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禹迹图》发布 探寻四千年前大禹治水足迹

2019-06-04 09:05:00 来源:网络

我国第一张以省为单元完备、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浙江禹迹图》日前正式发布。有关专家认为,此举开拓了大禹研究新视野,在传统文化印记的研究、保护、传播、弘扬上成为一次重要的创新和示范。

《浙江禹迹图》主编之一邱志荣追踪大禹的足迹已有30余年。他说,“大禹是一个文化现象”,寻访、收集、梳理大禹的行踪和相关古迹,是要通过大禹这个符号,去探究古人的心灵画像和精神脉络。

也正因为如此,大禹的踪迹才能遍布全国各地,尤其以浙江、河南和四川为多,浙江则集中在钱塘江一线。《会稽大禹庙碑》的作者、水利学家李仪祉说,大禹和绍兴的渊源很深。

文献记载,大禹两上会稽山。一是治水成功后,“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二是“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所谓“道死,葬会稽之山”。

浙江是大禹文化保护、传承最好的区域之一。禹迹遍布各地,包括祭祀、遗存、工程、诗词、歌舞、戏剧等。翻开新出版的《浙江禹迹图》,可以得到验证。全书30余万字,不仅有正图,还有大量的考释和附录。书中共收录禹迹209处,涉及全省11个市,而绍兴最多,达59处。比如,《尚书》中记载大禹是在一个叫涂山的地方娶妻的。《左传》中又称涂山为大禹召集诸侯的所在。这些当然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有意思的是,天下涂山不下十处,绍兴居然有四处。

在研究者看来,这种各地皆有禹迹的状况,恰恰印证了禹的形象并非一朝一夕造就,而是在不断流变中,逐渐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如果追溯起来,这些禹迹密集地,往往也是水患频发之处。尤其是浙东一带,曾经有数次海侵,在约6000年前到达高峰,今杭嘉湖平原西部和宁绍平原南部皆为一片浅海,这之后,海进海退几度发生,促成了浙东沧海桑田的变化。所谓大禹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先人将他们对自然的改造和思考投射而成的一个形象。

得益于现场考察和古籍材料的结合,《浙江禹迹图》按浙江省11个地市、八大流域和地形地貌划分标注禹迹位置,其中有自然实体类46处、祭祀类119处、人工建筑12处、歌舞类2处、地名类30处。而且还能直观看到禹迹分布在山区还是平原、内陆或沿海,最大限度方便大众阅读和学术研究。

为了保证地图在学术上的精准和规范,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提供了底图,浙江省水文局提供水系图,专业人士标注地貌图。图的背面则是《浙江禹迹一览表》,每一处禹迹都标注了地区、所属流域、禹迹名、位置、类别、现状、出处等信息。

数千年来,禹风浩荡,禹魂长存。1995年,大禹陵恢复中断了60年的公祭。“北有黄帝陵,南有大禹陵”,如今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识。2006年5月,“大禹祭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公祭大禹陵典礼吸引了5000余人参加。

近年来绍兴提出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的目标,而大禹文化是其中重要一环。大禹在治水、立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爱国、奉献、求实、科学等品质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品格的代表。“怎样活化大禹资源,文化如何转化为旅游和产业,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说,“《浙江禹迹图》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资源整合、转化、创新,引发新的效应,为未来做深做透文旅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浙江禹努力 迹图》发布 探寻四千年前大禹治水足迹

相关:

郑榕:“《茶馆》伴我一起成长”2019年,这一年,郑榕95岁。 他曾出演的话剧《茶馆》,也是一个“老人”了。 5月,郑榕为中央戏剧学院教学而著述的新书出版,书中多有回顾自己半生话剧事业所得。有来访者登门,他往往提前电话里就问明来意,见面时,与访问有关的内容已被他写在了稿纸上,字迹工整,逻辑清晰。等到坐下聊天,遇到相关内容,他就看着稿纸讲给对方听——他怕自己年纪大,记性差,不提前写下来,恐辜负了来访者。 来访者愈加感动这位老人的认真,欣..

把散落的文化遗珠串起来耗时4年、被誉为贵州遵义《四库全书》的《遵义丛书》,日前正式出版发行。这部集腋成裘的《遵义丛书》,用210册的古籍将遵义在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中的地位及其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清晰地呈现给世人。 作为集遵义历代著述之大成者,《遵义丛书》首次系统、全面而完整地再现遵义民国以前现存传世古籍文献原貌,使珍贵古籍化身千百,集其大成,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遵义文化发展史上树立一座里程碑。 “编一套遵义的《四库全..

古观象台里话民俗过文化端午讲民俗、包粽子、演节目……6月3日下午,东城区建国门街道站东社区第五届端午文化活动——“古香古韵话端午”在北京古观象台举办,社区共建单位职工及社区居民、志愿者等近百人参加。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所以,端午节跟咱这个古观象台,还有直接关系。”台上,每年社区..

地方文献里的乡愁提起地方文献整理,不禁又想起“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这句老话。 当今社会,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飞机、高铁,手机、互联网,使得人们对地理空间的感受有了很大变化。故家不见“乔木”,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城市风貌大同小异,语言、饮食、服饰之类好像也渐趋近似。唐诗中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如今,我们的头脑中充满了关于国家、关于世界乃至关于宇宙的知识,对故乡的历史文化却往往..

非遗剧种“许昌越调”欢聚石景山日前,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戏聚石景山”项目,特邀许昌市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在石景山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举行国家级非遗剧种“许昌越调”艺术展览及演出活动。 《掉印》是越调毛派艺术代表性剧目。目前演出本是著名剧作家马炎心、贾凤翔根据老艺人口述加工修改的,毛爱莲弟子孙晓秋饰韩翠萍,青年演员邓磊磊饰王子龙,马中太饰丁世显,解国红饰韩县令,李华饰韩夫人。

《我们都要好好的》:离婚未必会成长 成长未必要离婚“你见过有一种职业,必须24小时全天在线,一年365天无休吗?不管你身体舒不舒服,心情高不高兴,也没有迟到早退请假——这种职业叫全职妈妈。”这是热播剧《我们都要好好的》中女主人公的生活,也是该剧编剧王伊的亲身经历。 2012年,王伊生完孩子,2014年,她开始着手写这部剧。这期间,她当了两年全职妈妈,遛了两年娃。“那种感觉十分清晰。你不再是你,你的代号是××妈妈,别人对你的评估全是孩子的风吹草动。”..

陆游的诗意与失意《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的名作之一,历代评论尤多。黄裳曾称“小楼一夜听春雨”一联,“十四个字绘尽了江南春的神魄”。陆游写此诗时已经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再次入京,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在一生的宦海沉浮中被消磨殆尽。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软弱黑暗的南宋朝廷,却日渐绝望。淳熙十三年(1186)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

一寺引出的一厂一街一胡同近日,喜闻隆长寺腾退修缮的消息,禁不住为相关部门的这一举措叫好。由于历史原因,位于北京西城区西四北三条胡同三号的隆长寺早已成为大杂院,目前的抢救作业将还原寺院真身。值得庆幸的是,该寺山门、大殿及诗碑尚存,假以时日,复古工程一定会顺利竣工,重现历史光华。笔者先试从古文献里寻找和隆长寺相关文字记载,并走访了原住户,或许对即将开始的修缮工程有所帮助。 文献记载 报子胡同位于西城鸣玉坊内 隆长寺山门上有题..

用科幻写历史是一种什么操作提起科幻,第一反应必然是面向未来与未知,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科幻小说集《科幻中的中国历史》,难道是在逗我? 不死心的我又翻了《辞海》,其中对“科幻”的定义是: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新成就为根据,幻想预见未来的一切,常与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结合表现,如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 历史已经发生,何来新发现、新成就,更何谈“预见”?一代大师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尽管以数百万..

嘉德春拍“于右任专场”收获“白手套”6月3日下午,中国嘉德2019年春拍“一代书圣于右任”专场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收槌,本场共138件全部成交,再次收获白手套(嘉德此前推过两次类似专场均获白手套),本场总成交额为39977450元,拍品溢价颇高。 2019年适逢于右任诞辰140周年,专场囊括于右任自1917年至1964年过世前各期书体,集大陆时期的魏碑、行、草书而至到台后的标准草书成熟期书作。其中,康嗣群伉俪收藏于右任《行书李梦阳诗二首》以172.5万元成交,夺得本场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