马尔克斯的晚期作品,既非对自身创作的超越,亦不能被视为思想性对世俗性的超越。其喜剧手法的运用,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是一种再现社会生活的手段,在《苦妓回忆录》中则成了抵御衰老和死亡的面具。换言之,社会生活的宏大背景一旦缩减,成为故事中点缀的有限衬景,其叙述的能量也就相应衰减,这是《苦妓回忆录》显得不太有分量的一个原因。这么说并非要给作品挑刺,而是试图强调:像马尔克斯那样依赖“世俗性”的作家,风格化的精练其实并不重要(这一点他和米兰·昆德拉不同),艺术再现的幅度和综合性才是关键;当喜剧成为仪式化的面具而非客观化的调解手段时,喜剧便沦为幕间插曲式的表演,逗趣、诙谐,其感伤的色彩加重,冷静观照的程度便降低了。说《苦妓回忆录》的叙述有些主观,欠缺内外的综合性,便是就这层意义而言的。

萨义德形容阿多诺的一番话,适用于马尔克斯——“一个世俗的人,即法语‘尘世’(mondain)意义上的世俗性。他是都市的、有教养的和深思熟虑的,令人难以置信地能够找到要说的有趣的事情,甚至在说起一个分号或感叹号那样的事情时也能毫不装腔作势”。马尔克斯作为小说家的禀赋和气质,这样来描述是恰当的。

可以说,这是典型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特征。现代意义上擅长讲故事的人,是有教养的都市人;只是他们不再处于伏尔泰发现“世俗性”那种单纯的解放意义的时期,而是处在思想的相对性和多元性的境地中,因此,他们(马尔克斯、昆德拉等)时而成为“世俗性”的敌对者,时而成为“世俗性”的协同者。当他们的趣味和倾向契合于某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气候时,艺术上便具有引人注目的教谕性质,反之则容易遭到忽略。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 苦妓回 忆录》 剧照

马尔克斯的晚期创作不乏佳作,像《爱情和其他魔鬼》,就其叙述语言的精妙而言,并不亚于托尔斯泰的中篇佳构,但没有引起足够的反响。其中一个原因是“反天主教”的主题显得有些过时了。虽说作家对“性和激情”的关注,对“老年和爱情”的探讨,还远不能说是过时的。

2016年

孤独是源于爱的无能 | 重读马尔克斯

本文节选自

孤独是源于爱的无能 | 重读马尔克斯

《部分诗学与普通读者》

作者: 许志强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出版年: 2021-12

,万籁鸣 孤傲是源于爱的无能 | 重读马尔克斯

相关:

后现代社会的危机与起色:从风险中拯救文明现代文明特别是后现代文明突出的竞争优势是不可否认的,但它也有明显的阿喀琉斯之踵。它仍然有被半现代和前现代力量所瓦解、溶解和征服的可能性。它提醒人们,后现代文明不应追求绝对安全的乌托邦,而要让个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并且增强个人应对风险的能力;要维护和发展社会的自主性,使社会本身具有应对风险的机制;它在发展文明的同时,还要保持捍卫文明的意志和手段。这才能真正应对风险,维护人类文明成果。作者 | 丛日..

踢球者:巴萨3200万欧报价莱万,拜仁认为太低据《踢球者》报道,巴萨报价太低,拜仁不打算轻易放走莱万。这家德国媒体表示,巴萨为莱万开价3200万欧元,拜仁认为这个价格太低,即便球员不续约,他们也很可能强留莱万一年。据了解,除非找到了足够出色的替代者,否则拜仁将不会出售莱万,而此前与拜仁传出绯闻的马内,并不被认为是莱万的替代者。

诺丁汉森林冲超成功,新赛季英超20队全部确定随着英冠升级附加赛决赛的落幕,2022-23赛季英超联赛20支球队已经全部确定。以下为下赛季英超20支球队名单:欧冠队伍:曼城、利物浦、切尔西、热刺欧联队伍:阿森纳、曼联欧会队伍:西汉姆8-17名队伍:莱斯特城、布莱顿、狼队、纽卡、水晶宫、布伦特福德、维拉、南安普顿、埃弗顿、利兹联升班马:富勒姆、伯恩茅斯、诺丁汉森林

阿扎尔“混”到欧冠冠军,切尔西分得1500万镑据《每日邮报》报道,由于阿扎尔随皇马夺得欧冠冠军,切尔西将获得1500万英镑的奖金。据了解,2019年阿扎尔加盟皇马时,合同就包含夺得欧冠冠军的额外奖金条款,尽管本赛季阿扎尔在欧冠几乎没怎么出场,但他还是获得了冠军奖牌,而切尔西也因此获得了奖金。本赛季欧冠,阿扎尔只出场3次,共计83分钟。

贝总加总回来了!蒙扎队史110年来首次升入意甲今天凌晨,蒙扎在意乙升级附加赛两回合6-4击败比萨,队史110年来首次升入意甲,下赛季意甲联赛将再次出现一支贝卢斯科尼的球队。贝卢斯科尼是AC米兰的前老板,1986年至2017年,红黑军团在他的带领下获得无数荣誉。贝卢斯科尼在2018年9月正式收购蒙扎,四个赛季时间里,他带领俱乐部从意丙杀入意甲。蒙扎目前的主席则是贝卢斯科尼的老搭档,前AC米兰总经理加利亚尼,下赛季他们将与米兰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老牌强队归来!诺丁汉森林时隔23年重回英超今天凌晨,诺丁汉森林在英冠升级附加赛决赛中1-0击败哈德斯菲尔德,时隔23年再次回到英超联赛。成立于1865年的诺丁汉森林是英格兰老牌豪门,他们曾2次夺得欧冠冠军,1次夺得英格兰顶级联赛冠军,是唯一一支欧冠冠军数量比顶级冠军数量的俱乐部。此外,他们还有1座次级联赛冠军、1座欧超杯、2座足总杯、4座联赛杯和1座社区盾。诺丁汉森林上一次参加英超联赛已是1998-99赛季的事情,如今时隔23年,他们再次回到了顶级联赛。

伊朗喊话希腊:遏制“恶意步履”否则将截留更多希腊船【环球时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包小龙】伊朗港口和海事组织28日就此前扣押两艘希腊油轮发表声明称,两艘希腊船只因违法行为被扣押,伊朗正在调查此事,在完成相关调查和法律文件后,将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据伊通社28日报道,伊朗港口和海事组织称,两艘希腊油轮上的船员健康状况良好,没有被逮捕,伊朗将根据国际法为其提供必要服务。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哈提卜扎德当天在推特上说,伊希两国关系“始终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决..

深藏地下数百米 伊朗展示无人机奥秘基地和新型导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巴盖里28日视察一座秘密地下无人机基地,了解军方研制多种型号无人机的最新能力,包括战斗无人机和远程无人机。报道说,这座基地位于地下数百米,它的建造使伊朗成为这一地区的“无人机超级大国”。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表示,除了一些样机外,他们不能展示太多。伊朗军队正在迅速发展其无人机力量,也在制造可执行各类任务的新型无人机,伊朗军队和伊朗伊斯..

土耳其国防部:将进行爱琴海地域最大规模连系军演当地时间5月29日,土耳其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土耳其武装部队正在为“EFES-2022”联合军事演习做准备,这将是爱琴海地区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将有37个国家、累计超过1万人参与此次军演。声明称,土耳其武装部队将与意大利、阿塞拜疆等国的部队一起进行登陆军事演习。来自意大利、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舰也将参加。演习中,美国武装部队的直升机、榴弹炮、装甲车等也将参与部署。声明透露,此次军事演习将..

“人,一种生命短暂的生物,却喜欢永恒这个词。”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理想国imaginIstanist前几天,作家桑格格在微博上分享了关于《技术大全》的摘录: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和桑格格一样,因为金句太多,会停下来做摘录。在你决定入手这本书之前,我们还是想打一个“预防针”:它并不好读,甚至有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它是晦涩难懂的。但,为什么在问世半个多世纪之后,它依然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你是一个科幻迷,对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应该已经不再陌生 。《技术大全》(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