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本在中国藏书与版刻中的重要价值

2019-06-07 12:22:22 来源:网络

编者按:古籍善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传续着千年中华文脉,也为今后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形象地说,唐宋时期是古籍善本和文明成果的开枝期,明清时期是散叶期。由此,“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中华古籍善本网络主题传播推出“古籍里的中华文脉”系列文章。

系列文章邀请权威专家撰写。文章将探讨中华善本在当代中国传播的意义和做法,系统梳理从唐至清历朝历代善本的发展、流传和重要影响,及其对当时文化和出版的带动作用。同时,对中华善本如何进行再生性保护和网络化传播提出中肯建议。

元本在中国藏书与版刻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与宋本相媲美的珍品,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双重价值。在学者和藏书家之中,谈到版本时往往“宋元”并称,甚至有学者认为元代刻书胜过宋代。清代著名藏书家吴骞名其藏书处曰“千元十架”,以与黄丕烈“百宋一廛”相匹敌,由此可看出其对所藏元本的重视。

元本的价值首先得益于版本多样。元代的书籍刊刻出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官刻系统。蒙元灭金后,在燕京设编修所,于平阳设经籍所,袭承金代刻书之业;灭宋之后,又收罗江南图籍书版,在秘书监建立专门机构兴文署进行管理和印刷,以《资治通鉴》为开端,刊刻经、史、子各部书籍,终元一朝,未曾中断。此外,据历代流传的书籍来看,元代还有艺文监的广成局等刻书机构,负责蒙汉书籍的翻译出版;太医院的广惠局或医学提举司,主要刊刻医书;太史院的印历局刻印历法时宪书籍等。二是地方儒学机构刊刻系统。元代的各路书院、学校达二万余所,官方拨付学田予以供养,刻书事业为其主要文化活动之一,并且大多由名儒主持校订。因此,地方书院成为元代书籍出版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途径。地方书院刊刻内容较广泛,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其中如九路儒学分刻的“十七史”、西湖书院刊刻的《文献通考》等,均为后世所推重,也是我们今天研究这些书籍最重要的版本之一。三是私刻系统。蒙古时期,原金代刻书中心平阳地区的私人出版活动继续进行,如现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段子成家刻《史记》二家注本即是此时产物;元代统一南北之后,南方私人刻书尤为兴盛,形成了杭州、建阳等刻书中心。据清末民初叶德辉的不完全著录,即有四十家刻印的约九十种书籍,甚至出现了延续到明代的专业刻书家族,如刘氏翠岩精舍、余氏勤有堂、叶氏广勤堂等。元代私刻系统具有鲜明的商业化色彩,所刻书籍多为实用性的医学类、科举类或娱乐消遣性的小说戏曲等,内容丰富,在刊刻精美程度上则不及官刻,但其文献价值更为突出。

元刻本在具体书籍形态上也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版面上,官刻本一般字大行疏,私刻本行紧字密,板框前期白口、中后期为黑口,以便于节省刻印时间。二是装帧上,元代书籍主要以包背装为主,较宋代流行的蝴蝶装、经折装更便于翻检,也是线装书装帧的直接源头。三是字体上,主要摹以赵孟頫体,秀丽飘逸,赏心悦目。如流传至今的元刻《大戴礼记注》《稼轩长短句》《清容居士集》等,皆是赵体上版的代表者,也有延续宋代刻书以欧体、颜体风气者;又私刻系统出版书籍尤其小说类书类,往往多用俗体字,以求速成谋利,如《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古今翰墨大全》《全相平话五种》等,将复杂的笔画进行简化,不少已经被现今简体字采纳。此外,与宋代及明清刻书不同的是,由于元代文化政策相对宽松,在刊印的书籍中并无避讳字体出现。

除刻本外,元代还在宋代基础上,对活字技术进行了改进。元大德年间的王祯发明出木活字,同时创造出“转轮排字盘”,又叫“韵盘”,用简单的机械,使寻字变得更加便利,提高了排字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王祯利用此技术进行了实践,刊印了《旌德县志》一书,并在其所著的《农书》中附录《造活字印书法》,详细记载了整个工艺过程。在此之后,在使用上,木活字印刷也成为了中国古代仅次于雕版印刷方式的图书出版方式。此外,元代还出现了套印技术,元顺帝(后)至元六年中兴路资福寺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释》是现存最早的朱墨套印本书籍,经文红色,朱文黑色,图文并精。

由于元刻本的珍贵性,明清以来藏书家箧中架上以有宋本、元本为荣,遂使元本逐渐成为罕觏之物。到了清代,常有书贾为射利不惜伪造冒充元本,藏书家即便得到后世递修、翻刻本,也故意不察,视元本作架上之宝。随着图书馆时代的兴起,古籍善本进入了规范化管理阶段,同时得益于更便捷的现代出版印刷技术,元刻本书籍开始集中大规模地在世人面前展示其面貌。近代大出版家张元济、王云五等曾汇集当时藏书名家及各大图书馆所藏珍贵善本,予以影印出版《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有大量世所罕见的宋本、元本,通行于学人间,至今仍是重要的文史图籍。其后大型影印丛书如《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等都收入了诸多元本,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图书馆组织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丛书,里面专有“金元编”一辑,从中外各典藏单位征集了金元时期刊刻的图书七百三十八部,撰写提要,影印出版,并宣纸线装,使古书重放光彩,真为“再造”,功莫大焉。另外,近代以来,藏书单位和藏书名家出版了诸多书影图录类书籍,如《故宫善本书影初编》《旧京书影》《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国立中央图书馆”金元本图录》《中国版刻图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以及各地图书馆所藏善本图录等,也让世人了解到了许多珍贵元本的信息。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古籍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目前,许多重要典藏单位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内阁文库等,逐步在网络上公开所藏善本古籍扫描版本。其中,即有大量原色度高清扫描的元本,可以更好地利用元刻本为古籍整理事业服务,便于世人更细致地观察及利用。相信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中,更大规模的古籍电子扫描版将会公布,元本也必将重新焕发生命力。

,元本在中国藏书与版刻中的重要纽约行动 价值

相关:

网络文学IP运营进入下半场过去一年,受IP、资本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剧市场降温明显,剧目数量锐减。“2017年网络剧接近600部,而去年只有300多部,从各方面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将是市场的常态,这也意味着网络文学IP的影视改编变现之路越来越难走。”影视数据平台骨朵传媒CEO王蓓蓓表示,在此背景下,更多运营商开始转换思路,不再将IP开发局限于影视改编领域,而是更关注上下游产品开发,在IP变现方面有了新变化。 网络文学IP的“生态循环”需要全产..

端午节里深藏着传统中国的生活百态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中国古代,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整个热天的开端,暑毒盛行,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得不处处小心。为了趋吉避凶,防病消灾,民间演绎出一整套顺天应时的端午习俗,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挂艾草,插菖蒲,沐兰汤,系五彩绳,喝雄黄酒……众多习俗因地而异。 今天,我们跟随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及其它相关书籍,让我们走进端午节里传统中国的生活百态。——编者 【药俗】 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被古人看..

50场活动 为北京献上艺术“飨宴”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十九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再次奏响了世界文明融通、多元文化汇聚、睦邻友好交织的动人乐章。与世纪同龄、用城市命名的“相约北京”艺术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个优秀艺术团体、近600位中外艺术家带来音乐、戏剧、舞蹈、展览、节中节..

陶然亭举办民俗互动活动昨天,第十四届陶然端午文化活动在陶然亭公园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精彩有趣的非遗展示、回味无穷的特色小吃,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昨天一早,擂鼓声在陶然亭公园南湖阵阵作响,气势磅礴。在岸边观众的欢呼声中,传统造型、彩绘美观的龙舟在湖面飞驰,赛手们奋力划桨,号子声震天。表演赛绕湖进行,持续近一个小时。 据了解,为了提升龙舟表演的水准和观赏性,公园联系相关单位聘请国家级水上运动教..

北林大学子实景模拟再现大栅栏记忆“这组展览,让我们拾起了年轻时的记忆”,6月5日,一组被称为“100+记忆”的院落环境艺术实验展览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茶儿胡同12号院拉开帷幕,居住在大栅栏附近的居民纷纷来此,在展览中寻找曾经的记忆。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依托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姚璐、孙漪南两位老师指导的《设计与表达》《专题设计实践》课程,对大栅栏片区的代表性节点进行街区记忆挖掘,并以此为设计主题在茶儿胡同12号院进行的环境艺术装置设..

首都机场迎端午客流高峰记者从首都机场获悉,端午期间首都机场预计运送旅客82.9万人次,日均27.6万人次;进出港航班量5045架次,日均1682架次。机场预测,节前旅客进出港高峰出现在6月6日,节后旅客进出港高峰出现在6月10日。 来自华北空管局的信息显示,端午小长假期间,首都机场客流以中短途商务、旅游、探亲流为主。假期前两天,首都机场客流主要集中在京上、京广、京深等传统商务航线。6月9日高考结束后,节后错峰出游和高考生考后出游客流叠加,首..

通惠河畔千年古村迎端午手腕系彩线,眉心点雄黄酒,还能品尝五毒饼,学习包粽子。昨天,通惠河畔的千年古村高碑店,又一次迎来精彩的民俗文化体验,上千名市民在这儿欢乐迎端午。 不到9时,高碑店漕运文化广场上就热闹了起来,腰鼓、高跷、太极扇等传统民俗表演精彩开场。高碑店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还齐声吟诵屈原名作《国殇》。 广场西南侧支上了八仙桌,上面是几大盘桑葚、樱桃、粽子、五毒饼等节令食品,桌旁还插着艾叶。 走到广场北侧,竹叶清香扑面而..

文化味十足 “网红粽”热销今年端午节,除了老字号纷纷推出粽子产品外,故宫、颐和园等文博类IP也通过开发节日产品,让人们在“方寸之间”了解传统文化,为节日消费增添了一抹亮色。 “紫禁福结”手绳、“紫禁端午”小方巾、“紫禁游龙”收纳包……故宫文创天猫旗舰店推出了“端阳颁赐”主题活动,售卖端午节文创产品。其中“虎虎生威”文件夹月销量最高,达到千余个。故宫食品今年推出了“一品高粽”粽子礼盒,寓意学子“奉旨登科一品高中”,其中包括8颗..

大兴16支龙舟队劈波斩浪来自大兴区各镇街、机关、企业的16支队伍近日齐聚念坛公园劈波斩浪,现场上千名市民在激烈欢快的龙舟赛中感受着祥和奋进的节日氛围,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点眼睛,国泰民安;二点天庭,鸿运当头;三点鼻子,和谐幸福;四点口利,大吉大利;五点龙角,健康平安!”按照传统,赛龙舟之前,要进行“点睛”,嘉宾刚拿起毛笔,就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 “比赛开始!”随着发令枪响,第一组预赛的4艘12人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上疾..

妫水河畔度端午 长城脚下展非遗第十一届北京端午文化节昨天在延庆拉开帷幕。今年的端午文化节覆盖了世园园区、夏都公园、八达岭国际会展中心、世界葡萄博览园、玉渡山风景区等风景胜地,形成了覆盖面更广、参与度更高、特色活动更多的“全域端午”。 6月7日至9日3天小长假期间,主办方将举办端午文化系列活动,分为“长城聚首”音乐品鉴、“我家门口是长城”长城文化带非遗体验、“妫水河畔 共度端午”三大板块主题活动,共设有端午之夜交响音乐会、世园非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