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文化展首都博物馆同日开幕

2019-06-09 10:32:36 来源:网络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两大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同时开幕。一个展示文物出版的辉煌历程,一个让您欣赏到陶瓷工美大师的精彩作品。

《文化瑰宝学海方舟——新中国文物出版70周年展》以98本图书、100余幅图片,全面地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图书出版成长、繁荣的历程。

文物出版社副社长何洪介绍,伴随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文物艺术品的著录、研究和著作出版应运而生。1957年1月我国第一家专司文物考古类图书出版的专业机构——文物出版社创立。此后,文物图书出版由弱趋强,前进步伐显著加快,日益呈现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态势。

“文物图书不仅真实地再现历史,精美的文物图书甚至成为中国的国礼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何洪介绍,毛泽东主席曾将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西汉帛画》作为礼品赠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欧14国时,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瓷选集》成为赠送各国领导人的礼品……这些图书在本次展览中都有呈现。

上午同时开幕的“器作·匠心——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展”,汇集了110件(套)当代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展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陶瓷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陶瓷艺术风格的时代变迁。

一件陶瓷美术大师王步的作品是本次展览的代表性展品。展览负责人告诉记者,王步是颇具个人风格的老一代景德镇陶瓷艺人,数十年来致力于青花创作而被誉为“青花大王”。本次参展的青花釉里红牵牛花纹方瓶就是其颇有特色的作品。

一组龙泉窑青瓷作品则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大师经典之作。其中颇为瞩目的一件,是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的作品——珍珠纹梅瓶。作品以龙泉窑传统技艺制作,充分运用了龙泉青瓷哥、弟窑不同材料并加以有序结合,展示鲜明的对比特点。策展人表示,展览旨在表达当代陶瓷艺术古典与现代、工笔与写意、釉上与釉下、具象与抽象等要素共存交融、创新拓展的多元化美学理念和个性化发展空间。

,两大文化展首都博物馆纽扣结编法图解 同日开幕

相关:

游园赏艺赛龙舟 市民体验民俗端午昨天,城市公园型景区接待游客55.5万人次,同比增长27.0%;现代娱乐型景区接待51.4万人次,同比增长60.6%;历史文化观光型景区接待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6.0%;自然山水型景区接待14.2万人次,同比增长14.5%;博物馆型景区接待8.2万人次,同比增长44.6%;奥运遗产型景区接待0.6万人次,同比增长52.5%。 游客接待量排名前十名的景区是:王府井接待35.0万人次,北京首创奥莱休闲驿站接待22.0万人次,南锣鼓巷接待16.8万人次,什刹..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天我们走近非遗颐和园内享“非遗”精品特展,承恩寺内跟随多个“非遗”传承人现场体验最具代表性的“非遗”手工技艺……6月8日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北京“非遗”技艺,以多种形式在多地“绽放”。 昨天,由北京燕京八绝协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协会和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联合主办的“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北京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特展”,在颐和园涵远堂开展。在历时一个月的展览中,含..

“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端午诗会抒发家国情怀6月7日晚,以“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的端午诗会在红点剧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交通广播共同举办。 本次端午诗会通过名家经典诵读,突出传统文化节日浓浓的“家和”的概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抒发家国情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此次活动邀请到了朗诵名家和中央广播电台总台中国交通广播的主播,为现场200余名观众带来了精彩演出。现场共分为三个篇章,..

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

“书香海淀 快乐童年阅读季”端午专场传递阅读乐趣千龙网讯 6月7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和满京城奋进九州”书香海淀快乐童年阅读季亲子共读系列活动端午专场,在海淀文化艺术大厦举行。活动现场,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听故事、参加各类小游戏,一起做手工粽子,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到传统节日的快乐。 6月7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书香海淀 快乐童年阅读季”端午专场在海淀文化艺术大厦举行。(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分为..

古籍善本数字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载体中,古籍善本无疑是内容最丰富、价值最高者之一。当前经过全国古籍普查以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纂、修订等工作,我国古籍善本的家底已基本摸清,这使得对相关古籍的保护、修复更具针对性。同时,文化部、国家图书馆等部门陆续推出“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中华古籍资源库”等项目,为实现我国古籍善本的数字化..

元本在中国藏书与版刻中的重要价值编者按:古籍善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传续着千年中华文脉,也为今后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形象地说,唐宋时期是古籍善本和文明成果的开枝期,明清时期是散叶期。由此,“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中华古籍善本网络主题传播推出“古籍里的中华文脉”系列文章。 系列文章邀请权威专家撰写。文章将探讨中华善本在当代中国传播的意义和做法,系统梳理从唐至清..

网络文学IP运营进入下半场过去一年,受IP、资本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剧市场降温明显,剧目数量锐减。“2017年网络剧接近600部,而去年只有300多部,从各方面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将是市场的常态,这也意味着网络文学IP的影视改编变现之路越来越难走。”影视数据平台骨朵传媒CEO王蓓蓓表示,在此背景下,更多运营商开始转换思路,不再将IP开发局限于影视改编领域,而是更关注上下游产品开发,在IP变现方面有了新变化。 网络文学IP的“生态循环”需要全产..

端午节里深藏着传统中国的生活百态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中国古代,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暑毒盛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得不处处小心。为了趋吉避凶,防病消灾,民间演绎出一整套顺天应时的端午习俗,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插菖蒲,沐兰汤,系五彩绳,喝雄黄酒……众多习俗因地而异。 今天,我们跟随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及其它相关书籍,让我们走进端午节里传统中国的生活百态。——编者 【药俗】 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被古人看..

50场活动 为北京献上艺术“飨宴”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再次奏响了世界文明融通、多元文化汇聚、睦邻友好交织的动人乐章。与世纪同龄、用城市命名的“相约北京”艺术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优秀艺术团体、近600位中外艺术家带来音乐、戏剧、舞蹈、展览、节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