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成音乐 又见“九色鹿”

2019-05-17 09:57:57 来源:网络

作为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闭幕音乐会,费城交响乐团将于5月17日和18日带来两场重量级的演出。其中5月18日的开场曲目——声乐协奏曲《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由享誉世界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创作。该作品将在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雷佳和费城交响乐团合力演绎下完成世界首演。

《敦煌壁画·九色鹿的故事》是国家大剧院首度邀约谭盾创作的新作品。该作品改编自敦煌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讲述了九色鹿舍身救落水者却被无情出卖的故事,借由九色鹿的故事表达了九色鹿明知落水人会背叛,但依然冒险相救的正能量义举的善良,和对人类和平的美好期盼。

雷佳演绎谭盾作品中的所有角色,即九色鹿、落水者、国王、旁白等。对此,雷佳表示:“我的声音也是器乐,同时我这个器乐也是多变的,有时候像中国戏曲,有时候是民歌。彼此的转换,难度不小。”

,敦煌壁画成音乐 又见“九欧元汇率人民币计算 色鹿”

相关:

文德斯跨界执导歌剧《采珠人》经常观看国家大剧院所制作歌剧的观众,对大剧院歌剧中豪华的布景会有很深刻的印象。5月15日国家大剧院与德国柏林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采珠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导演维姆·文德斯在剧中运用了他擅长的电影手段,舞台看似简洁没有什么实景,却运用投影、灯光等手段将沙滩、岛礁、丛林等环境营造得十分准确,使整个歌剧充满了浪漫的意境。 电影导演执导歌剧近年来是国际歌剧的一股潮流,维姆·文德斯执导的著名影片《德克..

516件套甘肃国宝“组团”亮相国博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徙遽(仆)铜盉……昨天(16日),“丝路孔道——甘肃文物菁华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516件套精品文物以时间为轴,为观众呈现了以史前大地湾文化、甘肃彩陶文化、河陇青铜文化、早期秦与西戎文化、汉魏晋唐时期河西文化、甘肃丝绸之路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甘肃佛教文化为主体的甘肃历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品中的国家一级文物超过六成。 走进展厅,最先看到的是一个梳着齐刘海..

赋予散文创作蓬勃生命力《荷塘月色》《雅舍谈吃》……说起一篇篇名家散文,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在篇幅并不长的文章中,有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有回溯千年的上下求索。散文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有若即若离,亦有直抵内心的触动。围绕新近出版的名家散文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相关编辑、评论家,和他们一起感受名家散文的魅力。 让读者有共情有共鸣 散文作为一种颇受大众喜欢的文学体裁,读起来不累,不需要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单独看一..

寻诗中打动人心处传统中国文学的精粹何在?在诗。传统中国诗歌的精粹何在?在唐诗。闻一多在西南联大开唐诗课,并大声提出:“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之所以要讲“诗唐”,闻一多的理由是:“(一)好诗多在唐朝;(二)诗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到唐朝达到了顶点;(三)唐诗的体裁不仅是一代人的风格,实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种诗体。”他还说:“诗唐”..

记录五十年文化人生“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是近年来冯骥才通过个人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其所亲历的1966—2013年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包括《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朝内大街166号》《激流中:我与新时期文学》《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4部。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这4部作品全面记录了冯骥才近50年文化生活的风雨历程,尽显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坚守和担当,也以大量珍贵、生动的细节,道出冯骥才的人生智慧与文化感悟。 ..

哲学社科文献中心APP上线 收录学术期刊超2000种记者16日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APP上线,供用户方便快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免费使用学术资源。 据介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门户网站www.ncpssd.org)于2016年12月上线。近3年来,该文献中心资源内容不断丰富,资源总量已达1700余万条。其中,国内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超过2000种,论文超过1000万篇。目前,用户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及“一带一路”30多个国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

抖擞传统 记录传统文化之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广大民众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作为一种全新的内容形态,短视频以更低门槛的艺术创作加上社..

《三个和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儿童剧“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1981年,导演徐景达将这一家喻户晓的谚语改编成十几分钟的动画片,成为几代人难忘的童年记忆。2014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三个和尚》搬上舞台,辗转五大洲演出百余场。今年,《三个和尚》将作为中国儿艺近年来儿童剧创作的优秀代表,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从一句谚语到一部舞台剧 调皮捣蛋的小和尚、贪吃偷懒的胖和尚、酷爱经文的瘦和尚,三个和尚一台戏,将原本言简..

文创IP使用要合理5月8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的《博物馆馆藏资源著作权、商标权和品牌授权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公布,旨在推动文物资源信息有序开放,合理开展文物资源授权使用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坚持问题导向而产生的文本。尤其在当下广受各界关注的文创领域,《指引》势必将发挥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果非要在全国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中找个“同类项”,文创应该算一个。近年来,得益于部分文博机构的积极探索和民众消费..

让曾经“活”在当下 让传统接续未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是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当今的博物馆愈加远离昔日高冷的形象,通过重新定义自身,不但变身为面向大众的、全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极具历史和当代交融性的城市会客厅,而且具有了更多的交互性。众多博物馆让文物“开口”说话,以观众为中心,正在让自身成为文化中枢,成为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 博物馆不单单是展示过往,更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引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